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关于法治建设方面的论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475716 上传时间:2017-08-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八大报告关于法治建设方面的论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十八大报告关于法治建设方面的论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十八大报告关于法治建设方面的论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十八大报告关于法治建设方面的论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十八大报告关于法治建设方面的论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八大报告关于法治建设方面的论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八大报告关于法治建设方面的论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十八大报告关于法治建设方面的论述1. 充分肯定十七大以来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进步。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2.确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与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各项具体制度并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

2、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3.明确提出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2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4.将法治作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国有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手段。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5.明确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

3、化的法治任务和法治手段改革征地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6.将法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之一和目标之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7、强调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3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8. 支持人大及其常委

4、会依法行权。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 一府两院 ”的监 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 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9. 支持专职委员依法履职。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10.依法治国要向全面推进,强调了法的执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1. 从全面立法向重点领域转变,突出立法的公众参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

5、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12. 依法行政关注行政执法。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413. 明确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保障司法独立公正。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14.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15. 明确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16.明确了党与法的关系,党领导

6、制定法并遵守法。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17.明确回答了权大还是法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518.强调了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19.强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20.强调决策要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

7、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21.要以公开和监督推进权力规范运行。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22.要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6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

8、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23.明确将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 重新强调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25.将引导公民自觉守法作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26.将司法公

9、信建设作为加强四大诚信建设,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的内容之一。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7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27.将法治保障增加为社会管理体制的内容,作为五大内容之一。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28.强调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

10、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29.调节收入分配制度,法治是一条标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30.明确必须加强社会管理的法治化建设。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831.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法治是重要保障和依据。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32.完善三调联动体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

11、风险评估机制。33.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34.强调平安建设中的司法保障。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35.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法律制度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9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

12、损害赔偿制度。36.以法治的手段推动国防和军队正规化建设。加大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力度,推动正规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37.以法治的手段保障军民融合式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38.依法处理港澳台事务。中央政府将严格依照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坚定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带领香港、澳门各界人士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包容共济促进和谐,深化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关系,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促进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在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旗帜下的大团结,防范

13、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39.在外交上,反对颠覆合法政权,坚决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10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和人文外交,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40.支持人民团体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41明确要求加强反腐败法律制度建设。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42. 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严肃性。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