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2《文明交往》教学设计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34962976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2《文明交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2《文明交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2《文明交往》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2《文明交往》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2《文明交往》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2《文明交往》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2《文明交往》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明交往 本课的教学设计为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文明交往。本 课内容主要从平等待人,学会宽容和讲礼貌,懂礼仪两大方面讲解的。通过本节的学习要 引领学生明确公共生活中需要有一定的生活交往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学生也能进行公共生 活,但如果学生想在公共生活中生活得愉快、舒心,就要培养这种交往能力。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人在人格上和法律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理解与人相处中宽容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平等待人、谦逊宽容的处世态度,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 【教学重点】 融入公共生活必须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准则,人与人之间要平等交往、和谐相处。 【教学难点】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遵守公共规则必须尊重多样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传统。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材料及课件。 学生准备:课下收集一些关于文明礼貌用语,课上和老师同学分享。 一、情景导入 1、活动探究:过独木桥 剧情:在教室地上画一条宽20厘米、长3米的线条作为独木桥,A同学和B同学分别 扮演有急事赶路的路人,分别从两头到桥边,A认为自己有急事应当先过,B认为自己也有 急事应当先过。两人到桥中间后,都以自己有急事为由不愿退让,结果双方相互推拉,双 双掉入水中。 2、学生思考: (1)故事中的人相处得是否和

3、谐?为什么? 生:他们相处得并不和谐,因为他们争着过桥,还互相推拉,结果都掉到水里了。 生:他们相处得不和谐,他们为了过桥的事发生了矛盾和冲突,而且因为双方的不理 智,导致了矛盾和冲突的升级。 (2)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生: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3)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怎样的呢? 生:正确的做法是他们双方互相礼让,让一方过完桥后另一方才过。 (学生答完此问后,可以让学生将正确的做法再演一遍。学生表演新“过独木桥”略) 3、师: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会因为某种原因而产生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 突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4、破坏了社会的和谐。我们怎样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构 建和谐社会呢?将是我们第二节探讨的内容。 二、平等待人,学会宽容 1、事例思考: 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因此就有乞丐和拾荒者进门阅览。图书馆对他们的 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有人无法接受,找到褚树青馆长,说允许乞丐和拾荒 者进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褚树青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八内读书,但您有权利 选择离开。 ”杭州图书馆此举,在全国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网上要是被炒得沸沸扬扬。 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2、在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比如家庭状况、社会 地位、个人素质等,但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

5、上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权利 和尊严,这也是我们平等待人的根据。 3、你觉得日常生活中平等待人可以体现在哪些具体方面? 4、对待富贵、权威,不是难在以礼相待,而是难在能够不卑不亢,保垒自己的人格; 对待贫困、弱小,不是难在施以恩惠,而是难在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5、在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同时,要学会以心换心,做到理解和宽容他人。当然,由 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个性特征不同,品德修养上也存在差异,人 与人之间出现矛盾非常正常。面对这些矛盾,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 础。学会理解与宽容,我们就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就能赢得友 谊,拥有更多

6、的朋友。 6、事例探究: 几天前发生的“参考书事件” ,使王文发现好友陈晋其实是虚伪的。明明是本借来的旧 书,却偏说是他妈妈培他买的新书,真不知是为什么。王文觉得自己无法忍受与如此虚伪 的人做朋友,便不再理睬陈晋。陈晋主动找他,他也爱理不理的。 为此,王文还感慨:找朋友真难。为什么他所交的每一个朋友都会有着这样那样的缺 点,而与他心目中的好友标准相差一大截呢?为什么陈晋也会与他以前的好朋友一样,有着让他无法忍受的缺点而使友谊无法继续呢?他想:也许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他值得交往的 朋友吧。 王文与他人的交往中存在什么问题?请你为他出谋划策,并说说自己的意见。 我们总习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要求别人理解

7、,却不愿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尝试着理 解他人。换一个角度,你会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三、讲礼貌,懂礼仪 1、同一个车站,发生了不同的两幕: 车子进站了,人们争先恐后,你争我挤,有人不小心踩了旁人的脚。踩人者心安理得, 若无其事,被踩者横眉竖眼,怒气冲冲,一场战争就这样爆发。 车子进站了,人们先下后上,井然有序,但意外还是发生了,有人不小心踩了旁人的 脚。踩人者连声对不起,满眼歉意,被踩者连道没关系,大度宽容,一片温馨和谐。 相同的事件,不同的结果,给我们什么启示? 2、在公共生活巾,要文明交往、礼貌待人,当你尊重他人的同时,也会赢得他人对你 的尊重。一个简单的点头致意,一声友好的问候,传递着我们对

8、他人的一份友谊、一份真 诚、一份热情。彼此享受来自对方的关爱与温暖,为我们的公共生活增添一份快乐、一份 祥和。 青少年时期,如果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能够做到文明交往,就会大大减少由于 冲动造成的不良后果,更会促进我们成长为一个有风度、有素养的文明公民。 3、课堂思考: “爱面子”之心人皆有之,你有过为了顾及自己的文明形象而淡定处事,使大事化小、 小事化无的经历吗?请写出来。 4、中国素来享有“礼仪之邦” 、 “文明古同”的美誉,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深厚文明 传统,强调人们应当举止有度、仪容规整、尊老敬贤、礼貌待人。我们今天在人际交往中, 应该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积极践行礼仪规范,特别是

