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单选多选题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815773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理学单选多选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法理学单选多选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法理学单选多选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法理学单选多选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法理学单选多选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理学单选多选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理学单选多选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考与练习 1、近代资产阶级国家民主和法制的模式主要是由( C )设计的 A、哲理法学派 B、分析法学派 C、自然法学派 D 、历史法学派 2、19 世纪初期,标志着法学作为独立学科出现的西方法学学派是( B ) A、哲理法学派 B、分析法学派 C、自然法学派 D 、历史法学派 3、历史法学派是 19 世纪兴起的一个法学派别,下列选项代表该学派的观点是(B ) A、法是一种历史现象,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B、法和语言、风俗、政治一样,是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的 C、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 D、法是在所有的人中确立的,并得到全人类平等遵守的自然理性 4、将法的本质归结为理性和正义的西方法学

2、流派是( A ) A、古典自然法学派 B、历史法学派 C、纯粹法学派 D 、分折法学派 5、不能构成法学体系中独立分科的是( B ) A、国内法学 B、法律史学 C、应用法学 D 、理论法学 6、下列关于法律体系、法学体系和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A、法学体系是法系赖以建立和存在的前提 B、在一个国家中,法学体系一般只有一个,而法律体系会有数个 C、法学体系的范围比法律体系的范围广泛 D、法学体系是法律体系的基础 1、阶级分析方法作为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其独特的功能方要有(ABCD ) A、是避免走入唯心主义法学误区的必要指南 B、是探索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历史演变规律的基本线索 C

3、、对法律制度进行定量分析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D、是确立和坚持我国法制根本宗旨的重要理论参照 2、价值分析方法之所以是法学的基本方法,就在于( BCD )A、法学的一个基本任务是揭示法的实然状态,即回答法实际上是怎样的 B、法学的另一个基本任务是揭示法的应然状态,即回答法应当是怎样的 C、从终极的意义上说,法的存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一定价值的手段 D、法作为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的规范体系,其本身就是一定价值观念的体现 3、下列属于法学实证研究方法的有( ABD ) A、观察法 B、历史文献分析方法 C、价值分析方法 D、逻辑与语义分析方法 4、当代中国对法学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根本方法是(

4、C ) A、历史考查的方法 B、社会调查的方法 C、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D、分析和比较的方法 1、下列属于我国法理学内容的是( ABCD ) A、法的价值论问题 B、法的本体论问题C、法的历史问题 D 、法的运行问题 2、下列有关法理学的表述,属于正确的是( C ) A、法理学是一门理论法学,因而没有实践价值 B汉语中“法理学”一词来自于日语,与法哲学没有任何关系 C法理学既是沟通法学诸学科的桥梁,也是法学与其他科学相联系的纽带 D、法理学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具有基础地位,因此部门法学对法理学的研究没有影响 1、马克思主义认为,法的阶级性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性是统一的。这是因为( ) A、社会

5、物质生活条件都是由一定阶级即统治阶级来代表的 B、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只有通过统治阶级及其国家的意志这一中介才能体现在法律中 D、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正是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分析中得出的 2.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B ) (司考.04.卷一. ) 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3.下列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 C ) A.法是有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 B.法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

6、 C法是由原始社会的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历史性 D.法是由严格的程序而来的,具有程序性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所有的国家意志都表现为法 B所有的“国家”意义上的法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C.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因此,具有统一性和权威性 D.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这种特殊就在于它具有国家意志性 5.法不同于同一上层建筑中思想意识和政治组织的特征是(D ) A.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 B.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D.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 6.下列有关法的强制性与国家强制力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法的强制性是国家强制力的一种表

7、现 B.国家强制力是法的强制力的外在力量渊源,对法来说不可或缺 C.国家强制力是法的强制性的外在力量渊源,对法来说可有可无 D.法本身只有国家强制性而不具有国家强制力 7.国家制定或认可,也就是使之有“国家意志”的形式。这一特征明显地表明法与其他社 会规范,如道德、宗教规范、政党或其他社会组织的规章以及习惯礼仪等的差别。结合上 述关于法的“国家意志性”观点,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这是从法作为一个整体并以国家名义制定和认可来说的。实际上构成这一整体的各个法律、法规是由各种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别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 B.法的“国家意志性”在涉及到习惯法时是不适用的,因为

