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高中历史 第一、二单元检测 岳麓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955340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秋高中历史 第一、二单元检测 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秋高中历史 第一、二单元检测 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秋高中历史 第一、二单元检测 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年秋高中历史 第一、二单元检测 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年秋高中历史 第一、二单元检测 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秋高中历史 第一、二单元检测 岳麓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秋高中历史 第一、二单元检测 岳麓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二单元检测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共12 小题,每小题5 分,共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周本纪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 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记载表明( ) 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 B.受封诸侯有义务提供军赋 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 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 解析: 材料“诸侯悉至”表明诸侯履行随从周王作战,保卫王室的义务,与朝觐天子无关,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材料表明的是诸侯赶来救援,而非联合反叛,C 项错误;D 项表述与材料不 符,排

2、除。 答案:B 2.钱穆认为“周部族渗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地吸引融合,但我 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 的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解析: 由材料信息“周部族渗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可以判断重心是宗法制, 选A 项。 答案:A 3.(2016 课标全国)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 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

3、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汉承秦制。关键句:“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题干材料说明萧 何进入关中后,注重搜集秦朝的档案文献,这成为西汉成功实现对全国统治的关键,这里秦朝 的国家档案文献实际反映的是秦朝的统治制度,故B 项正确。西汉初年崇尚的是黄老之学, 不是儒家思想,故A 项错误。从题干中“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的说法可知西汉 初年较充分地发挥了秦代文书的功效,故C 项错误。萧何注重秦代文书,不代表西汉其他官 吏都熟知秦朝典章制度,故D 项错误。 答案:B 4.有学者认为,李世民设计的“管理结构”是一种“三权分立”的均衡结构。其意在说明( ) A.唐太

4、宗认识到三权分立的重要性 B.唐朝出现了防止独裁的民主理念 C.三省长官掌握唐朝的行政大权 D.三省之间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解析: 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判断,李世民设计的“管理结构”是指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 宰相,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从而被称为是一种“三权分立”的均 衡结构,故选D 项。2 答案:D 5.(2016 课标全国)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 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 考查科举制的作用。隋唐时期推

5、行的科举制,为中小地主及下层民众科考入仕提供了 机遇,必然能够促进民间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D 项正确。隋唐时 期通过科举制选拔人才,但人才不一定是最优秀的官吏,故A 项错误。科举考试采用分科考 试的办法,不能直接鉴别官员道德水平,故B 项错误。按照科举制的规定,世家子弟也可参加,而 且隋唐时期还有照顾世家大族的选官制度,故C 项错误。 答案:D 6.(2016 课标全国)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 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 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

6、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解析: 本题考查明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变革。从材料信息看,明初,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 司法、军事;明朝中叶以后,设置了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可见,明代地方体制经历 了从权力分割到权力集中的过程,权力的集中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选B 项。材料体 现的是地方权力的分合而非扩大,这种分合与中央六部无关,故排除A、C 两项;材料只反映 了地方权力的分合,并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无法得出有助于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 立的结论,排除D 项。 答案:B 7.“在希腊人的国民生活中,海洋所起的作用,有了确定的形式,并且升到了最重要的地位。 殖民地

7、靠近海洋,而且只有靠近海洋才能和它们的母邦往来。它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独立,以 及它们本身的存在,都需要有强大的船队。”这一情况导致( ) A.海外贸易成为古希腊唯一的经济形式 B.海洋阻碍了古希腊文明的发展 C.古希腊形成了典型的海洋文明 D.殖民地与母邦形成了不同的文明类型 答案:C 8.(2017 课标全国)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 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 在当时的雅典( )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答案:D3 9.古代

8、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 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仅关于自杀的规定,得不出法律达到完备程度,故A 项错误;得到法律的许可而自杀就不违法,也不能说明法律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故B 项错误;D 项是关于法理的论述,与题意无关。“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实际上限制了公民 自杀的自由,所以公民个人自由受到限制是符合题意的,故正确答案为C 项。 答案:C 10.(20

9、15 课标全国)右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 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 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解析: 本题以古罗马正义女神像为切入点,考查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该题 属于典型的图片题,试题给出了新材料,创设了新情景。解题第一步要紧扣材料和图片信息, “裁量公平”“法律的强制力”“双眼蒙布”等,对这些信息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归纳。第二 步要把上述分析与选项进行对比,从而选出正确答案。解题关键是理解“双眼蒙

10、布”的内涵。 图片中“正义女神双眼蒙布”,这体现了法官在审案时要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来作 出公正的判决,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项。A 项“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 项“侧重听取证 人证言”和D 项“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不符合“双眼蒙布”的内涵。第三步要回 扣试题,看选项是否能体现材料试题的立意和主题,如果两者互相吻合,那就是正确答案了。 答案:C 11.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 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 当时(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

11、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解析: 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制定的背景。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制定并颁布的,由此可 判断A 项错误。从题干材料中可看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即 平民的斗争起了决定作用,故C 项错误。平民与贵族因分属于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其政4 治诉求具有较大差异,故D 项错误。题干材料说明罗马平民通过拒绝作战的方式迫使贵族做 出让步,然后促使十二铜表法的诞生。这反映了平民通过有效方式为自己争取了权益, 故B 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B 12.(2016 课标全国)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

12、次 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解析: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影响。从材料信息看,罗马法尽管一次次“隐藏”,但却从未“消 失”,而且一次次“重新出现”,这说明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故选A 项。 欧洲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并非全为罗马法所确立,排除B 项;近代西方民主制度部分沿袭了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而非罗马法,排除C 项;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代欧洲社会,而非 不

13、断改变欧洲历史发展方向,排除D 项。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 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40 分) 13.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对地方的管辖。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之不咸(通“贤”),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两个制度在当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6 分) 材料二 西汉初年地方行政区划图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年地方上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为解决这一制度带来的问题,汉武帝 采取了什么措施?(4 分)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

14、刑政,一切收了, 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3)简述宋朝是如何“尽夺藩镇之权”的,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6 分) (4)综合上述信息,说明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控制演变的特点。(4 分) 参考答案:(1)分封制,郡县制。分封制的实行扩大了周人的统治范围;郡县制加强了秦朝中 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2)制度:郡国并行制。措施:实行“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 (3)措施:全国精兵编入禁军,由中央控制;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监督;地方财赋大部分 由中央掌握。影响: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造成了“冗官”“冗兵” “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

15、4)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5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出身贵族,为人正直,充满智慧,被誉为希腊七贤之一。他主张社会公正与阶级 调和,厌恶富人的贪得无厌。在当选执政官前,他就对国家的命运忧心如焚,赋诗说:“我注 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 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 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 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16、。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 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右图是一个古代皇帝与其廷臣在一起的画面,图画的布局较准确地反映了图中人物 的身份地位。 材料四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荀子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古雅典民主制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建立的。(8 分) (2)材料三图片中居于中间位置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6 分) (3)梭伦和荀子思想的主要相同点是什么?他们关于政治体制的主张是否相同?请说明你作出 判断的理由。(6 分) 参考答案:(1)背景:阶级矛盾尖锐,内战一触即发,雅典城邦面临统治危机。 (2)人物:查士丁尼。最大贡献:编纂了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查士丁尼法典,对后世影 响深远。 (3)相同点:主张阶级调和,重视平民的力量。政体主张:不同。梭伦主张实行民主制;荀 子主张实行君主制。(只判断“相同”或“不同”,而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