9、在国际交往中更应该做到行为 文明,维护国家的形象与尊严。 5、事例探究: 小明是一名八年级的学生,暑假期间,他要随学校夏令营活动去美国。赴美之前,学 校组织大家一起学习7有关涉外的礼仪规范。在美期间,中国学生良好的礼仪风范赢得了 美方接待人员的交口称赞,小明也倍感自豪。 近年来,媒体经常报道中国游客在国外旅游时的一些不文明行为。谈谈你对这些现象的看法。 文明交往礼为先,礼貌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基本品质,是与人友好交往的必备素养。 6、知识链接: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 ,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 孔子身边侍坐,孔子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

10、 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曾子听了,明白老师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 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 在这里, “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知识时,他站起 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 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7、日常礼貌用语大全: 与人相见说您好,问人姓氏说贵姓,问人住址说府上。 仰慕已久说久仰,长期未见说久违,求人帮忙说劳驾。 向人询问说请问,请人协助说费心,请人解答说请教

11、。 求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求人方便说借光。 请改文章说斧正,接受好意说领情,求人指点说赐教。 得人帮助说谢谢,祝人健康说保重,向人祝贺说恭喜。 老人年龄说高寿,身体不适说欠安,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人接受说笑纳,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 希望照顾说关照,赞人见解说高见,归还物品说奉还。 请人赴约说赏光,对方来信说惠书,自己住家说寒台。 需要考虑说斟酌,无法满足说抱歉,请人谅解说包涵。 言行不妥对不起,慰问他人说辛苦,迎接客人说欢迎。 宾客来到说光临,等候别人说恭候,没能迎接说失迎。 客人入座说请坐,陪伴朋友说奉陪,临分别时说再见。 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勿送说留步,送人远行说平安

12、。 初次见面说幸会,等候别人说恭候,请人帮忙说烦请。 8、态度诚恳、仪表大方、语言文明、行为得体、互敬互让的言谈举止,按规则办事的 行为习惯,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我们无形的财富。它不仅能够增添我们个人的风采和魅力,还传递着对他人的尊重。作为中学生,我们不仅要讲礼貌,而且要懂得一些交往礼仪。9、活动探究: 请与同学分工合作,收集一些社交礼仪知识,如用餐礼仪、见面礼仪、会议接待礼仪 等,并在全班交流。 10、知识链接: 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十分重视公共场所礼仪,以较高的礼仪水准、良好的自我形象, 对社会起示范作用。 (1)在公园: 1)保持公共卫生,不随手乱扔果皮、纸屑、饮料瓶罐。 2)自觉遵守规章

13、制度,爱护公园的花草树木和娱乐设施,不能攀树折枝、掐花摘果、 践踏草坪,也不要在古迹上刻刻画画。 (2)在博物馆和美术馆: 1)要爱护展品。参观时,不要随便触摸展品,特别注意不要碰坏展品和其他设施,不 可任意使用闪光灯拍照。 2)要文明参观。进入博物馆和美术馆要将大衣、帽子以及旅游携带的杂物存放在衣帽 间。展厅内要保持安静的环境和良好的氛围,对讲解员的解说要专心倾听。参观时不要对 展品妄加评论。 (3)在影剧场院: 1)到影剧院去看戏或看电影,应提前到场对号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间,应当有 礼貌地向已就座者示意,请其让自己通过。 2)应注意衣着整洁,即使天气炎热,袒胸露腹也是不雅观的。 3)

14、保持安静,不可大呼小叫,笑语喧哗,也不可把影院当成小吃店大吃大喝。 4)演出结束后,应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 11、人与人之间的文明交往是一门艺术,既需要懂礼貌、讲礼仪,也需要注意一定的 交往技巧。生活中交往的技巧有很多,有提问的技巧、聆听的技巧、说服的技巧、道歉的 技巧、推介自我的技巧等,学习和掌握这些技巧是我们文明交往的重要条件,也是我们健 康成长的重要内容。 12、事例探究: 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紧张地抄写着老师刚刚写在黑板上的练习题。因为老师一时笔误,将“反驳”写成了“反驭” 。突然,一个同学大声喊道:“老师,你写错字了!”喊 声顿时打破了教室里的宁静,同学们开始议论纷纷 当我们在

15、课堂上发现老师偶尔出错时,是不是还有更好的办法指出老师的错误?在日 常生活中,碰到类似的情况,你是怎样做的。 (1)需要指出他人的错误以帮助其纠正时,我们可以: (2)当我们不得不拒绝他人的要求时,我们可以: 13、文明交往也是一门艺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谨记 真诚坦率的人最容易得到信任; 正直勇敢的人会赢得尊重; 谦逊宽容的人总是广受欢迎; 善于聆听的人,朋友将为你敞开心扉; 热情开朗的人缩短了与他人的距离; 乐观幽默的人能为朋友带来快乐; 细心体贴的人会收获朋友的感激; 彬彬有礼的人会在新的环境中畅通无阻; 坚持原则的人会令人佩服。 四、课堂小结 师:在第二节的学习中,你明白了什么?又领悟到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与人交往要平等待人,平等待人意味着对人的尊重。 生:我明白了与人交往要谦逊宽容,要宽以待人。 生:我明白了宽容是一种美德。 生:我明白了生活需要规则,更需要我们遵守规则。 五、教师小结: 生活,并不是我们一个人所独自拥有的,是你的,也是他(她)的,是千千万万的人的。 尊重别人的生活,就是尊重自己的生活。 略。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