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34784208 上传时间:2018-03-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 注意事项:必须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I卷 阅读题(共40分) 一、课内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3题。 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 “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 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 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 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 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

2、诗 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 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 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 ”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 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 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钱钟书谈中国诗节选) 1.对上面两段话内容的

3、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诗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应有悠远的意味。 B.中国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比较深奥难于理解。C.魏尔兰也主张诗歌应有深远的意境,富有含蓄和暗示性。 D.押韵上的禁律并不是造成中国诗篇幅短的根本原因。 2.对上面两段话的评析和由这两段话引发的联想,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形式与旨趣,相依更应相谐,诗歌创作如是,小说、散文何尝不是? 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确有共识,读钱文可见一斑。 C.中国诗人在精雕细刻中练就了技艺,但会不会束缚才智,让人思度。 D.行文机巧:明扬中国诗歌之长处,暗讥西洋诗歌之短弊。 3.对“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句理解恰当

4、的一项是 A.从短小的篇幅中体味到悠远的意境。 B.在容易理解的内容中看到悠远意境。 C.在篇幅短小的诗歌中抒发含蓄感情。 D.在简洁的语言中感受余音绕梁之美。 二、课内古诗文阅读、默写(20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47题。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 “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

5、窈然, 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盖余所 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 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 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

6、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 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 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 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其文漫灭 文:文饰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山南为阳C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D何可胜道也哉 胜:尽 5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C则或咎其欲出者 择其一二叩

7、之D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肇锡余以嘉名 6下面对文章的评价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自然,并且前后呼应, 结构严谨,行文缜密。B与一般游记不同,本文不注重山川风物的描写,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 的,记游是为说理服务的。 C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道理,同时也谈及到凡 做任何事都要有“志”的道理。D即使是说理文字,本文也是十分有节制,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 当。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二)诗歌阅读(5分)8阅读下

8、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 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上片勾画出农村夏夜图具有怎样的特点?词人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 (3分) (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9.补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每空1分,共5分) (1)丛菊两开他日泪,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悟已往之不谏,_。实迷途其未远,_(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 大弦嘈嘈如急雨,_。嘈嘈切切错杂弹,_。 (白 居易琵琶行 )(2) ,直

9、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 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 (诗经 氓 )师者, 。 ,孰能无惑?(韩愈师 说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 桥 大王庄是乡里出了名的钉子村,老百姓从不买政府的帐,无论是以前收缴公粮,还 是现在的计划生育,都是出了名的老大难村,这让每任乡长都头疼得不得了。 其中轰动一时的村民起哄事件,就发生在大王庄。计划生育乡小分队遭到村民围攻。 派出所过去抓人,人一个没有抓走,警车反被推翻。这件事情被某报社记者知道了,一 篇如何处理好干群关系上了报纸。乡领导因为没有做好群众工作挨了批,从此再也 没人过问大王庄。个别领导说的也有道理:惹不起还

10、躲不起吗? 大王庄的领导班子形同虚设,没人愿意去当村长,谁当谁就会被孤立,甚至半夜有 人将屎糊到门上。当然更没有哪个乡镇干部愿意去大王庄“碰钉子”,所以多年来大王 庄一直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大王庄的西北有一条河滩,光河滩里的沙滩就有一里多长。因为交通不便,别说外 村的姑娘都不嫁过来,连外面做生意的也不愿意进来。这条河滩成了大王庄人的心病。 一天有消息传来,说河滩上要架桥了。人们半信半疑地向河滩走去,果然有几个人 在勘测丈量。这存每轰动了整个村庄,男女老幼像赶集一样纷纷涌向河滩。 河滩上,几个人在烈日下正在紧张地勘测着,其中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大家都认识, 他是前些天,为村民算命相面的“刘半仙”。

11、 “刘半仙”给人相面算卦不收钱,更多时间是凑到人多的地方跟人聊天、叙家常。 刘半仙每天早上来下午五六点走人。村里有人请刘半仙吃饭,刘半仙也不客气。刘半仙幽默风趣,很快跟大王庄的村民混熟了。人多的时候,刘半仙讲的更多的是外面的世界、 社会发展前景、国内国外新闻人们感到刘半仙确实有学问,都喜欢听他讲。 一个多月没有见到刘半仙了,没想到在这里碰上了。人们“呼啦”一下围住了刘半 仙,有人大声喊道:“刘半仙,这些天跑哪里去了?” 一个干部模样的人站在了刘半仙的前面说道:“什么刘半仙,这是我们乡的刘乡长!” 一听刘半仙是乡长,人们像潮水一般退了回去,站在远处呆呆地望着,因为在与刘 乡长相处的日子里,他们没

12、有少说乡村干部的坏话。 刘乡长看见乡亲们一知道自己是乡长,就像躲瘟神一样躲开,心里不是个滋味。他 看了看大家说道 :“乡亲们,那段时间的接触,我了解了大王庄人的淳朴和现实困难, 因我们领导不力,让乡亲们受苦了。这一个多月来我通过各种渠道争取了五十万元资金, 准备在这个河滩上架一座桥,希望大家能支持我。” 村民们还是站在远处观看,没有一个接茬的。 刘乡长知道大家还是不信任自己,他向人群深鞠一躬说道:“请大家相信我,也希 望你们能积极配合!” 这时,一个七旬老人走了上来,紧紧握住刘乡长的手两眼含泪说道:“能把这座桥 架起来,你就是我们村的大恩人。你不辞辛劳给我们架桥,我们如果不支持你我们还算 人吗

13、?” 刘乡长紧紧握住老人的手说道:“谢谢老王叔的支持,我代表乡政府感谢您!” “你给我们架桥,道谢的应该是我们,我没有别的支持你,我有三个儿子五个孙子, 从现在开始,就把他们交给你了,他们义务架桥,不要分文!” 人们纷纷围过来,异口同声地说道:“我们愿意义务架桥,请刘乡长安排我们任务 吧!乡长激动地握住乡亲们的手连连点头,他两眼含泪看了看天空,蔚蓝的天空中一行大雁 从远方飞来。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1年第8期) 10小说中“刘乡长”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回答。(2分) 11小说前三段写出了大王庄的什么特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2理解结尾段划线句的含义。(3分) 他两眼含泪看了看天空,蔚蓝的天空中一行大雁从远方飞来:13小说以“桥”为标题,有哪些含义? (5分)第II卷 表达题(6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4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牒血 殒落 沁人心脾 闲暇B赁屋 漠拜 汗流夹背 遐想C悱侧 蓦然 降格以求 缙伸 D谥号 颓废 实至名归 山麓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落后就不能实现社会主义,这种反动论点早已经被列宁和毛泽 东驳得淋漓尽致 B站在新世纪的门口,眼中是太多的浮华和喧嚣,人们往往乐于浅尝辄止地游历四方, 匆忙间,却忽视了文化的绚烂和土地的厚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