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意效果的4种色调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782001 上传时间:2018-03-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画意效果的4种色调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画意效果的4种色调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画意效果的4种色调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画意效果的4种色调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画意效果的4种色调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画意效果的4种色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意效果的4种色调(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画意摄影以其唯美的画面语言及美好的设计内涵一直是人像摄影的一种重要形式。画意摄影以 其独特的风格已成为摄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本期我们就针对画意效果的4种色调进行详 细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对大家今后的创作有所帮助。 画意照片的特点 画意摄影就目前影楼摄影来说,主要有西洋油画和中国国画两种效果,这两种效果都可通 过电脑制作出来。我们这里主要介绍的是油画风格的画意照片的后期制作方法。 西洋油画风格以其凝重的色调及影调来表现画面的氛围与厚度感,因此这类风格的照片的 背景道具的色调与质感就相当重要。欧式田园背景或影调对比强烈的深色背景是比较符合油画 特点的。一幅好的油画背景就可保证我们的作品有强烈的空

2、间感。 画意照片的色彩表现画意效果的色调通常是表达一种感觉。画意效果的人像照片应该像油画一样能够渲染一定 的情绪,并且照片的色彩偏向于油画的色彩。照片的画意一般是体现在色彩上面,通常画意给 人的感觉是有一种朦胧及强烈的色彩感,所以制作画意照片的重点在于色彩和人物情绪的表达。画意照片的用光特点 用光是画意照片拍摄的一大难点。画意照片的画面要具有凝重的影调感,所以,布光基本 上都是以单灯或者单组光源为主,并且需要加上辅助光源修饰光效。三角光,蝶型光,全侧光 等是我们常用的油画照片拍摄的布光方式。为了更好表现画面的油画色彩,低色温的持续光源 的是最佳的选择,并且,这种灯光由于本身光质较硬,更有利于表

3、达油画般的影凋效果。 画意色调调整的着手点 通常画意照片的色调有黄绿调、棕调、暗调和艳丽色调4种,为获得不同的色调而运用的 调色方法也不尽相同。暗调通常都是通过直接对饱和度及明暗度进行调整而得到的。绿调、棕 色调通常都是在降低饱和度之后再进行加色而得到的,比如绿调的要加绿色,棕色调的自然是 加棕色。而艳丽色调不同于其它几种色调,在调整时保持饱和度不变,然后让整个画面的色彩 尽量显的斑斓绚丽,艳丽色调通常都是指背景而言。 画意照片的细节要求 画意照片的背景通常都有些许朦胧感而更显得柔和,这些我们可以通过Photoshop滤镜里 的“模糊”效果来达到,或者使用“模糊工具”也可以。 画意效果调整的技

4、巧、方法 画意照片的首要要求是整体(光线/明暗/色彩)要柔和,反差不能太大,应尽量避免太多 的高光及死黑的暗部,特别是人物与背景的明暗反差不可太大,并且人物及背景本身的阴影区 和高光区反差不能太大,如果背景反差过大,可直接修饰。因为在后期处理上,我们都会对背 景进行模糊处理,这样就不会有过渡不自然的地方出现了。如果脸部有高光区域致使反差较大 的话,要尽量使面部反差降到最低。 画意效果调整的注意事项 在调整画意照片时,我们应当注意光线效果,背景及脸部的光比不要大,色彩应做到统一,色块应均匀,色彩反差应尽量降低。 黄绿色调画意效果 图 1 调 整前,画面感觉过于平淡,并且图像有些发灰 图 1-1

5、经过对色彩的调整,图像有浓郁的色彩感关键词:修补工具、磁性套索、高斯模糊、色彩平衡、曲线 操作步骤 1.观察原图,图片的背景是一种抽象的绿色画布,摄影师在前期拍摄时添加了色片,使照 片整体的色调偏向于黄绿色调。如图1所示。 2.我们先将照片简单地修饰一下,使用的是“修补工具”及“仿制图章”。在修饰的时候, 尽量将反差较大的区域进行过渡处理。如图1-2所示。图 1-2 修饰人物的面部细节,并降低反差3.经过对细节的调整后,下面就需要调整画面的色调了。首先调整背景色调,这里使用 “磁性套索”工具对人物进行圈选。之后,执行“反选”(Ctrl+Shift+I)命令,并对选区进 行适当的羽化处理,从而得

