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塔之流行病学复习重点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786164 上传时间:2018-03-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塔之流行病学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塔之流行病学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塔之流行病学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塔之流行病学复习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塔之流行病学复习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塔之流行病学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塔之流行病学复习重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行病学复习重点 (题型:单选:30 道,名词解释:5 道,简答:4-5 道,问答:2 道。以下是老师划出的重 点,全部掌握能拿到 60% 的分数,大家要给力啊!) 第一章 1、流行病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 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和制定防制疾病 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基本内涵:1 它与预防医学其他学科一样,研究对象是人群。2 它研究的内容是疾病(包括 伤害等)和健康状况(包括社会的和谐)3 研究任务是阐明人群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 其影响因素,研究和制定防制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以及策略和措施的效果评价 等。4 目的是防制疾病、促进健康等。

2、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般可分为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观察性研究又分为 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观察法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描述性研究分为横断面研 究、比例死亡比研究和生态学研究,分析性研究分为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实验性研 究分为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社区干预试验。 3、疾病检测概念 疾病监测又称流行病学监测,是长期地、连续地、系统地收集、核对和分析疾病的动态分 布以及影响因素的资料,并将信息及时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4、类实验概念 一个完整的现场研究应具备实验性研究的四个基本特点:设立对照,随机分配,人为干预, 前瞻追踪。如果一

3、项实验研究缺少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征,这样的实验称为类实验。 5、社区干预试验 社区干预试验是指研究者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以人群为整体,针对疾病发生的病因采取 的某种干预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的一种前瞻性、实验性研究方法。 6 流行病学的应用:1 描述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 2 疾病预防 3 疾病监测 4 探索疾病病因 和危险因素 5 揭示疾病的自然史 6 疾病诊断、防治的效果评价 7、流行病的基本观点 1 群体的观点 2 社会医学和生态学的观点 3 比较的观点 4 多病因论的观点 5 概率论的观 点 第二章 1、率、相对比、构成比概念 率又称频率指标,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和可能发生

4、该现象的总 例数的比,用来说明某种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相对比是表示两个相关事物指标之比,用来说明一个指标是另一个指标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构成比是事物或现象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比重,是一类反映静止状态内部构成成分占全体比 重的指标。 2、发病率、患病率、续发率、病死率、潜在减寿年数、伤残调整寿命 发病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指一年) ,特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出现的频率。它反映 疾病发生的频率,通过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某病发病率,可用于病因学的探讨和防制措施 的评价。 公式:新发病例数除以同期暴露人口数(等于年初人数+年末人数之和除以 2) 续发率又称家庭二代发病率,指在某些传染病的最短和最长潜伏期

5、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 病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常用于比较传染病传染力的强弱、分析流行因素 及评价防制措施效果。 公式:易感接触者发病人数除以易感接触者总人数,分子分母不包括首发病例。 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如 特定时间为某一时点则称为时点患病率,不超过一个月。如特定时间为一段时间,通常超 过一个月,则为期间患病率。 公式:新旧病例数除以人口数。 病死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 ,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的比例,一般用 百分比表示。它表示确诊疾病的死亡概率,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公式:某病死亡人数除以患该病人数。 潜在减

6、寿年数(PYLL)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寿命之差的总和,即由 于死亡而造成的寿命损失。 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两部分:一是 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二是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 3、疾病流行强度是指某地区在一定的时期内,某人群的发病数量的变化以及各病例之间的 联系程度。常用的术语是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等。 4、出生队列研究是将同一年代出生的人群作为一个出生队列,描述不同的出生队列在不同 年龄时的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从而分析致病因素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用于慢性病的年龄 分布分析。 5、疾病分布形式的描述:年龄分布,时间分布,

7、地区分布 6、疾病的时间分布类型: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波动 7、周期性:疾病每隔一定的年限发生一次流行,并具有规律性。多见于呼吸道传染病。 8、移民流行病学:是三间分布综合描述的典型例子。通过移民人群研究疾病的分布并寻找 病因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人群和原居住地人群的某病发病率或死 亡率差异,分析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的关系。 原则:若某病在移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不同,而接近移居地当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则说明这种差别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若某病在移民 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相同,而与移居地当地人群的发

8、病 率或死亡率不同,则这种差别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 第三章 1、描述性研究的定义与分类 描述性研究是根据已有的资料或对专门调查的资料,按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特 征(三间分布)进行系统性条理性归纳、整理后,对疾病和健康状况进行客观的描述,在 此基础上发现某些线索,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进一步提出研究的假设,为分析性研究提供线 索的一种方法,它是揭示因果关系的探索过程中最基础的步骤。 描述性研究包括:历史常规资料的分析,个案调查(个例调查和病例报告) ,现况研究(横 断面研究) ,生态学研究(相关性研究)以及筛检等 2、描述性研究的特点 1 它需要大量、范围广的原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初步分析,为

9、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线索。 但是,得出的结论只是假设,假设是否正确,需要深入分析。2 它不需要设立对照,只是 对观察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客观的反映,不进行比较分析,不涉及客观事物的本质或因果关 系。3 它常常是既描述又分析,在描述中分析,在分析中描述,往往不存在只描述不分析 的情况。 3、个案调查的定义、目的与用途 属于描述性研究,又称个例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 的环境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它的病人一般为传染病病人,但也可以是非传染病病人或病 因未明疾病的病例等。 目的与用途:1 探索病因线索,2 总结分析疾病分布特征,3 核实诊断,为治疗和护理提供 指导,4 为疾病监

