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地区辽金元时期城址勘查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489937 上传时间:2017-08-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承德地区辽金元时期城址勘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承德地区辽金元时期城址勘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承德地区辽金元时期城址勘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承德地区辽金元时期城址勘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承德地区辽金元时期城址勘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承德地区辽金元时期城址勘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德地区辽金元时期城址勘查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承德地区辽金元时期城址勘查报告 (1)承德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靠内蒙古自治区,东与辽宁省接壤,西邻张家口市,西南与北京市、天津市毗邻,东南与秦皇岛市、唐山市相连。在地理上,地处燕北及长城以北,为华北平原通往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的通道。境内山川绵亘,北部为大兴安岭南脉,大马群山尾闾的东猴顶山、宜肯坝、豪松坝、塞罕坝从西部伸向东北,把全市分割成两大部分。西北为内蒙古高原的边缘;东北部为七老图岭、努鲁儿虎和杜岭山脉;西南与南部为燕山山脉,其中平泉县柳溪乡光头山(海拔 1729 米),是中国第七大河流辽河的发源地(也称西辽河源),史载契丹民族源于此地。另境内有滦河、伊逊河、潮河、兴州河、老哈河等众多

2、河流,自古以来地理位置相当重要。该地历史悠久,兴隆中更新世洞穴堆积及滦河上游四方洞遗址的发掘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该地就有人类居住;在滦河、老哈河及瀑河流域有金沟屯、窑山、海龙沟等数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发现;其后的夏家店文化在滦河、伊逊河、老哈河、潮白河流域分布密集,尤其是平泉、围场两县境内多处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头城城址的发现,对研究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城址群落有重要帮助。该地西周及春秋战国时为古燕国属地,秦统一中国后属渔阳郡和右北平郡管辖。两汉时先属乌桓,后为鲜卑族管辖,这期间有匈奴、鲜卑、契丹等少数民族曾先后在此游牧杂居。魏晋时为乌桓、鲜卑各族杂居地;北魏时,该地依次为乌桓、鲜卑、契丹地;隋唐以

3、来,承德地区为奚和契丹族的活动中心,东境一部分属当时的营州。辽属中京大定府泽州和北安州地。金时西为兴州,东为大定府,西北为西京路桓州地。元朝改属中书省上都路安州,后改北安州(属地在现今隆化县城)。明朝初属京师北平府,后改属大宁都司兴州卫。直到清康熙朝 1703 年,清廷在此修建避暑山庄(即热河行宫),雍正元年(1723 年) 设热河厅,十一年(1733 年)取“承受先祖恩泽”之义,改名为承德州。辽金元时期,承德为契丹、女真、蒙古族杂居活动中心,自公元 916 年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始,辽与中原王朝并立达 210 年之久。平泉八王沟一带即辽史中之马盂山(光头山),相传为契丹民族的发源地;

4、辽代承德地处辽中京(今辽宁宁城县大名城 )、南京(今北京市)和西京 (今山西大同 )中间地带,尤其为中京至南京的交通要道。该地区多座辽代高等级墓的发掘对了解辽代的葬俗、葬制及进一步补充辽史有重要意义,如平泉辽岐国夫人耶律加乙里妃墓志铭和平泉八王沟秦晋国大长公主墓长达 1608 字的墓志铭对辽史的研究有重要帮助1,石羊石虎墓群地面上的 13 座大型石雕刻,体现在辽代贵族墓葬俗中的中原因素等,小吉沟辽墓中的鎏金银冠、鎏金银镯、白釉竹节盘口注壶等,显示了辽代贵族奢华的生活及厚葬习俗等。这些墓葬均昭示了该地区在辽代的重要地位。其后的女真人以不过 12 年的时间相继使辽和北宋两个王朝灭亡,并入主中原地区

5、,统治了全国半壁河山; 其后又一再南下逐鹿,饮马江淮,对南宋政权形成了巨大威胁,成为当时中国境内最强大的势力。蒙古族建立的元代统一全国,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的版图。故承德地区作为辽金元时期该三族的重要活动中心之一,其历史的研究对补充三代历史,了解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碰撞、民族杂居、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及历史上的多次民族大融合等有重要意义,而作为历史遗迹及古代文明最重要载体的古代城址研究尤为重中之重。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根据与国家文物局签署的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立项合同书,组成河北北部辽金元城址调查、勘测与保护课题组,于 20042007 年六次对河北省张家口及承德两市的 64 处城址进行了调查、

