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杆件的变形与位移计算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806297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弹性杆件的变形与位移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弹性杆件的变形与位移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弹性杆件的变形与位移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弹性杆件的变形与位移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弹性杆件的变形与位移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弹性杆件的变形与位移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弹性杆件的变形与位移计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弹性杆件的变形与位移计算 、 概念题 1判断题:(以下结论对者画,错者画)(1)杆件拉压变形时,其伸缩量只与外力、杆的材料、长度、截面积有关。 ( ) (2)梁的最大截面转角必发生在弯矩最大的截面处。 ( )(3)若等截面直梁某一段内弯矩皆等于零,则该段梁的挠曲线必定是一直线段,因而该 段梁各截面的转角皆相等。 ( )(4)等截面梁纯弯曲时,变形后梁的挠曲线必为一圆弧线;反之,若变形后梁的挠曲线 是一条圆弧线,则该梁必为纯弯曲。 ( )(5)图示两根等截面简支梁,其材料、跨度、截面尺寸和载荷集度均相同,因而它们跨 中的挠度相等。 ( )(6)圆轴扭转变形时的变形量只与外力偶矩、轴的材料、长度

2、、截面积有关。 ( )2、选择题:(1) 已知图示等直杆各段的抗拉(压)刚度相同,则变形量最大的为( ) 。A、 AB段; B、BC段; C、 CD段; D、 三段变形量相等。(2)图示三根梁的材料、横截面形状及尺寸均相同。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 A、三根梁的变形相同,梁中的最大线位移也相同; B、三根梁的变形相同,梁中的最大线位移不相同;C、三根梁的变形不同,梁中的最大线位移相同; D、三根梁的变形不同,梁中的最大线位移也不同。(3)图示桁架,两杆的EA相同,在铅垂力F作用下,节 点A将有( ) 。 A、向右的水平位移和向下的竖直位移; B、向左的水平位移和向下的竖直位移; C、只有向下

3、的竖直位移。 D、无位移。(4)图a、b所示两杆的材料、横截面面积和受力分别相同,长度l 1 l 2 。下列各量 中相同的有( ) ,不同的有( ) 。 A、正应力; B、纵向变形; C、纵向线应变; D、横向线应变; E、横截面上ab线段的横向变形。 (5) 阶梯形杆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A 1= 2A ,A 2=A ,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杆件受 轴向拉力F作用时,最大的伸长线应变是( ) 。 A、 ; EA Fl EA Fl EA Fl 2 1 2 B、 ; EA F EA F EA F 2 3 2 1 C、 ; EA F EA F 2 1 D、 。 EA F EA F 2 (6)研究梁的变形

4、的主要目的是( ) 。A、进行梁的强度计算; B、进行梁的刚度计算;C、进行梁的稳定计算; D、解决梁的承载能力。(7)图示两根简支梁完全相同,但加载的位置不同,下列关系中正确的为( ) 。A、 ; 2 1 2 1 , A A C C y y B、 ; 2 1 2 1 , A A C C y y C、 ; 2 1 2 1 , A A C C y y D、 。 2 1 2 1 , A A C C y y (8)梁上弯矩为零处( ) 。 A、梁的转角一定为零; B、梁的挠度一定为零;C、挠度一定为零,转角不一定为零; D、梁的挠曲线的曲率一定为零。(9)在小变形情况下,梁横截面的转角方程( ) 。

5、A、为挠度的函数; B、为挠曲线方程的一阶导数; C、为挠度的二阶导数; D、与挠度成线形关系。(10)提高钢制梁刚度的有效措施有( ) 。A、增加梁的横截面面积; B、用高强度钢代替普通钢;C、减小梁的跨度或增加支承;D、保持横截面面积不变,改变截面形状,增大截面二次轴矩。(11)相对扭转角 ,其单位为( ) 。 P x GI l M A、 度; B、 弧度; C、 度 / 米; D、 弧度 / 米。(12)图示受扭圆轴的B、C、D三个横截面相对于A截面的扭转角有四种答案,正确的 是( ) 。A、 ; AD AC AB B、 ; 0 , AD AC AB C、 ; AB AC AD 2 D、

6、 。 0 , AC AD AB 二、计算题: 7-1等截面直杆,其荷载及尺寸如图所示。已知横截面面积A = 10cm 2 ,材料的弹性模 量E = 200GPa。试求:(1)绘制轴力图;(2)各段杆内的应力;(3)杆的纵向变形 。 l 7-2图示钢制阶梯杆,各段横截面面积分别为A 1 =A 3 =300mm 2 ,A 2 =200mm 2 ,钢的弹性模量 E = 200GPa。试求杆的纵向变形及E截面的位移。 题7-1图 题7-2图7-3图示三角架在A点作用集中载荷F P ,其方向沿AB ,设各杆EA相同,试求A点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题7-3 图 7-4图示测力传感器测力时,弹性组件 AB

