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向日葵赏析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932432 上传时间:2018-03-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梵高向日葵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梵高向日葵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梵高向日葵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梵高向日葵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梵高向日葵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梵高向日葵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梵高向日葵赏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后期印象派”,是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现象。特点是强调艺术形象要渗透 作者的主观感情和情绪,反对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片面追求客观表现及光和色彩。画面 色彩浓烈,不拘一格,充斥着强烈的个性色彩,直接反映了画家的某种情绪。后印象主义 最为卓越的代表性画家为塞尚 、凡高和高更。 梵高(18531890) ,荷兰画家,主要生活在法国。他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凡 高 敏感易怒,聪敏过人,却一直贫穷潦倒,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绘画训练。他 1881 年 开始绘画,1886 年在巴黎初次接触了印象派的作品,对他产生影响的还有著名画家鲁本 斯 、日本版画 和著名画家高更 等。他对绘画创作近乎痴

2、狂,擅长用浓重的色彩表达自己强 烈的感情。他是继印象主义 之后在画坛上产生重要影响的革新者,但是,生前他的作品一 直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直到去世后,才引起了评论家 一致的好评。 作为世界最名贵二十幅名画之一,梵高的油画向日葵, 梵高作画时,怀着极狂热的冲动, 追逐着猛烈的即兴而作,这幅流芳百世的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向日葵是梵高在法国南部画的同一题材的系列作品他画向日葵时, 精神异 常激动, 向日葵金黄色的花瓣, 给他一种温暖的感觉, 厚重的笔触使画面带有雕塑感, 耀眼 的黄颜色充斥整个画面, 引起人们精神上的极大振奋。 作为世界最名贵二十幅名画之 一,梵高的油画向日葵也是梵

3、高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他在最痛苦的煎熬中所倾心绘制 的最充满光明的精神追求的作品这幅作品在 1990 年的艺术品拍卖行中创造了数千万美 元的世界最高纪录, 然而在当时, 他的生活却是与一贫如洗的痛苦联系在一起的。 这 幅世界最名贵二十幅名画之一,梵高的向日葵,这幅油画却将梵高作画时,怀着极狂热的 冲动,追逐着猛烈的精神保留至今。后来的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及 20 世 纪初出现的抽象派,都曾经从梵高的艺术中汲取了营养。他对西方 20 世纪的绘画艺术产 生了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 创作背景1888 年 2 月,已 35 岁的梵高从巴黎来到阿尔,来到这座法国南部小城寻找他的阳光, 他的麦田

4、,他的向日葵梵高创作了大量描绘向日葵的作品。这幅是其中最著名的,现 藏于伦敦国家画廊。 梵高的艺术是伟大的,然而在他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作 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 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 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 信心的时候。因此才留下了永远的艺术著作。他直接影响了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 义,以至于 20 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 肖像。 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 的。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

5、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 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 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 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编辑本段 作品赏析 “生活对我来说就是一次艰难的航行,但是我又怎么会知道潮水会不会上涨,及至淹没 嘴唇,甚至会涨得更高呢?但我将奋斗,我将生活得有价值,我将努力战胜,并赢得生活” 这是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的梵 高对待生活的态度。对于这位极具个性的超时代画 家来说,他悲苦

6、的一生就是向命运抗争、为艺术献身的一生,也是强烈捍卫生命个体尊严 的一生。 梵 高在自己绘画的成熟期创作了向日葵 这幅作品,画面上朵朵葵花夸 张的形体和激情四射的色彩,使人头晕目眩。他内心充满激情地去画那些面朝太阳而生的 花朵花蕊画得火红火红, 就像一团炽热的火球;黄色的花瓣就像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一般画家用奔放不羁、大胆泼辣的笔触,仿佛使其中的每一朵向日葵都获得了强烈的生 命力,在这里你用“ 栩栩如生”来描绘这些向日葵,已经显得软弱和浅薄,因为那火焰般的 向日葵仿佛是一朵朵燃烧的生命,画家赋予它们一种生命蓬勃燃烧的冲动和张力 。有人说 这是“梵 高的向日葵”,因为那是他内心火热感情的写照,

