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c管桩技术交底通知单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782224 上传时间:2018-03-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hc管桩技术交底通知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phc管桩技术交底通知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phc管桩技术交底通知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phc管桩技术交底通知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phc管桩技术交底通知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hc管桩技术交底通知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hc管桩技术交底通知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莱阳制梁场临建工程 技术交底通知单 第 1 页 共 11 页 技术交底通知书工程名称:莱阳制梁场临建工程 2010 年 12 月 5 日 工程项目 沉桩 工程部位 制、存梁台座 工程数量 1212 根 500 进度要求 2010.12.11- 2010.12.30 接受班组 及 有关人员 质 量 标 准 1、施工 规范及质量验收标 准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2、PHC 桩制作及拼接 质量标准 (1)桩的棱角破 损深度应在 10mm 以内,其总长度不大于 40cm ;预应力混凝 土桩表面裂缝深度不应大于 7mm ,裂缝宽度不应大于 0.15mm

2、;横向裂缝长度不 应大于直径或对角线 1/3; 纵向裂缝长度不应大于直径或对角线的 1.5 倍。 (2)管节混凝土表面 应密实不得出现露筋空洞和缝 隙夹碴等缺陷。 (3)管节表面的蜂 窝麻面砂线等缺陷应符合表 1-1 规定。 (4)预制管节 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2 规定。 管节表面缺陷限值表 表 1-1 限值 工程部位 缺陷 大气区、水位变动区及陆上结构的外露部 位 蜂窝面积 小于所在面积的 2 ,且一处面积不大于 0.4m2 麻面砂斑面积 小于所在面积的 5 砂线长度 每 10m2 累积长度不大于 0.3m莱阳制梁场临建工程 技术交底通知单 第 2 页 共 11 页 质 量 标 准 预制管

3、节允许偏差表 表 1-2 项目 允许偏 差 项目 允许偏 差 项目 允许偏差 管壁端面倾斜 /100 管节外周 长 +15 -5 管节壁厚 +10 -0 管节椭圆度 不大于 5 管节长度 3 管节端面倾 斜 d/1000 预留孔直径 3 注:d管节 直径, 管壁厚度。 3、PHC 管桩陆上沉桩质量 PHC 桩陆上沉桩质量检验标准 表 1-3 检查规定 检查项目 质量要求 和允许偏 差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备注 桩位 100mm 抽检 2% 经纬仪检查 用经纬仪和钢尺量纵 横两方向,取大值 垂直度 1/150 查施工记录 经纬仪检查 4、设计桩顶标高 制梁台座桩顶标高为+31.09m 存梁台座桩

4、顶标高为+30.89m , 检测台座桩顶 标高为+31.39m 。莱阳制梁场临建工程 技术交底通知单 第 3 页 共 11 页 施 工 程 序 及 操 作 要 点 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 测偏位 测标高及贯入度 测桩位 测桩身垂直度 测平面扭角 施工准备下桩、 压锤 测量定位 吊桩入龙口 桩机就位、 调整 锤击沉桩 起锤移桩机 验收 管桩进场、 质量检验 PHC 管桩预制莱阳制梁场临建工程 技术交底通知单 第 4 页 共 11 页 施 工 程 序 及 技 术 操 作 要 点 2、工程概况 青荣城际铁路位胶东半岛,连接了青岛、烟台、威海地区的主要城市, 是半岛 城市群的重要联络通道。中交二

5、航局青荣城际铁路施工指挥部第二项目部施工范 围起止里程为:DK121+000 DK133+175 ,正线长度 12.175km。 莱阳制梁场按功能区域划分成制梁区、存梁区、和混凝土拌合区三大作业区。 制梁区主要有制梁台座、钢 筋绑扎台座、内模 组拼台座、 钢筋房、钢绞线制束车间 以及生产、 办公用房和各种加工车间等;存梁区主要有存梁台座和静载试验台座 等;混凝土拌合区主要有搅拌站、混凝土泵站和砂石料场等。制梁台座每端为双排 10(8)根 500 桩,双层存梁台座每端为双排 12 根 500 桩,检测台座每端为双 排 8 根 500 桩。 3、施工 顺序 由于受现场施工条件的影响,先施工制梁区

