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机制研究 长期以来 , 我国兵员征集的主体一直是农村和城镇待业青年 , 文 化程度普遍不是很高随着新时期部队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 这一 现状与部队对高素质兵员需求急剧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 ,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 , 大学毕业生走进兵营服义务兵役也有了坚实 的基础因此 , 200 5 年 1 0 月底 , 国 务院、 中央军委冬季征兵令宣 布 : 全面开展征集在校大学生入伍工作 在 2 0 0 8 年征兵令中 , 第 一次明确将兵员征集的主体 , 由农村和城镇待业青年调整为各级各 类院校应届毕业生 2 0 0 9 年我军更是首次大规模从普通高校应届 毕业生中直招士官 , 至年底共征集了 1 3 万名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 兵役 目前 , 从高校毕业生中大规模征集兵员已经成为我军兵员补 充的常态 新形势下兵员征集主体的调整 , 迈开了我军向教育要人 才的新路子 ,有利于优化兵员结构 , 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 一、 2009 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工作进展概况 建国以来,我国分别实行过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征兵, 2013 年前 征兵时间是 1990 年 6 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的,形成了每年 11 月份征新兵、 12 月份退老兵的“先补后训”机制。
高校毕业生作为 重要征集对象,是根据全国征兵制度,按照国家兵役部门的统一部 署,分步骤实施的,其预征工作作为首要一步涉及到方方面面,以 毕业生为中心,从每年 4 月份始直到年底正式参军入伍,甚至到入伍后次年 2 月左右的学费补偿等政策落实,时间跨度较长,工作量 非常大四年来,全国教育系统联合总参谋部等部门,采取有效措施 , 超常规推动,鼓励一大批优秀高校毕业生自觉参军入伍,一大批高 校毕业生走进军营,给部队带来了新的变化,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 建设做出了 积极贡献 自 2001 年 8 月 修改 后的 《 征兵工作 条例》颁 布 实施以来, 当 年冬季开始从高校 试点 征集 2000 余 名大学生入伍,到 2009 年全国 13 万大学生 报 名参军,年度总量 扩 大了 近 60 倍 如今 , 部队的每一 个班排几乎都 有大学生士兵 【 1 】 从四年来全国高校毕业 生入伍征集 情 况 看 ,每年参加预征的人 数 有 限 , 占 全国普通高校应 届毕业生人 数比例 较 少 , 且 预征对象 流失情 况 严 重, 最终 确定应征 参军人 数 更加有 限 究其 最 根 本 的 原 因是一 些地 方和高校对我国实施高校毕业生参军入 伍政策的 必 要 性 、 迫切性认识 不到 位 , 没 有 把 征集高校毕业生参军入 伍政策措施,从 思想上 统一到 党 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 战略上 来 ; 一 些地 方和高校 认 为鼓励毕业生应征入伍 只 是 解决 毕业生 就 业 难问 题 的 权宜之计 , 未能 给 予 应有的重 视 , 没 有将预征工作 列 入重要议 事 日程,军 地 合作不 够紧密 , 组织 机构不 够健 全,工作经费 没 有 保 障 ,工作 安排 不 够 到 位 ,在心 理上存 在 观望 因素,在行动 上存 在 被 动等 靠 行为,在效 果上存 在应 付交差 现象。
甚至有人 认 为 当 兵是自觉 自 愿 的 事 ,参军 报 名 多少无所谓 二 、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政策的 渐 进 决 策模 型理论 分 析 ( 一 )渐 进 决 策模 型理论 的基 本内涵渐 进 决 策模 型最初 是由 美 国政 治 学家、政策 科 学家 查尔斯 ·林德 布 洛 姆( C . E . Lindbl om )提 出的 渐 进 决 策,是 指决 策 者决 策时在 既 有的合 法 政策、经 验 基础 上 ,采 用渐 进的方式对现行政策加以 修改 , 通过一系 列修 正调 试 ,在 社 会 稳 定的前 提 下, 逐渐 实现 决 策目 标 换 言之 ,在 林德 布 洛姆看 来, 渐 进 决 策模 型 下的 公 共政策是对过 去 政策的调整,需要 遵循三个 基 本原则: 1. 按部 就班原则 在 林德 布 洛姆看 来,政策制定要以现行政策为基础,不 能 重 打 鼓 另 开 张;决 策过程是 决 策 者 基于过 去 的经 验 对现行 决 策进行 相 应的 完 善 与 修改 他把决 策过程 视 为一 个 按部 就班 的过程,前 提 是 决 策 者必 须保留 对以 往 政策的 承诺 ,也 就 是强调 决 策过程的 连续性 。
