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纬书中神、自然、人一体化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4759545 上传时间:2018-02-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代纬书中神、自然、人一体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汉代纬书中神、自然、人一体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汉代纬书中神、自然、人一体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汉代纬书中神、自然、人一体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汉代纬书中神、自然、人一体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代纬书中神、自然、人一体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代纬书中神、自然、人一体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代“纬书”中神、自然、人一体化 的政治观念纬书将流行于两汉的“天人一体化”理论发展到极致。它把神、自然、人 一体化:神自然化、人化;自然神化、人化;人神化、自然化。纬书中充满了 “天人相副” 、 “天人感应” 、 “天人合一”的内容,用自然现象比附社会现象, 为统治者制造神话,故成为封建君主制度的理论基础。纬书以政治为中心,将天理想化和社会功能化,天既象征人事,又对人事 作出主动反应,从而表达了纬书作者的均平、无为的政治理想,政治调整观及 政治价值观,反映了中国古人的一种普遍的政治文化心态。纬书在两汉思想文化领域,具有突出的地位,上自朝廷,下至民间以及知 识、官僚界,都有广泛的影响。西汉后期

2、、新莽和东汉前期,是它的发达期。 从整体上看,纬书杂论阴阳五行、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天文历法、地理、风 俗、历史、占算之术等等,但其核心是论述社会政治问题。正因为如此,所以 才引起朝野上下广泛重视。它既是俗文化,又是雅文化,在民间广泛流传,同 时经官方删定,在很长时期又被列入官学。“纬”同“谶” 、 “图” 、 “符命”源不同而合流。 “纬”相对于“经”而言” 。 儒家有“六经” 、 “七经” ,相应有“六纬” 、 “七纬” 。早在西汉成帝、哀帝时已 流行,李寻注“五经六纬,尊显术士” 1 。有的学者把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等 也视为纬书。“谶”指预卜吉凶的隐语,早在春秋战国已流行。后来与“符命”结

3、合在 一起。 “符命”主要讲天降瑞祥以及天象之学。 “图” 、 “书”指河图 、 洛书 。 谶可以专指河图 、 洛书 ,又可作为上述诸项的通称,这些原本是阴阳家方 术士的发明。随着儒家与阴阳家、方术士的结合, “纬” 、 “谶” 、 “符命” 、 “图” 、 “书”揉 合为一体,通称为“谶讳”或“讳书” 。还有“图书” 、 “图纬” 、 “图谶” 、 “谶记” 、 “经谶”等称。谶纬属于儒家中的一个流派,与今文学相杂,难分难解,古文 学家也每每有通谶纬的,如刘歆、贾逵均通谶纬。当时的许多经学家也兼通谶 纬。 谶纬的主旨是维护封建秩序,但其中神意太浓,与王权每每发生冲突,三国 以降,屡遭禁绝,隋

4、以后几无完书。辑本有明孙谷的古微书 、清黄汉学 堂丛书中辑谶纬55种、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纬书40种、赵在翰辑 有七纬 。日本安居香山、中村璋八合辑纬书集成最为完备。 一、神、自然、人一体化:大一统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总观念。天人如何合一,各家各派各有独 特的思路和论述。纬书的特点是杂糅诸家各派,没有统一的中心,也没有逻辑 1汉书李寻传 。起点。勉强概括之,即神、自然、人混合性的一体化。神自然化、人化;自然 神化、人化;人神化、自然化。这里的人不是一般的个人,仅指圣人、特异的 帝王将相。神、自然、人一体化之论,如:“中宫大帝,其尊北极星,含元出气,流 精生一也。 ”

5、 2“天皇大帝,北辰星也,含元秉阳,舒精吐光,居紫宫中,制御 四方,冠有五采文。 ” 3“斗者,天之口舌。 ” “房心为天地之明堂。 ” “咸池曰五 潢,五帝东舍也。 ” “轸南众星曰天库。 ” 4 星辰之间被钩筑成君臣关系。 “太白之 精下为风伯之神,主司刑。 ” 5“地为山川,山川之精上为星辰,各应其州域, 分野为国,作精神符验也。 ” 6 在这些著述中,所有的圣王以及孔子都是神种。 具体而言,有的为“黑帝” 、 “白帝” 、 “赤帝” 、 “黄帝” 、 “苍帝”之种,有的为 “龙种” ,有的是“感天”而生,有的是“梦长人”而生,有的是感天之异象而 生,有的是生宿下凡,连萧何也是“昴星精生

