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周复习方案第四周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954010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一周复习方案第四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物理一周复习方案第四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物理一周复习方案第四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物理一周复习方案第四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一周复习方案第四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一周复习方案第四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周 物理复习方案 高三物理组 2011、9 抛体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考纲展示: 1、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2、抛体运动 3、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向心加速度 4、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5、离心现象 高考展望: 运动和力的关系是力学的主题,研究力学最基础知识和核心规律已在教材 的前三章作了初步的阐述,因此,力学体系的知识框架、分析方法已具雏形。 曲线运动与前三章构成了派生和包容的关系。 曲线运动是牛顿第二运动 定律在研究不同运动形式的扩展和延伸,将进一步加深对速度、加速度及其关 系的理解,加深对牛顿运动第二定律的理解,提高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和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认知结构中已具备了同化这章新

2、知识、新概念的支撑 点。 本章以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两种物理模型,研究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 通过本章学习要明确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如何描述曲线运动,学会运用合 成与分解的基本方法;同时,要进一步认识到,牛顿运动定律对不同形式的机 械运动是普遍适用的;另外,在研究不同形式运动时要注意各自的特点,对具 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1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1) 实质: 运动是位置随时间的变化,通常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来 描述,所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质就是对描述运动的上述物理量的合成与分解。(2) 定则: 由于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均为矢量,运动的 合成和分解

3、也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位移是一个纯空间量,速度与加速度则 反映了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在实施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时,只是借助平行四边形 定则将描述运动的上述物理量中所反映的空间部分进行合成与分解。而对上述 物理量中所包含的时间因素却无法合成与分解,这是分运动和合运动具备“同 时性”特征的基础。 (3)运动分解和力分解在效果上是本质不同的分解,虽然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 则。 2已知两个分运动性质和特点,如何判断合运动的性质和轨迹 引导学生将每个分运动的初始速度合成,加速度合成,最终依据初始的合速度 和合加速度方向判定 3平抛物体,其位置和速度如何随时间变化、轨迹如何形成? 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教学中,

4、要使学生理解分运动和合运动的关系,在平 抛运动分析时,可用假设法归纳平抛运动规律:假设物体刚抛出的瞬间不受重 力的作用,物体将会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假设物体没有 V0,则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做自由落体运动。事实上,上述两方面的假设是不可 能的。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既具有初速度V0,又要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因此平抛 运动的物体将参与两个方向的运动。这里最好用计算机设计飞机投弹的动画软 件为学生模拟演示,通过慢动作及定格处理,运用运动分解法,注意观察弹在空间位置的变化。 4向心力概念的建立 将教材“做一做“的小实验改做课堂分组实验,让学生对向心力有切身感受, 实验时并提出问题,让同学思考:

5、小球受到什么力?拉力方向有何特点?一旦 绳断或松手,球又如何?并依次改变转动角速度、半径、小物体的质量,体验 一下手拉细绳的力如何变化。最后再引导学生例举生活实例说明向心力的来源, 并说明向心力是合力,是效果力。 5自行车在水平面转弯的向心力是什么力提供的? 自行车在转弯时向心力的来源有几种说法:一是由于车身倾斜,重力不通过支 点,而将重力分解为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和沿车倾斜方向的分力,因为沿车身方 向的二力平衡,故重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提供了转弯时所需的向心力。 另一种说法与此类似,不过认为是向心力是重力和沿车身倾斜方向的支持力的 合力。 这两种说法的共同点是地面的支持力不再像平直前进时那样竖直向

6、上,而是斜 向上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水平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总是竖直向上的,支 持力方向不会因为车身的倾斜而改变。 正确的说法是:当转动把手迫使自行车转弯时,由于惯性,车有向弯道外侧移 动的趋势,因而路面对它产生了一个指向内侧的静摩擦力。正是因为这个静摩 擦力提供了转弯时所需的向心力。 6离心现象 离心现象一般是因为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速度增大时,所需要提供的向心 力也要增大,这是物体受到的附着力,或摩擦力,小于所需的向心力,不足以 维持在原轨道上运动,产生一种离心倾向。而不是有个什么离心力大于向心力的 缘故。7 两种曲线运动的比较 高中物理所介绍的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实际上分别代表着