6、PHC 桩,由西向东逐排施打。然后施 工存梁区 PHC 桩,由西向 东逐排施打,同 时施工其余区 PHC 桩,由中 间向两端 施打。 4、测量定位 先精确测放出中桩及控制桩的桩位,用木 桩做好标记 ,并报测量监理验收。然后根 据管桩施工平面布置图用钢卷尺逐桩测放桩位,并用小竹片桩及石灰标识,小竹 签顶宜与地面大致平齐,防止机械行 驶及其它因素 导致桩位移动,用不同颜色的 油漆刷小木桩以区分不同的桩(桩径、桩长、 桩顶标高等)。 桩位放样完成后,对已 定好的轴线进行复核,根据 桩位图逐桩位校核, 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纠正,并在 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复核桩位。 5、管桩进场验收 管桩进场后应附出厂合格

7、证、质保书和检验报告,根据出场合格证核对进场 的管桩上标注的生产日期和编号,并做入 场登记。与合格证不符的或来历不明的 管桩坚决予以退场。按照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等相关规范、标准和设计图纸进 行验收。 对不符合质 量要求的管桩要求退场。在 检验合格的管桩桩端编号、注明检验日期。莱阳制梁场临建工程 技术交底通知单 第 5 页 共 11 页莱阳制梁场临建工程 技术交底通知单 第 6 页 共 11 页 施 工 程 序 及 技 术 操 作 要 点 6、桩的堆存要符合下列要求: 存放 场地要平整、 坚实,减少产生不均匀沉降; 按二点吊 设计 的桩采

8、用二点支垫堆存,支 垫位置按设计吊点位置确定,偏 差不宜超过200mm。当桩长期堆存时, 为避免桩身挠曲,宜采用多点支 垫; 现场堆放 桩 的堆放层 数一般不超过 2 层。桩堆两侧底层桩 与地面之间应用大木楔塞 死,防止管桩滚落管桩临时 堆放场地要求平整、 坚实 ,并方便管 桩进场及施工期间 管桩的起吊。 7、沉桩 根据沉桩流程安排要求,由挖机将管桩驳至桩位附近, 桩机就位后起锤,将管 桩吊 起喂进桩帽, 调节桩架位置,使 桩尖对准样桩,由两台经纬仪十字交会校核桩位并 控制其垂直度,待桩身稳定后,放下桩锤,压桩下沉,直至 稳定并满足垂直度要求 后,开油门锤击。开始 锤击时锤的能量应控制在 1-

9、2 档范围或空锤试击、重锤轻击。 第一节桩的沉桩质量非常关键,其沉桩时的垂直度精度将会 对整桩的垂直精度及 桩顶完好等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下桩过程中,正、侧 面的经纬仪要认真观察,及时 调节桩架使桩锤、 桩帽、 桩身处在同一垂直线,并使桩架龙口与桩身保持平行,以 免产生偏心锤击。 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 0.5%,如果偏差超 过 0.5%,必须及时 调整,必要时可将打下的桩拔出重新下桩。 8、送桩 送桩前,根据原地面 标高计算成桩顶面离地面高度,根据计算结果将成桩后预定 的地面位置标示在送桩器杆上。将送桩器套在桩帽上,使送桩杆帽与桩顶接触平 实,利用经纬仪调整管桩的垂直度,再重合送桩器与管桩轴线

10、并紧固,然后开始沉 桩。 锤击沉桩开始时应以锤的最低能量档位施击,甚至空 锤敲击几下,待 桩身有明 显贯入度后,方可加大能量 继续锤击沉桩。施工方法与底桩施沉方法相同。沉 桩及 送桩过程中, 测量工应始终通过仪器观测桩的入土情况,并记录锤击数, 计算每米 贯入度及停锤前最后三阵的平均贯入度。桩顶标高由水准 仪测量控制。桩顶标高= 水平点高程+仪器高度(读尺)-桩垫木厚-送桩杆读尺数。送 桩至设计标高后停锤, 利用打桩机上的起重设备拔出送桩杆,移机后用大石 块堵住管桩口。莱阳制梁场临建工程 技术交底通知单 第 7 页 共 11 页 施 工 程 序 及 技 术 操 作 要 点 9、沉桩 注意事项