7、的应变值可通过粘贴在其上的应变 片测得。设弹性元件的弹性模量 E = 200GPa,直径 d = 20mm,测得应变 ,试求传感器传递的力 F 。 2 10 2 0 . 7-5试用积分法求以下各梁的转角方程和挠度方程,并求图(a)中A截面和图(b)中D 截面的转角和挠度。已知EI z 为常数。题7-4图 7-6试用叠加法求图示各梁截面A的挠度和截面B的转角。EI z 为常数。 题 7-5 图 7-7图 示木梁的右端由钢拉杆支承 。已知梁的横截面为边长a = 0.2m的正方形 , q = 40 kN/m,E 1 = 10GPa;钢拉杆的横截面面积为A 2 = 250mm 2 , E 2 = 21

8、0GPa。试求钢 拉杆的伸长 及梁中点沿铅垂方向的位移 。 l y 7-8两根横截面面积、长度及荷载均相等的圆轴,如图所示。已知 , kNm 10 e M , ,试求:(1)实心轴的最大切应力;(2)空心轴的最大和最小切应 m 1 l GPa 80 G 力;(3)实心轴和空心轴的最大扭转角;(4)分别计算二轴的应力比值和变形比值。题7-7图 题7-8图7-9圆轴如图所示,已知材料的切变模量 ,试求圆轴1-1、2-2截面间的 GPa 80 G 扭转角 及最大单位长度扭转角 。 12 max 题7-6图 题7-9图7-10等截面直杆如图所示,两端固定,横截面面积A = 20 cm 2,杆的上段为铜

9、杆,弹性摸量 E 1 = 100 GPa ;下段为钢杆,弹性摸 量 E 1 = 200 GPa 。若载荷 F P = 100 kN ,试求各段杆横截面上的应 力。 题7-10图7-11图示结构中,钢杆C D和E F的长度及横截面面积分别相同。结构未受力时, 刚性杆A B 位于水平位置。已知 F P= 50 kN ,每根钢杆的横截面面积 A = 1000 mm 2。 试求 两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题7-11图7-12图示阶梯形圆轴 A B ,两端固定,A C 段的直径为 d1 ,长度为 ;C D 段 a 的 直径为 d2,长度为 2 。在C 截面处作用有外力偶矩 ,若d1= 2d2,试作该轴的 a

10、 e M 扭矩图。 题7-12图7-13试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并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题7-13图 本章答案: 一、概念题; 1判断题:(1), (2), (3), (4), (5), (6)。 2选择题:(1)C , (2)D , (3)B , (4)第 1空(A、C、D) ,第 2空(B、E) , (5)D , (6)B , (7)C , (8)D , (9)B , (10)D , (11)D , (12)B 。 二、计算题: 7-1 。 mm l MPa MPa MPa DB CD AC 09 0 , 50 , 30 , 10 7-2 。 ) ( 5 0 , 5 0 mm u mm l

11、D 7-3 。 EA l F p y A x A 4 , 0 7-4 N k F 7 125 7-5 (a) , ) 顺时针 ( 6 11 3 EI qa A ; ) ( 24 41 4 EI qa y A(b) 逆时针) , ( 6 5 3 EI qa D ) ( EI qa y D 3 2 4 7-6 (a) ; (顺时针) , ) ( EI l F EI l F y B A 8 9 6 2 3 (b) ; (逆时针) , ) ( EI l q EI l q y B A 12 16 3 4 (c) ; (逆时针) , ) ( EI l q EI l q y B A 384 768 5 3

12、4 (d) ; (顺时针) , ) ( ) ( EI l q a l EI a l q y B A 24 5 6 5 24 3 2 (e) ; 3 16 48 ) 16 16 3 ( 48 2 2 ) ( , l a EI l F a a l l EI Fa y B A (f) 。 ) ( , ) ( 2 2 2 2 3 4 24 4 3 24 a l EI l q l a a l EI a q y B A 7-7 。 mm mm l y c 39 7 ; 286 2 7-8 (1) ; 3 45 max MPa (2) ; 7 15 3 45 MPa MPa n i m x a m (3)

13、; 00655 0 , 0109 0 rad rad x a m x a m (4) 。 601 0 ; 693 0 x a m x a m x a m x a m 7-9 。 m rad x a m o 267 0 , 000233 0 2 1 7-10 。 MPa MPa 40 , 10 2 1 7-11 。 MPa MPa 60 , 30 2 1 7-12 (略) 7-13 (a) ; 4 5 , 8 3 l q F ql F F C B A (b) ; 8 11 , 16 5 qF F F F F C B A (c) ; 5 9 , 8 2 , 5 6 kN F m kN M kN F B A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