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34955574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二生物 第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130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及稳态的相关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引起酶促反应速率的降低 B氨基酸、核苷酸、尿素、RNA聚合酶等都属于内环境成分 C一般情况下,内环境的温度和pH保持相对稳定 D血浆中抗体和淋巴因子的含量比组织液多 2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通过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可以使血液的成分恒定不变 B稳态是机体通过调节作用,在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下实现的 C人体稳态的

2、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D稳态有利于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 3小王最近出现了下肢浮肿(即组织水肿)的症状,医院检查诊断结果为饮食不洁造成了 体内有寄生虫。下列各项中可能是组织水肿原因的是 A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过少 B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 C淋巴循环受阻 D血糖含量过高 4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是 A氧气通过气管和支气管进入肺泡中 B蜜蜂蜇人时注入了乙酸 C果汁通过口腔和食道进入胃中 D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内5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列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更为重要 B只要内环境维持稳态,生命活动就能正常进行 C人体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构成的细

3、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D人体的调节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内环境的稳态就不会遭到破坏 6训练小狗趴下的过程是这样的:先下命令“趴下” ,然后用手施力让小狗趴下,当小狗 完成这一动作时就要给予狗粮奖励,反复训练,小狗就能按照命令完成趴下的动作。下列 有关这一训练过程的叙述止确的是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命令刺激引起小狗趴下的过程 B由命令引起小狗趴下和给狗粮引起的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类型的反射 C命令趴下引起小狗产生听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D在反射过程中信号的传导是双向的 7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在受到刺激时,钠离子会大量内流 B静息状态的电荷分布是膜内正电位,膜外负电位 C膜外电

4、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D兴奋在细胞问的传递时,突触前膜可以是神经元的胞体膜 8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A、B 两点间的距离与B、C两点问距离相等,当在B点给予较强的电流刺激时,甲、乙电流表的 指针 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A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只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发生偏转 D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9在膝跳反射发牛过程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B参与,则当A接受刺激后, 关于兴奋传递方向的表述正确的是 AA的轴突B的树突 BA的树突B的轴突 CB的轴突A的轴突 CB的轴突A的胞

5、体 10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狗小肠的研究实验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及其分泌的部位 A结晶牛胰岛素胰腺 B促胰液素小肠黏膜 C生长激素垂体 D甲状腺激素小肠黏膜 11生物体内各种激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下列是某同学所做的归纳,其中 有误的是 A在血糖调节方面,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B在促进生长方面,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C在种子萌发方而,赤霉素和脱落酸表现为拮抗作用 D在细胞分裂方面,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表现为拮抗作用 12同学们每天上午上课到十一点时,一般会有饥饿的感觉,此时同学们血浆中可能出现 的情况是 A脂肪大量分解 B葡萄糖浓度不会明显下降 C胰岛素含量增

6、加 D肝糖原大量分解 13下列关丁动物激素的来源和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激素 分泌腺体 分泌增多的原因或条件A 促甲状腺激素 下丘脑 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多时 B 抗利尿激素 肾脏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 C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 D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环境温度不断升高时 14现有一种含催产素的新药,它能使人们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这一新药可能有助于治 疗孤独症等疾病。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一种九肽激素。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A催产素参与调节的作用时问比神经调节长 B催产素一定含有C、H、O、N、P、S等元素 C孤独症患者口服适量该药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7、 D垂体中有些细胞既能够分泌激素,又能传导兴奋 15如图表示两细胞问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细胞工、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 含义相符的是 甲状腺细胞、肝脏细胞、甲状腺激素、糖蛋白 胰岛A细胞、肌肉细胞、胰高血糖素、特异性受体 垂体细胞、卵巢细胞、雌性激素、糖蛋白 运动神经元、肠腺、乙酰胆碱、特异性受体 A B C D16据科学网2016年3月17日报道,中科院李伯良研究团队发现T细胞代谢通路 中的胆同醇酯化酶ACAT1是一个很好的调控靶点,抑制ACAT1的活性可以大大提高某些效 应T细胞的功能,下列关于ACAT1抑制剂的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用于缓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病情 B可用于治疗

8、毒蛇咬伤 C可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 D该药物的使用有利于清除血浆中的病毒 17下列是与免疫失调有关的三个事例。事例1:某男孩出生时胸腺发育不全,造成免疫 功能低下;事例2: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叮作用于红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 抗体,这种抗体可引起正常红细胞裂解,而出现溶血性贫血;事例3:某人饮用牛奶后上 吐下泻。以上三个事例依次属于 免疫缺陷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 A B C D 18尿毒症是一种恶性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肾脏移植,为提高移植成活率,器官移 植后的病人要长期使用某些药物,该药物的作用是 A激活B细胞 B保证植入的器官的血液供应 C抑制术后感染 D使细胞免疫变得“迟钝” 1

