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平花腰傣银饰艺术美及其作用分析 【摘要】:云南新平花腰傣是一个勤劳、善良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爱美的民族 花腰傣的银饰艺 术是云南民族工艺中的一支奇葩,花腰傣银饰品的种类繁多,很多学者各有不同的说法和研究从审 美的角度和视觉冲击方面探索花腰傣的银饰艺术,是当代民族工艺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的演变 将会对云南银饰的开发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花腰傣 银饰 艺术 作用 象征 导 言 人类社会文明是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进步的,花腰傣银饰艺术有着渊源的根基,是 与周边地区交流和融合中取得辉煌,是伟大的哀牢山所哺育出的,是勤劳善良的花腰傣 人们在历经无数岁月创造出来的因而,融合成了丰富绚丽,色彩斑斓的云南民族文化 一 、花腰傣银饰艺术发展的客观因素 银饰,顾名思义就是用银材料和工艺制作的装饰品最早见于晋宁石寨山遗址中出土 的古滇国时期青铜器上的银制品和一些银饰品而今银饰品在西南各民族中银饰的佩戴 和使用格外突出经济的发展决定艺术的发展,而艺术能反映经济的特征历史上西南 地区是个动荡和稳定相互更替的地区,很多次受到周边地区战乱的冲击一方面造成当 地社会经济的严重破坏,另一方面也迫使了族群大规模的迁徙。
在滇国时期,生活在今 昆明一带的傣先民,遭到战乱的破坏,为寻找适合生活的环境,沿滇池南下,经玉溪、 峨山、等地顺红河元江而下,进入新平、元江等河坝地区安定的自然环境保证了生活、 生产的发展从发展水稻种植业,到使用牛耕,再到畜牧饲养业,最后纺织手工业也发 展起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意识形态的发展,为银饰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其次,物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在西南地区有着丰富的银矿储存量,自古有“金银 宝货之地” 因此,随着人类社会对银的需求激发了当地人类对银矿的开采热情,并且形 成了以金属矿开采,冶炼、加工等一整套完整的制造方法经济的发展和物质基础的保 证开启了西南地区银以及银饰品的繁荣发展,逐渐成为银饰艺术发展的主要客观因素 二 、花腰傣银饰 1. 花腰傣银饰介绍: A、头部饰品 头部的装饰是人类最早就特别重视的一种装扮方式在人体结构的最高部位、最显眼 1 的地方点缀饰品,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对于花腰傣女性,头部所戴的帽子有很多种, 但有一种帽子最特殊,它用竹、布、银饰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手工艺品,称为竹编圆帽 这种圆帽,先用竹编成一个浅圆桶性,一底面开口外部用缝制的方法将一块黑布包织 住,整个侧面使用银泡、银链装扮,从上往下一层一层,在帽子中下部则用银链悬挂。
因此在制作的大小时可按年龄来划分其中,所使用的银泡每颗约0.8厘米,每条银链 长约3厘米,排列整齐、布局平衡,是庄重、朴实的自然美的体现这种银饰帽不仅增 添了花腰女性的自信,半遮半露的银饰帽也让她们变得更加神秘、更加灵秀 与此同时,花腰傣女性有带银耳环的习俗,造型呈环行,直径约4厘米左右,质地以 银质和镀上银为主,这种耳饰内径约0.4厘米,大方且乡土、自然味十足 在这里,头饰的分布构成呈等腰三角形,对称且稳定在装饰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繁多与简单、强烈与微弱的表现是少数民族女性中少有的 B、手部银饰 手镯和戒指是花腰傣女子手部的主要饰物以银质占多数的手镯,内径约6厘米,镯 身宽0.7厘米,用模具铸造的银饰加工方式制成由于银手镯受花腰傣姑娘们的喜爱, 一般女子双手会戴多个手镯,来体现女性的美丽和高贵 戒指是不分人群、流行最广、种类最多的饰品在花腰傣女性中戒指只有一种类型, 呈长筒形,约2厘米,上面雕有精美的图案,为了体现富有,大多数女性手指全戴,成 了女性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还可以保护手指不易受伤,是实用性与装饰性的有 机结合 C、胸部以及背部的饰品 银泡沿衣领、衣扣、衣边整齐排列,布局紧密。