7、是他精神力量的外露,就如同没 有曹雪芹 就没有红楼梦一样,没有梵 高就肯定没有梵 高式的向日葵 。天才的艺术 家 往往能在某个领域树立起划时代的艺术高峰,后人只能膜拜,绝不可以企及,梵高就是 如此。 作为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锋,极端个性化艺术家的典型,梵 高更强调他对事物 的自我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他大胆追求线条和色彩自身的表现力,不拘一 格,恣意妄为。他曾说过:“ 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 ”其 实,在这幅作品中不仅是色彩、线条,就是透视和比例也都面目全非,彻底变了形,以适 应画家随心所欲表现自我的需要。凡 高这种无拘无束的创造风格,使他把不同类型的人物、

8、 花卉和静物,都拿来当作了“ 习作”的对象,并一丝不苟地把它们直接写生出来的,从这个 层面看他是在描写印象,但外在的手法已经不再重要,他更注重画中的内涵和神韵。从而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从印象派那儿得到不可或缺的艺术启蒙后,他以超越印象派极远。正 如他说过的那样:“ 关于艺术 一词,我找不到比下述文字更好的阐释:艺术即自然、现实、 真理,但艺术家能以之表现出深刻的内涵,表现出一种观念,表现出一种特点,艺术家对 这些内涵、观念、特点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其表现形式自成一格,不落窠臼,清晰明确。 ” 作为一位用生命创作的画家,梵高将自身的主体创作意识、内心的情感意识与东方绘画的 因素加以巧妙融会,在最惨

9、烈的生活境遇和对艺术狂热执著的追求中,树立起了划时代的 丰碑。 花瓣富有张力,线条相当不羁 大胆肆意、坚实有力的笔触,在明 亮而灿烂的底色上构成不同的色调与气势,把朵朵向日葵表现的是那样动人心弦。 堪称梵高的化身的 向日葵 仅由绚丽的黄色色系组合。梵高认为黄色代表太阳的颜 色,阳光又象征爱情,因此具有特殊意义 梵高油画 向日葵 ,具有非同寻常的仿佛想要突破画框的一股奔涌而出的 力量 ,和一种难以克制的自我表达的欲望,令人震撼。梵高笔下的 向日葵 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梵高和向日葵扑出了相濡以沫生命 愚公的蓝与黄交响乐章,是悲剧一生的象征物。从内在精神到外在性食物不给我们

10、启发 与深思梵高曾说过:“我想画上半打的 向日葵 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洁的或弹跳和 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 做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 的彩绘玻璃一样。”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子表达自我,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 不长,梵高亦如向日葵般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表达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 希望。 余光中:凡高的向日葵凡高一生油画的产量在八百幅以上,但是其中雷同的画题不少,每令初看的观众感到 困惑。例如他的自画像,就多达四十多幅。阿罗时期的吊桥 ,至少画了四幅,不但色调 互异,角度不同,甚至

11、有一幅还是水彩。 邮差鲁兰和嘉舍大夫也都各画了两张。至 于早期的代表作食薯者 ,从个别人物的头像素描到正式油画的定稿,反反复复,更画了 许多张。凡高是一位求变、求全的画家,面对一个题材,总要再三检讨,务必面面俱到, 充分利用为止。他的杰作向日葵也不例外。早在巴黎时期,凡高就爱上了向日葵,并且画过单枝独朵,鲜黄衬以亮蓝,非常艳丽。 一八八八年初,他南下阿罗,定居不久,便邀高更从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去阿罗同住。这正 是凡高的黄色时期,更为了欢迎好用鲜黄的高更去“黄屋” 同住,他有意在十二块画板上画 下亮黄的向日葵,作为室内的装饰。凡高在巴黎的两年,跟法国的少壮画家一样,深受日本版画的影响。从巴黎去阿罗

12、不 过七百公里,他竟把风光明媚的普罗旺斯幻想成日本。阿罗是古罗马的属地,古迹很多, 居民兼有希腊、罗马、阿拉伯的血统,原是令人悠然怀古的名胜。凡高却志不在此,一心 一意只想追求艺术的新天地。到阿罗后不久,他就在信上告诉弟弟:“此地有一座柱廊,叫做圣多分门廊,我已经有 点欣赏了。可是这地方太无情,太怪异,像一场中国式的噩梦,所以在我看来,就连这么 宏伟风格的优美典范,也只属于另一世界:我真庆幸,我跟它毫不相干,正如跟罗马皇帝 尼禄的另一世界没有关系一样,不管那世界有多壮丽。 ”凡高在信中不断提起日本,简直把日本当成亮丽色彩的代名词了。他对弟弟说: “ 小 镇四周的田野盖满了黄花与紫花,就像是你能

