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874407 上传时间:2018-03-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波效实中学 2015届高考模拟测试卷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着(zhu)想 掺(cn)和 漂(pio)白粉 一塌(t)糊涂 B洁癖(p) 依偎(wi) 脾气拧(nng) 微创(chung)手术 C熨(y)帖 恸(tng)哭 应(yng)用文 雪泥鸿爪(zho) D职称(chn) 哈(h)达 煞(sh)风景 力有未逮(di)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单就独到和睿智而言,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是首屈一指的 人物。孔子和孟子擅长于“换位思考” ,而庄子则跟老 子非常相似,擅长于逆向思维。 B与广州相

2、比,香港的保障房面积虽小,却是“螺丝壳里 做道场” ,客厅和卧室之间没有墙,而是用活动屏风隔 开,市民可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隔断。 C秀逸端庄符合传统审美的眼光,所以真正的旗袍在剪裁设计上除了尽现中国女性的外在美外,更是注重展现其 秀外惠中的内在美。 D电视选秀节目风靡荧屏,曾让许多有识之士忧心忡忡, 他们认为电视选秀节目弊端从生,尤其是电视选秀节目 与“造星运动”相结合的模式,对青少年起到了极大的 误导作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这种转向,纵然与电子传媒 的兴起息息相关,但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更为深刻 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 B近年来,空气污染

3、加剧,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 健康。在过去的一年中,自年初至年末,由北向南,雾 霾波及整个中国。 C到太湖旅游,游客亲自掌舵、结网捕鱼,可品尝船上现 捕的太湖三白等湖鲜,体验真正的太湖渔家风情,充分 领略太湖山长水远、渔帆点点的美景。 D.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 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里有介绍纽扣制作工艺、展现纽扣文化的纽扣博物馆 和反映我国窑文化的瓦当文化展示馆等,对于热衷此道 的游人,大可以各取所需。B地沟油不仅脏而且危害极大,其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 质,会使人导致肠癌、胃癌等恶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 的身体健康

4、。 C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先秦诸子论著,引导学生陶冶身心、 涵养德行,提高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 良传统的热爱,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 D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旅行社是否可以安排购物,是否可 以有另付费旅游项目等问题,有关人员表示,国家旅游 局将会同立法部门尽快推出相关规定。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是 魏晋时期,随着一股思想解放的浪潮,书法也实现了人 性的觉醒, _,_,_,_。_,_ _。这些当然不是王羲之一人的功劳,而是许多前人共同 创造的结果。 所谓技术就是书体的成熟和技法的完善 使书法具有高度的人文精神 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把性情、襟度、

5、风格寓 于书法之中 然而这种人文精神势必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上 就人文精神的建立而言,王羲之的功绩无疑是巨大的这对书法品格的提升起到巨大的作用 A B C D 6. 看以下图文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5分) 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 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驾危害极大。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放在画面上方的广告宣传语, 形成一则完整的公益广告。要求:原创,鲜明地表达广告主 旨,有号召力;不超过 15字。 (2分) 15 (2)从这则公益广告的图文特点出发,简要评价它的创意。 (3分) 7. 12月12日下午,学校中山厅举行了18岁成人仪式。请

6、 【注】图片左下方的最后一点为 散落的轮胎, “酉”字里的“横” 为一辆倾斜的汽车。你写一段抒情文字纪念自己的18岁。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至少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 120字。 (4分) 120 二、现代文阅读(共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 杂剧的名称,唐时已经有了。李德裕在其所撰论故循 州司马杜元颖状中谈及南诏人攻入成都时驱掠人口之事时 说:成都华阴两县,被驱掠80人,其中有杂剧丈夫两人。这 是杂剧名称见于记载之始。南诏进攻成都在唐文宗太和三年, 其时已是唐代晚期。文中所说“杂剧丈夫两人” ,应是在成都 演奏的伎工,则杂剧之兴当在

