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论述与简答[1]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778283 上传时间:2018-03-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法论述与简答[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际法论述与简答[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际法论述与简答[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际法论述与简答[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际法论述与简答[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法论述与简答[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法论述与简答[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简述国际法的概念及其特征? 答: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它是为满足以国家为 成员的国际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主要是调整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确定国家间权利义务的 法律原则、规则和制度。他们是通过国际程序而形成的。 国际法具有下列特征: (1)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国家间的法律关系。 (2)国际法的 创立方式是国际法主体间,主要是国家间的协议。 (3)国际法的强制执行依靠国家采取 单独的或集体的措施。 2.简述国家承认的法律效果?答:国家承认, 即对国家的承认,通常是指既有国家确认某 一实体为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并表示愿意与之交往的行为。 (1)国际法上的承认意味着承 认国对新

2、国家的国家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国际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认可和接受;承认国 在承认条件存续期间,对这些权利义务不得加以否认;(2)国家承认还可以在承认国和被 承认国之间确立某些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上的承认可以在两国间建立起全面的外交 关系;(3)国家承认对承认国的国家机关(特别是司法机关)具有约束力; 关于国 家承认国际法上有“构成说”和“宣告说”两种理论。 3.简述南极的法律地位?答:1959 年签订、并于 1961 年生效的南极条约对南极的法律 地位做了规定、其主要内容有: (1)和平利用南极。南极应永远专为和平目的而使 用,不应成为国际纷争的场所和对象,在南极地区禁止采取一切具有军事性质

3、的措施; (2)任何国家都有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并为此目的开展国际合作; (3)冻 结各国对南极的领土要求; (4)维持南极的公海制度。 4. 简述沿海国的领海主权? 答: 领海隶属于国家主权之下,属国家领土组成部分,根据 国家主权原则,国家对领海及其资源具有所有权并对其中的人、物、和事具有管辖权。 这种所有权和管辖权具体表现为以下权利: (1)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权; (2)沿 海航运权; (3)领空权; (4)立法和管辖权。 但领海与陆地领土和内水不同, 外国船舶有无害通过领海的权利 5.简述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答:空气空间在法律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国家领 空;另一部分是国家领空以

4、外的空气空间,它是各国自由航行的空间;国家领空是国家主 权支配下的空间。 (1)国家领空的地位 国家领空是国家的领陆和领水之上的空 气空间,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它有完全的排它的主权,它包括国家对领空资源 排它的占有、使用、处分权和对领空及其内的人、物、事的管辖权。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 领空资源的开发利用; 2 制定航空法律规章; 3 保留国内载运权; 4 设立空中禁区。 (2)领空以外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 它是指公海、南极和各国 专属经济区之上的空气空间,它不属于任何国家的管辖范围,各国有自由飞行权,但要遵 守有关的国际法律法规。 6.简述海牙公约对非法劫持航空器的犯罪行为及其管辖权确

5、定? 答:海牙公约对 非法劫持航空器的犯罪行为作了明确规定:凡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任何人用暴力或暴力 威胁,或用任何其它恐吓方式,非法劫持或控制该航空器,或这类行为的任何未遂行为, 或是从事这类行为任何未遂行为的共犯即为犯有罪行。 海牙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应 采取必要措施对该类罪行实行管辖权: 1.罪行是在该国登记的航空器内发生的; 2.在其内发生罪行的航空器在该航空器降落时被指称的罪犯仍在该航空器内; 3.罪行 是在租来时不带机组的航空器内发生的,而乘租人的主要营业地,或如乘租人没有这种营 业地,则其永久居住地是在该国。 另外。罪犯在缔约国领土内,如该国未将其引渡, 该缔约国应同样采取必要措施,

6、对这种罪行行使管辖权。 7.简述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答:被称为具有外空宪章地位的外层空间条约等法律文 件对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作了如下规定: (1)外层空间的探索和利用自由; (2)外层空间不得据为己有; (3)外层空间应用于和平目的; (4)天体及其资源属于人类共同财产。 8. 简述使馆的职务? 答:使馆是派遣国在接受国的常驻外交代表机关,具有广泛的职务: (1) 代表,即在接受国代表派遣国;(2) 保护,在接受国中保护派遣国及其国民的利 益。 (3) 谈判,即与接受国政府办理交涉。 (4) 调查和报告,即以一切合法手段调查接 受国的状况和发展情况,向派遣政府国具报。 (5) 促进,即促进派遣

7、国与接受国的友好 关系和发展两国间经济,文化和科学关系。 9.简述条约的定义和特征? 答:条约是国家等国际法主体之间缔结并受国际法支配的国际协 议。条约有以下特征: (1)条约是国际法主体之间缔结的协议;任何国际法主体与 非国际法主体间、或非国际法主体相互间缔结的协议不能被视为条约。 (2)条约是 受国际法支配的协议,他表现在两个方面: 1 条约确定的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国际法 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应符合国际法的原则和规则,否则不能生效; 2 条约的缔结、生 效、无效、解释、保留、修订和暂停施行受国际条约法的调整。 (3)条约是具有法 律拘束力的协议; (4)条约通常是书面形式的协议。 10.简述条约

