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34950801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 名师说课 课程标准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 的因素;以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 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总量的变化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在中国 的发展史实是课标要求掌握的基本点,分析物质生活和生活方式变化的原因则 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学情分析 教材前两课从对内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和对外开放, 融入世界经济的角度,展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政策的变化,这为学 生学习本节课做好充分的铺垫。有助于学生理解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搜集具体资料和分析概括资料的动手能

2、力以及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提高能力还 有待进一步训练。 教学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出探究问题,让学生在 合作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2联系现实生活的变化,结合相关的图片。使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 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巨变形成直观感受,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进而树立 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学习方法 1采用课前预习法,泛读教材,初步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变化和生活 变化的史实。自己动手搜集图片资料或撰写小文章,展示自己身边社会生活的 变化,加深对变化的体会。 2合作探究法,在教师安排的探究问题的引导下,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理清思路,形

3、成对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第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识记的基础知识 (1)改革开放后GDP 增长的原因 (2)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城市群。 (3)城市化战略。 2理解和运用 分析改革开放前后GDP、城市化的不同态势,树立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 主义建设事业核心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 1情境再现法:在教学过程中展示1978 年以来的相关图片,再现当年的 历史事实,加深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评价。 2列表比较法:比较改革前后GDP 的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3利用教师提供的图文资料,培养学生研究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改革开放后GDP 增长和中国城市化发

4、展的史实,理解只有走共产 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当 代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重难点分析 重点 我国经济发生显著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走小城市化道路是中国农村实现现 代化的必由之路的原因。 难点 GDP、城市化等概念性知识较多,可以作为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师:进入21 世纪,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学生:2001 年中国加入WTO。 师: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的改革和开放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两 个基本点。30 年过去了,我们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些成就 表现在哪些方面?下面就让我们一

5、起学习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 一、从数据看沧桑巨变师:指导学生看课文关于GDP 的介绍,补充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的不同概念,显示下表(建国后中国GDP 汇总表) 年份 1952 年 1953 年 1956 年 1961 年 1965 年 1976 年 GDP 679 亿 824 亿 1028 亿 1220 亿 1716.1 亿 2943.7 亿 年份 1978 年 1980 年 1984 年 1998 年 2000 年 2004 年 GDP 3624.1 亿 4017.8 亿 7171 亿 79553 亿 95933 亿 136515 亿 提问: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GDP 发生了怎样的变

6、化?想一想原因是什么? 学生:GDP 逐年增长,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增长加快。原因:中国实施 改革开放的政策;中国社会环境比较稳定,国际环境相对安定;中国科技水平 的提高。 师:但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发展中国家还居后列。为此中共发出了什 么号召?提出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 2002 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力争在优 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到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 年翻两番, “十七大”提出增强发展协调性,确保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师:小康社会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化率、工业化率、人均预期寿 命、受教育程度

7、等系列指标;民主法制健全、科教文化进步、人民生活提高、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在经济腾飞的基础上,我国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变。 二、城市化进程加快 师:指导学生看课文,明确城市化的概念。 学生:所谓城市化,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 向城市型的过程。 教师:城市化不仅是人口向城镇的集中,还包括更为集约地使用土地资源、 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更加合理,居民文化模式及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更加现代 化等方面,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请看 课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有何差异? 学生:改革开放前后城市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改革开放前 进程十分缓慢概况 进程加快

8、,水平提高 改革开放后 城市趋势 城市区域化 21 世纪以来 高速发展,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 教师:显示中国行政区划图,指导学找出中国初具规模的城市群的位置和 名称。 教师:我国城市化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学生:2002 年,中国政府提出城市化的战略目标是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板书设计 改革开放前 21 世纪初 目标 GDP 进步较快,仍 居世界之后 世界总量第四 到2020 年比2000 年翻两 番 城市化 进程缓慢 高速发展、三大城市群 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第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史实依据和影响。 2了解近代

9、以来人们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 化的因素。 3正确理解社会的巨变,在巨变中认清是非。 过程与方法 1深入探究法:结合学习互联网的实际,探求互联网的深远影响,正确面 对网络。 2当堂训练法:将巩固本节课知识的相关练习题呈现给学生,当堂训练,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建国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经济建设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 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 2通过学习生活巨变的史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难点分析 重点 互联网的影响。 难点 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利用互联网;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中国

10、青 少年应如何正确把握思想观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GDP 的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因此掌握了改革 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城市化进程加快,也体现在互联网 的广泛应用和中国时尚的变化。 教学新课 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师:我们现在上课用的是多媒体计算机,与国际互联网(因特网)直接相 连。同学们爱好上网聊天,教师在网上查备课资料,商人利用互联网做生意 等这足以说明,国际互联网大大改变了古老的中国。什么是互联网?我国什 么时候开始互联网业务?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互联网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网。 1995 年在中国全面开展业务。

11、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1越来越多的领域应用互联网。 2互联网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 3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 师: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有没有不完美之处?结合你们自身上网的体验来谈谈。 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影响学习和休息,传播不良信息,对身心产生不 利影响。 师:投影显示全国青少年上网公约 ,2001 年国家颁布。引导学生自觉 遵守上网公约,抵制网络不良影响,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为 自身服务。 四、时尚中国 师:经济的腾飞也引起我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变化,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近几年来我们的穿衣、居住、出行方面发生了哪些显著的变化? 学生:用身边的事例来看,服饰多样化、个性化,居住条件的改善,城市 楼房内的装修,农村平房注重格局及卫生。 师:经济的变化也引起人民生活观念变化,如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效率 意识,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社会流行语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教学小结: 本课讲述了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 以及由于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活变化。希望同学们在瞬息万变的今天,能把 握住自己的航向。 板书设计 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1中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2互联网的影响 四、时尚中国 1生活观念的变化 2生活质量的变化 3流行语言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