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教学案例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848519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致橡树》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致橡树》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致橡树》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致橡树》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致橡树》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致橡树》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致橡树》教学案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致橡树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致橡树是人教版职高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文。这个单元 的主题是诗歌阅读与欣赏,所选的三篇教读课文和一篇选学课文作者、时代、 题材不同,风格差异比较明显,但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毛泽东的 词二首展示了一代伟人的博大胸襟,让人豪情满怀;郭沫若的炉中煤 奉献了作者一颗火热的爱国心,让人激情四射;致橡树则是一首当代朦胧 诗,与学生的时代比较贴近,更有助于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共性,感受诗歌的 魅力,同时为下一篇自读欣赏再别康桥做好铺垫。 这是一首爱情诗。爱情诗被大胆引入教材,给语文课堂吹入了一股春风。 这一册教科书共选入两首爱情诗:这首致橡树和第六单元的关雎

2、 。从性 意识萌发时间看,现在的学生比以前的学生明显提前,职高学生也比普高学生 相对早点。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职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大多对爱情题材的文 章既有关注的倾向又有回避的表现,所以在课堂上谈论爱情,处理稍有不当就 容易使师生陷入尴尬境地。鉴于此,本人在教学致橡树一课时,大胆尝试,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揭开爱情神秘的面纱,让师生大方地谈论爱情题材。二、情境描述 (一)创设情景,营造氛围 课件封页展示(背景音乐伴奏) 。 营造上课的气氛,逐渐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师:同学们喜欢唱歌吗? 生(齐):喜欢! 师:那么我们先唱一首歌的片段,好吗? 生(齐):好! 依据学生好奇、求新的心态,刺激学生

3、 兴趣,从而再次调动学生由无意注意 转向有意注意,营造活跃的 课堂气氛。 (点按梅花三弄MP3 ,师生合唱。 ) 再次强化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初步引 发其审美愉悦。 师:歌词中“问世间情为何物”一句中“情”的含义是什么? 生(齐):爱情。 师:今天我们以一种严肃的态度关注爱情这一社会现象。到底情为何物?爱 情是什么?我们欣赏当代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 ,希望欣赏后能得到一些启发。 (二)整体把握、宏观欣赏 诗歌的整体意象把握是对诗歌的情感体验的基础,故欣赏诗歌不可肢解诗2 的语言,否则,诗会显得枯燥无味。 师:欣赏诗歌离不开朗读,请同学们首先欣赏配乐配画的诗朗诵。 诗歌欣赏必须要反复朗读,通

4、 过对音韵、 节奏、意象的反复品味,才逐 渐悟 到诗中情感,为共鸣奠下基 础。 (点按 flash 动画,丁建华原声朗诵。 ) (学生随着朗读而进行第一遍欣赏。 ) 师:听别人朗读仅仅是欣赏的开始,我们需要自己去读、自己去品,下面 我们分部朗读: (女)我如果爱你不,这些都还不够! (领)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男)像刀、像剑、也像载; (领)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女)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合)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足下的土地。 分部朗读,是为了让学生初步品味全诗的情感,并且 对橡树、木棉的象征意 义有初步的把握、领悟。 (学生按分配朗读,感情逐渐专注、投入。 )

5、 师:本诗可以理解为表现诗人爱情观的,按这一理解分析,诗人一开始就 用意象表明了她的爱情观的吗? 生甲:不是。 生乙:诗人开始对某些爱情观持否定态度。 师:根据诗人爱情观的提出,可将诗分为两个诗节,分在何处? 生:“不,这些都还不够!” 整体把握,有助于对诗整体意象的领悟。 师:请全体同学朗读第一诗节。 鉴赏必须反复朗读、品味。 (学生尽量投入感情朗读。 ) 师:诗歌赏析需讲究方法:寻找意象,根据意象体味诗人传递的情感。 方法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 为学习的主体,老 师仅仅 是学习中的引导者。 师:请找出第一诗节的意象,它们依次是什么? 生: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

