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湖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单元练习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4780746 上传时间:2018-03-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汾湖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单元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汾湖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单元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汾湖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单元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汾湖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单元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汾湖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单元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汾湖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单元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汾湖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单元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汾湖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单元练习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中国古代经济 1.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这话 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 B C D 2.下面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A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我国古代商业结构的调整 D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3 礼记有“天下为籍千亩” 、 “天下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 礼记有仲春 “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

2、常在春季举行“籍田礼”和“亲蚕礼” ,这表明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 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以民为本” 4在河南辉县曾出土了一个铁犁,构造比较简单,没有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做 垄,此生产工具的出土证明了铁农具最早出现的时期可能是A春秋 B西汉 C东汉 D三国 5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 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 ”上述情况从一个角度说明 A东方小农在思想上信奉皇权主义 B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农耕经济促使专制的产生 C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 D儒家学说是中国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 6

3、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自耕农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命题人 谭欣 日 期 2010.11.5 09. 12. 12 09. 12. 12 2 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7 “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 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其中的“商业革命”表现在A出现了市舶司 B坊市制度被最终打破 C出现了最早的银行雏形 D出现了专职管理市场的官员 8唐人张籍贾客乐中有关商人“年年逐利西复

4、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 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 ”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 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D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商经农 9我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进入近代以后,“耕”与“织”逐步分离,这一现象反映的是A工商业迅速发展 B民族工业的兴起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洋务运动的影响 10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道:“倚床看妇织,凳垅课儿锄 ”对诗中反映的 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C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1

5、1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12.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 ,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 夫并列。这说明了 A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 B当时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妇女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 C纺织收益较高超过农耕、工匠,甚至可与士大夫的俸禄相比 D纺织业已经产生 13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下列属于此 时期发明的新技术是 A翻车 B百炼钢技术 C灌钢法 D二牛一人犁耕法 141845年清

6、朝的一个奏折中,这样诉说厦门的情形:“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 洋棉,其物冲积于厦门。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卖 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 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3 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这表明 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内地 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手工业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A. B. C. D. 15假设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从各地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 B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C西市有“胡风” “胡俗”流行 D在居住区开丝绸店 16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

7、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 商农之势,常若权衡。 ”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17明清时期,在京杭运河沿岸出现了许多山陕会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会馆是政府设立的管理商业贸易的场所B会馆的出现是各地政府重视商业贸易的体现C会馆是同一地域商人交际的重要场所 D只有在运河沿岸政府才准许设立这样的会馆 18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已不限制在市内 有一位学者专门 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C A 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B 汴河两岸 C 坊墙倒塌以后 D 长安城的

8、落日 19.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规模和数量逐渐超过 专门这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段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20.右图为。图中有四个标注:市坊 会馆青花瓷作坊。其中有两处错误。分别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20近代以来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不断扩大,推动着世界经济 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 “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和东 欧(与西伯利亚一起)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商品,而西欧则指4 挥这些全球性活

9、动,并愈益全力于工业生产。 ”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 根据材料指出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分)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 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是用来摧毁一切 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 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 -共产党宣言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原因。 5 (3)简要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

10、响。 (3) 材料三 据统计:2002年平均每天流入中国市场的外资达1.4亿美元。截至2006年 底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80家在华投资。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连续6年保持在20%以上, 200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21738亿美元 (4)据此指出推动中国外贸经济自2002年以来出现迅猛增长的重要历史事件。 (1)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品、资本、技术、信息以及劳动力等各类要素在全 球范围内的流动更加频繁,国际直接投资对全球经济布局进行重大调整。面对经济全球 化的迅速发展,两种观点激烈冲突: 观点一:经济全球化是富人的俱乐部,是资本的殖民扩张,反对经济全球化。 观

11、点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 (5)请从中任选一种观点,加以说明 (4) 材料五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 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 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科技革命技术转移 的机遇。 -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5(6)材料认为中国经济现代化在历史上曾错失三次重大机遇,请指出导致错失第一 次机遇的主要原因。 (3)汾湖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单元练习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参考答案: 1.D 2.B 3.A 4.A 5.C 6.D

12、 7.B 8.B 9.C 10.A 11.C 12.A 13.C 14.C 15.D 16.A 17.C 18.C 19.C 20 B 20 (1)引起商业革命;打破各大洲相对孤立状态,世界日益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以 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使资本主义制 度在世界范围确立;通过殖民扩张,列强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广大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汽 船等交通工具的变革使世界各地间联系更为便捷;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是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扩大发展的重要手段。 (3)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投资场 所;中

13、国传统经济结构(自然经济)解体;新的生产方式的传播,促进了中国近代企业 的产生与发展。 (4)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 (5)观点一:经济全球化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 轮扩张;使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财富分配不均,贫富悬殊;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 匮乏,债务沉重,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观点二: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国际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可抗拒的历史 潮流;有利于各国经济互补,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国际经济的交流与 合作,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为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

14、,有利于建立公正 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6)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闭关政策和文化专制;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抵制。 (错 命题人 谭欣 日 期 2010.11.5 09. 12. 12 09. 12. 12 6 失第二次机遇: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列强的侵略和阻挠。错失第三次机遇:资本主义 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和封锁;当时中国过“左”的政治运动和经济政策 ) 21.(1)A (2)历史信息: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和牛耕出现且日益推广;战国时期各国进行 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3)联系:铁农具的使用和农耕的逐步推广,代表了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使私田大 量出现,井田制逐步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