6、” 7 。神、自然、人一体化的方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其一,生成关系。宇宙万物是一个生成关系,但其元点,又不一致。天生成万物,主宰万物:“天之为言,颠也。居高理下,为人经纬,故其 字一大以镇之,此天之名义也。天之为体,中包乎地,日、月、星辰属焉。 ” “群阳精也,合为太乙,分为殊名,故立字一大为天。 ” 8 天是太乙神,又称天 帝。 “天皇大帝,北辰星也,含元秉阳,舒精吐光,居紫微中,制御四方。 ” “大 帝冠五采,衣青衣,墨下裳,抱日月,日在上,月在下,黄色正方居日间,名 曰五采。 ” 9元气生万物:“元气阖阳为天。 ” 10 “元者,端也,气泉。 ” “元气之阳为天 精,精为日,散

7、而分布为大辰。 ” 11 “元清气为天,浑沌无形体。 ” 12水生万物:“水者,天地之包口,五行之始焉,万物之所由生,元气之腠 液也。 ” 13太易浑沌生万物:“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 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 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具而未离,故曰浑沌。浑沌者,言万物相混成而 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 14八卦生万物:“八卦之序成立,则五气变形,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 气以为常,仁义礼智信是也。夫万物始出于震,震东方之卦也,阳气始生,受 形之道也,故东方为仁。 ” 15以上所说的宇宙万物之

8、“元” ,各有异而又互相混杂,无法截然分开。 2春秋文耀钩 。 3春秋元命苞 。 4春秋文耀钩 。 5河洛纬龙鱼河图 。 6春秋感精符 。 7春秋佐助期 。 8春秋说题辞 。 9春秋合诚图 。 10河图纬叶光纪 。 11春秋元命苞 。 12春秋说题辞 。 13春秋元命苞 。 14易乾凿度 。 15易乾凿度 。 其二,天人同度,天人合一,天人相副,天制约人。“天人同度,正法相受。天垂文象人行其事谓之教。教者,效也,言上为 而下效也。 ” 16 “天有四表以正精魂,地有四渎以出图书。 ” 17“天文地理各有 所主,北斗有七星,天子有七政也。 ” 18 所设之爵位,三公、九卿以及官位均与 天象相应。

9、 19 刑罚也应天而来:“大辟之属二百象天之刑。 ” 20 人的身体器官也 与天地相应。 “人头圆法天。 ” “足方法地。 ” “五脏法五行。 ” “四肢法四时。 ” “九 窍法九州。 ” “目以法日月。 ” “人有十八象,皆法之天也。 ” 21 “人之七孔内法五 脏,外方五行,庶类气契度也。 ” 22 连十二生肖也体现天人相副:“此二十象稽 之于天,度之于地,推于万物,象方之庶类,画天法地,是故为人取象于天地。 ” 23其三,宇宙数字化。这种观念在易传中已初步形成。董仲舒进一步提 出“人副天数” ,谶纬中把象数相推向极致,宇宙万物皆以数相应而相联系。 “阳气数成于三,故时别三月,阳数极于九,

10、故三月一时九十日。 ” “阴阳之性 以一起,人副天道,故生一子。 ” 24 “三九二十七,七者阳气成,故虎七月易生。 阳立于七,故其尾长七尺。斑斑文者,阴阳杂也。 ” 25这些论述极多,作为哲学高度概括,是易乾凿度中所讲的:“大衍 之数五十阂天下之物。 ” “五十”指日十干,辰十二,星二十八宿,由此而演化 出整个万物及其数字结构。其四,宇宙与观念、道德的组合。 “三纲之义,日为君,月为臣,列星为民 也。日以阳明,月以阴承化,行昼夜,星纪乃行,列星分布耀舒精。日者,阳 之精,耀魄,光明所以察下也。 ” 26 “元气混沌,孝在其中。 ” 27 “君臣之义生于 金,父子之仁生于木,兄弟之叙生于火,夫

11、妇之别生于水,朋友之信生于土。 ” 28 “ 王者叙长幼,各得其正,则房心有德星应之。 ” 29 纬书有关天人一体化的理论虽然十分驳杂,不成体系,但有一个基本精神却 是一致的,这就是宇宙的统一性与泛必然性的观念。任何个体无不处于统一体 系之中,无不是必然中的一环或附件。这正好成为君主一统专制的理论基础。 二、君主专制主义精神政治观念是纬书的中心。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必然的。一方面,纬书是对 经书的阐释与发挥,而经书是政治教科书与法典,这就决定了纬书也必然以政 16春秋元命苞 。 17河图纬河图括地象 。 18春秋合诚图 。 19见春秋元命苞 。 20尚书刑德放 。 21孝经援神契 。 22春秋元