6、到背景选区。如图1-3所示。这时,就可以单独对背景进行调整了。 图 1-3 羽化数值为 50 像素磁性套索工具的原理这里之所以使用“磁性套索”工具圈选图像,是因为该工具具有自动识别对象边缘的功能, 使用它可以快速地选取背景复杂、但人物边缘较为清晰的图像。选择该工具后,在人物边缘单 击鼠标,然后沿着他的边缘移动光标,当光标移至起点处单击鼠标即可创建选区。 技术看板 在使用“磁性套索”工具绘制选区的过程中,按下Alt键单击并拖动鼠标,可以切换为套 索工具;如按下Alt键在其他区域连续单击鼠标,可以切换为多变性套索工具,从而创建直线 选区。在绘制选区的过程中双击鼠标,可以闭合选区,结束创建操作。 4

7、.调整背景的明暗及色调。点击“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中的“曲线”命令,在曲线 对话框中,选择绿通道进行明暗及色调的调整。如图1-4所示。 图 1-4 使用曲线工具,调整红通道的数值 注意:这一步的明暗调整关系到最终的成品效果,背景的明暗和色彩要尽量与人物的明暗和色彩 相协调,从而避免反差过大。5.执行“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中的“色彩平衡”命令,从而对背景进行比较精确的 色彩调整。在色彩平衡对话框中,可以分别对“阴影”、“中间调”及“高光”位置进行单独 处理。下面,针对背景中的高光位置进行色彩调整。如图1-5所示。 图 1-5 使用色彩平衡命令,调整高光区域的色调 6.为了达到油画柔化及朦

8、胧效果,需要对背景进行适当的模糊处理。首先,复制背景图层 (Ctrl+J),之后对复制的图层进行模糊处理。执行“高斯模糊”命令,并设置模糊的半径数 值。如图1-6所示。 图 1-6 设置高斯模糊的半径为 8 像素7.载入人物选区。首先,按住Ctrl键单击“图层1”层,之后松开按键使用鼠标单击“背 景层”,并执行“反选”(Ctrl+Shift+I)命令,从而得到人物选区。 8.调整人物的肤色。同样先使用“曲线”命令对人物的明暗对比进行调整。之后,再使用 “色彩平衡”命令的人物的色彩进行调整,使其与整体画面和谐、统一。如图1-7、图1-8所示。图 1-7 使用曲线命令调整人物的明暗 对比 图 1-

9、8 使用色彩平衡命令调整人物的色彩以上是偏黄绿色调画意照片的调整方法,最终效果如图1-1所示。棕色调画意效果图 2 调整前,图像中的背景感觉过于平面化图 2-1 调整后,图像体现出了浓重的棕色画意色调关键词:修补工具、磁性套索、高斯模糊、色彩平衡、色相/饱和度、亮度/对比度 操作步骤 1. 观察原图,图片中的背景是一幅较为写实的图案背景,摄影师在拍摄时添加了黄色色 片,使图像整体色调有所偏向。如图2所示。 2.同样使用“修补工具”及“仿制图章”工具修饰图像。如图2-2所示。图2-2 面部修饰前后的效果对比3.使用“修补工具”将手臂单独圈选出来,并适当羽化。点击“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 中的“

10、曲线”命令,对选区内的图像进行提亮处理,如图2-3所示。也可利用“减淡工具”对 图像中较暗的区域进行擦拭,从而对暗部区域进行提亮处理。如图2-4所示。 图 2-3 使用曲线命令调整手臂的亮度 图 2-4 使用减淡工具调整人物的暗部区域4.对背景及人物边上的花篮进行模糊处理。这里使用“模糊工具”在背景上进行涂抹,该 工具调整图片的最终效果与“高斯模糊”所达到的效果基本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整人物边缘与背景的衔接处时,需要更改画笔大小,因为较大的画笔会使人物的边缘模糊。5.接下来需要新建一个图层,然后填充棕黄色,将该图层的混合模式更改为“线性加深”, 这时我们看到图像的色彩完全改变了,但这离我们

11、要求的效果还有很大差距。如图2-6所示。 图 2-6 填充色彩后,改 变图层的混合模式6.点击“滤镜”菜单中的“渲染”选项,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光照效果”命令调整图像。 打开命令面板后,调整默认针对图层1进行调整,所以这个效果完成作用在棕黄色的图层1上。 如图2-7所示。这样的调整会让整个图片的主体更加突出,并且能相应地减淡图层1中的棕黄 色。 图 2-7 将光照效果应用在图层 1 上 7.将两个图层进行合并(Ctrl+E)后,分别使用“色彩平衡”、“色相/饱和度”及 “亮度/对比度”命令调整图像,如图2-8、图2-9、图2-10所示。 图 2-8 调整色彩平衡中的高光 选项 图 2-9 降低色

