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案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34843172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案 教师 *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课题 记承天寺夜游 课时来源:Z&xx&k.Com 1 课时 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 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4 余字,却运 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 的心境。本文语言干净利索而又极富 表现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对于学生陶冶情操、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 ,本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反复诵读,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品味朴素自然、意味隽永的语 言。 过程与方法:培养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感情的能力。 学习作者

2、旷达的心境,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 教学 重点 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 体 味意境。 教法 朗读法、问答讨论法、创设情境法 教学 难点 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心境。 教具 多媒体投影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及意图 一、作者写作背景介绍:通过谜语的方式引出 作者苏轼,并对本文的写作背景做介绍,同时介绍 作者和作者的相关信息。出示本文的学习目标。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朗读文章我最美。 首先播放课文的朗读视频,之后以不同的方式 进行课文朗读,培养同学们的朗读能力 环节二:小组合作我最棒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扫除字词的障碍,基 本疏通本文的的文

3、义。理解文言文的相关的知识, 并对课文的内容有个初步的掌握。 环节三:说夜游之事 从“ ”一词,我品味出 。 通过谜语的方式,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根据自己课前的预习,向同学们介绍作者, 教师引导并重点介绍。 此环节意在培养同学们分析标题的的含义,培养学 生的朗读能力和评价分析的能力,并对学生的口语 表达进行培养。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同学们学会小组的合作学 习,通过合作学习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知识。 此环节为了疏通记叙文的六要素,训练同学的表达 能力。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及意图 环节四:赏夜游之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空明澄澈。

4、点染出了 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来源:Z&xx&k.Com 环节五:品夜游之悟 请用原文说说:在那个有月亮的晚上,这两位心意相通 同病相怜的文人,明白了什么道理? 本文表达了作者苏轼怎样的复杂的情感。 赋闲之人贬谪的悲凉; 悠闲之人漫步的自在; 闲适之人赏月的欣喜; 闲淡之人人生的感慨。 来源:学科网ZXXK 环节六、寻人生之美 我们凡人怎样才能拥有这种“闲”的心态呢? 课堂小结 此环节由学生进行小结,可以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小结, 也可以对本节课的情感进行小结,亦可以对自己的生命感悟 进行小结。并推荐苏轼的作品,同时同学学会品析课外的文 言作品 作业 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 为苏轼和张怀民在寺庭步月时设计一段对话。 背诵全文。 同学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 或是自由赏析,或是小组合作 学习,学会欣赏写景的方法, 体会写景的妙处。 同学们小组交流,深入探讨作 者复杂的情感,这些情感的表 达可以使同学研讨的结果也可 以使教师的点拨。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 自己的思考进行语言表达,深 入思考怎样才有良好的心态, 同时培养自己的“阳光心态” 。 培养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 写作能力 ()表现最佳的小组; (2)表现最突出的学生。 课外提高学生的能力 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记叙寻伴夜游 描写庭中月色 抒情月下感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