6、勘探或试掘,其中承德地区调查城址 39 处(图一),辽金元时期城址共计 20 处。现将此 20 处城址调查状况以县为序简报如下,其余19 处非辽金元时期城址仅列于附表。一、平泉县1.铅南沟城址位于杨树岭镇铅南沟村北、村南,为南北向长条形,南北 1300 米、东西 200300 米,地势较平坦,现为耕地。遗址东侧是杨(杨树岭镇) 松(松树台乡 )公路,北为通往道虎沟乡的水泥路,西靠大山。地理位置为东经 1185058.1,北纬 405747.0,海拔 554米。遗址由北部的北营,南部的大城及大城北部的西、东台子四部分组成(图二),现分别简述如下:(1)北营。地处铅南沟村北、村西,南至西台子以北,

7、该地又被一东西向由小道分为南北两区,北区遗物非常丰富,有辽代泥质灰陶卷沿陶盆口沿残片,厚圆唇下垂,器内壁有黑色暗纹,器外有二道拉坯形成的凹弦纹(图三,1);金代的黑釉盏残片,黄白胎,内施黑釉,有涩圈,外施釉及下腹部(图三,2);酱釉碗底残片,黄砂胎,内施酱釉,涩圈,外施釉至上腹部,圈足,足外旋削,圈足内底有墨书痕,但字迹不明显(图三,3);滴水残块,正面系二戳印文被二凸弦纹隔开,滴水下部边沿有指纹状花边(图三,4);黑釉碗底残块,粗黄砂胎,内施黑釉,涩圈,外施釉至下腹部,圈足外侧旋削(图三,5);酱釉碗底残块,内施酱釉,外施酱釉至下腹部,圈足外侧旋削痕明显(图三,6);器盖残片,粗砂胎、斜腹微

8、弧、厚胎、圆唇,顶部有一小孔(图三,7)。道南遗物多为白釉、黑釉碗底残片,遗物非常少。另在遗址西北侧村民赵永忠家发现石臼 3 件,石磨 1 件,石狮 1 件。石臼均为砂岩,大件长 90、宽 60、高 40 厘米,呈不规则长条形,臼窝直径 36、深 24 厘米;中件长 46、宽 39、高 40 厘米,臼窝直径 30、深 21 厘米,呈方形;小件垒于墙内,仅知长 30、高 20、臼窝直径 20 厘米。石磨亦垒于墙内,圆形、细砂岩,直径 35、厚 15 厘米;石狮子,砂岩,长40、宽 40、高约 20 厘米,卧于一方座上,头扭向左后方,口微张开,吻部稍残,鬣毛披于脑后,尾呈扫帚形。据村民讲,在北营曾

9、发现过许多方石、条石,方石边长约 40 厘米,条石长约 80、厚均为 20 厘米,另有方座圆顶的柱础、圆形碾槽等。(2)大城遗址。位于遗址南部,铅南沟村南,西台子以南,地属后沟村,遗物有泥质灰陶折沿陶盆口沿、泥质灰陶卷沿陶盆口沿、白釉内绘铁锈花瓷碗底残片、黑釉碗底残片等金元时期陶瓷片,另村民在遗址中捡有开元、崇宁、圣宋、咸平、至和、皇宋、元丰、熙宁、祥符、天僖、元祐、大定等货币及泰定元年铜权等。在大城东南隅地面上,有铅炼渣一堆,呈黑灰色。据说原来有三堆,夷平了两堆。炼渣堆长约 80、宽 510、高 0.53 米不等。地表散落着大量的小坩埚残体。坩埚外呈黄灰色,粗砂胎,圆锥形,中空,壁厚 1.5

10、2、底厚约 58 厘米,通高约 20、最大径 8 厘米(图三,8)。据村民说,这里南北 300、东西 200 米的地下全是炼渣,在 4 米深的地下就是铅矿,挖井时曾发现过矿井和坑木。(3)西台子遗址。西台子高 26 米( 相对现地面),顶部呈不规则的梯形,东西长约 40、南北宽约 1030 米不等,为西高东低的缓坡。地理位置为东经 1185051.4,北纬405727.4,海拔 579 米。在台子北侧断面上,有大量的灰陶条砖、板瓦、筒瓦、瓦当、滴水及琉璃瓦。在台子顶部及周围耕地中,也散布着一些类似的遗物:青砖,残长 29.5、宽 17.5、厚 5.5 厘米;板瓦,外素面,内布纹,残长 21.2

11、、宽 24、厚 2.6 厘米;筒瓦,残长 21、径 13.7、厚 2 厘米,瓦舌突出瓦身约 2 厘米;绿琉璃瓦,内布纹,残长 25、径约 14、厚约 2 厘米。另平泉县文保所人员以前在此采集有:戳刺纹窄唇滴水、三角形龙、虎纹滴水、兽面纹瓦当、琉璃鸱吻等各类建筑构件残块。(4)东台子遗址。东台子又称戏台子,高约 20 米,呈不规则圆形,直径约 40 米,顶部较平坦。东台子遗物少且单一,在台子西侧断层及地表有粗布纹板瓦、筒瓦及滴水残块,不见琉璃瓦。在东台子北侧约 500 米的寄凤沟及东 1000 米的平顶山上,均发现有条砖及粗布纹瓦。铅南沟遗址是 2000 年 4 月河北省文物局在平泉进行为期一个

