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857550 上传时间:2018-03-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济南市育贤小学 林娜 一、全册目标: 知识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 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和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 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 “” 、 “”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

2、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初步会比较物体的多、少;长、短;高、矮。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初 步建立比较思想,掌握比较的方法。 能力目标: 1让学生经历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用自己已有 的加减法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的过程。 2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逐步培养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思想目标: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二、全册内容: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一数

3、,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 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 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学生 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 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 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 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 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 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

4、学的兴趣。 编排特点: 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 习素材。 3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 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 能力。 8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

5、的资源。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 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教材 的编者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 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认数 和计算结合,加法和减法穿插编排,突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较好的做法。 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

6、富的知识。 这册实验教材的内容安排,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扩展知 识的范围,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体现鲜明的时代感。与现行九年义务 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一册相比较,其主要变化是: (1)调整原“准备课”的内容,增加了“比一比” 、 “分类”两个单元。 对现行教材“准备课”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保留“开学图”和“数数”的 内容,组成第一单元“数一数” 。在第二单元“比一比”中,充实了原有的“比 多少”的内容,增加“比长短” 、 “比高矮”等内容。在第五单元“分类”中, 充实了分类的教学内容,增加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内容。比较和分类是儿 童学习数学时使用的重要方法,也是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

7、途径,通过实际 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比较和分类思想,掌握比较和分类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 做了很好的准备。 (2)充实“认识图形”的内容。在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安排了直观 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从观察、操作认识立体图形入手,引出 平面图形,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与区别,为学 生认识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关系积累经验,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增加了“认识钟表” ,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和实际操作,让学生认识 钟面、直观认识整时和半时,初步体验时间的含义。 (4)在各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中注意渗透一些简单的统计初步知识的内容。通过 例题、练习题、实践活动

8、等内容,渗透简单的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数据 的收集的方法等。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 材。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 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为了让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 主动建构、理解数学概念,获得数学方法,发展用数学进行交流、解决问题的 能力。本册教材的设计注意下面几点: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 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分类概念的数学从学生熟悉的商店 货物

9、的摆放形式引入,让学生运用自己经验理解、体会分类的含义和作用。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 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例如,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安排了两个开 放性活动,让学生通过自由自在的实际活动,感受、体验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 分类教学也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以及学生间的互相交流,体会、理解对 同样的物品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 (3)安排了“生活中的数”等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 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素材。例如, 第 46页的“生活中的数” ,展示了儿童生活中经常碰到有关数的

10、表述,这是学 生已有的经验,由于溶入了数学的含义,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对 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而且也使学生获得了用数学的体验。 (4)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与动机。数学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使学生获取某一知识或技能而设计的, 因此,要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儿童 主动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教材注意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 数学探索活动,设计的情境、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的风格和色彩注 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例如第 67页、第 1415页、第 9697页、第 114116页等用蝴蝶页展示了:小

11、猪帮小兔盖房、野生动物园、学校运动会、 我们的校园等等,这些都是儿童喜欢、熟悉的情境,而在这些有趣、美丽的图 画中包含有许多奇妙的知识,需要学生去探索才能完全理解,这就容易激发儿 童主动探究的欲望。教材还新编了具有亲切感的“编者的话” ,设计了新颖的 “目录” ,努力使学生感到教材是为他们编写的,让孩子们喜欢教科书。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 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教材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重视了这一点,为教师结合教学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爱钻研等良好的思想品质培养提供了丰 富的、符合儿童特点的素材。精心设计了:美丽的校园、金色的秋天、美丽的

12、 小湖、和平广场、做值日、过马路等情境,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热爱劳动、热爱和平、保护环境、尊老爱幼、珍惜时间、遵守交通规则等的教 育。例如“美丽的校园”展示的是我国富裕的乡镇中心小学,在学校里学生们 努力学习、热爱科学、尊重师长、互相帮助。教材整体体现了丰富多彩、努力 向上的学校生活和身心健康的生活态度。 3、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数和计算的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紧密联系 着的。认数是计算的前提,计算又有助于加深对数的认识。对初入学的儿童来 说,采取逐步扩大数的范围,同时结合数的认识学习一些基本的计算,比较容 易理

13、解,也有利于巩固所学的计算。实验教材仍然按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的原则 编排,把 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为: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 20以内退位减法。在具体内容的安 排上采用把 10以内的数与加减法分为两段进行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在“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先整体认识 15 各数,再教学加法和减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并通 过加、减法加深理解 15各数的关系;然后认识 0出现有关 0的加、减法。在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分为 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 减法,以及 10的认

14、识和加减法三段教学。这样的安排便于儿童更好地理解和掌 握 10以内的数与加减计算。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把减法和加法适当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 掌握加、减法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比较熟练地掌握加、 减的计算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实验教材的 10以内的加、减法, 仍是把加、减法结合起来教学。从 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开始,把加法和相应 的减法安排在一节课内教学,把有关的加、减法算式对照排列,便于学生通过 观察和实际操作逐步体会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逐步会利用联想算出加、 减法式题的得数。教材最初出现根据一幅图写出一个算式,逐步过渡到根据一 幅图写出两个算式(两

15、个加法的或两个减法的) ,再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两个加法的和两个减法的) ,使儿童在头脑中逐渐建立起加、减法的内在 联系。到学习得数是 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时,学生就能把这种规律性的联系 运用于学习新知识中,实现学习的迁移。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 感。 数概念的建立,对儿童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 大多数儿童入学时都已经会数甚至会读、写 20以内的各数,但是对于数的概念 未必清楚。本册教材根据当前入学儿童已有的基础知识,在 10以内数的认识方 面减少了课时,将一个一个地认识数改为较为集中地认数。先集中认识 15

16、各 数,然后认识 0;610的认识分为 6、7的认识、8、9的认识、10的认识三段 进行。但是,实验教材仍然重视学生数概念的建立。在每一段认数教学中,都 要教学数的基数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序数含义、数的组成等 内容。同时教材注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15各数的认识,教材先体 现如何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接着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操作进一步体会数的 基数含义。又如 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通过小猴吃水果的情景图,可以提出各 种水果知多少的问题,再通过排一排、比一比,抽象出两个数的比较,认识比 较的数学符号。此外,教材还安排了估计一些物品的数量,展示学生用数来表 达、交流生活中的有关内容(“生活中的数” )等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 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概念,发展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计算教学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教材的编排仍然采用现行教材的基 本结构,特别是 20以内进位加法仍然采用先出 9加几,然后出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