10、测提供资料 4、现况调查的目的、特点、种类 现况调查又称横断面调查,是根据研究的需要,运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去收集特定时 间内、特定人群中那些和疾病或健康状态有关的变量,以描述目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 及其有关因素。也称现患率研究。 目的:1 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 2 提出病因假设 3 筛检疾病或健康缺陷 4 评价疾 病的防治效果和健康促进措施的效果 5 用于疾病监测 6 其他 特点:1 时序上属于横断面研究 2 不能得出有关因果关系的结论 3 一般不用于病程较短的 疾病 4 相关因素的选择和解释有一定的限制 种类:普查和抽样调查 5、抽样调查、普查概念 普查是为了解某种疾病的患病率

11、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内、特定范围内对人群中每一个 成员都进行调查或检查的方法。 抽样调查是在特定时间、特定范围的某人群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对象作为 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并用结果来推论该人群状况的一种调查方法。 6、抽样方法、各种的定义1 单纯随机抽样,按照随机化的原理,从总体中随机抽出 N 个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的方 法。 2 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指把总体中的全部单位或对象按某一标志排列起 来进行编号,随机选择第一个号码后,按固定顺序和间隔抽取个体组成样本的方法。 3 分层抽样,按某种特征或特性,将总体内部分为不同的层,然后在各层内随机抽取一定 数量的个体组成样本的方

12、法。 4 整群抽样是指将总体中的个体组成不同的集团或者利用已经现成的集体,随机地选择一 个或几个集体,对其中的每个个体进行调查的方法。 5 多级抽样,是指在现实研究或调查中,往往单一的一种抽样方法难以得到研究的真实性 及可靠性的要求,故将上述的基本抽样方法组合进行多次、多级抽样的方法。 7、现况调查中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选择偏倚是指在选择研究对象的过程中,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不能代表整个研究人群,从而 导致研究的结果与真实的情况不符。选择偏倚的控制是通过随机选择研究对象,提高应答 率或谨慎推论来达到。 信息偏倚是指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收集的信息与真实情况不符。信息偏倚的控制应针对 不同的偏倚来源进行

13、控制,如对调查员应加强对调查员的培训、统一调查标准,对被调查 者对象应耐心仔细询问、消除被调查对象疑虑,对调查工具应进行预试验、定期校正仪器 等。 8、现况调查研究步骤 1 明确调查目的和类型 2 确定研究对象、样本量及抽样方法 3 资料收集 4 资料整理与分析 5 调查结论 9、生态学研究概念、生态比较研究、生态趋势研究概念 又称相关性研究,是描述性研究的一种类型。它是以群体为基本单位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分 析,以此来研究暴露因素与疾病间的关系。它通过描述某疾病或健康状态在各人群中所占 的百分数或比数,以及有某项特征的个体在人群中所占的百分数或比数,对这两类群体的 数据分析比较,研究某疾病或健康

14、状态的分布与人群特征分布的关系,从而探求病因线索。 生态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暴露水平的人群中某因素的平均暴露水平和疾病或健康状况频 率间的差别,了解这些人群中该种类暴露因素的频率或水平,并与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对比看是否一致,从而为探索病因找到线索。 生态趋势研究通过连续观察一个或多个人群中平均暴露水平的改变和疾病或健康状况频率 变化的关系,了解这些人群中该种类暴露因素的频率或水平的变化趋势,比较暴露前后疾 病与健康状况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变化情况来推动暴露因素与疾病间的联系。 10、生态学研究目的 1 提出与疾病分布有关的病因假设 2 评价干预实验或现场实验的效果 3 为疾病监测提供依 据 第

15、四章1、病例对照研究概念、基本原理 病例对照研究是选择了一定数量的确诊某病病人作为病例组,另选了相应数量的未患该病 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组,调查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其某可疑因素的暴露比例, 以分析该因素与疾病的联系。 基本原理:以确诊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 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等方式搜集病例与对照既往可能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 测量并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和暴露程度的差异,并根据统计学方法检 验结果,来判断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及其关联程度的大小。 2、暴露概念 指研究对象接触某些待研究的因素(生物、物理、化学及社

16、会心理因素等)或具备某种可 疑与患病有关的特征,或曾受到过某种可疑与患病有关的因子的影响。 3 病例对照研究基本特点、研究类型 特点:观察性,回顾性,由果及因 ,设立对照组,无法确定因果关联 研究类型:病例与对照不匹配,病例与对照匹配 4 病例对照研究实施的基本步骤 1 提出病因假设 2 制定研究计划 3 培训调查员并进行预调查 4 开展正式的调查 5 资料的整 理与分析 6 总结并提交研究报告 5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处理、分析 资料的收集:医院病案记录,疾病登记报告等摘录,检测病人的标本或病人的环境获得, 对病例或对照的询问调查中取得(调查问卷) 分析:一、描述性统计1.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描述研究对象人数及各种特征的构成) 2、均衡性检验 :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在研究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特征方面有否可比性, 两组非研究因素均衡,其暴露率的差异与发病有关。 二、 统计推断 1、分析研究因素与疾病有无关联(四格表卡方检验) 2、计算关联强度 OR 值 3、估计 OR 的可信区间 6 病例对照研究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混杂偏倚:匹配法 分层分析法 多因素分析 信息偏倚包括调查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