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简版)

上传人:老** 文档编号:34836 上传时间:2016-11-15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简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国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简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国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简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国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简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国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简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简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简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产品保密并受到版权法保护联网旅游金融市场启动中国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 2015(简版)2015/10/12 数据 大价值 2研究定义及研究范畴研究定义互联网旅游金融服务是指旅游业依托支付、云计算等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服务 。旅游 服务提供商,不仅为消费者提供理财、支付、贷款、保险等旅游金融服务,也为旅游供应商提供保理、预付款理财等金融产品,从而实现旅游金融产业链的资金流动闭环。相比较线下的旅游金融服务模式,一般具有覆盖用户面更广、服务更便捷高效等特点;尤其是提供面向供应链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是传统线下旅游服务厂商所不具备的 。研究范畴

2、本报告主要针对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市场发展背景、市场现状、市场趋势等内容;本报告覆盖的在线旅游市场主要是指在线度假旅游,不包括在线交通预订和在线住宿预订市场;涉及厂商包括途牛、去哪儿网等在线旅游厂商,阿里、京东等互联网电商企业,研究其在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的主要产品与服务、未来发展趋势等。2015/10/12 数据 大价值 3目录12互联网旅游金融发展背景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 现状3 互联网旅游金融典型 厂商分析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 趋势预测42015/10/12 数据 大价值 4中国整体旅游消费需求保持高增长2014年 , 中国国内旅游 人数达到 出境旅游人数 首次突破 1亿人次

3、, 达到 两项数据均比 2013年增长 10%左右 。 2015年上半年 , 全国出境 旅游人数 6190万人次 , 同比增长 16%; 国内旅游人 数 同比增长 消费升级 、 交通改善 、 政策 促进 等利好因素将继续 支撑着 旅游业高速发展 。%10%20%30%010203040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2007人次) 观智库 %5%10%15%20%25%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2007人次) 观智 库 国家旅游局2015/10/12 数据 大价值 5中国在线度假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发展2014年

4、中国在线度假旅游市场交易 规模 为 较 2013 年增长 了 。 在2015年 2季度 , 市场交易规模已达到 同比增长超过 60%, 已接近 2011年 全年 的交易规模 。 目前 , 在线旅游企业利用 移动互联网 、 大数据等技术 , 加速整个旅游行业线 上线下资源的进一步融合 。 未来 , 在线度假旅游市场的交易 规模 增速仍将保持 较高水平 。%20%40%60%80%100%050100150200250300350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2009元 人民币) 观智库2015/10/12 数据 大价值 6在线度假旅游市场集中度日益提升2015年第 2

5、季度 , 中国在线度假旅游市场 的 交易份额中 , 携 程 、 途牛交易规模占比分别为 领先于其他厂商 。 其中 , 携程的 交易份额 同比变化不大 , 而途牛的同比增长则较为明显 , 进一步缩小与携程之间的差距 。 从前 四家厂商市场份额来看 ,2015年第 2季度合计占 较去年同期 提高 分点 , 市场集中趋势愈加 明显 , 其他在线度假旅游厂商的市场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20%40%60%80%100%2014015季度中国在线度假旅游市场厂商交易份额与去年同期对比携程途牛同程驴妈妈其他 观智库 0/12 数据 大价值 014年中国 在线旅游 市场用户年龄分布24岁及以下 5161岁及以

6、上 10.5%线城市及其他 014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用户地域分布一线城市 三线城市 线城市及其他 24.4%观智库 2014年中国在线度假旅游市场的用户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 , 30岁以下的用户群体合计占比为 预计亲子游 、 出国游学的高速发展将使低龄用户的占比进一步上升;同时 , 在线旅游市场开始向二三线城市下沉 , 这部分的用户占比高达 未来二三线及更基层的市场将成为在线旅游厂商的竞争重点 。2015/10/12 数据 大价值 8在线旅游行业发展促进因素全球经济形势缓慢趋稳 , 国际旅游业持续增长 , 亚太地区旅游发展前景看好;中国经济向好基本面未变 , 可 支配收入增长带动居民旅游出行需求