7、其时之前;其盛行一时,则当 在宋代。 北宋都城开封习于浅斟低唱。柳永鹤冲天词中有云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一时风气实是如此,杂剧就不 能不受影响。宋室南渡,临安成为都城,继续发展杂剧。南 宋周密所撰武林旧事皆记临安城事,其末篇所记官本杂 剧段数多至280种,可见一代盛况。临安北距建康不远,南 朝陈时的旧音历时悠久,临安其时也不能不受到波及。因此 临安的杂剧虽仍保持当年开封正声,恐也难于避免受到陈时 旧音的影响,从而使杂剧的音调更为繁复而多变化。这一点 前人似未多所道及。 金人南迁后,原来的中都开封为元代的大都所代替。流 行于中都的杂剧转而流行于大都。由于金、元的倡导,杂剧 到元代更有显

8、著发展,达到高峰。杂剧名家辈出,不断会集 于大都,极一时之盛。钟嗣成录鬼簿中有详备的记载。大都和中都皆在北方,杂剧由开封传来,难免带有北方 的音调。据说当时用的是七声音阶,无入声,声调遒劲朴实, 以弦乐器伴奏。这样虽合乎北方人的口味,却为南人所不习 用,因而就出现了南曲。南曲用韵以南方语音为标准,可能 就是以临安为中心的语音。据说当时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 调柔缓婉转,以箫笛伴奏,自然合于南人口味。可以说这样 柔缓婉转的声调,自南朝以来大都如此,自然和北方的遒劲 朴实的声调不能互相调节,只好改弦更张。但无论北曲或南 曲,都并未超出杂剧的范畴。 元明之际有了传奇。传奇也属于杂剧,它虽出于杂剧, 却

9、和杂剧有不同之处。杂剧皆为四折,出场人物不一,主唱 却只有一人。传奇则不限折数,也不限于一人独唱。早期传 奇的作家就已不少,高明就是其中一位。高明于元时已有文 名,明太祖很推许其书,他的琵琶记应该会在都城南京 演出。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传奇仍当在旧都继续传播演出, 似未稍止。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名声震海内,南京也应该 不会无人演出。传奇以南曲为主,也参用了一些北曲,因而 也在当时的都城演出,成为北京城中的重要剧种。 明清之际改朝换代,而传奇并未因之而前后有差异。传 奇的盛行时期大致是明嘉靖年间到清乾隆年间。清康熙时, 洪昇撰长生殿 ,与孔尚任桃花扇齐名,当时有“南洪 北孔”之称。 长生殿曾在

10、北京演出,据说轰动一时,这样 的演出固然是由于洪昇的文名震世,但也显示出都城中人对 传奇的爱好。 8.下列有关杂剧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德裕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状 、周密武林旧事 和钟嗣成录鬼簿 ,分别对不同时期杂剧繁荣的盛况 有所记载。 B. 据说,当时北曲用七声音阶,声调遒劲朴实,以弦乐器 伴奏,乐风与南曲截然不同,不能与南曲互相调节,这 跟它存于北地有关。 C. 元明之际的传奇出自杂剧,但与之前的杂剧有不同之处: 后者有折数、出场人物和主唱人数的限制,而传奇在这 几方面则没有限制。 D. 传奇并没有因为明清之际的改朝换代而衰落,其盛行期 大致延续到清乾隆年间;孔尚任的桃花扇与洪昇

11、长生殿都是清传奇的代表作品,据说在北京演出时, 曾轰动一时。9.下列各项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文中引用柳永鹤冲天的词句,是为了说明,北宋 时期都城开封的杂剧习惯于浅斟低唱。 B. 宋室南渡后的杂剧,保持了当年开封时期的特点,也难 免受到南朝陈时旧音的影响,这使杂剧更为繁复多变。 C. 高明和汤显祖都是明朝著名的传奇作家,高明的琵琶 记因明太祖的推许曾在南京演出过,而汤显祖的“临 川四梦”名震海内,也应该会在南京演出。 D. 在金、元的倡导之下,杂剧至元代更有显著的发展,达 到了高峰。随着朝代更迭,杂剧的中心也转移到了元大 都,名家会集于此,一时盛况空前。 10.南宋杂剧、元杂剧和明清

