瞪眼法--治疗近视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964013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瞪眼法--治疗近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瞪眼法--治疗近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瞪眼法--治疗近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瞪眼法--治疗近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瞪眼法--治疗近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瞪眼法--治疗近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瞪眼法--治疗近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瞪眼法-治疗近视 为什么要取名瞪远疗法 瞪远疗法又可以命名为远视疗法,但取这个名字有一个问题,我在向别人介绍远视疗 法,一般听者都以为是仅需要望远就可以了,因此我在介绍的时候要解释,仅仅是望远是 不够的,还要掌握用力的方法,因此,改叫“瞪远” 疗法。“ 瞪远”两字,一是强调瞪眼,二是强调视远,两者缺一不可,向别人说的时候,人家 也能望文生义,立即知道怎么回事了。“ 瞪远疗法” 是治疗近视的有效办法,但迅速提高远视力,是毫无疑问的。能提高视 力已经不容易了,而能迅速提高远视力,则更加不容易了。所以这个方法,绝对是治疗近 视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 近视眼治疗瞪远疗法 目前,近视眼青少年比例越来越高,

2、治疗方法有越来越多,费用越来越费。方法有食疗、 药疗、仪器疗等,但大多效果微乎其微。手术治疗虽然见效快,但是由于是在眼睛晶状体 上用刀,危险性较大,且伴有并发症,一些治疗的人后来又患上近视眼。为什么会这样呢? 主要原因是现在眼科医学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错误的理论指导出错误的实践。 瞪远疗法,顾名思义,就是瞪大眼睛看远方。我因为小孩患上近视,在网上搜索到类似疗 法,然后用来训练小孩,结果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理想结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标准, 所以决心将自已的体会写出来进行推广,造福人群,造福社会。 现代医学的错误之处 现代医学认为,近距离看东西时眼睛肌肉是要用力的,远距离看东西是眼睛肌肉是

3、要放松 的,于是进一步推断,治疗近视眼就是要放松眼部肌肉,防止用眼疲劳。因此,治疗近视 对用眼疲劳是谈虎色变,所以治疗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举一个例子,刚出生的婴儿,脚不能站立,手不能握紧,身不能坐起, 全身肌肉都应该属于放松状态,但是,他的视力如何呢?注意观察你就会发现,初生的婴 儿的视力很差。随着婴儿的成长,力气越来越大,视力也越来越好。 我们认为,用眼疲劳,有坏的疲劳,也有好的疲劳。不仅近距离用眼会肌肉用力,造成用 眼疲劳;远距离也会肌肉用力,造成用眼疲劳。近距离用眼的疲劳,与远距离用眼的疲劳,两者有质的不同,性质是相反的。对于前者,我们是排斥的,反对的;对于后者,我们是

4、 需要的,是提倡的。总之,欢迎你用眼疲劳。 由于小孩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他的眼睛错误理解了主人的用意,以为主人就是希望看这么 近的距离,于是将晶状体调节到这种状态。当小孩患上近视,找医生验光,一般医生会建 议配上近视镜。当戴上眼镜后,小孩的用眼习惯并没有改变,结果他的眼睛惊奇地发现, 又看不清楚了,于是下达指令,要求晶状体再次调节能看得清的状态。于是,小孩又近视 了。然后小孩在家长的陪同下,又去验光和配眼镜,接着又重复上面的过程。这就好比动 画片中的猫捉老鼠的游戏。所以,我们建议,近视眼患者,能不戴眼镜尽量不要戴眼镜; 实在看不清的,看远时戴上眼镜,看近时摘掉眼镜;如果还不行,配两副眼镜,看远是

5、戴 度数高的,看近时戴度数低的;如果仍然不行,可以特制眼镜,镜片上半部分度数高,下 半部分度数低。 瞪远疗法的操作过程 瞪眼疗法,可以分为三个动作,三条标准。三个动作是瞪眼、定眼和转眼,对应的三条标 准是瞪得清、定得久、转得开。下面一一说明。 一、瞪眼 瞪眼就是用力撑开双眼,越大越好,直至能看清目标。具体做法是: 找一光线充足,视线较好,空间宽阔的位置,在 5 米之外挂上标准对数视力表 ,睁开 双眼看清自已能看清哪一行,哪一行刚好看不清楚,在该行用夹子夹住定位。然后瞪大眼 睛用力看,直至看不清的那行看清楚为止。 动作要领:眼睛瞪得越大越好,最好连耳朵、头皮一起带动起来。也可以先紧闭双眼,然 后