6、雨。 师:诗人通过六个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交流、讨论。先同桌交流,相互启 发,刺激思 维得以扩散,在相互 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最后用口语组合表达出来,以求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 力、表达能力,并可以刺激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 新能力。 生甲:我认为凌霄花是指现实生活中那种攀附他人的一种爱情模式,痴情 的鸟儿是没有价值的单方依恋的爱情模式。 生乙:我认为凌霄花是攀龙附凤,痴情的鸟儿是小鸟依人,泉源、日光、 春雨都仅仅是由衷的奉献,这些爱情关系中的双方不是本质上的平等,当然也 缺少一种独立性,所以女诗人是持否定态度的。3 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指出:“ 我们实施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

7、创新精神为核 心的素质教育。 ” 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指出:“所谓创造性教育,意指在创造性型的 学校管理和学习环境中,由 创造型教师设计创造型教学方法培养创造型学生的 过程。 ”这 一环节设计,旨在通 过讨论、交流、声光色刺激学生思 维,培养创新思维 能力。 师(总结):两位同学将诗与诗人、诗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融会贯通, 不仅领悟到了诗中的意象内涵,而且还弄清了诗人持否定态度的原因,真不错。师:表达这六个意象的句式有规律性的特点。这样的句式变化,体现诗人 怎样的情感变化? (学生朗读第一诗节。 ) (范读引导:语气由平缓变得急促。学生循着这种感情,再朗读第一诗节。 ) 师:鉴赏要借助意象来品味

8、情感,联系标题,在第二诗节中诗人用了哪两 个意象来表现爱情观的? 生:橡树、木棉 。 (出示图片) 师:前部分排山倒海般的否定为的是突出后部分那句? 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师:好,你是树,我也必须是树,这说明了什么? 生:平等、独立。 师:诗句中“木棉”与“橡树”两个意象的关系亲密,请找出相应语句。 生:“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 师:这表现两人亲密到什么程度? 生:互补、互助;相知、相依。 师:找出两人有共同语言的句子。 生:“每一阵风过听懂我们的言语” 师:这说明他们的心怎样? 生: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心有灵犀、 师:请大声齐读这些诗句

9、。 师:请找出只描写橡树和只描写木棉的诗 学生:描写橡树:“你有也像戟;”描写木棉:“我有火炬。 ” 师:请将这些诗句集体朗读一至两遍。 通过反复体味,在感性上反复品味诗中的情感。 师:橡树与木棉两个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生:阳刚、阴柔。 师:在爱情关系上,它们分别象征了什么? 生:橡树象征了阳刚的男性,木棉象征了柔韧的女性。 师:女生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是怎样的?男生理想中的女性形象是怎样的? 女生:阳刚,有棱有角,有个性,高大伟岸。 男生:温柔,漂亮,健康,活泼。4 师:综观全诗,诗人追求一种怎样的爱情观? 生:相互独立、平等,又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的新型爱情观。 (三)讨论拓展,教育总结 赏

10、析完致橡树后,继续拓宽视野,多媒体呈现 MTV :付笛声、任静的 知心爱人和庾澄庆的让我一次爱个够 。 比较歌词与诗歌内容,说说各自表达怎样的爱情观?你怎么看待? 按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后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分小组讨论,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活动参与机会,在 讨论发言中培养吸收、 传 递信息等能力。 生甲:让我一次爱个够追求的是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爱情; 知心爱人追求的是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爱情;致橡树追求的是理想化的 爱情。 生乙:我认为既然谈爱情,那就应该轰轰烈烈爱一场,所以我选择让我 一次爱个够 。 生丙:让我一次爱个够太疯狂、没安全感;知心爱人平淡而持久; 致橡树太理想化、非

