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除遗事 明 黄佐 撰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4953206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革除遗事 明 黄佐 撰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革除遗事 明 黄佐 撰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革除遗事 明 黄佐 撰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革除遗事 明 黄佐 撰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革除遗事 明 黄佐 撰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革除遗事 明 黄佐 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革除遗事 明 黄佐 撰(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革除遗事 明 黄佐 撰(革除遗事六卷,明黄佐撰。佐,字才伯,号泰泉,岭南香山人。正德十六年进士, 官至少詹事。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正德十五年,黄佐自序称:是编也,本莆田宋君端仪 革除录、清江张君芹备遗录,旁采诸家传记,稍增饬之。 (见北京大学图书馆明钞佚名国 朝典故本)今世传黄佐有另本革除遗事六卷,收入明金声玉振集、清借月山房汇钞等丛书。 稽核两书,大不相合。一、体例不同。是书六卷均为建文朝臣列传,另本卷一革除君纪, 卷二阖宫传,卷三至卷六建文朝臣列传。二、所收列传多少不同。是书载建文朝臣一九 人事,另本仅录七十五人。三、列传详略不同。是书详于另本,且纪事亦间有异同。 )革除遗事一方孝孺黄子澄齐

2、泰谢贵张昺葛诚卢振宋忠马宣朱鉴彭聚铁铉郑华陈彦回叶惠仲姚善郑恕宋征戴德彛卢原质林嘉猷程通方孝孺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台州宁海人。世家侯城,里族甚蕃。父克勤,洪武初为 济宁守,学行政事,名闻一时。至正丁酉,孝孺始生之夕,有大星堕其所。自幼精敏绝伦,(自幼精敏绝伦 , 精原作清 ,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改。 ) 双眸炳炯 如电,日读书积寸,(日读书积寸 , 寸原作学 ,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改。 ) 人以为善属文,呼其为小韩子 。十五六时,侍父宦游齐鲁,历览周公、孔子之庙宅, 问陋巷舞雩所在,慨然有愿学之志。洪武八年,父被诬逮狱,上书政府,愿以身代,不报。 明年,以文谒宋濂,濂深惊器之,名流先

3、进如胡翰、苏伯衡、叶见泰辈皆让不敢及。会父 坐空印事,草疏将诣阙申理,而父没,扶丧归葬。又明年,濂致仕还浦阳,复往卒业, 四载辞归。濂寻徙蜀,孝孺欲往省,不可,为文吁天,愿输寿以延之。濂尝欲甥之而不果, 亟称其文,至曰:欧阳少师、苏长公姑置勿论,其余诸子与之角逐文场,不知孰为后先 也?然孝孺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辟异端为己任,进修所谓月异而岁不同,世咸以为 程、朱复出。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有三旬九食、甑无储粟者,穷乏岂独 我哉?其不为贫寠所动如此。洪武十五年,上用吴沉、揭枢等荐,聘至,陈说多称旨。上谓枢曰:孝孺孰与汝? 对曰:十倍于臣。 锡之宴,几稍欹,必正之而后坐。上使人觇之,喜

4、其举动端肃,谓 皇太孙曰:此庄士也,当老其才,以辅汝。 试灵芝甘露论,称旨,谕遣还家。二十五年, 复辟至,上方重赏罚,以其志存教化,谓左右曰:今非用孝孺时。 乃擢将仕郎、汉中府 学教授。明年闰四月抵任,汉中水土暴恶,病瘿瘘者十人而五,孝孺安之,甘蔬粝,与诸 生谈道不倦,视其色若饱万钟者。二十七年春,蜀献王延之,处以宾师,恒曰:方先生 古之贤者也。 孝孺每见,必以仁义道德之言陈于前,王喜甚,使之讲经论文无虚晷,为名 其读书之庐曰正学 ,盖以圣贤待之也。久于蜀,因得访宋濂墓,恤其孤遗。癸酉、丙子, 校文天府。三十一年,太孙即位,用交荐召为翰林侍读,日侍左右,备顾问,德望眷隆,一时倚 重,凡将相所行

