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行政法解读-李佳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815789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行政法解读-李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行政法解读-李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行政法解读-李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行政法解读-李佳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行政法解读-李佳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行政法解读-李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行政法解读-李佳(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李佳佳2014 行政法修正案解读 一、立案难 扩大受案范围,从立案审查制改为立案登记制,延长起诉期,管辖制度改革 二、审理难 首长出庭制度,简易程序,调解制度,行政民事交叉领域,完善再审制度 三、执行难 完善判决制度,强化执行手段 有些内容看似轰轰烈烈,其实雷声大,雨点小。 有些内容看似波澜不惊,其实是润物细无声。 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 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三)申请行

2、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 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 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 (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 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 (九)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十)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

3、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 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 (十二)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 第五十九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诫、责令 具结悔过或者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有义务协助调查、执行的人,对人民法院的协助调查决定、协助执行通知书,无故推拖、拒绝或 者妨碍调查、执行的; (二)伪造、隐藏、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三)指使、贿买、胁迫

4、他人作伪证或者威胁、阻止证人作证的; (四)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的; (五)以欺骗、胁迫等非法手段使原告撤诉的; (六)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或者以哄闹、冲击法庭等方法扰乱 人民法院工作秩序的; (七)对人民法院审判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诉讼参与人、协助调查和执行的人员恐吓、侮辱、诽谤、 诬陷、殴打、围攻或者打击报复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规定予以罚 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 罚款、拘留须经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

5、复议期间不 停止执行。 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第九十六条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款额,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 (二)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负责人按日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 (三)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 (四)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

6、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 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 (五)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重点解读(一)受案范围 考点一 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 协议等协议的; 考点二 第五十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 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前款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含规章。 (一)具体行

7、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 (二)抽象行政行为的分类行政法规部委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省规章、市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 (三)提起方式:附带性审查 (四)审查对象:其他规范性文件(国务院的其他规范性文件除外) 例子:严格本地生猪屠宰市场管理,某县政府以文件形式规定,凡本县所有猪类屠宰单位和个人,须在 规定期限内到生猪管理办公室申请办理生猪屠宰证,违者予以警告或罚款。个体户张某未按文件规定申 请办理生猪屠宰证,生猪管理办公室予以罚款 200 元。 重点解读(二)被告 一、基本要求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

8、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二、重大调整:经复议后提起诉讼被告的选择3 1. 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 2.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3.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 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重点解读(三)管辖 一、级别管辖 第十五条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一)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1、县级以上政府+国务院部门;2、不动产登记除外的

9、条款被废止 (二)海关处理的案件; 商标、专利确权案件中院管辖被废止 (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二、地域管辖(必考重点) 第十八条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 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 行政案件。 例子:某药厂以本厂过期药品作为主原料,更改生产日期和批号生产出售。甲市药监局以该厂违反药 品管理法第 49 条第 1 款关于违法生产药品规定,决定没收药品并处罚款 20 万元。药厂不服向省药监 厅(位于

10、乙市)申请复议,省药监厅依药品管理法第 49 条第 3 款关于生产劣药行为的规定,决定 维持处罚决定。药厂起诉。 本案的被告是? 本案的管辖法院是? 三、管辖移送 第二十四条 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审 行政案件移交下级人民法院审判。 下级人民法院对其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理或者指定管辖的,可以报请上 级人民法院决定。 重点解读(四)代理人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

11、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考点在哪里? 重点知识点(五)举证责任 一、被告的举证责任 第三十四条 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 的规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 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4 二、原告的举证责任(第三十八条) 1、在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但有下列情形之一 的除外: (一)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 (二)原告因正当理由不能提供证据的。 2、在行政赔偿、补偿的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行政行为

12、造成的损害提供证据。因被告的原因导致原告无 法举证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三、证据制度其他考点 1.增加证据种类:电子证据 2. 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但是,不得为证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调 取被告作出行政行为时未收集的证据。 (第四十条 ) 3.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四十三条) 重点解读(六)诉讼程序 一、简易程序 第八十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可 以适用简易程序: (一)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 (二)案件涉及款额二千元以下的; (三)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 除

13、前款规定以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发回重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 第八十三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 审结。 第八十四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裁定转为普通程序。 二、立案登记制 1.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2.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 3.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 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

14、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 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 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让我不爽,我就找你爹告状,让你爹来治你 第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上一 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审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立案、审理。 三、调解范围扩充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

15、律、法规规定的自由 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 四、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范围扩充 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 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5 五、其他诉讼程序改革 1.口头起诉, 2.起诉期延长为六个月, 3.被告举证期和提交答辩状期限延长为 15 日 4.去掉“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说明被告应当提交答辩状 5.人民法院应当公开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供公众查阅,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 隐私的内容除外。 重点知识点(六)判决形式 一、合法的行为 统一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二、违法的行为 (一)主要证据不足的; (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职权的; (五)滥用职权的; (六)明显不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