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学》考试大纲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852519 上传时间:2018-03-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地理学》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植物地理学》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植物地理学》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植物地理学》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植物地理学》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地理学》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地理学》考试大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地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范围与考核要求 1、考试范围: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植物演化、地理分布及制约因素;生态类群;植物群落; 植被类型;植物地理学对于其他相关研究的意义。 2、考核要求 识记:基本概念、定义 理解:基本原理、基本过程与方法 应用:一般应用、综合应用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试卷满分为100 分。 2、试卷结构 内容结构:基础知识60 分,综合分析40 分。 题型结构:填充题;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简述题;论述题。 三、评价目标和考试内容 引言 (一)评价目标 识记:植被、 植物群落:各种植物总是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在不同环境中形成

2、多种特殊空间结构 理解: 1、理解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2、了解植物地理的研究内容。 (二)考试内容 1、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2、植物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一章 植物分类类群、演化与地球环境 (一)评价目标 识记: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植物类群、低等植物、高等植物、植物个体、系统发育等概念。 理解: 1、了解植物分类与植物系统进化的关系。2、理解植物进化与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 3、了解植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4、了解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的基本特征。 应用:认识校园内的主要植物类群。 (二)考试内容 1、植物分类与植物系统进化 1)植物分类原则、单位和命名 2)植物界的主要类群 3)植物的个体

3、发育和系统发育 2、植物进化与地球环境 第二章 植 物 器 官 (一)评价目标 识记:植物各种器官的基本特征 理解: 1、了解植物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基本功能。 2、掌握植物各种器官形态的描述。 应用:识别 40 到 50 种校园植物。 考试内容: 1植物营养器官的基本功能及其基本特征。 1)根 2)茎 3)叶 2植物繁殖器官的基本功能及其基本特征。 1)花 2)果实 3)种子 第三章 植物区系空间分异与环境演变 (一)评价目标 识记:植物区系、分布区、连续分布区、间断分布区等基本概念 理解: 1、掌握分布区的形成和变化的过程。 2、了解中国植物区系。 应用:分析人为活动与植物分布的关系。考试

4、内容: 1植物区系基本概念 2分布区与分布区的形成 1)植物分布区的静态特征 2)分布区的形成与变化 3植物区系分析 1)植物类群的统计和分析 2)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3)地区间植物区系比较分析 4)世界植物区系区划与区域分异 5)中国植物区系概述 3人为活动与植物分布 第四章 植物生活和环境植物生态类群的分化 识记:生态因子、 、阳生植物、阴生植物、耐荫植物、旱生植物、湿生植物、生活型等概念 理解: 1、了解光对植物的影响以及植物的光的生态类型。 2、理解水分条件对植物的影响以及植物的光的生态类型。 3、了解地形条件对植物的影响以及植物的光的生态类型。 应用:观察校园植物植物生活型特征。 考试

5、内容: 1概述 1) 环境的概念与类型 2) 生态因子及其生态作用 2光照条件 1)光强的生态作用与植物适应类群 2) 光质的生态作用与植物适应 3) 光周期的长短与植物光周期 3温度条件 1) 植物生命活动与温度条件 2) 极端温度的生态影响与植物适应 3) 温度节律与植物的物候节律 4水分条件 1) 水分对陆生植物的生态作用 2) 植物对水分条件的适应与生态类群 5营养条件 1) 土壤营养条件与植物生态类群 2) 极端营养条件与植物生态类群 6生物条件 1) 动物的生态作用与植物的生态类群 2) 植物间的生态作用与生态类群 7地形条件 8植物生活型和适应策略 第五章 植物群落 识记:群落、

6、生活型系统、生长型系统、季相、垂直结构、层片、优势种、建群种、多度、 盖度、频度、波动、演替、群落成员型、植被图等概念。 理解: 1了解植物群落的分类的原则及分类系统。 2比较植物群落的波动和演替的异同。 3、掌握植物群落各种特征。 4掌握植被图的绘制方法。 应用:观察象山植物群落的特征。 考试内容: 1植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 1)生活型组成特征 2)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植物环境 2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1)植物群落的物种数量和区系成分 2)植物种群特征 3)群落成员型 3植物群落的动态 1)植物群落的波动 2)植物群落演替 4植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1)植物群落分类的原则 2)植物群落的分类系统

7、6)植被图 5植物和植物群落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第六章 主要陆地植被类型分述 识记:植被、热带植被类型、亚热带植被类型、温带植被类型、寒带的植被类型、隐域性 植被类型的相关概念。 理解: 1、理解影响植被的群落特征的主要因素。 3、了解各植被类型的环境特征和分布特征。 4、了解隐性植被类型及其形成环境。 5、掌握各植被类型群落特征。 应用:观察和比较本地区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 考试内容: 1热带的植被类型 1)热带雨林 2)季雨林 3)稀树草原 4)红树林 2亚热带的植被类型 1)常绿阔叶林 2)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 3)暖性针叶林 4)竹林 5)硬叶常绿林 6)荒漠 3温带的植被类型 1)夏

8、绿阔叶林 2)寒温性针叶林 3)草原 4寒带的植被类型苔原 5隐域性植被 1)草甸 2)沼泽 3)水生植物 第七章 世界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区划 识记: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的概念。 理解:1理解全球植被的水平分规律和中国植被的水平地带性规律的特点。 2掌握植被的垂直分布的一般规律。 应用:分析中国植被地理分布规律性。 考试内容: 1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性 1)全球分布规律 2)地带群落交错区 3)植被地带内部结构 2植被的山地垂直分布规律性 1 中国植被地理分布规律性 1)中国植被水平地带性 2)中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规律 3)中国植被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分析 4)中国植被区划 2 人与植被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武吉华等 植物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四版 参考书目: 刘南威,自然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0 丁登山等自然地理学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第一版 北京大学等, 植物地理学第一、二部分,高教出版社,1984 钟章成等植物生态学 高教出版社,1988 王荷生,科学出版社, 植物区系地理 ,1992 黄秉维等现代自然地理 ,学出版社, 1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