5、,惟孝孺之咨。寻定官制,改侍读学士为文学博士,以孝孺为之。靖难师 起,日召之谋议,诏檄皆出孝孺手。及将败。画策守,誓死社稷。嗣君既亡,文庙纳姚广孝言,召用之。孝孺不屈,系狱。遣人谕旨,终不从。寻诏天 下,广孝举代草者,曰:必须方孝孺。 召出,自狱斩缞而见,命草诏,曰:有死而已。 遂就戮。临绝,为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愤 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时年四十六。宗族坐死者八百 四十七人。孝孺学术盖源流于伊洛,文章大类苏氏而正论过之,四方夷裔得一字宝于金璧, 实一代之宗工也。尝与郭浚、郑居贞、林右、刘刚、王绅、王琦、郑楷、赵象、王叔英相

6、友善,皆海内名儒,每以书往来,切劘道谊,闻风者莫不兴起,礼文为之复振。 自号逊 志,有逊志斋集四十卷。 (自号逊志有逊志斋集四十卷 ,原作自号逊志斋有集四十 卷 ,据明金声玉振集本、清借月山房汇钞本改。 ) 所着又有周礼考次、大易技辞、武王戒 书注、帝王基命录、文统、宋史要言诸书,皆逸不传。洪熙初,仁庙尝谓羣臣曰:若孝 孺辈,皆忠臣也。 诏奸臣党与从宽典,方氏遗族因立祠堂以祠孝孺,后知县郭绅从而新之。 成化初,郡人谢铎搜辑其遗文,梓行于世。谨按:孝孺在洪武、建文间,卓为一世儒宗。洪武末,太祖大渐,遗命必先召孝孺。 孝孺固旷世异才,而我太祖所以待之者亦异矣。语曰:知臣莫若君。 若我太祖深知孝孺

7、哉!黄子澄黄子澄,名湜,以字行,袁州分宜人。少从邑人欧阳贞受易,周与学受尚书,清江梁 寅受春秋,博学负俊声,游乡校,同舍避席,推为高等。尝赋寒江把钓图及枯梅诗,人争 传诵之。洪武癸亥,膺贡入太学。明年,定科举之制,中京闱乡试第二。乙丑,会试第一, 进士及第第三人,授翰林修撰。寻兼春坊官,侍东宫讲读。累迁太常寺卿。皇太孙立,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逊服。一日皇太孙坐东角门,召子澄告曰:诸王尊属各拥重兵,何以制之?澄以汉平七国事为对。太孙喜曰:得先生谋,吾无虑矣。 及 即位时,周、齐、湘、代、岷五府相继煽动。 (时周齐湘代岷五府相继煽动 ,原脱 相字,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补。 ) 上朝罢,召子澄谓曰:

8、先生忆昔者东 角门之言乎?子澄曰:不敢忘也。然须密。 退与齐泰谋之,泰欲先燕。子澄曰:周, 燕母弟,取周即剪燕之手足,而燕固可图也。 入白之。上遂遣曹国公李景隆围河南,迫周 王橚至京师,迁之云南;徙代王桂于边;湘王柏闻讨狼狈,阖宫焚死;执齐王榑囚之京师; 岷王楩降为庶人;虽圣德如燕王,亦捃摭其事加谯让。 (亦捃摭其事加谯让 , 捃原 作招 , 谯原作谦 ,据明钞佚名国朝典故本改。 ) 朝廷以子澄为功,褒赏之。燕王 于是上书救周,罪子澄,指为连坐,决意讨之。元年三月,命都督宋忠等北征。七月,靖难师起,移檄大意言:上崇信奸回,离间 骨肉,遵太祖高皇帝遗训,奉天征讨,罪人既得,则法周公以辅成王。 首