其银泡数量多、装饰性强贴在衣领 上的银泡呈长条形,从衣邻处一直沿衣扣向下,到衣边处形成了密集的包围圈有菱形 与三角波浪组合的凹凸形状盘绕一周,光彩夺目印有鱼形的银片在衣边下面出现, 长约3厘米,宽约2厘米,形纹简洁,识别性强在胸前及背部则有一条带状属于银链 区域,约占身体的很大面积小银链长4厘米,细长的小银链纵横排列,在黑色的布衣 上闪烁炫耀,它不仅在服饰上点缀,也增加了上身银饰的层次感,想象中的虚幻与运动 中的飘渺再次出现在银链和银泡构成的视觉情景当中 D、腰部银饰 独特的花腰傣在腰部不但有一条花腰带,还有一条美丽的银腰带,这条银带盘于女子 2 腰部,从背后绕过,一边系在腰肩上,另一边则从腰部下垂长约70厘米的银腰带用银 泡、银链在一条布带上织列而成,仿佛一套护身符被挂在了身上,与胸部的银饰相互映 衬,使人目不暇接 银饰对女性的美,是烘托、是映衬,它为花腰傣女子的亮丽和气质增色不少不论是 小银泡,还是银链首饰,都体现了花腰傣女子对精神审美的追求 2.花腰傣银饰的象征意义 首先,水是傣族民众的图腾,对于水的崇拜,花腰傣则体现在银泡上他们居住在江河 平坝的环境里,这里气候湿热,土地肥沃,水源丰富,为创造热带农业文化提供了十分便利 的条件。
然而对于水这样的崇拜,花腰傣不仅缔造了哀牢山雄伟的水作梯田,而且也将水 这样的图腾融入生活,融入银饰 其次,银泡银链排列整齐无论耕田种地、兴修水利,还是狩猎盖房,都是互相帮助、 集体协作,提倡“有苦大家受,有乐大家享”的集体主义伦理观从此可以看出花腰傣 的先民对生活生产方式早有一种特定的思想观念,是今天花腰傣文化不可忽视的一种精 神能量 再次,银链下垂, “似水、似稻、又似枝” 如果说银泡是静态的水珠,那么银链就似 下落中的水滴,更能反映出水是一种无可比拟的图腾崇拜物;以最早从事水田耕作,使 用牛耕的民族就是傣民——我国水稻的最早栽培者,而银链的外形正好反映了稻谷的细 长、饱满的特征:银链的数量之多、排列之密,在运动的状态中,就想风吹树叶,飘摇 起伏、发出发出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这些联物联想是出于对大自然神秘而崇拜,是 智慧的花腰傣对生活的追求向往 接着,银片中刻有鱼的形状在整个傣民族中都偏爱食用鱼、虾等水产品,自古以来 就非常重视渔业 “寨寨有鱼塘,人人会捕鱼”就成了一种生活习俗其中不会抓鱼的花 腰傣男子被世人耻笑,认为是没有本事的人,甚至不能成家另外,花腰傣民族更为不 同的是喜吃油炸干鳝鱼。
不管是抓鱼还是吃鱼都成为了花腰傣本民族的生活文化美好 的生活环境是创造精彩文化的源泉 另外,银泡上组成的波浪图案寓意了花腰傣对波浪起伏、连绵不断的群山的一种崇拜.而 菱形和三角形的整齐则源于花腰傣对耕地、梯田的理想分布花腰傣住在山地,跟大山 就有了亲密无间的关系人类社会的进步体现在对自然界的有机改造,追求理想的劳动 环境场所,花腰傣的这种理想只能求助于丰富的想象力在自己的身上把自己的意识表达 3 出来人们期盼在不久的将来,整齐、平坦的大山会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就像银泡所排 列的一样,而不是山高坡陡、崎岖不平 3.花腰傣银饰品的制作 对于银的提炼,在《滇南矿厂图略》中详细记述了银的冶炼方法,这是一种炼银吹灰 法,针对银矿含量很低,炼银的关键技术是如何把银富集起来.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由于铅和 银的熔点很低,在炼银时加入铅,使铅溶于银中实现银的富集,同时放入空气,再把银富集 去来,让铅与银完全融合.在云南发现最早的银器,是晋宁石寨山发现的一件扣饰,还有一 种是饰碑,呈银白色,材质为银铜合金,银含量达百分之十以上 花腰傣银饰的演变,是在本土银饰工艺的基础上,受其他少数民族的影响,如广西的壮 族、贵州的瑶族在银饰风格和工艺上都有独特的优势,加工制作都很相近。
