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原理(终稿)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810968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加工原理(终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机械加工原理(终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机械加工原理(终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机械加工原理(终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机械加工原理(终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加工原理(终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加工原理(终稿)(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造工程基础复习提纲 第 1 页 第一章 金属切削基本要素 1 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 1) 切削运动:成形运动和刀具是实现工件切削加工过程的两个基 本要素 (由主运动与进给运动合成合成切削运动) 2)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加工时即将被切除的表面) 已加工表面(已被切去多余金属形成符合要求的工件新 表面) 过渡表面(加工时由主切削刃正在切削的表面) 3)切削用量:切削速度,进给量(转一周沿进给方向的位移) ,切削 深度 2 刀具几何角度 1)刀具切削部分的结构要素:前刀面(切屑流过的表面) 、主后刀面 (与主切削刃毗邻,且与工件过度表面相对) 、副后刀面(与副切 削刃毗邻且与已加工表面相对) 、主

2、切削刃(前刀面上直接进行切 削的边锋) 、副切削刃、刀尖(交点、圆弧、倒角) 2)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 参考平面:基面、切削平面、副切削平面 测量平面:主剖面、主剖面参考系、法剖面、法剖面参考系 3)刀具标注角度(要求:能够严格按照画法几何原理绘制刀具切削 部分的图形并 标注外圆车刀六个基本角度) (1)主剖面参考系中的标注角度 基面内标注角度:主偏角(切削平面与进给平面) 、副偏角 主剖面内标注角度:前角(基面与前刀面) 、后角(后刀面与切 削平面) 、 切削平面内标注角度:刃倾角(主切削刃与基面) 副剖面内标注角度:副后角()制造工程基础 复习提纲 第 2 页 六个基本角度:前角 o 、后角

3、 o 、刃倾角 s 、主偏角 r 、副偏角 r 、副后角 o(2)法剖面参考系中的标注角度:法前角(前刀面与基面) 、法后角 (切削平面 与后刀面)制造工程基础复习提纲 第 3 页制造工程基础 复习提纲 第 4 页 3 切削层参数 (1)切削厚度h D :(2)切削宽度b D :(3)切削面积A D :(4)金 属切除率 Z w : 4 刀具材料 (1)对刀具材料的要求:硬度、耐磨性、耐热性、强度和韧性、减 摩性、导热性和热膨胀系数、工艺性和经济性。 (2)刀具材料的硬度、耐磨性与强度、韧性之间规律。 (硬度高耐磨 性也高,强度和韧性越高,硬度和耐磨性越差) (3)高速钢特点(强度、韧性、工艺

4、性好,价格便宜) (4)硬质合金的主要成分(金属碳化物WC、TiC) 、分类 (YG/YT/YA/YW) 、用途(高温,硬度,简单刀具) (5)涂层刀具的性能特点(解决硬度、耐磨性与强度、韧性之间的 矛盾,但抗弯强度下降,不能采用焊接结构,不能重磨使用) (6)陶瓷刀具的类别及性能特点(1 纯氧化铝陶瓷:抗弯强度低;2 复合氧化铝陶瓷:化学稳定性好,与加工金属亲和作用小,抗弯强度跟冲 击韧性差;3 复合氮化硅陶瓷:适合于切削冷硬铸铁和淬硬钢)价格低廉 (7)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硬度高,切削 速度快;不同点:氮化硼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更好,可耐高温不与铁亲和) 第二章 金属切

5、削过程 1 金属切削的变形过程 1)剪切滑移变形过程(金属切削过程就是工件的被切金属层在刀具 前刀面的推挤下,沿着剪切面(滑移面)产生剪切变形并转变为切屑的过 程) 2)三个变形区 3)第一变形区 (1)变形系数制造工程基础复习提纲 第 5 页 (2)剪应变(相对滑移) (3)剪切角 2 前刀面的摩擦与变形 1)前刀面的摩擦(由紧密型接触区的膜材起主要作用,不服从古典 摩擦法则) (1)外摩擦 (2)内摩擦 (3)前刀面内、外摩擦分布 2)滞流层和积屑瘤 (1)滞流层 (2)积屑瘤:形成机理(由于摩擦阻力的存在,使得切屑滞留在前 刀面上,与切屑速度呈 n 形关系) 、条件(推力 TFr ) 、