9、以诛齐泰及子澄 为名,遂破怀来、雄县。遣长兴侯耿炳文御之,互有胜负。子澄虑师老,遂言于上班师, 诏以李景隆为征虏大将军,率诸将兵凡百万以往。景隆自负有文武才,子澄亦荐,上宠信 特深,甫行,饯之江浒,赐犀玉带诸将各一,赍赍无算。子澄授以指画,景隆亦唯唯而已。 子澄甚忧之。未几,景隆攻北平城,累战俱大败,奔还京师,上赦不诛。子澄泣谏曰: 景隆出师,无纪律,意在观望,不诛之以谢宗社,何以惩将士?不听。已而,徐凯、 盛庸继踵败衄,顾成等皆降。子澄拊膺大恸曰:大事去矣,万死不足赎误国之罪矣。 乃 赋一诗以志痛愤,诗曰:仗钺曾登大将坛,貂裘遂赐朔方寒。出师无律真儿戏,负国全 身独汝安。论将每时悲赵括,攘夷

10、何日见齐桓。尚方有剑凭谁借,哭向苍天几堕冠。 闻者 哀之。寻用侍臣议,诏谪子澄及齐泰于远方,以快敌意,其实使之募兵也。时诸将犹守淮 南,而文庙忽已渡江矣。景隆开门迎谒,寻有诏执子澄等,责问不服,子澄等死之。上命 赤其族,一子逃难,易姓为田经, (易姓为田经 , 田原作囚 ,据明金声玉振集 本及明史卷一四一黄子澄传改。 ) 宥赦,乃复姓,家湖广之咸宁,至今不绝。近有登进士 科者,袁州人,祀子澄于乡贤祠。倡其事者,推官陈辂也。齐泰齐泰,应天府溧水人。洪武甲子,乡贡。明年,举进土。 (洪武甲子乡贡明年举进 士 ,原脱明年 , 甲子作丁卯 ,据明史卷一四一齐泰传及明进士题名碑录补、改。 ) 始名德,

11、(始名得 , 得原作德 ,据明史卷一四一齐泰传及明进士题名碑录改。 ) 后受知于高庙,改赐今名。筮仕礼部主事。一日雷震谨身殿,上躬祷于天,得九年无过 官员陪祀,泰与焉。乙亥,为兵部左侍郎。戊寅,进本部尚书。尝被召问边将姓名,泰历 数无遗。又欲考诸图籍,泰出袖中手册以进,甚悉。自是益承眷遇。及上弃羣臣,泰预受 顾命辅嗣君。亲藩将入临淮安,泰言于上,令人赍敕符勒使归国。及靖难师起,泰主征讨之策,命将出师,多其筹画。嗣君惟召学士辈讨论周官法度, 处便殿弄柔翰而已。诏阃外事,一以付泰。泰遂移檄指斥亲藩。或难之,泰怒曰:名正 言顺,敌乃可服,是何言耶?语闻,太宗遂首以诛泰为名。泰以谷王漏师遁还,虑辽、

12、宁二府为变,召还京师。惟辽王至,遂留之,于是天下勤王兵稍集。始战犹有胜负,及势 不可支,朝廷乃谪其官,以求兵解,寻召还。嗣君出走,泰追之不及,至广德州,语在王 叔英传。既而被执,泰抗辞不屈,遂族诛。谢贵谢贵,人。洪武末,黄子澄、齐泰建削夺诸王之策。 (黄子澄齐泰建削夺诸王之策 , 削 、 诸原作成 、 怀 ,据明钞佚名国朝典故本改。 ) 时燕藩称病,泰谋 以备虏为名,乃以贵为北平都指挥使,张昺为布政使,俾计诱王府官属,觇察王府动静。元年三月,朝廷师至燕,约贵先发。六月,贵等以在城七卫并屯田军士布于城内,填 溢街巷,迫围王城外墙,久以木栅断端礼等四门。燕王闻之曰:我病不出,虽塞可也。 已而,军士

