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4874393 上传时间:2018-03-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渔父 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渔父 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渔父 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渔父 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渔父 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渔父 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渔父 精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8渔父 莲山课 件 m 渔父教案 一、新课导入 在那飘着秦风楚雨的泽畔,歌者在踽踽独行,憔悴的脸上 写满了愤怒、孤独。雨无情地抽打着你枯瘦的身躯,心被 忧虑撕裂的时刻,你接受了雨的最后洗礼纵身一跃的 姿势定格成永远的风景,你的热血化作汨罗滔滔的波浪, 随着江水悠悠流淌千年,滋润了一个民族的灵魂!拨开历史 的烟云,我寻寻觅觅,在千年的雨阵中踟蹰,穿行于龙舟 粽子锣鼓之间。我听到了你的歌吟在风中作响,那里有你 的宏愿与梦想,你的热情和忧患。 二、知识介绍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 字原,丹阳(

2、今湖北秭归)人。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 、 天问 、 九歌(11篇)、 九章(9篇)、 招魂 ,凡23 篇。传说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 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 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 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 ,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战国时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8 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 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 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 体诗。骚体诗在

3、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 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 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 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 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三、语句分享 “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 一弯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 ”(余光中)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李白红山吟) 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 (李元度题汨罗屈子祠) 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湖南草绿,三叠重招宋玉魂。 (汨罗屈子祠) 四、疏通课文,整体感知 通假字 渔父:“父”通“甫” ,古代对老年男

4、子的尊称。 古今异义 (1)颜色憔悴(颜色:脸色,今多指色彩) (2)形容枯槁(形容: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8 加以描述) (3)圣人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泥,执著。今指停止流动, 不灵活;凝聚) (4)何故深思高举(高举:行为高出世俗。今指高高举起) 一词多义 而: 渔父莞尔而笑(连词,表修饰)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连词,表转折) 何不其泥而扬其波(连词,表承接) 涵淡彭湃而为此也(连词,表因果,因而) 于: 圣人不凝滞于物(介词,表被动关系,被) 何故至于斯(介词,引进动作对象,到) 葬于江鱼之

5、腹中(介词,在) 以 是以见放(介词,因为) 安能以身之察察(介词,拿、用) 可以濯吾缨(介词,表目的,用来) 文言句式 (1)省略句 行吟(于)泽畔(省略介词) 不复与(之)言(省略介词宾语)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8 (2)被动句是以见放 五、诵读要旨(标出需要重读的字) (1)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要读出渔父偶遇屈原是看到他形容憔悴而流露出的惊奇和 关切。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 放。 这句要读出昂扬之气,傲然之气,一种执无怨悔的决绝, 同时还要流露出一种隐隐的豪迈之感。 (3)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

6、者必振衣。安能以 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 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这句语调抑扬顿挫,几处反问语气要语调宜高,表现出一 种激愤之情。 朗读是声音和情感交融的艺术,叙事文章的诵读需要主义 把握人物的性格,读出人物语言的语气、语调、语速。 “言 为心声” ,语言最能表达人物的心灵世界,在诵读时需要把 握这一点。 六、感受形象 本文以简短而凝练的文字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人物形象。 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 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8

7、 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 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面存在的,面 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则显得执著,决绝,他始终坚 守着人格之高标,追求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宁愿舍弃生 命,也不与污浊的尘世同流合污,虽然理想破灭了,但至 死不渝。 七、重点研讨 请你阅读文章二、三段,思考:屈原和渔父在论述各人的 观点时,分别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他们的观点分别具有怎样 的思想内涵?对于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你是如何评价的?沧 浪歌早在春秋时期已经传唱,孔子孟子都提到它了,孟子 曰:“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 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 请你分析一下文章结尾沧浪

8、歌 的内涵。 八、比较阅读 司马迁和屈原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一个择生,一个择死; 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 大影响。 这两位先贤的选择给予你怎样的启示?你将确立怎样的人 生追求? 九、问题探究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8 “渔父”在文中是一个具体的形象,随着文化的浸染,渔 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具有了某种文化的内涵。 纵览古诗文,我们读到了庄子的渔父 ,读到了“白发渔 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杨慎临江仙),读到了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请你查 阅相关资料,对“渔父”意象进行综合探究。第一,

9、渔父代表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 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 自乐。 ” 楚辞中的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并非 靠捕鱼为生的渔人。渔父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 洁的品性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并不一味陷入矛盾 和痛苦之中(一如屈原);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 自由的人生境界,把这两个结合到一起了。一方面有一种 高洁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我还要自由,要摆脱社 会的一些名钩利锁,或者其他方面的束缚。比如柳宗元 渔翁:“歙乃一声山水绿” ,这位渔父撑着船远远的消 逝了。可是消逝,它不是带着一种和光同尘的说法消逝, 而是带着屈原这种理想消逝。渔父的形象已

10、经作为一种文 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 的代称。 第二,渔父意象包含了几个要素。首先是“渔” ,含垂钓之 风。号称“惟巢由乃可与并驾”的严子陵,是汉光武帝的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8 同窗,私交颇好,然刘秀多次相请,却一生不仕,隐于浙 江桐庐,垂钓终老,所以李白称其“昭昭严子陵,垂钓沧 波间” 。其次是“父” 。 “父”又写作“甫” ,为老年男子之 称。老年人历经沧桑坎坷,明于得失,归心淡泊,自然非 少年人锐意进取可比。第三是“水” ,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 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 老子说:“上善 若水,水

11、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暗 示道家的理想追求。第四是“舟” 。有渔父必有舟,又必是 小舟。苏轼赤壁赋称“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 舟如一叶,以况其小,只有小舟才能达到“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的境界。 第三,渔父意象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生 活的向往。渔父是真正的隐者,他们留给世界的是一个飘 逸的背影,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他们乘扁舟漂 游水上,自然,惬意,无拘无束。得意时出仕兼济天下, 失意后归隐吟风啸月,是中国文人千载不变的人生轨迹。 历经宦海沉浮颠沛流离之后,莫如散发弄扁舟,独钓寒江 雪。他们将山水田园当成精神栖居地,在这里,心灵的创 伤得到愈合,灵魂获得拯救与升华。 莲山课 件 m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