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家乡的足迹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835376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追寻家乡的足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追寻家乡的足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追寻家乡的足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追寻家乡的足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追寻家乡的足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追寻家乡的足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追寻家乡的足迹 一家三代人诉说家乡的巨变 2009-9-15 10:45:50 作者:薛宇豪(本人) 我的家乡在漳浦县石榴镇玳瑁村,是革命老区村。家乡到处 群山环绕, 绿林掩映。假期里,我背着照相机,带着笔记本,踏着 熟悉的坦途,去追寻家乡 60 年来的足迹。 爷爷:岁月沧桑中的艰辛 “我小 时候家里太 穷,记得我 10 岁就不得不耕作于田 间地头, 那时候地主把土地租给农民,榨取高额的地租,却不顾百姓的死 活。” “那后来呢?” 我急切的 询问。 “大 约是 1949 年 9 月到 10 月吧,雄赳赳的解放 军走进山村。 记得那时大家喜气洋洋,奔走相告漳浦解放了。那时在柯 永麟县长的领导下,

2、我们打倒了富农地主,翻身得到了土地。我 们当时激动万分,但蹇顿的生活条件很快就冲淡了喜悦激动。” 爷爷话锋突然一转。 “那 时农民靠天吃 饭,一年辛苦 劳作,会遇上台 风、旱灾、洪 水、泥石流、该死的害虫,还有狂长的野草。庄稼依靠人力与灾害 争锋,但人力很难战胜灾害。因此虽然每年二次收稻,但是一年 中有一段黄青不接的日子,一天三顿,翻来覆去的,都只是地瓜 稀粥或稀粥地瓜。记得那时一碗饭,其实尽是地瓜,唯有碗里面 漂着一些稻谷。哎,每年 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家中却仍 然一贫如洗,连木瓦房都盖不起。一家人只能蜗居在茅屋子里, 要是没下雨倒还好哩,若下雨啊,茅屋子里肯定滴答滴答响个不 停” 爷

3、爷平静地回忆当年岁月的艰辛。 爷爷像是一本历经沧桑的书,每一道皱纹都是沉重的一页。 爸爸:袅袅炊烟中的温饱 当我询问爸爸少时的生活时,爸爸顿了一下,然后像品茗似 的娓娓道来;“ 那时候家里面 虽砌上了木瓦房,但是清 贫拮据度日, 姐弟一家人生活都只能勉强维持。你的姑伯们跟我一样,每天走 在迢迢而崎岖的放学路上。到家后出门,我便成了执鞭的牧童, 在草丛里静默的看着老牛安详地吃草,用粗糙的双手不时拍打掉 身上的灰尘。直到黄昏,我才领着牛慢悠悠地回家。那时最常见 也最迫切见到的便是千家万户屋顶上的炊烟那甜暖的香。在 落日薄岚里,那飘散的百缕炊烟便是饭菜对田地间的农人、背粪 筐的老叟和牧童的悠悠的呼唤

4、。走在炊烟相伴的小路上,我更感 到莫名的激动。到家后,吃的只是咸菜干、豆乳。虽然吃的烦厌了, 却还是要吃、想吃。偶尔吃到一碗肉油饭,便可 兴奋好几天”“ 难道没有肉 吗?” 我打断了爸爸的 话。 “有,春节的时候。你知道吗?那时全家最大的快 乐就是逢年过 节。因 为你奶奶终于能煮出一顿好吃的饭菜来。那时我常想,要 是天天那样该多好!直到我读高中时, 饭菜才渐渐丰富起来。到 了现在,终于能够天天那样了。 “在那个没有电视、手机的 80 年代,那一 缕缕袅袅飘升的炊烟, 便是我那时的珍贵的回忆。”爸爸说完,品了一口茶。 爸爸像是一瓯品不完的茶,一瓯在手,想必其意也悠悠. 我: 富裕山庄中的一抹曙光

5、 我背着照相机,拍下家乡一个个精彩镜头。村口冉冉升起的煦日镀亮了袅袅的炊烟。“笛笛” 村 口响起了一连串的喇叭声,一批批驾驶着崭新的摩托车的青年男 女涌来,络绎不绝,驶向了柏油马路。休 闲装、运动服、工作服使 人眼花缭乱。男的神采奕奕,女的鲜明大方,若不是蜿蜒群山相 映,你准会以为是城市一族。他们驶向何方呢?赶集?串亲戚? 都不是,他们是城镇企业赶着上班的职工。近年来,乡镇企业不 断发展壮大,食品饮料、 针织品、机械 电子、交通运输、化工建筑 等产业,星罗棋布地开发、振兴着家乡的经济。 村口是家乡的名片和门户,从这里涌出的,不再是背粪老叟、牵 牛牧童,而是一群蓬勃上进的山里人。 屋内光莹耀眼的

6、太阳镶嵌在天边,老人大多回屋子里小 憩。会枯燥无味吗?会寂寞吗?都不会,自从县城架起了卫星天 线,建起了如剑般的广电大厦,电视机便更加神奇了,世界浓缩 在遥控机里,遥控则操在老奶奶的手心中。于是,五洲风光旖旎 和中华风采就在桌面上铺展;京剧、 芗剧、潮剧在新宅里表演;各 地新闻和科学探索在大厅内讲述;羽毛球、乒乓球、排球在庭院 中角逐。精彩绝伦的节目丰富了老人们的生活,更焕发了老人家 的矍铄年华。 屋内是家乡生活的真实写照。当数字电视机取代模拟电视, 文化生活便像涓涓细流,从轻巧的屏幕中轻轻地流泻而出,飘荡 在老年人幸福的时光里。 田间正是“ 夕阳无限好” 的时刻,我在 这片田野行走,稻 田金

7、黄遍野,稻浪滚滚。田间都是收割稻子的大军,那些中年农 人分布在各个角落。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味道,浮动在周围,感染着我的脸、眼睛及相机,我能感受到庄稼人身上热烈喜悦的气 息快速而熟练地将稻子灌入麻袋,享受着勤劳与时代的馈赠。 锋利的农具与双手除掉了肆意殖民的野草;神奇的化肥、农药使 稻谷收成节节攀升;信息的便捷与政府的对策将灾害对稻子的影 响压到最小;国家免税的政策更是燃起了农民心中的热情。 阳下田间如金黄色的地毯,中年人在时代清风的吹送下,必将 走出一条更加光彩夺目的未来坦途。 鸟瞰我赶在日落前登上村前的山峦,把镜头对准了家乡 的全景。东侧群山掩映着遍野的龙眼树、荔枝树;南侧道路的苍 穹深处,一排黑芝麻粒般的新建楼群清晰可辨;西面柏油公路上, 连绵不断的如蚊车流已映入眼帘 此情此景多么壮丽啊!家乡恰似一列火车在 60 年祖国轨道上 奔驰;家乡恰似一艘巨轮在 60 年祖国海洋上畅游;家乡更似一架 银燕在 60 年祖国蓝天上飞扬。 家乡啊,你正展翅腾飞,在新时代的蓝天下翱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