8、的无效及其后果? 答:条约的无效,是指条约因不符合国际法所规定的条约 成立的实质要件而无法律效力。 (1)条约无效的理由 1 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 权限的规定; 2 违反自由同意:错误、诈欺、贿赂、强迫; 3 条约的内容违反国 际法强行规则。 (2)条约无效的后果 条约无效可分为绝对无效和相对无效; 绝对无效条约不可能通过受害国嗣后的明示或默示的同意而得到补救使其成为有效的条约; 对于相对无效条约,可以通过受害国嗣后的明示或默示的同意而得到补救,使其成为有效 的条约。 原则上,条约的无效应当是自始无效,而不是从援引或确定无效之日起无效。11.简述联合国的宗旨?答: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其宗旨有四

9、项: (1)维持 和平和安全,这是联合国的首要目的; (2)发展各国间友好关系; (3)促进国 际合作; (4)构成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 12.简述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及其基本特征? 答: 联合国专门机构是根据政府间缔结的国 际条约建立的,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卫生等特定领域内负有广泛责任,并根据与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缔结的协定与联合国建立联系的专门性国际组织。其基本特征如下: (1)他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其职能限于经济、社会等某一特定领域; (3)他是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4)他同联合国具有法律联系。 13.简述战争的概念及其特征? 答:国际法上的战争主要是国家

10、间武装争斗和由此而产生 的法律状态。战争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战争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武装争斗; (2)主要是敌对国家之间武装部队的武力争斗; (3)战争是一种法律状态。 区 别战争和和非战争的武装冲突一般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1 冲突的规模; 2 冲突 的意图; 3 非冲突方的态度和反映。 14.简述禁止使用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答:现行国际条约规定的禁止使用的作战手段和方 法有: (1)禁止使用极度惨酷的和过分伤害的武器; (2)禁止使用不分皂白 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3)禁止使用改变环境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4)禁止使 用背信弃义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15.简述无害通过制度? 答:(1)无害

11、通过是各国在别国领海中享有的通过权;(2) 通过是在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的前提下迅速不停地进行;(3)在通过期 间不得从事无害活动。( 要求至少説出两个非无害活动) 16.简述使馆的职务? 答:使馆是派遣国在接受国的常驻外交代表机关,具有广泛的 职务: (1) 代表,即在接受国代表派遣国; (2) 保护,在接受国中保护派遣 国及其国民的利益。 (3) 谈判,即与接受国政府办理交涉。 (4) 调查和报告,即以一切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的状况和发展情况,向派遣政府国具报。 (5) 促进, 即促进派遣国与接受国的友好关系和发展两国间经济,文化和科学关系。 17.简述使馆的外交特权和豁免?

12、答:(1)使馆馆舍不得侵犯 1 接受国官员非 经使馆馆长许可,不得进入使馆馆舍。 2 接受国对使馆馆舍负有特殊的保护责任,应 采取一切适当步骤保护使馆馆舍免受侵入和侵损害,并防止一切扰乱使馆安宁或有损使馆 尊严的情事; 3 使馆馆舍及设备以及馆舍内其它财产与交通工具免受搜查、征用、扣 押或强制执行。 (2)使馆的档案和文件不得侵犯 (3)使馆有通讯自由 1 接受国应允许为一切公务目的的自由通讯并予保护; 2 使馆为了通讯的需要可采取 一切适当方法; 3 使馆的来往公文不得侵犯; 4 接受国对外交邮袋不得予以开 拆与扣留,应提供便利保障迅速传递; 5 外交信使在执行职务时应受到接受国的保护;6

13、外交邮袋可托交预定在准许入境地点降落的商业飞机机长转递。 (4)使馆免 纳关税; (5)使馆人员有行动和旅行的自由; (6)使用国旗和国徽。 18.免简述领馆的特权和豁免? 答:(1)领馆馆舍不得侵犯 (2)档案和文件不得侵犯 (3)有通讯自由 (4)免纳关税; (5)人员有行动和旅行的自由 19.简述大陆架的法律地位?答:依据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 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大陆架的 宽度不应超过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 350 海里或不超过连接 2500 公尺深度各点的等深 线 100 海里。 大陆架属于沿海国管辖范围之内的海

14、底区域,但它不属于国家领土。依 据海洋法公约的规定: (1)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大 陆架行使主权权利,且这种权利是专属的; (2)沿海国对大陆架的权利不取决于有 效或象征的占领或任何明文公告; (3)沿海国对大陆架的权利不影响上覆水域或水 域上空的法律地位; (4)沿海国对大陆架权利的行使绝对不得对航行和本公约规定 的其它国家的权利和自由有所侵害,或造成不当的干扰; (5)所有国家在大陆架上 都有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 20.简述领海的法律地位?答:(1)领海是沿着国家的海岸或内水受国家主权支配和管辖 下的一定宽度的海水带。 (2 分) (2)领海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

15、,受国家主权的支 配。国家对领海的主权就是领海主权(2 分) 。根据国际法,这种主权及于领海的上空、海 床和底土(1 分) 。沿海国在领海享有属地最高权,领海内的一切人和事物均受沿海国管辖。 (1 分)沿海国对领海内一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享有专属权;沿海国享有沿海航运的专属 权利,沿海国有权制定和颁布有关领海的法律和规章等。 (3 分) (3)沿海国的领海 主权受外国船舶无害通过权的限制。对元害通过权的含义进行解释。 (3 分) (4)沿 海国对元害通过的商船上的犯罪行为不行使管辖权,但有例外,把 4 种例外情形列举出来。 (2 分) 、21.简述毗连区的法律地位?答:A 沿海国可在毗连区内行使对海关、财政、 或卫生事项的管制权。B 沿海国在毗连区的管制权包括:防止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海 关、财政、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上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