6、对切削过程的影 响(保护道具、增大前角、增大切屑厚度、增大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加速 刀具磨损) 3 加工表面形成 (1)加工表面形成过程 (2)加工表面特点 4 切削力与切削热 1)切削力的来源 (1)变形抗力(切削层金属、切屑和工件表层金属的弹塑性变形所 产生的抗力) (2)摩擦力(刀具与切屑、工件表面间的摩擦阻力)制造工程基础 复习提纲 第 6 页 2)合力、分力和功率 (1)合力、分力:主切削力(垂直于基面,与切削速度的方向一致) 、 切深抗力(在基面内,与进给方向相垂直) 、进给抗力(在基面内,与进 给方向平行) (2)切削功率(各分力消耗功率总和) 3)切削力计算 (1)切削力经验公式

7、:取得经验公式的过程 (2)单位切削力 4)切削热和切削温度场 (1)切削热的产生:三个热源(切削层金属发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 形、切屑与前刀面、工件与后刀面间消耗的摩擦功) (2)切削热的传导:四种传输方式(通过工件、切屑、刀具、周围 介质) (3)切削温度的分布 p67 图 5)影响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因素:切削用量、刀具角度、刀具磨损 5 刀具磨损 1)刀具磨损的形态 (1)前刀面的磨损:月牙洼(切削速度较高、切削厚度较大的情况 下加工塑性金属,当刀具的耐热性和耐磨性稍有不足时,在前刀面磨出一 个月牙洼) (2)后刀面磨损:刀尖磨损 VC 、中部磨损 VB:边界磨损 VN 2)刀具磨损过程及

8、磨钝标准 (1)磨损过程:三个阶段(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剧烈磨制造工程基础复习提纲 第 7 页 损阶段) (2)磨钝标准(考虑:工艺系统刚性、工件材料、加工精度和表面 质量、工件尺寸) 3)Taylor 公式 (1)使用寿命与 vc -T 关系 Vc=A/Tm (2)f-T, ap-T 关系与广义 Taylor 公式 f=B/Tn ap=C/Tp = 1 1 1 6 切削参数合理选择 1)切削用量选择 (1)切削用量与生产率 (2)切削用量与刀具使用寿命 (3)切削用量与加工质量 (4)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首先尽量选用大的切削深度,然后根据 加工条件和加工要求选取允许的最大进给量,最后

9、根据刀具使用寿命和机 床功率允许情况选取最大切削速度) 2)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前角(工件材料硬度强度低、塑性、冷硬严 重、抗弯强度大韧性好、系统刚性差、选择大前角) 、后角(粗加工、强 力切削、强度硬度高、系统刚性差、选择小后角) 、主偏角(粗加工、刚 性不足选大) 、副偏角(不引起震动、精加工、高强度硬度、切断选小) 7 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 1)切削加工性的概念:相对性制造工程基础 复习提纲 第 8 页 2)切削加工性指标:切削加工性等级 3)切削加工性影响因素:强度、硬度、塑性、韧性(越大,加工性 能越差)高温性能(越好,加工性能越好) 4)典型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超高强度钢、钛合金

10、、高温合金 8 切削液 1)切削液的种类:水溶液、乳化液、切削油 2)切削液的作用:冷却、润滑、清洗、防锈 第三章 机床与刀具 1 机床分类与运动分析 1)表面成形运动:主运动,进给运动 2 车床与车刀 1)加工范围:(各种回转面,如内外圆柱表面、圆锥表面、成形回 转表面和回转体的端面、螺纹面等) 2)车床种类:卧式车床(主轴箱、刀架、尾座、进给箱、溜板箱、 床身) 3)车刀:可转位车刀(使用可转位刀片的机夹车刀,他与普通机夹 车刀的不同点在于刀片为多边形,每一边都可作切削刃,用钝后只需将刀 片转位,即可是新的切削刃投入工作,当几个切削刃都用钝后,即可更新 刀片) 4 钻床与钻头 1)孔加工范

11、围的种类(主要加工外形较复杂,没有对称回转轴线的 工件上的孔,如箱体、机架) 、目的 2)麻花钻:结构(两条主切削刃和两条副切削刃,两条螺旋槽钻沟 形成前刀面,主后刀面在钻头的端面上)p135 5 铣床与铣刀制造工程基础复习提纲 第 9 页 1)加工范围(平面、沟槽、螺旋面) 2)铣床:升降台铣床:用途(单件、小批及成批生产中加工小型零 件) 、结构特点 3)铣刀:特点、分类(圆柱铣刀:卧式铣床上加工平面;端铣刀: 立式铣床加工平面;盘形铣刀:槽铣刀加工浅槽、两面刃铣刀加工台阶面; 三面刃铣刀切槽和台阶面;锯片铣刀、立铣刀、键槽铣刀、角度铣刀、成 形铣刀) 、用途 6 磨床与砂轮 1)加工范围