12、传奇都曾非常繁荣,请根据文意, 简要说明这三者繁荣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锦书谁寄 东西 人是怀旧的动物,什么消失了就怀念什么,什么消失 得越快便怀念得越迅速,比如我就怀念过麦芽糖、弹弓、军 衣、汽枪、鞭炮、压岁钱、爱情以及白日梦不要伤感, 因为这种怀念是明摆着的,只要生活在时间的链条里,谁都 逃不过去。但有些怀念却在悄悄地孕育,即使对象还没有完 全消失,却已经让我怀念了。 书信,正是这么一种值得怀念的对象。我平生收到的 第一封信,是在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一天,老师把一封 信递给我。那是来自部队的信,上面赫然写着我的乳名。我 哆嗦了

13、半天,才把信封撕开,原来信是我从未见面的表哥寄 来的。他当兵了,挎驳壳枪了,所以要把这个喜讯告诉我父 母,而我的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他只好让信在我这里拐一个 弯。这封信被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揣在心窝子的旁边, 不时地按一按,生怕它丢掉。它除了能给我走夜路壮胆之外, 还使我对山外边有了大胆的设想,当时我是多么希望能像表 哥那样,成为一名光荣的士兵。 后来,我外出求学,书信成了我跟家里讨钱的惟一工 具。我的信一去就是一两个月,犹如石沉大海,基本上得不 到回音。于是我的思绪就跟着那封信一遍遍地走,想像它怎 么到达县里、乡里、村里,再怎么到达我姐夫的手上,我姐夫又如何如何地读给我父母听我知道,不等信读

14、完,父 母的眉头早就紧锁了,他们不知道向哪里去找钱,猪还没有 出栏,木耳还没长起来,鸡又发瘟了,粮食本来就不多 在我这头,信是希望,是期待,甚至是温暖;然而在我父母 那一头,信也许就是钢刀,就是恐吓,就是一张张罚款单。 好在我的父母都能咬紧牙齿,一次次完成我的罚款任务,才 让我有了今天。所以,不是全部的信都是美好的,但却值得 我去回忆,值得我去感激。 写信最多的日子,是在初恋的岁月,我跟恋人分居两 地,几乎每天一封。当看到好的小说我会在信里谈感想;当 工作上稍有成绩,我会在信里大吹特吹而她的工作和生 活也是通过信件向我呈现。这样的通信常常使我没有时间概 念,几天前发生的事情往往要在我收到信件的

15、时候才知道, 也就是说她经历的我也会经历一遍,已经消失的事件因为书 信便存活下来。这是文字的力量,书信的力量,它让我分享 喜悦,共渡难关。在当时,我几乎把文字当作最有力的工具, 就像一个名人说的:书生报国无它物,惟有手中笔如刀。所 以我选择写作,以为拥有了文字就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人。 但是错了,当我像暴发户那样拥有一部砖头似的手机 时,才知道一个声音的时代已经来临。你只要在手机上按下 一串数字,就可以听到千里之外的呼吸,方便了,近了,世 界变成村庄了。我们在“喂、啊”声中,把一切摆平,搞定, 书信的仪式、期盼的心情、遥远的想象、纸上的墨香统统地 被声音覆盖,说话更直接,心灵更草率,仿佛吃快餐,只为 填饱肚子。再也不会有人像李白那样:“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连回味的时间都不曾空出。这几乎是集体 性的叛变,哪怕我这样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人,也因为图方 便,不再愿意拿起笔来写信。于是,我对书信除了抱歉就是 怀念。 几年前,我因为向作家叶兆言(叶圣陶之孙)约照片, 收到过他的两封来信。那信是用一种特制的书画纸写成,竖 式,每页八行。明明他年长于我,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