6、突然努目圆睁。个人体会,咬紧牙关,曲膝伸臂,也有辅助作用。一般 12 天,就能掌 握。 掌握了眼睛用“ 力” 的方法,对于瞪远疗法至关重要。 有人提出了“瞪眼、眯眼和眨眼”三种用力的方法。其中眯眼并不是眼部肌肉用力,而是靠 眼睫毛合在一起,起到小孔成像的作用,相当于戴了一个低度的近视镜。如果属于这种情 况,那么并不能训练眼部肌肉,反而易造成眼睛散光。眨眼,我感觉可以归纳到瞪眼里面, 作为瞪眼的组成部分和调节手段。而瞪眼相对是比较简单,容易掌握,易于操作,且较为 安全的。如果训练者掌握了“瞪眼”的技巧,那么足于完成整个训练了。 所以,我感觉,还是要突出“瞪眼”比较科学,而且越是简单有效的东西,越

7、是容易推广。 我们改叫瞪远疗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强调“瞪眼” 。 瞪眼疗法,简单,但却有效果。大道至简,真正有效的东西,往往是十分简单的。我有个朋友说,他曾得一种病,吃了多少贵重的药都治不好,最后,吃了两粒几角钱的药片反而 治好了。所以,对症治疗,有的放矢,难也变得容易。用错了方法,南辕北辙,容易也变 得困难。 道德经说,得其一,万事毕。如果一招就能治敌,又何必去搞令人眼花缭乱的 花招呢。所以,我们不太主张在治疗的同时,搞什么食疗、按摩、针灸、气功疗法等。五 花八门的治疗方法一起用,看似系统疗法,实际上是病急乱投医的表现。 二、定眼 定眼,就是在瞪眼之后,看清楚了目标,尽量将清晰的画面“定”住,

8、也就是保持住瞪眼的 效果。 动作要领:瞪清之后,要尽量保持住,受不了可以眨眼,但一定要将目标“死死”抓住。 瞪眼是大进步,定眼是小进步。能将模糊的目标看清楚,对治疗而言就是掌握了金钥匙。 而每一次看视力表时,视力能提高一行,都是质的飞跃,但是,这种质的飞跃是日积月累 得来的,这种由质的飞跃带来喜悦也是非常难得的,更多的枯燥无味、反反复复的练习。 质变始于量变。对于患者而言,点滴进步都能带来巨大的信心,因此,我们有必要让自已 感觉到不断的进步,由小的进步积累成大的进步,由量变最终产生质变。 瞪得清,是一种进步;而定得久,同样是一种进步。 当我们瞪清目标以后,要“ 定”住,并开始计时。 “ 定”

9、得时间越长,进步就越大,要相信量变 终究会产生质变的。根据我个人在训练小孩过程中的经验,当“定”住 2 分钟以上,视力就 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了。 但也许个体之间有差异,这需要实践来证明。有的人或许要定眼 10 分钟也说不定,每个人 要掌握好自已的量变公式,就对自已的恢复进度胸有成竹了。 三、转眼 转眼,就是顺时针、逆时针转眼。据说有人通过这种方法治好了近视眼。 动作要领:先从下、左、上、右的方向转眼球,转 24 圈;再从下、右、上、左方向转眼球, 转 24 圈。转眼的幅度要大,速度要慢一点,使眼部肌肉得到充分训练。 转眼的目的是就训练眼部肌肉的力量。 人身体无非由骨骼肌肉组成,眼睛就是由肌肉组成

10、的,训练眼清其实就是训练眼部肌肉, 使眼睛的周围的肌肉将晶状体拉开一点,拉平一点,使晶状体凸得不那么厉害。所谓的手 术治疗,也是将晶状体用激光等方法削平一点,但这种方法远比不上眼部肌肉自然作用下 的效果。转眼还有一种画“ 米” 字的方法。即用眼从左端极至处看到右端极至处,再从上端极至处到 下端极至处,再用同样的方法从右上到左下,人左上到右下。近视眼治疗瞪远疗法(续) 瞪远疗法的标准 瞪远疗法动作标准有三条,即瞪得清、定得久、转得开。具体解释如下: 瞪得清,就是通过瞪眼,将原来不清楚的目标看清楚。这种瞪法,在平时虽然可以用,但 效果并不明显。但是在看视力表的时候,效果就相当明显了,往往训练前可以

11、看到 0.6 行, 瞪眼之后可以看到 1.0 行,在视力表上跨了两行。 定得久,就是通过保持影像,使之越久越好。我个人认为,至少要能保持到 2 分钟以上, 才能瞪得清下一行。 转得开,就是转的幅度要大,使眼部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 需要说明的是,当患者能瞪眼看清视力表 1.0,并不表视他就达到 1.0 的视力。我们看视力 表,有三种状态: 一种状态就是清清楚楚地看到目标,这是属于明视; 一种状态就是,虽然看清楚了,但有很多重影,要用力瞪眼才能肯定,这是属于糊视; 一种状态就是,通过瞪眼能看到隐约图像,但是通过估计判断,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这是 属于猜视。 我们的评价标准是,患者在视力表上猜视的那一