7、加速度恒定的 “匀变速曲线运动”和加速度不断变化的“变加速曲线运动”这两类不同的曲 线运动。 应用举例 例1. 船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1,水流的速度为v2.为使船行驶到河正对岸的码 头,则v1相对v的方向应为 ( ) 解析:为使船行驶到正对岸,v1、v2的合速度应指向正对岸,所以C正确 例2. 在无风的情况下,跳伞运动员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跳伞,下落过程中受 到空气阻力下列描绘下落速度的水平分量大小vx、竖直分量大小vy与时间 t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解析:降落伞在下降的过程中水平方向速度不断减小,为一变加速运动,加速 度不断减小竖直方向先加速后匀速,在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不断减小, 从图

8、象上分析B图是正确的 例3. 如图所示,取稍长的细杆,其一端固定一枚铁钉,另一端用羽毛做一个 尾翼,做成A、B两只“飞镖” ,将一软木板挂在竖直墙壁上,作为镖靶。离墙 壁一定距离的同一处,将它们水平掷出,不计空气阻力,两只“飞镖”插在靶 上的状态如图4125所示(侧视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镖掷出时的初速度比B镖掷出时的初速度大 BB镖插入靶时的末速度比A镖插入靶时的末速度大 CB镖的运动时间比A镖的运动时间长 DA镖的质量一定比B镖的质量大 解析:由题图可知A镖的竖直位移较小,由h gt2可以判断 1 2 A镖的运动时间较小,由于两镖的水平位移相同,所以A镖的初速度较大,选 项A、

9、C正确由vygt可以判断A镖的竖直速度较小,而其水平速度较大, 无法判断其合速度的大小,选项B错误A、B两镖的运动情况与质量无关,所 以无法判断它们质量的大小,选项D错误 例4. 如图4130所示,一小球从平台上水平抛出,恰好落在临近平台的一 倾角为53的光滑斜面顶端,并刚好沿光滑斜面下滑,已知斜面顶端与平 台的高度差h0.8 m,g10 m/s2, sin 530.8,cos 530.6,则 (1)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是多大? (2)斜面顶端与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x是多少? (3)若斜面顶端高H20.8 m,则小球离开平台后经 多长时间t到达斜面底端? 解析:(1)由题意可知:小球落到斜面

10、上并沿斜面下 滑,说明此时小球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否则小球 会弹起,所以vyv0 tan 53,v 2gh,则 2 y vy4 m/s,v03 m/s. (2)由vygt1得t10.4 s,xv0t130.4 m1.2 m. (3)小球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gsin 53,初速度v5 m/s.则 vt2 at ,解得t22 s(或t2 s不合题意舍去)所以 H sin 53 1 2 2 2 13 4 tt1t22.4 s. 例5. 如图4222是自行车传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是半径为r1的大齿 轮,是半径为r2的小齿轮,是半径为r3的后轮,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 n,则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

11、( ) A. B. C. D. nr1r3 r2 nr2r3 r1 2nr1r3 r2 2nr2r3 r1 解析:前进速度即为轮的线速度,由同一个轮上的角 速度相等,同一皮带传动的两轮边缘的线速度相等可得:1r12r2,32,再有12n,v3r3,所以v 2nr1r3 r2 例6. 如图所示,半径为r20 cm的两圆柱体A和B,靠电动机带动按相同方 向均以角速度8 rad/s转动,两圆柱体的转动轴互相平行且在同一平面内, 转动方向已在图中标出,质量均匀的木棒水平放置其上,重心在刚开始运动时 恰在B的正上方,棒和圆柱间动摩擦因数0.16,两圆柱体中心间的距离 s1.6 m,棒长l2 m,重力加速度取10 m/s2,求从棒开始运动到重心恰在A 正上方需多长时间? 解析:棒开始与A、B两轮有相对滑动,棒受向左摩 擦力作用,做匀加速运动,末速度vr80.2 m/s1.6 m/s,加速度 ag1.6 m/s2,时间t1 1 s,此时间内棒运动位移s1 at 0.8 v a 1 2 2 1 m此后棒与A、B无相对运动,棒以vr做匀速运动,再运动 s2ss10.8 m,重心到A正上方时间t2 0.5 s,故所求时间 s2 v tt1t21.5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