8、习惯不经国家机关依法认可就 具有法律效力而成为习惯法 C.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征,对以成文法或制定法为主的国家,如德国、法国以及当代 中国是非常适合的,而对于英美等国家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来说,法院的判例同样具有 一定的约束力,因而判例的形成也就意味着对于国家意志性的例外 D.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这一基本特征,也就表明法又具有权威性、普遍性和同一性的非 本质属性 8.“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 仅仅在表述法律” “法是完全没有自己的历史的” ,关于下列选择项中,正确说明上 述观点的是:( A ) A.法律受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受到社会客

9、观规律的支配 B.法律虽然反映客观规律,但是也可以不反映客观规律 C.法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没有法律史 D.法律能否反映客观规律,完全受立法者自身素质所决定下列属于法的渊源中资源性要素的是(A ) A 国家政策 B.人民意志 C 乡规民约 D 道德规范 2、下列属于法的渊源中进路性要素的是(ABCD ) A 立法 B.司法 C 行政 D 国际交往 3、我国刑法第 12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 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 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这一规定 表明我

10、国刑法在有无溯及力问题上采用( C )原则。 A、从旧原则 B、从轻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4、对法律汇编与法内编纂之间区别的理解,可以有多种角度。下列哪一表述准确地揭示了 二者之间的区别?D A、法律汇编既可以由个人进行,也可以由社会团体乃至国家机关进行;法典编纂只能由 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进行 B、法律汇编是为了形成新的统一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典编纂是将不同时代的法典汇编 成册 C、法律汇编可以按年代、发布机关及涉及社会关系内容的不同,适当地对汇编的法律进 行改变;法典编纂不能改变原来法律规范的内容 D、法律汇编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污典编纂是一种在清理已有立

11、法文件基础上的 立法活动 5、根据法的形式的分类,下列不属于“法律”这一法的形式的有( D ) 。 A、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B、 宪法修正案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决定 D、 国务院关于实施退耕还林条例 6、当代中国的法适用于(ABCD ) 。A、悬挂中国国旗停泊在汉堡港的油轮 B、西沙群岛 C、吉林省吉林市石文镇 D、中国驻英国大使馆 7、某法院在审理一行政案件中认为某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 的规定,下列表述何者为正确?( BCD ) (司考.04.卷一.) A、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

12、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对地方性法规的合宪 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 B、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应当适用国家法律进行审 判 C、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通过所在法院报请最 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 求 D、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公民的名义向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 8、下列有关法源的说法哪些不正确?(BC ) (司考.05. 卷一.) A、大陆法系的主要法源是制定法 B、英美法系的法源中没有成文宪法 C、不同国家的法源

13、之间不能进行移植 D、在法律适用过程中,一般先适用正式法源,然后适用非正式法源 1、下列原则中属于程序性法律原则的是( C ) 。 A、诚实信用原则 B、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原则 C、无罪推定原则 D、罪刑法定原则 2、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C ) (司考.04.卷一.) A、法律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 B、法律原则在适用上容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 C、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 D、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 3、 公司法规定,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公司股票可以到境外上市,具体办法由 国务院作出特别规

14、定。该规则属于( D ) 。 A、义务性规则 B、准用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 D 、委任性规则 4、 宪法第 35 条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这条 规定属于(C ) 。 (司考.04. 卷一.) A、命令性法律规范 B、禁止性法律规范 C、授权性法律规范 D、义务性法律规范 5、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构成因素。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分类的表述哪一项可以成立?(A ) (司考.04.卷一.) A、 律师法第 14 条规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不 得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 ”此规定为义务性规则 B、 中小企业促进法第 31

15、 条规定:“国家鼓励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 术合作、开发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 ”此规定为强行性 规则 C、 宪法第 40 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 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此 规定为命令性规则 D、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 62 条规定:“军队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由中国人 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本条例制定。 ”此规定为准用性规则 6、法律原则可分为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下列属于政策性的原则是(BCD ) 。 A、诚实信用原则 B、四项基本原则 C、国家实行计划生育 D、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 。 A、法律规则在逻辑结构上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 B、并非每个法律规则在逻辑结构上都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 C、行为模式是法律规则的核心部分 D、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是法律后果的前提 8、 刑事诉讼法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