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模拟训练(二)生物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874468 上传时间:2018-03-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模拟训练(二)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模拟训练(二)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模拟训练(二)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模拟训练(二)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模拟训练(二)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模拟训练(二)生物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模拟训练(二)生物试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镇江市区2015年中考模拟训练生物试卷(二) 一、选一选: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意的。请你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染色馒头、毒豆芽等有关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引起了 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了解豆芽存在的问题,农业部 对部分省市销售的豆芽选取样本进行了检测。这种方法是 () A抽样检测法 B比较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2科学研究发现,用适量的“汽水”(一种能释放二氧化 碳的溶液)浇灌植物,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原因是它能 () A增强呼吸作用 B增强光合作用 C增强蒸腾作用 D促进水分吸收 3如果在实施实验方案的过

2、程中发现了不够完善的地方, 我们应该()A.按照预定探究方案进行,不作改变。 B.根据实验情况,不断修订探究计划。 C.停止探究,重新制定实验方案。 D.按照预定探究方案进行,根据实验结果再进行修订。 4小华给花生苗施肥,可是却出现了 “烧苗”现象。造 成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肥施少了,花生苗缺乏营养。 B.肥施多了,土壤溶液浓度过高 C.土壤板结,花生苗无法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 根细胞吸收无机盐过少 5下列植物中,用孢子繁殖的是 ()A菊花 B水稻 C葫芦藓 D红豆杉 6荔枝是岭南佳果中的极品,惠州荔枝更以苏东坡的“日 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而闻名于世,荔枝属于 () A

3、细胞 B组织 C营养器官 D生殖器官 7. 一粒小小的种子能萌发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其原因在于 种子中含有 () A胚芽 B胚乳 C子叶 D胚 8. 把植物马兰放入沸水中,水变成绿色有马兰味的菜汤, 如果把马兰浸泡在冷水中,冷水不会变成绿色,这是因为 活细胞中某种结构阻止了物质的外流。这种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9. 发育为果皮和果实的结构分别是 () A胚珠和种子 B种子和子房壁C子房壁和子房 D子房和子房 10关于食物链的写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阳光草兔狐 B鹰蛇田鼠 植物 C田鼠蛇鹰 D植物田鼠蛇 鹰 11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 () A、生产者、消费者、

4、分解者 B、生产者和非生 物部分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消费者和非生 物部分 12潮湿的稻谷堆中温度较高,这些热量是来自稻谷种子 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 用 13若在人体消化道的某一部位中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 发现其中的食物基本被消化。那么,该部位最可能是()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14正确表达呼吸作用的公式是 () A.有机物十氧二氧化碳十水能量 B.水十二氧化碳 有机物十氧十能量 C.水氧有机物十能量十二氧化碳 D.有机物十二氧 化碳水十氧十能量 15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 () A口腔 B咽 C喉 D食道 16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

5、递下去的是 () A生物的性状 B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 C精子 D卵细胞 17骨能够再生,例如骨折后能够愈合,其主要原因是骨膜 内含有 ()A血管 B成骨细胞 C神经 D血细胞 18若尿液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则肾脏发生病变的部 位最可能是 () A收集管 B肾小球 C肾小管 D肾小囊 19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象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大脑 B大脑、视网膜 C视网膜、 视神经 D视神经、大脑 20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 A23对 B23条 C46条 D46 对 二、你能填:(本大题共20分,每空1分) 21. 将盆栽扶桑枝条上一叶片的主脉切断 (

6、 见右图) 。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后,取下该 叶 片脱色,加碘液处理,叶片的上半部呈棕黄色,下半部呈 蓝黑色。这个实验结果表明光合作用需要 。 22.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 调节,也受 调节。 23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 ,叶肉细胞 中含有的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4生物体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是_ _,它是 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DNA可以分成许多具有特定 遗传信息的片断,这些片断叫做_ _。 25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病毒没有 结构,是由 外壳和里面包裹着的一段遗传物质 组成。 26生物的多样性包括 多样性、 多样性和 多样性。 27一种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

7、节,即_ _、_ _和 _。 28. 细菌和真菌可以引起人类的各种疾病,但有些真菌却 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如青霉能产生_ _,我们把这些物质称为 。 29. 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就是把食品内的细菌 和真菌_ _或_ _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三、来判断:将判断符号(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本大题共10分) ()30.绿色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31. 在植物体内,水能从低处往高处流,这主要是 蒸腾作用的结果。 ()32. 利用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人们可 以制作酸奶。 ()3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从生殖类型来看属

8、于无性生 殖。 ()34.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 量的有机物。 ()35.菜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是由胚乳供给的。 ()36.卵壳上的气孔可以进行气体和水的交换。 ()37.药物按其作用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 药的标志是 ()38.人体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脑和脑神经。 ()39.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四、连连看:(本大题共10分,每线1分) 40将下列动物所属类别和生殖发育特点用线连接起来 A蝗虫 a变态发育 B青蛙 b不完全变态发育 C家鸽 c体内受精、胎生、哺乳 D家兔 d体内受精、卵生 41请将骨的结构和与之相对应的特点用线连起来。 A.骨膜 a

9、.有造血功能 B.骨松质 b.提供营养,骨的再生 C.骨髓 c结构疏松,能承受一定压 42用线段将下列生物与它们的特点连接起来。 A动物 a 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细菌 b 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叶绿体 OTC C植物 c 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五、来探究:(本大题共20分,每空1分) 43 下图表示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过 程,请据图分析作答: 暗处理 部分遮光 酒精脱色 滴加碘液 显色 (1)该实验首先要消耗掉叶片内的有机物,通过图 (填序号)所示步骤可达到此目的; (2)设置对照实验:用不透光的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 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10、放置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如图 所示。该实验的变量是 。 (3)在“酒精脱色”步骤中,将绿叶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 的目的是使 溶解到酒精中。 (4)经过图所示步骤的处理后,叶片变蓝色的是 (填“遮光部分”或“未遮光部分” ) ,原因是绿叶在光 下制造了 。 (5)在暗处理中,植物不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44小华在鉴定食物中含有的能量时,用易拉罐在锥形瓶 外做了个罩,具体做法如图。请思考: (1)小华在锥形瓶中装了50ml的水, 在这粒花生燃烧后,锥形瓶中的水温会 ,原因是花生中的 通过燃烧被释放 了出来。 (2)在这个实验中,易拉罐的作用是 。 (3)如果

11、要比较一下一粒花生和一块核桃仁哪个所含 有能量多,用上述方法实验后,比较两次测得的水温,实 验结果 (填“准确”或“不准确” ) ,原因 是 。 (4)小华将一粒炒熟的花生种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 压后,白纸上出现了油斑,说明花生种子中含有 ,然后他又将碘酒滴在压碎的花生种子上,发现花生种子 变蓝色,说明花生种子中还含有 。 45根据眼球的结构图,请在横线上填名称,并回答有关 问题。 (1)图中和结构名称分别是_ _、 、_ _。 (2)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_ _、房水、 由_ _ 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_ _和 玻璃体的折射作用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了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过 _ _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镇江市区2015年中考模拟训练生物试卷(二)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一选:(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 0 A B B B C D D B C D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2 0 C B D A B B B B A B 二、你能填:(每空1分,本大题共20分) 21 水分 22. 神经 激素 23. 叶片(叶) 叶绿体 24 染色体 基因 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