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四:专题3-第2单元(2)《酸碱中和滴定》ppt课件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47785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选修四:专题3-第2单元(2)《酸碱中和滴定》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苏教版】选修四:专题3-第2单元(2)《酸碱中和滴定》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苏教版】选修四:专题3-第2单元(2)《酸碱中和滴定》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苏教版】选修四:专题3-第2单元(2)《酸碱中和滴定》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苏教版】选修四:专题3-第2单元(2)《酸碱中和滴定》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选修四:专题3-第2单元(2)《酸碱中和滴定》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选修四:专题3-第2单元(2)《酸碱中和滴定》ppt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1 写出盐酸与 2O、 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 100 .1 1的盐酸与相同浓度的 H)2恰好反应 , 消耗 H)2溶液的体积为多少 ? 【 答案 】 50 【答案】 H H 2 O = = N H 4 H 2 O , H = =H 2 O 。 1 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 2 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 。 3 了解指示剂的选择及滴定误差分析 。 利用中和反应 , 用已知浓度的 _来测定未知浓度的_的实验方法叫做中和滴定 。 2 原理 利用酸和碱反应时 , c(H ) _(适用于强酸和强碱 ) 笃学 酸碱中和滴定 酸 (或碱 ) 碱 (或酸 ) c (

2、 O H )V 碱 3 酸碱滴定曲线 酸碱混合过程中以滴加酸 (或碱 )的量为横坐标 , 以_为纵坐标绘出的一条曲线 。 酸碱反应终点附近的 是选择合适的酸碱指示剂的依据 。 4 滴定管的使用 (1)滴定管分为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两种 , 构造如图 。 两者构造不同 , 不能混用 , 酸式滴定管只能盛装 _性(或 _性溶液 , 碱式滴定管只能盛装 _性溶液 。 溶液的 氧化 碱 (2)检查仪器:使用前先检查滴定管活塞 _。 (3)润洗仪器:在加入反应液之前 , 洁净的滴定管要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 _遍 。 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是否漏水 2 3 (4)加入反应液:分别将试剂加入到相应滴定管

3、中 , 使液面位于滴定管 _刻度以上 2 3 (5)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 , 调节活塞 , 使滴定管尖嘴部分 _ , 然 后 调 节 滴 定 管 液 面_, 准确读取数值并记录 。 5 滴定过程中溶液 (1)开始时:酸或碱浓度较大 , 加少量碱或酸对 (2)接近终点时 , 一滴 (约 或酸即可引起_。 0 充满液体 处于某一刻度 不大 溶液 【 慎思 1】 结合中和滴定的实验原理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分析 , 酸碱恰好反应时就是滴定终点吗 ? 【 答案 】 不是 。 酸碱恰好反应是指酸所提供的 H 与碱所提供的 恰好完全反应 , 理论上讲 , 强酸强碱完全反应时的 ;而滴定终点是指指示

4、剂颜色恰好变化的点 , 二者不相同 , 选择指示剂时 , 应使酸碱恰好反应时溶液的 【 慎思 2】 在滴定操作时 , 通常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 ,其作用是什么 ? 【 答案 】 使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更易观察 , 便于滴定终点判断 , 减小实验误差 。 【 慎思 3】 环保 、 工农业生产等方面有哪些应用 ? 【 答案 】 (1)医疗上: 测试血液的 诊断疾病 。 调控体液的 辅助治疗疾病 。 (2)生活中:人们洗发时使用的护发素 , 其主要功能就是调节头发的 (3)在环保领域中:酸性或碱性废水的处理常常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结合 (4)在农业生产中:因土壤的 各种作物的生长都对土壤的 (5)在科学实验

5、和工业生产中:溶液 产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 1 滴定管的分类及使用: 分酸式和碱式两种 , 使用时不能混用 。 酸式滴定管下端是玻璃活塞 , 可用于盛装酸性或强氧化性物质的溶液 , 但不能盛装碱性溶液和氢氟酸;碱式滴定管下端是橡胶管和玻璃球 , 可用于盛装碱性溶液 , 但不能盛装酸性 、 强氧化性物质的溶液和氢氟酸 。 滴定管及其使用 2 注意滴定管的刻度: 所有滴定管的 “ 0”刻度都在上方 , 往下刻度值越来越大 , 上 、 下端各有一部分没有刻度 , 因此当液面位于 “ 0”刻度时 , 所装溶液的体积大于它的最大刻度值 。 量筒刻度大小顺序与滴定管相反 , 小刻度在下 , 大刻度在上 。