11、(1)替打或送 桩器与桩周应有 5 10mm 间隙。 (2)打 PHC 管桩时, 桩垫材料选用木质或马粪纸, 桩帽和送桩杆里的桩垫厚 度不得小于 10cm ,并做到一桩一垫。 (3)桩锤、替打和 桩应保持在同一直在线,不得偏心 锤击。 (4)当出现贯 入度反常、 桩身突然下沉、倾斜、 桩身裂缝、 桩顶破碎应立即停 锤,会同 设计、监理及建设单位共同研究解决。 (5)沉桩过程中技 术人员要在现场观察并处理所发生的问题。 (6)沉桩过程要有完整 记录。 (7)停锤控制 标准:以桩顶设计标高控制为主(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 0mm+100mm )。桩的贯 入度为辅助控制(最终贯入度 5 10mm/ 锤

12、)。 10、每根桩沉桩时填写“沉桩记录表”,每天沉完 桩后及时填写沉桩综合记录表。 沉桩记录要准确反映停锤前几阵的贯入度和锤击部的反跳高度。打桩施工完毕, 须对桩的实际位置、桩顶标 高等进行实测,提供符合要求的桩位布置图及各桩的 指标资料报业主和监理方审查备案。 11、停 锤标准 (1)设计桩端土 层为硬塑状的粘性土或粉细砂时, 应 以标高控制为主,当 桩端 达不到设计标高时应用贯入度作为校核。 当桩端已达到设计标高而贯入度仍较大时, 应继续锤击使其贯入度接近控制 贯入度。当桩端距离设计标 高尚较大,而 贯入度小于控制 贯入度时可按(2)项执行。 (2)设计桩端土 层为砾石、密 实砂土或风化岩

13、时,应 以贯入度控制。当沉桩贯 入度已达到控制贯入度,而 桩端未达到设计标高时, 应继续锤击贯入 100mm 或 锤击 30-50 击,其平均贯入度不应大于控制贯入度,且桩端距设计标高不宜超过 1-3m(硬土层顶 面标高相差不大时取小值)。超 过上述规定由有关单位研究解决。莱阳制梁场临建工程 技术交底通知单 第 8 页 共 11 页 施 工 程 序 及 技 术 操 作 要 点 12、常 见质量问题分析与处理 12.1 桩顶位移 压桩过程中,相邻的桩产生横向位移或桩上升现象。主要原因:桩数较多,土 层饱和密实、桩间距较小。在压桩时土被挤到极限密 实度而向上隆起,相 邻的桩一 起被涌起。在软土地施

14、工时 ,由于 压桩引起的空隙压 力把相邻的桩推向一侧或涌 起;桩位放线不准;偏差过大;施工中桩位标志丢失或挤压偏离,施工人员随意定 位;桩位标志混淆、搞错等,造成桩位错位较大;选择 的行车路线不合理;土方开挖 方法及顺序不正确。 预防措施:压桩期间不得同时开挖基坑,需待压桩完毕后相隔适当时间方可 开挖;基坑边不得堆放土方;认真按设计图纸放好桩位, 设置明显标志,并做好复 查工作, 选择合理压桩机行 车路线。 12.2 桩倾斜 插桩初就有较大幅度的桩端走位和倾斜。碰到此种情况,很可能 在地面下不 远处有障碍物。 压桩过程中出现桩身垂直偏差过大。原因分析:场地不平导致压桩机本身倾 斜,则桩 在沉入过程中会产 生倾斜;稳桩时桩不垂直,送 桩器、 桩不在同一条直线 上。 预防措施:场地要平整,如场地不平,施工 时应在压桩 机行走路线加钢板,使 压桩机底盘保持水平。将打 桩范围内的地面下旧建筑物基础、 块石等障碍物彻底 清理干净。 12.3 桩尖达不到设计深度 同一地段大批管桩达不到设计深度时的原因可能是:设计地质情况与实际不 符,致使设计考虑持力层或 选择桩尖标高有误。 处理方法:遇到此情况必须报告设计院,由 设计院做出处理意见。在施工 时要 注意桩身变化情况,防止因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