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5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7课《诗六首》ppt课件(40页)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48868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15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7课《诗六首》ppt课件(4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语文版】2015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7课《诗六首》ppt课件(4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语文版】2015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7课《诗六首》ppt课件(4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语文版】2015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7课《诗六首》ppt课件(4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语文版】2015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7课《诗六首》ppt课件(4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15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7课《诗六首》ppt课件(4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2015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7课《诗六首》ppt课件(40页)(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1/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二册 语文版 第 7课 诗六首 2017/1/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学习重点 】 1记:了解本课六首诗歌的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 背景。 2读:学习诗歌通过神话传说和景物描绘抒发内 心情感的表现手法。 3写:尝试运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诗歌的情境。 4练:赏析诗歌中的对比手法。 2017/1/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前阅读识记 了解文学常识 陈子昂 (661 702), 唐代文学 家 ,字伯玉,梓州射洪 (今属四川 )人。曾任右拾遗 ,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24岁举进士,凭上书论政得到武后赏识,授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曾因“逆

2、党”反对武后而被株连下狱。 26岁、 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远见。 38岁辞官还乡,后被县令段简迫害,冤死于狱中。陈子昂是 唐诗革新的前驱 。 其诗内容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 李白、 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过启迪。 2017/1/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前阅读识记 了解文学常识 王维 (701? 761), 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蒲州 (今山西永济西 )人。王维是一个早熟的作家, 九岁就负有才名 ,年十九,赴京城试,举解元 (即举人第一名 ),二十一岁进士及第。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安史之乱,被执,拘禁于菩提寺中,他伪装病疾。安

3、史乱平,以谄贼官而论罪,因曾作诗寄慨,所以只受到降官的处分。后官至尚书右丞。 2017/1/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前阅读识记 了解文学常识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无论是边塞诗还是山水诗,无论是律诗还是绝句都有脍炙人口的佳篇。 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 绘画大师 。苏轼说他: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 还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他都能准确精练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著有 王右丞集 二十八卷。 2017/1/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前阅读识记 了

4、解文学常识 高适 (约 706 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蓨 (今河北景县 )人,至于生平,现已无法考知。高适是 盛唐重要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内容比较丰富。早年因为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顿,他的诗多有自伤不遇之词和急于用世之意。高适的性格豪放不羁,他青年时代就向往立功边塞的生活,而且有过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所以 边塞诗 也是他早期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高适前期的边塞诗多是来自他的亲身经历,是经过冷静的观察之后的有感而发,因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反映现实方面比其他同时代的边塞诗人更为深刻,既表现了追求功名的昂扬意气,又能够抒发因直视冷峻的现实而产生的悲慨之心,所以 在盛唐诗坛他被推为边塞诗人的

5、代表。 2017/1/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前阅读识记 了解文学常识 刘禹锡 (772 842),中唐时代 优秀诗人、哲学家,字梦得 ,洛阳 (今河南洛阳 )人。贞元九年(793)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登博学宏词科。开成元年 (836),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会昌元年 (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也称刘宾客、 刘尚书。临终前撰 子刘子自传 。 2017/1/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前阅读识记 了解文学常识 李贺 (790 816), 字长吉,是中唐独树一帜的诗人。 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

6、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 27岁。 李贺年少时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 “诗鬼” 。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一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017/1/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前阅读识记 了解文学常识 李商隐 (约 813约 858), 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 怀州河内 (今河南沁阳 )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三年 (838),由于令狐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 (僧儒 )李 (德

7、裕 )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生。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著有 李义山诗集 。 2017/1/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前阅读识记 夯实基础知识 (1)字音识记 怆然 ( ) 海 隅( ) 青 霭( ) 众 壑( ) 樵夫 ( ) 逶迤 ( ) 塞草 腓( ) 玉 箸( ) 女 娲( ) 神 妪( ) 惘然 ( ) 箜篌 ( ) i 2017/1/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前阅读识记 夯实基础知识 ( 2)辨形组词 偶 偶然 隅 海隅 蔼 和蔼

8、霭 青霭 焦 焦急 樵 樵夫 账 算账 帐 军帐 2017/1/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前阅读识记 夯实基础知识 廷 宫廷 庭 边庭 练 练习 炼 锻炼 篮 竹篮 蓝 蓝天 苍 苍天 沧 沧海 攸 生死攸关 悠 悠然 2017/1/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前阅读识记 夯实基础知识 (1)解释加点的词 怆然 : 悲伤的样子。 青霭 : 黑色的云气。 阴晴众壑 殊: 不同。 旌 旆逶迤: 大旗。 塞草 腓: 草木枯萎。 夜深还过 女墙 来: 城上凹凸形的矮墙。 2017/1/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2) 古今异义 课前阅读识记 夯实基础知识 男儿本自重 横行 古义: 纵横驰骋,勇战疆

9、场。 今义: 行动蛮横;倚仗势力做坏事。 李凭 中国 弹箜篌 古义: 国中。此指京城长安。 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7/1/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前阅读识记 夯实基础知识 一弦一柱思 华年 古义: 盛年。 今义: 青春年华,指青年时代。 望帝 春心 托杜鹃 古义: 伤春之心,比喻对所失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 今义: 指爱慕异性的心情。 2017/1/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前阅读识记 速读感知课文 熟读、背诵、默写这六首诗歌,并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每首诗歌的内容。 登幽州台歌 朗诵视频 (点击画面) 2017/1/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前阅读识记 速读感知课文 熟读、背诵、

10、默写这六首诗歌,并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每首诗歌的内容。 石头城 朗诵视频 (点击画面) 2017/1/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前阅读识记 速读感知课文 熟读、背诵、默写这六首诗歌,并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每首诗歌的内容。 李凭箜篌引 朗诵 (点击画面) 2017/1/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前阅读识记 速读感知课文 熟读、背诵、默写这六首诗歌,并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每首诗歌的内容。 燕歌行 锦瑟 名家朗诵 2017/1/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堂读写探究 重点突破 (一 )阅读 登幽州台歌 ,回答问题: 1通过对这首诗的品读,你认为作者当时登上幽州台的时候,有怎样的感想呢? 登幽州台歌 前

11、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答案 前代的贤君既不可复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 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 而自己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不禁感到孤单寂寞, 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2017/1/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堂读写探究 重点突破 2人们常说“念天地之悠悠”一句耐人寻味,请你品读这一句诗所表现出来的意境。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答案 (1)表现了空间的寥廓无垠。 (2) 天地是亘古不变、 无始无终的,在一个更广阔的诗境中, 把时间的无尽与个人生命的有限对比 ,这样诗人

12、的茫然感、失落感就更彻底、更难以排解, 而读者也被带入这一层深似一层的思绪中。 2017/1/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堂读写探究 重点突破 (二 )阅读 终南山 ,回答问题: 3本诗 首联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答案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运用夸张的手法 勾画出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 2017/1/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堂读写探究 重点突破 4诗人兼画家的王维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对偌大一座终南山进行了传神写照, 他运用了那些表现技巧?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 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答案 以个别显示一般 ,以不全求全,即古代画论家所谓的“意寓于象”。 (1)选取 了连绵起伏的山势、忽合忽分的云海 以及 若隐若现的青霭等几个 具有广阔背景的典型意象 ,体现了整体的特点。 (2)尾联 用了“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这样一个 典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