2. 渐 变调 试原则 林德 布 洛姆认 为, 决 策 者 应 注 重研究现行政策的 缺陷 ,要 针 对 存 在 问题 有 所 作为,突出对现行政策的补充与 完善 , 弥 补其不 足 同时, 他还 强调 决 策目 标 与实施方 案之 间的 相互 调 适 ,要 注意反馈 调 节 , 在 试探 和 摸索 中前进 所 实施的 决 策方 案 也 并 不是 另 开 炉灶 的新方 案 , 而 是对现行政策作出的不同程度的调整 3. 稳 中求变 原则 林德 布 洛姆认 为, 公 共政策不 能 是大 起 大落的, 那样 会 危害 到 社 会 的 稳 定为了 保证决 策过程的 稳 定 性 、 决 策效 果 的 科 学 性 , 就必须 在 保持稳 定的前 提 下,在一定时间 内 ,通过一系 列小 变 达 到大变 之 目 的与其 他 政策模 型相比 ,在 决 策形式 上 , 渐 进 决 策过程效 率虽然 不高, 但 随着其带来的大量 微小 变化, 逐 步 积累可 以形成 影响 到整体 的 大变化,从 而逐 步实现 最终 的目的 渐 进的过程实 际上就 是一 个 不断 学 习 和实 验 、不断 反馈 与调整的过程,有利于 避免 因 决 策 严 重 失误所 产 生的 持久性 效 果 。
渐 进 决 策模 型理论 的 本土 化 遵循 的基 本原则 是 实 事 求是,基 本核 心是 稳 中求进,基 本 方 法 是“走一步、 看 一步” (二) 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政策与 渐 进 决 策模 型理论关 联分 析 一 个 成 熟 的 决 策 往往 不是一 蹴而就 的,需要一定时期 内 、一系 列 的实 践 总结、 再 实 践 、 再 总结, 决 策 者视 不同、不同形势的需要 而 不断 补充,通过先行先 试 来不断 完善 这不 仅 是人 们认识 的规 律 ,也是 决 策 发 展的 客观 规 律 我国实施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政策体现着 渐 进 决 策 特点 ,是我国征兵制度 发 展与 完善 的现实需要 1. 征兵制度的 发 展体现着“从国 情 出 发 、实 事 求是” 原则 中国人 民解放 军是在中 华民族危难之 时建 立 的,经过 抗 日 战争 与 解 放战争 的 浴血奋战 , 逐渐发 展 壮 大,为新中国的建 立 与 发 展 提供 了 坚实的 武装力 量和 安 全 保障 而 作为我国军队基础的中国人 民解放 军 战 士,其素质 水平 的高 低 直 接影响 我军以及国防的现代化建设。
建国 初 期到 改革 开 放 以来,我国实行的征兵政策着重于工农家 庭 出生的 学 生,征兵对象文化程度较 低 , 1986 年至 1995 年 初 中生和高中生 所占 比例保持 在 95% 以 上( 其中 县 直机 关 城 市户口 从 1990 年开始, 必 须 是高中生 ) ,高 小 生 控 制在 5% 以 内 【 3 】 从 1996 年开始,入伍对象要求城 市户口必须 是高中生,农村 户口 高中生 所占比例 不 得少 于 40% 征兵对象从学 历层 次、文化程度等 多 方面 存 在着 循序渐 进的 特点 ,是 符 合我国国 情 的 2. 征兵制度的 发 展体现着“按部 就班 、 渐 变调 试 ”原则 2001 年冬季征兵期间,国务院、中央军委 发 出征兵 命 令,重新 修订 了 《 征兵工作 条例》 ,规定 指 出 : “依法可 以 缓 征的正在全日制高等 学校 就 学的学生, 本 人自 愿 应征 并且符 合 条件 的, 可 以批 准 服现役 , 原就读 学校应 当 按照有 关 规定 保留 其学 籍 ,退伍后 准 其 复 学同年 , 在部分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中开展了新兵征集 试点 工作,一 批在校大学生应 召 入伍, 携笔 从 戎 。
