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温州鞋案例分析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954004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烧温州鞋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火烧温州鞋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火烧温州鞋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火烧温州鞋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火烧温州鞋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烧温州鞋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烧温州鞋案例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分析: 火烧“温州鞋” 2004 年 9 月 17 日, “欧洲鞋都” 西班牙东部小 城埃尔切的中国鞋城,约 400 名不明身份的西班牙人 聚集街头, 烧毁了一辆载有温州鞋集装箱的卡车和一 个温州鞋商的仓库,造成约 800 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损 失。这是西班牙有史以来第一起严重侵犯华商权益的 暴力事件。 仅仅六天后的 9 月 23 日,当地又爆发了一次针 对中国商人的示威游行,示威者扬言以后将每周举行 一次抗议示威,以抵抗中国商人的廉价产品给西班牙 本地商人带来的不公平竞争。连续发生的上述事件让 在当地经营的温州鞋商感觉到不可思议,也引起了国 际多方人士的关注。 事实上,有资料显示,从 20

2、01 年开始,温州鞋海 外遭抵制事件年年都有发生,且有上升趋势: 2001 年 8 月至 2002 年 1 月,俄罗斯曾发生过一 次查扣事件,温州鞋卷入其中。那次查扣货物历时最 长,整个浙商损失大约 3 亿元人民币,个别企业损失 达千万元以上。 2003 年冬,20 多家温州鞋企的鞋类产品在意大 利罗马被焚烧,具体损失不详。2004 年 1 月 8 日,尼日利亚政府发布“ 禁止进口 商品名单”,温州鞋名列其中。 2004 年 2 月 12 日,俄罗斯内务部出动大量警力 查抄莫斯科“艾米拉”大市场华商货物,包括温州鞋商 在内的中国商人此次损失约 3000 万美元 相关数据和背景资料显示,温州外销

3、鞋产量早在 2001 年就猛增了 40% ,接近 总产量的 30% ,仅从温州 海关出关的皮鞋就价值 4.6 亿美元。温州排名前 10 位 的鞋厂里好几家以生产外销鞋为主,如“ 东艺”、 “ 泰马” 等,包括“泰马”在内的几家温州鞋厂也和沃尔玛签订 了生产协议,为这个全球零售业霸主大量生产供超市 出售的廉价皮鞋。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鞋类生产和出口国,目前有各 类制鞋企业两万多家,出口企业超过 5000 家,2003 年全国制鞋总产量近 70 亿双,占世界总产量的 53,鞋 类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的 60以上,并处于 主导地位,在资源、劳动力、价格等方面有比较大的优 势, “ 中国鞋”出口的主要市

4、场是美国和欧盟,其中美国 市场占出口的 50以上。 从产品层次看,目前我国鞋业出口绝大部分仍是 中低档品种,价格较低,一般在 10 美元30 美元之 间,很多甚至低于 10 美元。今年 9 月发生在西班牙的“焚鞋” 事件中被烧掉的鞋平均单价只有 5 欧元。出口 鞋中高档及自有品牌所占比例很小,且出口产品多以 贴牌生产(OEM)方式进行。例如,我国生产的鞋类产 品大都在美国的低档鞋店销售,虽然在美国的中、高 档鞋店中也可觅到“中国鞋”的影子,但价位明显低于 意大利、西班牙、巴西等国的产品,而且所有中国制造 的皮鞋都没有自己的品牌,均使用国外商标和品牌。 一些同档次鞋价格在国外市场都要低于原产国产

5、品, 有些甚至低于越南、泰国等国的出口产品。从出口企 业看,民营企业占绝大部分;从出口地域看,主要分布 在浙江温州、福建晋江、泉州以及广东、山东、四川等 地区,并已建立起多个鞋业制造基地;从出口规模看, 目前出口金额在 10 万美元以下的企业超过 2200 家, 占出口企业总数的近一半。在传统东方文化“财不外露”思想的影响下,华商 在国外一般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的态度,只管埋 头赚钱而极少“参政”。这种低调的姿态刚开始还是可 行的,但随着当地华商数量越来越多、生意越做越大, 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 “海外华 商必须学会组织起 来,用团 体力量去影响当地的政治生态,如有意识地 去游说当地

6、政府,从而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 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进一步指出, “ 如果海外华商能从这次事件中有所警醒,不再是一盘散沙,坏事也许可 以由此变成好事。 ” 事实上, 为了使温州鞋更好地参与 国际竞争,温州鞋革协会早在 2003 年就开始筹办“ 鞋 类出口委员会”,筹备组由东艺、泰马、吉尔达等外销 鞋大户组成。去年 3 月,鞋类出口筹备委员会在柏林 进行了第一次大动作, “组织 13 家企 业联手在柏林开 了一个新市场,统一了价格、装修和竞争策略,这样我 们就以集体的形式参与竞争,会更强一些。 ” 温州鞋革 协会秘书长朱峰表示,以后肯定要推广这一模式, “ 西 班牙事件加速了我们的筹备进

7、程。 ” “西班牙事件中,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品牌。我 们 还没有世界知名品牌,这是中国鞋在国际竞争中的最 大困难。 ” 康奈常务副总经理周津淼接受 记者采访时说。 温州轻工业进出口公司外贸员陈伟似乎比任何人都清 楚中国鞋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困境。 “ 欧洲著名的连锁超 市 BATA,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鞋,但我从来没有 发现过有超过 100 欧元的中国鞋。中国鞋在世界上根 本没有品牌,只能以低档鞋参与竞争。西班牙烧鞋正 是低端竞争的结果。 ” 目前我国鞋业生产能力过剩,出口企业数量过多, 相当一部分制鞋企业,特别是一些规模不大的企业普 遍存在着短视行为。一方面,企业不注重科研、开发、设计,多以来样

8、加工或以相互模仿、抄袭为主,很少投 入必要的资金研究、开发产品,很少投入时间和精力 去搞系列的市场调查、分析等。这种状况导致企业在 国际市场上信息不灵通、产品设计式样滞后、花色品 种单一、舒适性差等问题,致使出口档次提不高,价格 卖不上去,总在中低档市场徘徊。而中低档市场也已 面临越南等新兴鞋类生产国的竞争,鞋类出口已经受 到严重威胁。对此,一些出口企业不练内功,反而采取 降价手段应对。一些新的出口企业为挤入国际市场, 多以低价策略为先导,另外, “外商招 标”压价成风也使 得鞋价无法提高。在广交会上,中国企业自相残杀、恶 性竞争,而外商从中渔利的现象并不少见。另一方面, 由于企业规模小,不注

9、重产品的开发和质量,最终使 中国鞋在国际市场上长期摆脱不了低价路线。如今中 国的迅速崛起正给世界利益格局、市场格局和资源格 局带来深刻的变化,在这一形势下,也许这个问题更 具价值、更值得探讨和反思。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们左右不了国际环境,能够改变 的只有自己。 ” 从 2005 年 1 月 1 日起,欧盟将取消从中国进口 部分鞋类产品的配额,这意味着温州鞋将在欧洲获得 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究竟是进还是退,是摆在每一 个温州鞋商面前的生死抉择。思考题 1利用 SWOT 矩 阵分析法, 为我国制鞋业等劳 动密集型产品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 2在反全球化现象存在的今天,对于我国鞋类等 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发展,你有何建议来克 服“劳动 力优势”可能带来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