6、 3 滴定管外壁标识: 有规格 (容量 )、 使用温度和刻度 。滴定管的刻度值可估读到 4 使用方法: 检漏 、 洗涤 、 润洗 、 注液 、 排气 、 调零 、放液 、 读数 、 记录 。 【 例 1】 在一支 25 .1 1的 其液面恰好在 5 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 , 然后用 0.1 1的 则所需 ) A 大于 20 小于 20 等于 20 等于 5 析 若要正确解答本题 , 必须准确了解滴定管的刻度特征 。 如右图所示 , 滴定管下部无刻度线部分直至尖嘴底部均充满溶液 , 因而把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 , 其体积大于 20 用等浓度的 所需 0 答案 A 抓住滴定管的结构特点

7、, “ 0”刻度在上方 , 从上至下依次增大;尖嘴部分无刻度 。 【体验 1 】 ( 1) 下图是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 写出仪器名称 A _ _ _ , B _ _ _ , C _ _ _ ,D _ _ _ 。 图 1 图 2 ( 2) 图 1 表示 10 m L 量筒中液面的位置, A 与 B , B 与 C 刻度间相差 1 m L ,如果刻度 A 为 4 ,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m L ; 图 2表示 25 之间的刻度差为 1 如果刻度 , 则该酸式滴定管中液体体积的读数为 _ 【 答案 】 (1)量筒 容量瓶 滴定管 温度计 (2) 中和滴定操作 (1)滴定前的准备 滴定管:检漏 水洗 润

8、洗 注液 赶气泡 调液面 记录初始读数 。 锥形瓶:水洗 装液 滴加指示剂 。 (2)滴定 滴定时 , 左手旋转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 (或挤压碱式滴定管玻璃球 ), 右手不断振荡锥形瓶 , 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 酸碱中和滴定及误差分析 (3)滴定终点判断 当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 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时即为滴定终点 。 读出并记录终点读数 。 (4)数据处理 按上述操作重复 2 3次 , 求出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 , 计算待测液浓度 。 2 常见的误差分析 以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 步骤 操 作 c(洗涤 未用标准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偏高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偏高

9、未用待测溶液润洗取用待测液的滴定管 偏低 锥形瓶洗净后瓶内还残留有少量蒸馏水 无影响 读数 滴定前仰视读数或滴定后俯视读数 偏低 滴定前俯视读数或滴定后仰视读数 偏高 步骤 操 作 c(操作 不当 滴定完毕后立即读数,半分钟后颜色又褪去 偏低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偏高 滴定过程中振荡时有液滴溅出 偏低 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加少量蒸馏水 无影响 所配标准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 偏低 【 例 2】 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 ,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测定盐酸的浓度 。 请完成下列填空: (1)配制 100 1 主要操作步骤:计算 称量 溶解 _(冷却后 ) 洗涤 (并

10、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 ) _ _ 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 , 贴上标签 。 称量 _平 (带砝码 、 镊子 )、 _、 _。 (2 ) 排 除 碱 式 滴 定 管 中 气 泡 的 方 法 应 采 用 操 作_( 填图编号 ) ,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3)取 并滴加 2 3滴酚酞作指示剂 , 用配制的标准液 重复上述滴定操作 2 3次 , 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 编号 浓度 /( 1) 滴定完成时,滴入 测盐酸的 体积 / 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_。 根据上述数据 , 可以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在上述实验中 , 下列操作 (其他操作正确 )会造成测定结

11、果偏高的有 _(填字母 )。 A 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 酸式滴定管使用前 , 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C 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 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 , 滴定后消失 解析 (1)题目要求配制 100 1 应用天平称取 1 40 g1 0.4 由于 不能放在天平上直接称量 , 应放在玻璃器皿 (一般用烧杯或表面皿 )中进行称量 。 (3) 根据指示剂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 。 计算盐酸的浓度时 , 应计算三次的平均值 , 因 故只算 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 相当于把数值看小 , 造成测定结果偏小;酸式滴定管的作用在本题中是移取溶液 , 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导致待测液浓度偏小 , 测定结果偏低;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对结果无影响 。 答案 (1) 转移 定容 摇匀 杯 (或表面皿 ) 药匙 (2)丙 (3) 最后一滴 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粉红色并且在半分钟内颜色不褪去 1 D (1)在回答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时 , 要强调出在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褪去 (或不复色 )。 (2)在进行相关计算时 , 要注意取出样品溶液与原样品所配制溶液量之间的关系 。 【 体验 2】 某烧碱样品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杂质 , 为了测定其纯度 , 进行以下操作 。 A 在 250 50 B 用移液管量取 3 滴指示剂甲基橙;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