当 年冬季,全国高等院校 2000 多 名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从此 拉 开了从大学生中征集新兵的 序 幕 2002 年,教育部、 公安 部、 民 政部、总参谋部、总政 治 部联合下 发 的 《关 于进一步做 好 从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中征集新兵工作的通 知 》( 参联 字〔 2002 〕 1 号 ) 进一步推动了此 项 工作, 该 年入伍大学 生人 数达 到 近 3000 名 2006 年冬季征兵的征集对象明确规定 : “应 具备 高中 ( 含职 高、中 专 、 技 校 ) 毕业以 上 文化程度, 尽 量 多 征集在 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 ; 企 业 单 位 具 有高中以 上 文化程度的优秀青 年 职 工 ( 含 工人、 管 理 人员和 技术 人员 ) , 事 业 单 位 具 有高中以 上 文 化程度的工人、非学 历 教育 民 办 大学的在校生、高等学校 接 收 的 无 学 籍 学生及在各类高 考 补 习班 学 习 的青年也应征集” 3. 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体现着“ 稳 中求变、 稳 中求进” 原则 为了 适 应新形势的需要, 2009 年 8 月 27 日,第 十 一届全国人 民 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十 次会议通过了对 《 兵役 法》 的 修 正,明确 提 出征 集对象向高校毕业生 倾斜 。
2011 年 10 月 29 日第 十 一届全国人 民 代 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二 十 三 次会议通过对 《 兵役 法》 的第 三 次 修 正, 把 大学生义务服兵役 纳 入 法律 的总体 框架 之 中 围绕 征集高校毕业 生入伍工作,总参谋部、总政 治 部、教育部、 财 政部下 发 了 《关 于做 好 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征集工作的通 知 》 ,总参谋部、总政 治 部、教 育部、 公安 部、 民 政部、 财 政部 专 门出 台 了 包括 学费代偿在 内 的 八项 优 惠 政策, 许 多地 方和政 府 也出 台 了 相 应的优 惠 政策,从 源头 改善 军 队兵员结构, 提 高军队 战 斗 力 教育部部长 袁贵仁 在 2010 年全国普 通高校毕业生 就 业工作 网络 视 频 会议 上安排 工作时,强调要大 力 引 导 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各 省 教育系统按照教育部 统一部署,超常规推动应征入伍”成为大学校 园里 的 亮 点 词语 , 成为新时期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重要 途径 据 报 道 , 2009 年全国 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 报 名超过 13 万名 【 4 】 这无 疑 是 值 得 载 入国 家和军队 发 展 史册 的重要 事件 。
此后四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入伍预 征人 数 和参军人 数逐 年 提 升 ,学 历层 次和兵员质量也 逐 年 提 升 三 、加大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工作 相关 建议 在 当 前 社 会整体 就 业形势 严 峻 ,高校毕业生人 数 增 多 、 就 业 压 力 不断 加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要求进一步 提 高的大 背景 下,应进一步加大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政策 扶 持力 度, 拓宽 毕业生 就 业 渠道 , 吸引 更 多 高素质、 专 业化、信息化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 ( 1 ) 进一步 提 高做 好 毕业生参军入伍工作的 认识鼓励和 引导 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是一 项 战略性决 策征集工作更是 一 项 系统的工程,从政策制 订 、宣 传 动员到 具 体实施、服务 跟 进、政策 落实,是一 个相互影响 、 相互 促 进的过程各 地 兵役部门、教育部门、 高校应进一步 深 化对做 好 这 项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