13、登城,擐甲执兵,飞矢入王城,四面鼓噪,震动城内。七月,王不得已命指挥 张玉、朱能等帅护卫勇士八百余人应之。能请先擒谢贵、张昺,王曰:彼防守既严,猝 尔难擒,须以计致之可也。今奸臣遣中贵人来逮护卫官属,宜悉依所坐名收之,就令中贵 人召贵、昺付所逮者,则贵、昺必来矣。来则缚之,一夫之力尔。 乃匿壮士端礼门内,遣 人召贵、昺。久之乃至,卫从甚众。至王门,门者呵止其卫从,惟贵、昺得入。至端礼门, 壮士出擒之。其从者犹未知,移时贵、昺不出,稍稍散去。将士闻二人被擒,皆散走。玉 等率勇士捕之。是夜,玉等攻九门,黎明已克其八,惟西直门未下。王命指挥唐云单骑往 谕, (王命指挥唐云单骑往谕 , 单原作军 ,据

14、明钞佚名国朝典故本改。 ) 守者 皆散,乃尽克九门。上亲问贵、昺,乃知其谋出于齐、黄,遂上书请诛之。于是靖难师出 矣。贵等遂被诛死。张昺张昺,山西泽州人。革除年间,诸藩不靖,廷臣建议凡藩国所在,悉更置守臣,必 素负重望者使居其地。 乃擢昺为北平布政司左布政使。昺至,日求王府细事,将为不利。 其司吏李友直密闻于太宗,遂命燕山右护卫副千户潭渊于端礼门执昺及都指挥谢贵等,随 攻夺九门,己卯七月六日也。昺不屈而死,其亲族皆坐焚如之刑。葛诚葛诚,字,人不知其所以进仕。为燕府长史。靖难师未起,王常病疟,暑中四围 皆着火炉,犹自言寒。三司官入视疾,皆惧危笃,独诚知之以不得于上之故,因令人告变。 会王遣人至京

15、奏事,齐泰等言于上,执之鍜炼成狱。即发符逮王府官属,且约谢贵先举兵, 诚许为内应,王府人无大小,诚皆籍以闻。后谋不密,见戮其家。卢振卢振,字,人。尝与魏国公徐辉祖同谋抗御靖难之师,事见辉祖传。宋忠宋忠,始为凤阳卫指挥使,以智勇闻。洪武三十一年,都督齐让讨西南夷无功,以忠 代为参将,以虏功奏,革除君尤任之。元年三月,诏忠调缘边各卫马步官军三万屯开平,燕府护卫精壮官军悉选隶忠麾下, 护卫胡骑指挥门童等悉召入京。调北平永清左卫官军于彰德,永清右卫官军于顺德,以都 督徐凯练兵临清,都督耿瓛练兵山海,诸将防于外,张昺、谢贵防于内,约期俱发。时世 子及二郡王高煦、三郡王高燧皆在京。齐泰曰:三人在此,宜先收

16、之。 黄子澄曰:不 可,事觉则彼先发有名,且得为备。莫若遣归,使坦怀无疑也。 遂遣归,寻悔,遣人追之 不及。已而,齐泰传檄使约谢贵先发,长史葛诚为内应,尽拘亲藩官属。七月甲戌,贵与 张昺败露,见执。靖难兵起。忠守怀来,大将俞顼守居庸关,相为声援。己卯,靖难将指挥徐安等败顼,拔其城。顼走依忠,而居庸为燕将所守。太宗尝语诸将曰:宋忠拥兵怀 来,则居庸有必争之理。伺其未至,可先击之。 诸将皆曰:敌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 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 太宗曰:此非尔等所知,当以智胜,难以力论,论力则不足, 以智则有余。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矣。 癸未,太宗率马云、徐祥等马步精锐八千卷甲倍道而进。甲午,至怀来。先是,获敌谍者 言: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