12、月的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后承德市文物局与平泉县文保所人员多次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并采集标本,并撰文铅南沟遗址初考2,该文认为铅南沟遗址即史载的奚王避暑庄。据当地村民讲,在此原有古城址,但具体位置不明。遗址南部冶铅已被证实,古代燕山地区产铅的矿山共分三种:一是产自铅银里,为银矿铅;二是夹杂在铜矿里,为铜山铅;三是唯山洞里可见的纯铅矿3;而铅南沟遗址距辽代的“陷河银冶”不远4,其冶铅是否为取银值得商榷,但不论其为取铅或取银,作为一项就地开采、就地冶炼的重要矿冶场所,周围应有城墙之类的保护措施,结合该地大量砖瓦等建筑构件的发现,铅南沟遗址有城址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北营北部生活类陶瓷器较多,大城东南部均为矿渣

13、,东、西台子位于大城东部和西部,据此推测:大营为生活区,大城为矿冶工作区,东、西台子起到保护大城的作用,具有防御的功能。对铅南沟遗址性质的探索刚刚开始,作为一处面积大、遗物丰富的遗址,对铅南沟遗址的性质及城址的具体位置等均需进一步勘探、发掘来证实。2.会州城城址位于南五十家子蒙古族乡会州城村,东紧邻锦承铁路、青平公路,东 3000 为瀑河(辽称陷河),西与下店村接壤,北墙外为老婆山川的季节河沿城北入瀑河,南墙外 1500 米为南五十家子村。地理位置(城址东南角 )为东经 11837 58.9,北纬 4055009,海拔 473 米。城址为“曰”字形(图四 ),基本为正方向,因西墙南部用西小山作

14、为墙体的一部分,西小山略为东北西南走向,故南墙、西墙稍长于北墙、东墙,南墙 1020、西墙 820、北墙 928、东墙 801 米。在城址外有围绕的护城河,宽约 35 米,北、东、西墙外较明显,南墙外因当年平整土地被填。在城址西部(距西墙 255 米) 有一南北向土垄将城址分为两部分,西部小城地势高出东城约 11.5 米。据当地百姓讲,该城址四面各有一城门,西门外有瓮城,但目前均已被破坏。由多处墙体的断面可见城址的夯层,厚 1015 厘米,夯层中夹杂有辽金时期陶瓷片及白灰渣等。现将各墙情况简述如下:东墙:长 801 米,北部 405 米被锦承铁路作为铁道基座,中部有一 170 米长的豁口,南部

15、 226 米保存较好,下宽 1820、上宽 35、高 22.5 米 。南墙:长 1020 米,西部 170 米基本保存较好,保存状况同于东墙南部,仅在距东南角20 米处有一宽 15 米的豁口。中部约 200 米被会州城村占据,墙体已不存。据村民讲,南门位于现村中一南北向水泥道上(距东南角 382 米) ,但目前已无存。南墙西端保存较差,仅存一宽 30、高 0.50.8 米的土垄。在距东南角 765 米处为西小城东墙与大城南墙的交点,小城地势高于大城,遗物很少,据当地文保所人员讲,小城内从未发现砖、瓦、陶瓷之类遗物。南墙西端与西小山相接处现有一宽 20 米的豁口,西小山西侧有一铁道通过。西墙:长

16、 820 米,南部 495 米为西小山,北 325 米为墙体。西小山高出地面约 60 米,顶部为一东西 11 米,南北 35 米的平台地,可俯瞰全城。西小山北面为梯田坡地,据了解早年为石条垒砌的梯形台阶,20 世纪 80 年代平整土地时,石条多被群众抬回家盖房打地基所用。在距西南角 190 米处有一凸出墙体内侧的土台,东西约 30、南北 20 米,高出西侧小城平面约 34 米,似为一建筑台基,但地表无遗物。西墙中部距西南角 550 至 590 米有一宽 40 米的豁口,现为一乡村公路通过,据当地文保所人员讲,此为当年的西城门位置。在豁口南部西侧有一宽 11 米的墙体与西墙相交,可能为西门外瓮城遗迹,但不明显。西墙北段保存较好,下宽 1518、上宽 56、高 34 米。北墙:长 928 米,保存较好,仅中部 133 米(距西北角 417 至 550 米段) 一段被菜棚及民居破坏,东北角墙体与锦承铁路相交处有一宽 20 米的豁口,现存墙体情况为下宽1820、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