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7语文北京版必修一《范爱农》优秀教学设计 语文北京版必修一《范爱农》优秀教学设计 (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2、培养阅读和鉴赏写人记事散文的能力 3、探讨范爱农的人生悲剧的意义及其成因,触摸范爱农及 作者鲁迅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选材、组材的特点,刻画人物的本领,学习鲁 迅写人叙事的方法 2、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创作心态,思考范爱 农悲剧的社会意义 三、课时安排:4 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课前要求学生诵读课文两遍第一遍诵读,画出生字词, 并作整理第二遍 诵读,结合课文旁批,记下自己的疑问 (二)导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7 平” (北宋大儒张 横渠)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铭文。
范爱农,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成员,在浙江绍兴府学堂求 学期间,徐锡麟(光复会重要成员)的学生,在徐锡麟的 教诲下,范爱农思想进步,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是绍兴 府学堂的高才生,也是徐锡麟的得意门生之一 鲁迅笔下的范爱农是怎样的一位知识分子? (三)课文理解 1、回顾关于鲁迅的文学常识,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 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 的文学家、思想家1918 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 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其小说 集有《呐喊》 《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 ,诗集是《野草》 杂文集有《且介亭杂文》 《南腔北调集》 《华盖集》等 初中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 野先生》 ) (《阿长与山海经》 ) 《范爱农》是一篇追怀亡友的散文,写于1926 年11 月18 日(范爱农死于1912 年7 月间) ,收录在散文集《朝花夕 拾》 2、请学生诵读课文,并找出本文所写的四件事,用简洁的 语言加以概括 诵读后,学生交流后回答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7 时间地点事件 清末东京同乡会争执 辛亥革命前一年绍兴酒楼叙旧 辛亥革命爆发绍兴报馆案风波 辛亥革命失败绍兴范爱农之死 文中所写四件事,取材辛亥革命社会大背景下。
(四)作业 1、巩固词语练习(学案第三题) 2、诵读课文一遍,写一篇短文《我眼中的范爱农》 ,字数 不限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们眼中的范爱农是 怎样的?展示交流学生的作业 (二)课文理解 1、 《范爱农》写了鲁迅和范爱农相识到永诀中的四件事, 其中表达了他对范爱农的感情,很明显,感情是变化的 请同学用简单的词语概括 憎恶—相知—怀念 2、读到哪些文字让你能感受到鲁迅对范爱农的感情的变化 学生自读课文并画出这样的词语或句子小组交流并总结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7 发言 眼睛(肖像描写) “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瞪着他多白的眼” 用鲁迅的话说:看人总像在渺视先说“白眼看鸡虫” ,是 指范爱农不随波逐流,藐视那些争权夺利而非为人民着想 之辈正如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善作“青白眼” , 每遇“礼俗之人”即“以白眼对之” 而当鲁迅猜测两人误 会的缘由,问到那引起误会的弓鞋时,范爱农那多白的眼, 将他坦白、直率的品性表露无疑。
喝酒(细节描写) “他又告诉我们他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 “一到冬初,我们的情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 “他很困难,但还喝酒” “他醉着,却偏要到船舷上去小解 ” 当自己的理想和现实发生冲撞而无法实现,社会秩序依然 如故时,他所接受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显得苍白无力 他那原先拥有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热情也逐渐降温消褪 于是乎,范爱农变得爱喝酒了, “酒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 的疯话” 其实, “疯话”不疯,而是纵论天下时势的言论, 爱喝酒的习惯是在受封建势力排挤、压迫后的借酒浇愁,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7 尽管“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复愁” ,而且日后的不 幸溺水身亡,据说也因为是喝了点酒的原因,但对当时政 治上、经济上饱受打击的范爱农而言,也许酒是他排遣郁 闷心情的唯一方法鲁迅理解范爱农为何从“小酒人”变 得常饮常醉,是对朋友的相知、同情与悲悯 抓住人物肖像、动作、心理、语言、细节描写 报馆案风波与同乡会争执(对照) 写“同乡会争执”是为了突出范爱农的清醒,表现一个革 命者的“世故”和看不到前途的绝望,反衬留学生的无意 义的口头革命——包括当时的鲁迅在内,揭示当时革命队 伍的真实现状。
而鲁迅对范爱农的理解,正是在“报馆案 风波”一事中体现出来今日的少年就是昨日的鲁迅,今 日的鲁迅也正是昨日的范爱农 报馆案风波这件事叙述详细,照应了同乡会争执,既是彻 底地解除了鲁迅对范爱农的误会,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一个 有进步思想,有鲜明立场,同时也是清醒的革命者——范 爱农 3、从以上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范爱农是一个怎样的人 外冷,内热,耿直,率真,思想进步的觉醒的知识分子 (三)作业 1、读课文一遍,读《哀范君三章》 ,再写短文《我眼中的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7 范爱农》 ,字数不限 2、练习 第三课时 (一)导入:“好人一生平安” ,从大家再写的《我眼中的 范爱农》 ,我们能看到范爱农是个好人,这位好人的命运不 见“平安”二字 (二)根据课文,勾勒范爱农的命运走势,并用简洁的词 语表达出来 孤独——困窘、无奈——失望、凄凉——困穷、凄苦—— 死去 (三)讨论:范爱农的悲剧命运是由什么造成的,文中有 没有明确的答案,你是怎么理解的? 比较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环境。
文中写范爱农又回到了革命前的状态,岂止是范爱农,而 是中国社会,辛亥革命并没有带来中国彻底的变革,而是 “换汤不换药” 愚昧腐朽的社会是不会给觉醒的知识分子 以立锥之地所以说范爱农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 (四)作业: 这篇回忆文章写于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十八日,正是初冬时 节,想象一下书房氛围、作者心境,写短文《初冬时节》 , 150 字左右 第四课时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7 (一)点评作业短文《初冬时节》 充分理解鲁迅对范爱农 的感情和范爱农悲剧 命运的社会意义 (二)学生查阅预习时记下的疑问,教师进行个别答疑 (三)处理学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