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用药应避免的几大误区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955668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产养殖用药应避免的几大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水产养殖用药应避免的几大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产养殖用药应避免的几大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产养殖用药应避免的几大误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产养殖用药应避免的几大误区 一是鱼病不防 有病再医。许多养殖户为节约成本,经常带着侥幸心理,自己感觉池塘水 色不错,管理也蛮好的,到了鱼病高发季节,也不以为意,即使死了一、二条 也是正常事,等发现有大批死鱼浮起时,再施药救治,往往是事倍功半,损失 惨重。 二是不能准确诊断病因,难以对症下药鱼病的发生有外在环境因素改变引发,也有与鱼体机械损伤、病原体的感 染等引起,应在鱼病确诊后才能对症下药。而且目前有一些养殖户一看有病了, 只要是鱼药用了再说,后果往往是花了钱,死亡率更高。 三是病急乱用药,方法不当许多养殖户在鱼病防治中往往表现得非常着急,一经发现塘中有死鱼后, 立即几种鱼药不间断的连用,以

2、为只要投下成本鱼病就会抑制住,但结果是适 得其反,鱼的死亡率不降反升。另外,初始用药后,池塘中鱼死亡数量往往有 不减反增的表象,养殖户既认为所用鱼药无效,马上换药,造成药物之间拮抗 作用,花了高成本,却对塘鱼有百害无一利。 四是管理不当引起鱼病高发有些养殖户一口鱼塘发病后,首先想到的是能省则省,先换水再说,但大 多老鱼塘市连环塘,塘水的排灌是由一塘翻一塘进行的,且进排水分不开,结 果引起所有的鱼塘都发病。要做到科学、安全、合理地使用鱼药,在不危害人类健康的同时,又积极 保护水域水态环境,达到无公害健康养殖的目的,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这是确保养殖户低投入

3、高产出的 基本要件,一般每 20 天左右防病一次,防病的药物用量仅仅是治病时的一 半或更少,且在整个养殖周期中使用的药物总量要大大低于治病的用量。在 对药物无敏感的鱼类养殖中,可以通过定期使用生石灰等价低高效低毒地药 物来防病,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严禁使用“三无”鱼药产品,不得选用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抗菌素及 添加剂,积极使用低毒高效地鱼药,提倡使用微生物、光合细菌类生物制剂 控制养殖水体水质。 3、 准确诊断鱼病,及时、对症下药。对于发病鱼塘,确诊后要及时用药, 不可延误。此外,鱼药使用后,塘中病症较重的鱼因承受不了药物的药性作 用,会加快死亡的速度,造成用药后鱼的死亡数量反而增加

4、的现象,这时养 殖户应严格按药物作用说明操作,切不可病急乱投医,盲目增加药物用量、 投药次数或频繁换药,反而导致鱼病治疗效果不佳,鱼体生长滞缓地现象出 现。 4、 掌握正确的药物使用方法。一是根据鱼病的病症进行给药,如果有多种 药物综合治疗时,一定要注意他们之间的拮抗和协助性,根据池塘的水质等 具体情况及药物使用方法来确定最终的用量。而细菌性鱼病和寄生虫鱼病需 要同时治疗时,两种药物的使用起码要间隔 7 天以上,二是使用泼洒药物时, 要先投饲后用药,药物应充分搅拌稀释,稀释后的药水量要足够泼洒全池, 泼洒方法是从上风处开始,逐步向下风处顺风泼洒,以增加药液均匀度;三 是投喂内服药时,药物要与饲料混合均匀,用药前应停食一天。5、 注意用药后的管理。发病过的鱼体质有个逐渐恢复的过程,因此,投饲 量应慢慢增加至正常量,切忌冒然增加投饲造成鱼类暴食。在商品鱼上市季 节使用鱼药后,应有相应的休药期,确保商品鱼质量符合无公害产品标准, 药物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