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34963988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妈妈睡了》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妈妈睡了》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妈妈睡了》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妈妈睡了》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妈妈睡了》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妈妈睡了》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妈妈睡了》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妈妈睡了 课题 妈妈睡了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有一种爱能洞穿人生的铜墙铁壁,有一种付出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母爱。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着母爱,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是教育学生关爱父母、 感恩父母的一篇好教材。因此,教学中要做到:1.着力营造母子情深的“爱的氛围” ,引 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同身受,体味亲情的美好。2.以爱召唤爱。引领学生走进自我,体味 现实生活中无微不至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学前准备 准备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

2、,积累部分词语,掌握 多音字“发” 。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学习重点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母子之间的感情。 学前准备 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 境,导入新 课。 (用时: 7分钟) 1.出示课件,听唱歌 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 随着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 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2.谈话导入:听了歌 曲你想到了谁呀?你们谁 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 大家? 3.出示课件(课文插 图) ,引导学生观察,解 释并板书课题:妈妈睡

3、了。 1.学生欣赏音乐。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 生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 中的妈妈。 3.观察插图,齐读课题。二、初读课 文,随文识 字。 (用时: 10分钟) 1.教师范读。出示图 片,提问:课文写了一件 什么事? 2.自读课文,老师提 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和 生字打招呼,一直读到自 己满意为止。 3.同桌互读。 4.指名接段读文。 5.请学生评价刚才那 几个同学读书的情况。 6.出示带生字的重点 句子: (1)读句中的生字。 (2)读句子。 (3)去掉生字的读 音再读。 (4)去掉生字所依 存的语境,只剩下生字, 再读。 7.开火车识字,并给 这些字组词。8.边讲解边示范写字, 学生描红

4、。 1.认真听老师朗读,感 受课文情感,思考问题并交 流。 2.学生带着疑问自由朗 读或默读课文,同时圈画生 字。 3.同桌间互相朗读,互 相交流并自学生字词。 4.评价优缺点,并提出 建议。 5.小组间比赛读句子, 小组长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6.完成开火车认读生字。 7.观察生字字形,交流 记住生字的好方法,描红、 临写生字。 1.给下面的字先加上拼音, 再组词。 哄( ) ( ) 先( ) ( ) 闭( ) ( ) 发( ) ( ) 沉( ) ( ) 2.看拼音,写词语。 xin hu b shn ( ) ( ) lin shn shi ( ) ( ) chun wi chn zhn (

5、 ) ( ) tu f ( )三、细读课 文,深入理 解。(用时: 13分钟) 1.教师指导朗读。课 件展示。 根据阅读提示 读课文:想想妈妈睡觉时 的样子? 2.课文中表达了母子 间真诚的爱,确实使人深 受感动。哪些地方使你最 感动? 3.品读课文第24 自然段: (1)从哪些词句可 以看出妈妈很美丽? (2)从哪些词句可 以看出妈妈好温柔? (3)从哪些词句可 以知道妈妈好累? 1.认真朗读课文,用横 线画出妈妈睡觉时的样子。 2.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 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体 会母子间浓浓的爱,全班交 流最受感动的部分。 3.学生仔细阅读24自 然段,小组间交流并回答问 题。 3.一个词往

6、往能跟几个词 搭配,先读读例子,再自己试 着填空。 例:微微张开 微微地笑 微微渗出汗珠 紧紧( ) 紧紧( ) 紧紧( ) 四、巩固生 字,指导书 写。 (用时: 10分钟) 1.指导学生书写本课 生字。 (1)边范写边强调 注意点。 (2)指导学生自主 练字。 (3)展示。 2.引导学生谈收获并 小结。 1.学生学写本课生字。 2.自由谈本节课在识字、 写字、感情朗读、心得体会 等方面的收获。 4.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教学反思 我从日常生活入手,切入本课教学,使阅读和生活 之间建立联系,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发挥学生的自主 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 优势,实现多种评