12、(磨削内、外圆柱面和圆锥面、平面、螺旋面、齿面以 及各种成形面,还可以刃磨刀具) 2)砂轮特性:磨料(氧化物系、碳化物系、高硬磨料系) 、粒度(磨 粒的大小程度,微粉40m) 、结合剂(陶瓷结合剂、树脂、橡胶、金属) 、硬度(砂轮的硬度用来反映磨粒在磨削力的作用下,从砂轮表面上脱落 的难易程度:工件硬度、加工接触面、精磨和成形磨削、砂轮粒度大小、 工件材料) 、组织(反映磨粒、结合剂、气孔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磨粒 在砂轮总体积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则砂轮的组织越紧密、气孔越小) 7 拉刀和拉床(拉床用拉刀进行通孔、平面及成形表面的加工) 第四章 定位夹紧及夹具设计 无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1

13、 表面质量基本概念 1)表面质量的含义:表面质量(指经过机械加工后,在零件已加工 表面上几微米至几百微米表面层所产生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以及表面层 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表面粗糙度(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它是切削 运动后,刀刃在被加工表面上形成的峰谷不平的痕迹) 、表面波度(介于 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周期性几何形状误差,主要是由加工过程中 工艺系统的振动所引起的) 、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表面层硬化深度和程制造工程基础 复习提纲 第 10 页 度,表面层内残余应力的大小、方向及分布情况,表面层金相组织的改变, 表面层内其他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 2)表面质量对使用性能的影响:耐磨性(摩擦副

14、的材料、热处理情 况和润滑条件、表面质量) 、耐疲劳性(粗糙度参数大,降低耐疲劳性) 、 配合质量(粗糙度参数大,配合间隙增大,配合精度降低) 2 表面粗糙度及其影响因素 (1)理论粗糙度:计算公式 (2)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切削用量(切削速度越大,粗糙度越 小) 、刀具角度(前角大粗糙度降低) 、工件材质(韧性越大的塑性材料、 粗糙度越大) 、积屑瘤、刀具材料、刃磨质量 3 加工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 加工硬化(表面层产生的塑性变形使金属晶体内产生剪切滑移,晶格 严重扭曲,并产生晶粒的拉长、破碎和纤维化,引起材料的强化,提 高硬度跟强度) 、 残余应力(切削过程中表面层组织发生形状变化和组

15、织变化时,在表 面层及里层就会产生互相平衡的弹性应力,称之为表面的残余应力) 、 表层相变() 4 加工表面质量控制 表面粗糙度选用,粗糙度、加工硬化、残余应力,相变的改善 第六章 机械加工精度 1 加工精度的概念 1)机械加工精度的含义:加工精度(零件经过加工后的尺寸、几何 形状以及各表面相互位置等参数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相符合的程度) 、加工制造工程基础复习提纲 第 11 页 误差(它们之间的偏离程度) 、尺寸精度(限制加工表面与其基准间尺寸 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 、形状精度(限制加工表面宏观几何形状误差) 、位 置精度(限制加工表面与其基准间的相互位置误差) 2)加工误差分类 (1)系统误差

16、(具有确定性规律的误差)与随机误差(具有统计分 布规律的误差) (2)静态误差(工艺系统在不切削状态下所出现的误差)与切削状 态误差 2 工艺过程的精度保证 1)试切法(每一工步或走刀前对刀,切出一小段测量,合适否;生 产效率低,技术水平高,单件小批量) 2)调整法(先按规定尺寸调整好机床、夹具、刀具、工件的相对位 置及进给行程;精度低,生产率高) 3 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提高精度的措施 1)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 (1)工艺系统精度和磨损的影响:机床精度、主轴误差、刀具精度 和磨损、夹具的制造精度和磨损(减小刀具磨损:进行尺寸补偿、降低切 削速度、选用耐磨性高的材料) (2)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工艺系统、刚度、柔度、 影响工艺系统刚度的因素(接触面表面质量、系统存在薄弱环节、连接件 夹紧力影响、摩擦力、间隙) 、工艺系统刚度组成() (3)切削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误差复映、误差复映系数 (4)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工件的热变形、刀具的变形、机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