7、增长;2015年上半年全国 旅游产业投资强劲 , 完成 旅游直接 投资达 6800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 32%。旅游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 管理能力持续增强 , 大数据挖掘和营销能力明显提高 , 移动电子商务 、 旅游数据系统分析 、 人工智能技术等在旅游业应用更加广泛 。国务院 2009年 12月公布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 意见 ; 2013年 2月公布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 20132020年 ) ; 2014年 8月 21日 , 国务院 发布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 明确旅游产业支持政策; 2013年 10月 1日正式实施 旅游法 , 从法律层面进一步规范 旅游产业

8、发展 。中国旅游业实现了从无到有 、 从小到大的转变 , 现在旅游已经从少数人的奢侈品 , 发展成为大众化 、经常性消费的生活方式 。 旅游业已经从接待型产业 ,发展成为全民广泛参与就业 、 创业的民生产业 。促进 旅游业持续健康 发展 , 打造中国旅游升级版在线旅游宏观经济环境基本面向好,旅游产业投资强劲旅游 发展成为 大众化、经常性消费的生活方式 旅游业在科技助力下加速向智慧旅游转型升级2015/10/12 数据 大价值 9资金因素是在线旅游特别是出境游发展的最大阻碍据 测的在线旅游用户收入分布情况 , 与 2014年用户出境游与国内游平均花费 ( 分别为 9816元 、 840元 ) 对

9、应的收入水平 ( 按照旅游支出占人均年收入水平的 10%大致折算 ) 相比较 , 一般情况下 , 约 人靠一年可支配收入完成一次境内游有一定资金压力;在中高 收入 ( 月收入 5000以上 ) 人群中 , 约有 用户靠一年的可支配收入完成一次出境游有一定的资金压力 。 可见 , 资金缺口是在线旅游用户选择旅游特别是出境游时的重要阻碍因素 。%20%40%60%80%100%出境游消费者 国在线旅游用户收入分布1500元以下 5000000002000元以上 10.3%观智库2015/10/12 数据 大价值 10在线旅游行业 发展的其他阻碍因素长假 短缺同样困扰着在线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春节

10、黄金周由于过年因素,一般选择出行的比例 稍 低。对于 平均 出行在 5天以上的出境游来说 ,出行需求就集中在十一黄金周爆发。这种供需失衡既影响了用户的旅行体验,相应的成本上升也影响了厂商的盈利情况。由于旅客出行集中、旅行市场恶性竞争等原因造成的各种服务问题:包括旅行社 不按照合同约定组织参观景点 ,购物 安排太多;旅途中及景点内出现的 涉及健康 、安全的 问题; 出境 旅游中的接待衔接;投诉响应不及时、索赔条件苛刻等诸多问题,同样严重影响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除了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对在线旅游行业带来的负面 影响之外,像日本福岛核电站这样的意外事故,极端宗教势力带来的恐怖活动,周边国家领

11、土争端带来的针对中国人的犯罪活动。上述风险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用户对在线旅游产品的选择。自 2015年 8月 11日起, 央行开始实施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新机制 后,短短 3天 内,人民币 兑美元的中间价已经连续贬值近 4%。 最显著的影响,就是旅客出境 旅游的成本将会增加 。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贬值若形成趋势,对于有 较大海外购物需求 的旅客而言,影响将更为直接。2015/10/12 数据 大价值 11目录12互联网旅游金融发展背景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 现状3 互联网旅游金融典型 厂商分析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 趋势预测42015/10/12 数据 大价值 12中国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 2013着在线旅游市场及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 ,各种参与主体开始探索利用互联网开展旅游金融服务 , 以促进在线旅游业务发展的新模式 。应用成熟期( 2020-)市场启动期( 2015速发展期( 2017场认可度时间中国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 推出旅游白条 、首付出发等旅游金融产品 , 旅游金融的产品和服务模式逐步被用户认可 , 整体市场开始启动 。互联网金融各领域的监管细则将在 2016年逐步颁布实施 , 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开始逐步规范 。国民经济发展进入 “ 十三五 ”阶段后 , 旅游业将成为现代服务业中的战略支柱性产业 。在旅游业整体突破 、 全面升级的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商业贸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