9、9人工培养流感病毒,经灭活提纯后,可作为流感疫苗注入人体引发免疫反应。在这一 过程中,灭活流感病毒和人体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特异性免疫 20关于胚芽鞘的实验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止确的是 A对照,说明尖端是感光部位 B说明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了弯曲生长 C直立生长,弯曲生长 D不生长不弯曲的原因是缺乏生长素 21山农1号是山西农业大学培养的一种兀子黄瓜,其瓜形美观、果肉丰厚、口感鲜美, 广受消费者好评。该品种的黄瓜只开雌花,在大棚中栽培这一品种的黄瓜时要得到无子果 实,还需进行人工处理。下列有关的处理手段叙述正确的是 A子

10、房涂抹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必须套袋 B子房涂抹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可以不套袋 C子房涂抹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必须套袋 D子房涂抹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可以不套袋 22植物普遍存在顶端优势这一生理现象,顶芽处产生的生长素能源源不断地输送给侧芽, 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这表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23昌黎葡萄沟盛产美味葡萄,某同学参观时想带回葡萄枝进行扦插繁殖,下列相关的叙 述不正确的是A采摘的枝条中,芽多且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B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 C生长素类似物可能污染环境,实验结束后应妥善

11、处理废液 D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问长短成正相关 242015年我国改变计划生育政策,将原有的一孩政策调整为二孩政策(每对夫妻可以生 育两个子女) ,从种群特征看,这项措施有利于 A调节性别比例,减少比例失衡 B控制死亡率,降低种群密度 C提高出生率,调节年龄组成 D增加出生率,控制种群密度的增加 25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岗南水库里所有的水草是一个群落 C群落若不遭受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就不会出现群落演替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6戴胜是一种头顶具凤冠状羽冠的鸟,在对戴胜的密度进行调查时,调查范围为10

12、平方 千米,首次捕获并标志50只,第二次捕获70只未标志的戴胜和10只有标志的戴胜,则该 鸟的种群密度大约为 A350只平方千米B400只平方千米 C35只平方千米 D40只平方千米 27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表示种群密度,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B春运期间,北京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 28科尔沁草原水草丰美,最近新迁移来了一群兔子,兔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 趋于稳定。当兔群数量趋于稳定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种群数量维持恒定,不再变化 B此时的种群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

13、 C兔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率接近0 D若此时有狐狸迁入,兔群个体数量将继续增加 29在放有5ml稻草培养液的培养瓶中放人5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一天统计一次大草履 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对这一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图2中t 1 时刻对应的种群数量为200 B该瓶内大草履虫种群的K值为400 C在第四天至第六天中,种群的出生率为0 D对有害动物的防治应在t 1 时刻之前或越早越好 30在生态系统中,种问关系错综复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田中的高矮玉米之间表现为竞争 B大的鲈鱼吃小的鲈鱼是捕食关系 C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为互利共生 D两种生物之间只能是一种种问

14、关系 31退耕还林是指将农田改造为树林属于群落演替。下列关于上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 是 A退耕后的森林与天然森林的物种数差异较大 B退耕还林属于次生演替 C与冰川泥上的演替相比,该群落演替速度较快 D原群落的物种全部被新物种替代 321985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发现了我国首例艾滋病病例,艾滋病的预防工作一直被高 度重视。以下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 B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一种原核生物 CHIV专一性的攻击人体的吞噬细胞,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 D避免不洁性行为,不接触毒品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方式 33关于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其中A、B、C、D、E表示生态系统的组

15、成成分, 表示能量的多少,相关叙述叙述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BB、C、D表示消费者,E表示分解者C图中不存在的箭头 D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 34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简图,A、B、C、D、E是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 是各个生理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只能表示光合作用 BB、C、D表示消费者 C碳元素在B和C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各自独立完成的 35如图表示大兴安岭一片原始丛林中紫貂和花鼠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 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曲线代表花鼠,乙曲线代表紫貂 BM时乙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两种群问是捕食关系 D两个种群数量波动不能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 36如图所示某生态农业的生态系统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符合生态学观点的是 A图中蚯蚓和食用菌是本牛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图中家畜是本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此生态农业减轻了作物秸秆燃烧造成的温室效应 D图中牛态系统能量实现了循环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的利用效率 37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是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B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C森林生态系统中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