12、行,退回 2 行,才是他真正的视力范围。质变到量变的公式 要快速提高视力并非不可能,根据我个人的看法,如果掌握了个重要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公式,就为快速提高视力创造了条件。这个公式是: 定视 3 分钟=瞪眼提高 1 行(个体或许有差异) 我们通过瞪眼,使模糊的图像变得清晰,然后“定” 住它,努力保持它,保持越久越好,将 我们能保持在 3 分钟以上时,基本上就可以瞪眼看得清下一行了。当然,每个人定视的时 间是否相同,还有待验证,或许有的人公式应改为“定视 5 分钟=瞪眼提高 1 行”。但是,定 视的量变,必然引起瞪眼的质变,我们掌握了自已量变公式,无疑将极大地提高视力的训 练速度。 关于重影问题 在

13、训练过程中,会出现一个问题:“重影” ,又叫作复影。由这个问题的出现,曾让我非常 彷徨,甚至害怕,担心孩子的视力从此更差,忧虑孩子的眼睛被我毁掉,好在这一问题已 经克服。 这个问题是一位不知名的网友解决的。重影问题一般由两种原因产生,一是散光,这点众 所周知;另一种是两眼用力不平衡,使两眼图像不能完全重叠起来,形成重影,目前知道 这点的不多。训练过程中的重影,恰好是第二种情况,也就是说,在训练时两眼用力不同, 一只眼用力大,另一只眼用力小,结果就产生重影。 要检查自已眼睛的重影是散光,还是用力不平衡造成的。其实非常简单,你只要闭上一只 眼睛,如果单眼重影,那么散光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双眼重影,单

14、眼不重影,那么就不是 散光,而是双眼用力不平衡了。双眼用力平衡造成的重影,有很多种原因,训练中产生的 重影,一般是两眼用力差异造成的。 重影产生既然是用力不平衡造成的,那么只要训练用力小的眼睛就可以了。一般而言,用 力最小的眼睛,就是那只视力最差的眼睛。当你两眼视力差别不大,你还感觉不到,但当 你突然提高了一只眼睛的视力,另一只眼睛视力没有同步提高,就产生了重影。 解决办法有两种,一种是让它自然消除,两眼会慢慢适应过来,最后没有重影。不过,积 极的办法,还是盖住好的眼睛,训练差的眼睛,将两眼的视力提到接近的水平。 关于屈光度问题 从目前来看,虽然远视能力明显提高,但还没有发现屈光度会下降。主要

15、原因可能是晶状 体并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仍然是变形的状态。通过练习提高远视力,其实质可能是捷状 肌变得强壮而且可调节,当需要看远处时,捷状肌拉开晶状体,使之能看清远方。当不需 要看远方时,晶状体又回归到原来状态。 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方法训练得来的视力,可能是暂时的,要真正提高视力,就要设法降 低屈光度。屈光度如何降低,现在不得而知,但是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使晶状体回归到近视状态的 力量小一点,回归的次数少一点;再通过持续训练,使晶状体慢慢回到正常状态。通过“拉” 和“推”的方法,或许能渐渐降低屈光度。 保持用眼的良好习惯近视眼的形成,主要原因是患者有诸多不良的用眼习惯,如果不一一改正过来,恐怕

16、 最后还是会视力反弹。为什么做手术校正了视力的人,不久又近视了呢?主要就是用眼习 惯没有改过来。 有位老中医王天运大夫在这方面很有研究,现摘录他关于保持用眼良好习惯的文章如下: 一、握笔时笔尖出手指的距离在二横指以上(以中、食二指中段的宽度为准) ,才能不遮挡 视线。 二、臂肘放桌上才能挺胸抬头而不驼背。 三、伸直胳膊(两臂像等号一样)持书看(书竖起,书背面与桌面成 60 度角左右) 、 写字、操作键盘、看屏幕、玩玩具。读写时把书或本放在脸的正前方,笔尖正对鼻子,不 要歪斜。手尽量往前,头尽量向后,头、眼略抬高一些。这样,增加了视距,减少了眼的 调节量。 四、耳朵是宏观人体的微观缩影。运耳可以强身健体。捏、掐耳朵以耳垂(垂中为眼 穴)为主,遍耳捏、掐、揉、翻折,把耳朵捏的有些疼、热感为好,但注意不要把耳朵捏 破了。捏耳朵,特别是把耳根弄软,即起到了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健身明目的作用。每 天捏耳朵累计 300 遍以上效果特好。 五、扩胸就是像伸懒腰一样,胸部向前,头颈及双肩尽量向后仰,到位后返回为一次, 每天累计做 300 次以上。矫枉过正,抬起了头、眼,挺起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