现代花腰傣 对于银饰的加工方法有模铸法、锤揲法、刻划法、镀金法、包金法等技术来制作银饰品 模铸法是将金属银材料放入坩埚内加热,待熔化后倒入已制好的作品模型内,冷却后成 型,再用砂石打磨光滑,是一种常见的制作方法锤揲法是利用金属银延展性强的特点, 将加工物体放入模具上锤打,轻镀以造出饰品的形状,是一种快捷的方法银饰工匠们 就是使用这些最古老的传统方法,制作出了独特、纯朴的花腰傣银饰工艺品 4.花腰傣银饰的作用及功能 花腰傣银饰具有明显的地域环境特点,女性中银饰的使用最为广泛,衣服上帽子上都镶 织了大量的银泡银链等饰品,并且手饰手镯耳饰身也是由银制作的,全身上下银光闪闪,美 丽动人就像出水芙蓉.这样的装扮有以下的不同作用; 第一:银饰具有点缀的作用——“万绿丛中一点红”之效果 色彩上用黑色与银白色相映,银色以白色为地,因银色的反射凸显;黑色以银饰的衬 托而分外醒目,因而产生鲜明的立体视觉银白是光明、清爽、纯洁、高尚、庄重、吉 利的象征,黑色则是勤劳、旺盛、神权、牢靠和待人真诚的涵义通过视觉引起对色彩 的想象是一种常见想象,它源于服饰上的反映,经过光的反射、折射、吸收等作用相互 影响,相互作用发生变化。
再通过人的视觉,产生感觉,引起各种联想,从而达到强烈 的点缀效果 第二:银饰具有与布衣相结合的作用——“男性之刚健,女性之柔美” 从阳刚的将军铠甲到温文尔雅的花腰傣银饰,都很好的反映出金属工艺与传统服饰的 巧妙结合,是自然美、工艺美、女性美的完美统一这种制作,是通过花腰傣民族的聪 4 明才智,有效地把万事万物的观赏效果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使花腰傣民众在生活中获 得更高的物质精神享受银饰是不易变形、不易腐烂、光泽亮丽的饰品,具有精巧别致 的玲珑之美而服饰是软而易玩、防寒护肤的主要饰物,上有造型生动、构图别致的图 案,线条清晰流畅,颇显自然朴素之美再者,花腰傣女性的纯洁、俊秀的自然、天真 和善良之美,也是在金属工艺与服饰巧妙结合中所表达的 第三:银饰在饰品文化中具有牵引的作用——“独占一方之霸气” 人类的精神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远古的先民懂得制造工具,进行采集、狩猎等劳作 开始创造性生活之时,从披毛皮、裹草束护身,以披、裹、缠、戴为特色的装饰便慢慢 出现在地平线上从而创造出与当时物质生产条件相适应的多种饰物和饰法,其中典型 的有羽饰、角饰、枝叶饰和花饰,后来出现了石饰品、骨饰品、牙饰品、贝饰等原始饰 品。
进入青铜时代,随着金属加工的技术提高,饰品工艺发生了重大飞跃金、银、铜 饰品问世,各类石质(玉、玛瑙)也进入了多样化阶段对于花腰傣银饰在服饰中的演 变凝聚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是花腰傣崇尚金银和向往审美情趣的重要象征 第四:银饰在民族群体中具有识别的作用——“少数民族中的一枝奇葩” 中华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大群体,其中披金戴银的民族为数不多在云南生活在一支少 数民族,是独具风格的傣族在它的部族中既有银装的,也有无银装的花腰傣是傣族 中唯一拥有银装的族群,奇特银饰成为了区分其他族群的又一特征,在他们的生活中起 着极大的影响作用 第五:银饰具在凝固的作用——“银饰印证时空”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创造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奇迹其中银饰的发展是在生产力极度 发达的工业文明时代才能出现的花腰傣的银饰文化也深刻的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 演变,是人类历史的产物 花腰傣银饰也有着特殊的其他功能,由于其来源主要通过购买、或以物兑换、或祖传、 或订婚时男方所送等方式在花腰傣生活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文化和民俗中 占有重要地位,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着极大的影响首先,在银饰佩带方面形成了特定 的观念和习惯 “新年景、新气象、新生活”万事万物从人的身上开始焕然一新。
“新” 聚集了人们一切美好,代表着无限生机和灿烂的前景其次,银不仅价廉易得,而且光 泽晶亮,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他们把展示银饰作为赞颂聪明、勤劳、善良的一种方式 “赶花街”是花腰民族的情人节,情人节的时候花腰傣女子都穿上盛装纷纷亮现,仿佛 5 百花绽放服饰上的银饰品银光闪耀,让人眼花缭乱在增加自身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