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者自己打印:高考宋词鉴赏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492762 上传时间:2017-08-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意者自己打印:高考宋词鉴赏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有意者自己打印:高考宋词鉴赏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有意者自己打印:高考宋词鉴赏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有意者自己打印:高考宋词鉴赏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有意者自己打印:高考宋词鉴赏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意者自己打印:高考宋词鉴赏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意者自己打印:高考宋词鉴赏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有意提高者试一试:1.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望海潮 秦观梅英疏淡,冰凘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点拨】此词不止于追怀过去的游乐生活,还有政治失意之慨叹其中。词人曾经在这个古代名城洛阳生活过一段时期,对此地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词人旧地重游,人事沧桑给他以深深的触动,使他油然而生惜旧之情,写下了这首词。(1)描述“梅英疏淡,冰凘溶泄,东风暗换年华”所写的景色, “暗换年华”

2、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答: (2)简要赏析“乱分春色到人家”中“乱”字的妙处。答: (3)这首词有什么艺术特色?请作简要分析。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 王禹偁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点拨】此词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作者唯一的传世之作。在艺术风格上一改宋初小令雍容典雅、柔靡无力的格局,显示出别具一格的面目。词中交替运用比拟手法和衬托手法,层层深入,含吐不露,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饰,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竹林纪事评此词云:“情丽可爱,岂止以诗擅名。 ”(1)词中“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

3、征鸿,遥认行如缀”展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答: (2)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有怎样的特点?寄寓了词人怎样的盛情?答: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 春暮 寇准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暗淡连芳草。【点拨】词中以细腻有致、沉郁多情的语言,以写景起,情由景生,又以写景结,以景结情,将暮春时节一位闺中思妇怀念久别远人的孤寂情怀抒写得委婉动人。全词情景交融,意境浑然,风格清新,语言晓畅,堪称闺怨词中的佳作。(1) 结合词句简要鉴赏本词上阕的写作手法。答:(2) 这首词题为“春

4、暮”,通篇都写女主人公的伤感。人或认为“寇准是个决澶渊之盟的大政治家,观其一生,似无缘为思妇抒情” 。你对此是怎么看的?为什么?答: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点拨】这首词以豪迈的气势和劲健的笔触,描绘了钱江潮涌的壮美风光。词的上片描写观潮盛况,表现大自然的壮观、奇伟;下片描写弄潮情景,表现弄潮健儿与大自然奋力搏斗的大无畏精神,抒发出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2(1)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这两句诗描绘出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答: (2)上片写“观

5、潮” ,下片写“弄潮” 。请从艺术表现的角度,简要说明结尾两句所起的作用。答: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御街行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点拨】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其间洋溢着一片柔情。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1)简要分析“寒声碎”的表达效果。答: (2)古来借酒解忧解愁成了诗词中常咏的题材。范仲淹写酒化为泪,别出心裁,自出新意。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答: 6.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张先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 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点拨】这是一首以感春怀人为内容的闺怨词。它运思、谋篇方面自出机杼,别具一格,推陈出新。(1)登楼望远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多从空间落想,怅望行人此去之远。 “楼前芳草年年绿” ,则不同,请简要分析不同之处并说明表达诗人什么样复杂的思想感情?答: (2)简要赏析“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中“绿”字的妙处。答: (3)有人说:全词以颜色贯穿全篇,并用以巧妙运思、穿针引线。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说明理由。答: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 浣溪沙 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点拨】本词是晏殊的代表作。词中所写的并非一时所感,也非一事,而是反映了作者人生观的一个侧面:悲年光之有限,感世事之无常;慨叹空间和时间的距离难以逾越,慨叹对已逝美好事物的追寻总是徒劳,山河风雨中寄寓着对人生哲理的探索。(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答: (2)前人评价“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这两句说:“气象宏阔,意境莽苍,是珠玉词中不可多得的佳句。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答: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苏幕遮 梅尧臣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

8、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3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点拨】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以绮丽之笔,突出雨后青草之美;下片以凄迷之调,突出青草有情,却反落入苍凉之境。全词形象鲜明突出,意境深远含蓄,耐人寻味。(1)这首词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答: (2)宋沈义父云:“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 ”(乐府指迷 )这首词咏的对象是什么?从几个方面来写的?请作简要分析。答: (3) “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复杂的思想感情?答: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贺圣朝 留别 叶清臣满斟绿醑

9、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点拨】这首词大约是作者北宋首都汴京留别友人之作。全词以别易会难为主旨,上片写留饮,下片写惜别。此词语言刚健,笔调雄浑,怅惘的别情背后,透露出一股豪迈开朗的气息。(1)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虽然还是以词家习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离愁,但设想奇特,不落俗套,给人以新颖巧妙的感觉。请作简要分析。答: (2)前人评价说:“此词笔调雄浑,怅惘的别情背后,透露出一股豪迈开朗的气息。 ”结合词的有关内容,作简要分析。答: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师中子规啼破

10、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点拨】李师中,字诚之,楚丘(今山东曹县)人。年十五,即上书议论时政,由是知名。后中进士。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六。词存菩萨蛮一首。此词作于词人岭南卸任之时。全词景色清丽,感情深挚,意境深远。(1) “子规啼破城楼月”乍看上去,出语自然;细细吟味,含意无穷。请作简要赏析。答: (2)词为“题别”而作,通篇围绕一个“别”字做文章。诗人是如何围绕“别”来做文章的,请作简要分析。答: 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春晚 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点拨】此词交叉地写听觉与视觉的感受,从音响与色彩两个方面勾勒出一幅残败的暮春图画,表达了词人伤春、惜春、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情怀,寄寓了作者深沉的身世感慨。全词融情于景,写景中融进了自己的生活,写出了自己的性情与风骨,堪称一首出类拔萃的伤春词。前人在评论这首宋词的构图艺术时曾说,这首词所描绘的春意图是从音响和色彩两个方面构制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4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