13、够体会吗?一个日本美梦。 ”由于接触有限,凡高对中国的印象不正确,而对日本却一见倾心,诚然不幸。他对日 本画的欣赏,也颇受高更的示范引导;去了阿罗之后,更进一步,用主观而武断的手法来 处理色彩。向日葵,正是他对“ 黄色交响”的发挥,间接上,也是对阳光“黄色高调”的追求。一八八八年八月底,凡高去阿罗半年之后,写信给弟弟说:“我正在努力作画,起劲得 像马赛人吃鱼羹一样;要是你知道我是在画几幅大向日葵,就不会奇怪了。我手头正画着三幅油画第三幅是画十二朵花与蕾插在一只黄瓶里( 三十号大小) 。所以这一幅是浅色 衬着浅色,希望是最好的一幅。也许我不止画这么一幅。既然我盼望高更同住在自己的画 室里,我就要

14、把画室装潢起来。除了大向日葵,什么也不要这计划要是能实现,就会 有十二幅木版画。整组画将是蓝色和黄色的交响曲。每天早晨我都乘日出就动笔,因为向 日葵谢得很快,所以要做到一气呵成。 ”过了两个月,高更就去阿罗和凡高同住了。不久两位画家因为艺术观点相异,屡起争 执。凡高本就生活失常,情绪紧张,加以一年积压了多少挫折,每天更冒着烈日劲风出门 去赶画,甚至晚上还要在户外借着烛光捕捉夜景,疲惫之余,怎么还禁得起额外的刺激?圣 诞前两天,他的狂疾初发。圣诞后两天,高更匆匆回去了巴黎。凡高住院两周,又恢复作 画,直到一八八九年二月四日,才再度发作,又卧病两周。一月二十三日,在两次发作之 间,他写给弟弟的一封

15、长信,显示他对自己的这些向日葵颇为看重,而对高更的友情和见 解仍然珍视。他说:如果你高兴,你可以展出这两幅向日葵。高更会乐于要一幅的,我也很愿意让高更大 乐一下。所以这两幅里他要哪一幅都行,无论是哪一幅,我都可以再画一张。你看得出来,这些画该都抢眼。我倒要劝你自己收藏起来,只跟弟媳妇私下赏玩。这 种画的格调会变的,你看得愈久,它就愈显得丰富。何况,你也知道,这些画高更非常喜 欢。他对我说来说去,有一句是:“那正是这种花。 ”你知道,芍药属于简宁 (Jeannin)。蜀葵归于郭司特(Quost),可是向日葵多少该归我。足见凡高对自己的向日葵信心颇坚,简直是当仁不让,非他莫属。这些光华照人的向 日

16、葵,后世知音之多,可证凡高的预言不谬。在同一封信里,他甚至这么说:“如果我们所 藏的蒙提且利那丛花值得收藏家出五百法郎,说真的也真值,则我敢对你发誓,我画的向 日葵也值得那些苏格兰人或美国人出五百法郎。 ”凡高真是太谦虚了。五百法郎当时只值一百美金,他说这话,是在一八八八年。几乎 整整一百年后,在一九八七年的三月,其中的一幅向日葵在伦敦拍卖所得,竟是画家当年 自估的三十九万八千五百倍。要是凡高知道了,会有什么感想呢?要是他知道,那幅鸢尾 花圃售价竟高过向日葵 ,又会怎么说呢?一八九年二月,布鲁塞尔举办了一个“二十人展”(Les Vingt)。主办人透过西奥,邀请 凡高参展。凡高寄了六张画去, 向日葵也在其中,足见他对此画的自信。结果卖掉的一 张不是向日葵 ,而是红葡萄园 。非但如此, 向日葵在那场画展中还受到屈辱。参 展的画家里有一位专画宗教题材的,叫做德格鲁士(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