12、彩饱和度图 2-10 调整图像的对比度调整原因 由于添加了光照效果,图像发红 ,使用色彩平衡命令可以有效地去除这些颜色;再利用色相/ 饱 和度命令降低棕黄色的饱和度,使 图像不会显得过于艳丽;最后提高图像的亮度/对比度,从而得 到最为理想的效果。经过这些步骤的调整,就得到了一张棕色调的画意照片。最终效果如图2-1所示。暗调画意效果图 3 图片整体感觉有些平,且人物不 够突出图 3-1 调整后的图像在调子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关键词:修补工具、磁性套索、曲线、色彩平衡、高斯模糊、色相/饱和度 操作步骤 1. 观察原图,图片中有大面积的黑色,图像整体色调偏向暗调。如图3所示。 2.首先使用“修补工具”和

13、“仿制图章”工具修饰图像。再利用“修补工具”和“曲线” 命令分别对需要提亮或者压暗的地方单独进行调整。3.对背景进行虚化处理。使用“滤镜”菜单中的“高斯模糊”与工具箱中的“模糊工具” 对图像进行调整。用“套索工具”将人物以外的区域圈选出来并羽化(为了过渡自然,羽化数 值可大一些),然后执行“高斯模糊”命令对选区中的背景进行虚化处理,对人物与背景衔接 的边缘使用“模糊工具”进行虚化处理。如图3-3、图3-4所示。图 3-3 使用高斯模糊对背景进行虚化 处理 图 3-4 使用模糊工具 对人物与背景的衔接 处进行细致调整4.现在就需要对照片的色彩进行调整了。执行图层面板中的“色相/饱和度”命令,分别

14、 对全图的饱和度以及红色与黄色的饱和度和明度进行调整,从而降低反差,使图像达到我们想 要的暗调效果。如图3-5所示。图 3-5 分别调整全图、 红色、黄色的饱和度5.最后执行“色彩平衡”命令,对图像的色彩进行微调。分别对“阴影”、“中间调”及 “高光”部位进行调整,如图3-6所示。最后执行“亮度/对比度”命令,提高图像的对比度。 图 3-6 调整色彩平衡中的阴影、中间调及高光经过以上步骤的调整,得到了一张暗调效果的画意照片。最终效果如图3-1所示。 艳丽色调画意效果图 4 图像为冷色调,且背景 层次感不够图 4-1 调整后, 图像的层次感加强了,且整体色调更加艳丽关键词:修补工具、磁性套索、曲

15、线、高斯模糊、图层模式、色相/饱和度、色阶、 色彩平衡 操作步骤 1.观察原图,图像整体呈冷色调,且图像有些发灰,背景没有层次感。不过这样的色 调比较适合调整成色彩艳丽的画意照片。如图4所示。 2.同样使用“修补工具”及“仿制图章”工具修饰图像,并利用“曲线”命令针对不 同位置进行不同程度的提亮和压暗处理(由于背景图案太“平”,没有层次感,所以只能 在外围压暗一点,运用明暗体现一些层次感)。如图4-2所示。图 4-2 3.使用“磁性套索”工具将人物单独的圈选出来后进行反选,并对该选区进行羽化处理。然后 执行“高斯模糊”命令,对背景进行虚化处理。如图4-3所示。 图 4-3 执行高斯模糊命令对背

16、景进 行虚化处理4.执行“亮度/对比度”命令提高背景的对比度,从而强化背景的色彩反差。5.背景处理好后,进行反选,选中人物,然后针对脸部肤色进行调整。执行“色相/饱和 度”命令调整人物脸部的色彩。如图4-5所示。图 4-4 提高背景的对比度,从而提高背景的色彩反差6.接下来复制背景层(Ctrl+J键),并对复制后的图层应用高斯模糊命令,使其产生一 种朦胧的感觉。然后将图层的混合模式改为“滤色”,并使用“橡皮擦工具”擦除人物的脸部。 如图4-6所示。 图 4-6 对复制后的图层执行高斯模糊命令,并改变其图层模式8.最后分别使用“色彩平衡”和“色阶”命令调整图像的整体色调,使图像达到艳丽的色 调。如图4-7、图4-8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