11、常人所能得到。 生丁:舒婷追求的只是独立、平等、相互依存、同甘共苦的爱情,只要我 们每个人的素质再高一点,还是可以得到的。 师(总结):大家说得都很好。是啊,爱情总是那么令人期待,令人向往, 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爱和被爱的权利。当我们表达爱或接受爱时,都应该认识到, 爱是一种承诺,它需要各方力量来支持,生理、心理、精神或物质。当我们还 没有具备足够的能力来对这份承诺负责时,只能把心中偶尔萌发的美好情感深 深埋藏心底,把它化为动力,努力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当我们开出自己红硕 的花朵,练就铜枝铁干的意志,有能力对爱负责时,才更有资格追求平等美好 的爱情。 到此总结,水到渠成,激起了学生作深入思考的兴趣

12、。 三、教后反思 这堂课气氛轻松活跃,学生表现出色,课后反馈教学效果也不错。上完这 堂课,教师觉得让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和让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是学生积极参 与语文课堂的关键。在这节课上一些平时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的 学生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可以说明爱情诗是深受学生喜欢的,不必再遮遮掩 掩。大大方方谈爱情的赏析方式是可行有效的。 从这节课中获得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开放式教学,使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 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开放式话题的设置,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启 发提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加大了思考的力度,也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一 般课堂中,职高学生总是

13、懒于思考,且不善于表达。而在轻松自由的氛围里去 交流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且可各抒己见,不论对错,学生当然会乐于接受。5 由于学生各自的经历、知识存在差异,对社会观察、文学作品积累不同,对爱 情理解也不同,交流讨论也是在训练他们的求异思维,既丰富了人生阅历,也 对爱情有了郑重理性的思考。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水到渠成地进行教育总 结,让课堂气氛始终保持轻松愉悦,避免了严肃枯燥、一本正经的说教,让学 生在看似不经意间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教育,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 都有一定的帮助。 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富有感染力的画面与音乐去营造爱的氛 围。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

14、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 合,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利用多媒体的 声音和图片信息可以创设美好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品读以及进入 审美境界。诗歌情感丰富,意境优美,除了运用诵读的手段之外,更重要的就 是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时空造境。我们可以先借用多媒体的光、影、声、像等 信息传达出形象而又具体的物象,再启迪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诗情画意 之中,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在本课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极大可能地发挥了其形象 直观灵动的作用。导入时,一幅幅“爱”的画面冲击着学生的视觉,一曲回肠 荡气的“爱”的乐曲响起在耳边,学生自然就想到“爱情”两字,想到熟悉的 爱情故事,爱情的面

15、纱就这样悄然揭开了。在听读时又配以音画课件,让学生 沉浸在美的意境中,去感受诗人的情怀。在拓展思维时,又以 MTV 展现歌词 及意境,再次让学生形象地去感知爱。这样为感情作铺垫,为爱营造氛围,消 除了学生面对爱情话题,潜意识中的焦虑与负罪感,使大方谈爱成为可能。 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要充分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起点,设 置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心理进入最佳 状态。要注重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突破重点难点,注重学生情感的投入程度 和学习的积极性,不仅让学生在原有知识上建构新知识,更重要的是以知识为 载体的方法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的领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良好习惯的

16、养成 对职高学生的语文学习非常重要。学生在课堂上激烈争辩、热烈讨论、主动提 出问题、合作学习的意识与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要在教学中多为学生创造活 动的条件和机会。这堂课通过讨论、交流、声光色刺激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 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吸收、整理、传递信息等能力, 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赏析诗歌的一种方法寻找意象:授之以鱼也授之以 渔。 反复诵读,是理解诗歌内容和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方法。俗话说“熟 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传统的诗歌教学多采用串讲的办法。实际上 串讲是一个比较笨拙又劳而无功的办法。因为从语法分析入手,即使讲的完全 正确,学生不熟悉具体的语言现象,也未必真能领会,更难以实际运用,甚至 会产生厌学情绪。诗歌教学,应强调诵读,先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这里说 的“诵读”和传统的死记硬背有区别,教师要做适当点拨,学生通过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