12、命苞 。 23春秋元命苞 。 24春秋元命苞 。 25春秋考异邮 。 26春秋感精符 。 27孝经左契 。 28乐稽耀嘉 。 29礼含文嘉 。治为中心;另一方面,汉代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社会思潮重点不是自然科 学,而是为了论证当时社会的合理性和如何调整社会关系,以趋吉避凶。纬书 将这种思潮进行了彻底的发挥,直到庸俗、粗陋不堪的地步。由于纬书极强的政治性,所以引起了统治者的极大兴趣,不仅被统治者视 为官学,而且被视为“内学” ,经书反而被降到“外学”的窘境。明帝令王苍正 五经章句,以谶为准;章帝令曹褒撰礼典,杂五经谶记之文。统治者 所以十分重视纬书,除了直接利用它为自己制造谶语神话之外,最主要

13、的是它 充满了王权专制主义精神。贯穿于纬书中的一个基本内容,是造神, “天子皆五帝之精宝” 30 ,神化古 来的帝王与刘邦,可谓纬书作者的新创造,新发明。在纬书作者的编造中,孔 子这位旷世圣人几乎是汉家的先锋,为汉家而生,为汉家创制大义:“丘览史 记,援引古图,推集天变,为汉帝制法,陈叙图录。 ” 31 “元丘制命帝卯(“刘” 字简写)行。 ” 32 刘邦不仅是赤帝之后,而且早为孔圣人预定坐天下。汉家在一 派神话中,变为历史的必然。当然,纬书不无反对汉家天下之言,但占主导地 位的是为汉家制造神话。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神话是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的 最好论证,反过来,制造神话又是为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

14、提供了社会心理认同 的依据。在纬书中最能表现君主专制主义精神的是帝王职能的神化。帝王原太素, 通天地,立“五始” ,修德成化,统调阴阳,通神人,体历史。总之,天人合一, 帝王为枢纽。太素为宇宙之原,所以“反太素冥茎,盖乃道之根也” 。 “帝者得其根罧, 王者得其英华,伯者得其附枝。 ” 33 与太素之根相合,既是成就帝王的条件,又 是帝王的功能。天地生万物,天子通天地:“天子之尊也,神精与天地通,血气与日月总。 含五帝之精,天之爱子也。 ” 34 天子的精神和血气通天地,本身也就是天地的化 身,天地的功能与天子的功能也就可以一体化:“五帝修名立功,修德成化, 统调阴阳,招类使神,故称帝,帝之言

15、 :也。 ” 35“帝者承天立五府(五帝之 庙)以尊天,重象。 ” 36帝王的功能有时又被神化为最原始的创造者:“黄帝受命有(又作“立”) 五始。元者,气之始;春者,四时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政教之始。 ” “元者,端也,气泉无形,以起有形以分,窥之不见,听之不闻。 ” 37 黄帝虽然 是古帝王,其功能与“元气”为一,又比元气更丰富而多能。基于上述诸因,帝王理所当然地成为人间秩序的起点和准则:“诸侯不上 奉王之正则不得其位,正不由王出不得为正。 ” 38帝王与万物之“元” 、 “神” 、 “德”是一体化的。 “孔子曰:皇象元,逍遥术, 无文字,德明谥。 ” 39 其义即春秋公羊传解诂成公

16、八年所说:“德合元者 30春秋演孔图 。 31春秋纬 。 32春秋演孔图 。 33礼斗威仪 。 34尚书璇机玲 。 35春秋运斗枢 。 36尚书帝命验 。 37春秋元命苞 。 38春秋元命苞 。称皇。 ” “德合天者称帝;河 、 洛受瑞。可放仁义,合者称王,符瑞应天, 天下德归。 ” 春秋文耀钩云:“王者,德也,神所向德,人所乐归。 ”帝王 既然与“元” 、 “神” 、 “德”一体化,自然就成为人间绝对权威。等级制是君主专制主义的基础。纬书从不同方面论述了等级的普遍性与绝 对性,人受制于天,天本身就是一种等级构成,人副天数,人间的一切也必然 是等级结构。人本身就有“圣” 、 “愚”之分, “人与天地并为三才。天以见象, 地以效仪,人以作事,通乎天地,并立为三。其精之清明者为圣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