7、价形式相结合。教师指导学生评价的 方法,帮助学生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识字是低 年级学习的重中之重,循序渐进的方法符合低年级孩子 的学习特点。 采用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和以各种方式和生 字“打招呼”的两种形式进行生字认读,符合学生的认 知特点和年龄特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学习重点 采用多种方法激发读书兴趣,品味语言,感受课文的内涵。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课 文,导入新 课。 (用时: 5分钟) 1.课件出示生词,引 导学生复习巩固。 2.回顾

8、课文主要内容, 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词。 2.回顾课文主要人物及 内容。 5.写近、反义词。 近义词:闭( ) 反义词:闭( ) 先( ) 二、精读感 悟,升华感 情。 (用时: 30分钟)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入情入境,用心读 书,表达母子爱的真情。 2.根据课件中的提纲, 梳理全文,回归整体,升 华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1)你想对妈妈说 什么? (2)展示并朗读班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语气语调的变化,充分 表达情感。 2.班级交流: (1)想对妈妈说什么? (2)认真听信的内容, 并交流感受。 3.从生活实际入手,交 流、分享、感受家庭照。在 6.用线把下面的词语恰当

9、的连起来。 明亮的 脸 沙沙的 头发 红润的 响声 弯弯的 眼睛 乌黑的 眉毛 7.用“”把括号里不合适内一位学生母亲写给女儿 的信。 3.再读课文, 引出 课题。 4.从指导读课文题目, 到教师范读,图文并茂, 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知识 的形成过程。 4.认真听老师范读,然 后跟读,把握情感的变化, 产生共鸣。 的字词划去。 (1)妈妈的呼吸那么(沉、 重) 。 (2)风儿在树叶间(刮、 散步) ,发出(嗖嗖、沙沙)的 响声,可是妈妈全(看、听) 不到。 三、总结课 堂,布置作 业。 (用时: 5分钟) 1.课后总结 2.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 新词。 (2)回家

10、后,帮爸 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 事,用实际行动表达你对 他们的爱。 1.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 有什么收获。 2.完成作业。 8.把句子补充完整。 (1)睡梦中的妈妈_ _ 。 (2)我们的老师_ _ 。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自己达成浅层次教学目标的能 力。 边读边想象,培养了学生的读文想象能力。 抓住 重点,品词析句,培养了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 在学习 方式上,将学生自学、小组交流和班级交流等不同的学 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复习巩固,体现阅读教学整 体性的原则。 指导学生写字抓住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 找到规律,促进写字能力的提高。 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 的回顾,在头脑中形成整体

11、的印象。 将学生在课上的情 感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的习惯,并将自己 的感受记录下来。 妈妈睡了教学片段 朗读课文,感受母爱(教学重点) 师:同学们已经牢牢掌握了生字,下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先朗读第一、二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 哪些信息? (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 生 1:我知道了妈妈睡得很香,是从“睡得好熟”知道的。 生 2:我知道了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我是从“明亮的眼睛” “弯弯的眉毛”知道的。 师:(板书“美丽”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还能读出什么? (生读第三自然段。 ) 生:我知道了妈妈好温柔,是从“微微地笑着”看出来的。 师:那我们用温柔的语气来读这一段吧。 (生齐声朗读。 ) 师:妈妈在睡梦中也在笑着,好像在睡梦中也在想着给“我”讲故事,这说明妈妈很爱“我” 。让我 们接着看下一段,进一步体会妈妈对“我”的爱吧! (生读第四自然段。 ) 师:我们从哪些地方知道妈妈好累? 生:妈妈干了很多活确实累了,连小鸟、树叶奏出的歌声也听不到。 师:是呀,她确实该好好睡一觉了。应该怎样读这段呢? 生 1:妈妈累了刚睡着,所以我们声音要小,别把妈妈吵醒。 生 2:妈妈这么爱我们,要读出对妈妈的疼爱。(生练读。 ) 赏析:这一教学片段中,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谈感受、猜想、联想、感情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 内容、体会情感,使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水乳交融,和谐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