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北京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475026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五期间北京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十五期间北京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十五期间北京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十五期间北京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十五期间北京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五期间北京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期间北京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五”期间北京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市工商业联合会“十五”期间,北京市各级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 战略构想,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团结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 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北京市民营经济(注:本文所称民营经济即为私营个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纳入了北京市“ 十五” 计划,并制定了北京市“十五” 期间个体私 营经济发展规划 ,特别是北京市促进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条例颁布实施后,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五年来,民营经济 的发展远远超过了专项规

2、划提出的目标,呈现出快速、协调、健康 发展的态势。一、民营经济发展辉煌的五年2001 年北京市促进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条例(以下简称发展条例)颁布实施后,北京市民营经济发展进入了“ 高速路” ,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民营经济总量取得较大突破一是民营经济主体数量突破性增长。 北京市“十五” 时期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分析,由于城市改造拆迁,经营场地缩小,个体工商户数量会减少;私营企业增长速度将高于“九五”时期的水平。但实际发展情况是,个体工商户非但没有减少,而且从2000 年底的 24.5 万户发展到 2005 年底的 65 万多户,增长了165.3%;私营企业由

3、2000 年底的 10.3 万户, 发展到 2005 年底的 26万多户,增长了 152%。二是民营经济税收突破百亿。 发展规划提出,努力提高个体私营经济对首都经济的贡献率。2004 年,个体私营经济入库税收就突破了百亿大关;2005 年个体私营经济入库税收 134.8 亿元,比 2000 年的 26 亿元增长 418.5%,与 2004 年同比增长 了 20.4。个体私营经济入库税收总额占地方财政收入由 2000 年的 6.5,到 2005 年的 13.4%,增长了 6.9 个百分点。三是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突破性增长。 发展规划提出,力争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总数的 30%以上。

4、实际完成是,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已占到全市就业总人数的 70%以上。(二)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吸纳就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一是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截止2005 年底,全市的市场主体(包括内资企业、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共有 111.05 万户,其中私 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达到 91.2 万户,占到82%,成 为本市市场主体的重要 组成部分。如果 说数量庞大的个体工商户与国有、集体企业没有可比性,那么就以私营企业与国有、集体等其他内资企业来比较。截止 2005 年底,全市内资企业共有 41.5 万户,其中私营企业占了 62.7%。2005 年全市内

5、资企业数同比增长 3.11%,但国有企业、集体企 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及其它企业,同比分别下降13.69%、15.89%、16.09%及 13.71%,唯有私营企业一枝独秀,同比增长 15.9%,可见私营企业的增长支撑了内资 企业数量的增长。二是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据初步统计,到2005 年底,全市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约有 250 万人(包括投资人),与上年同比增长 15.93%;全市个体工商 户的从 业人员约有 85 万人,与上年同比增长 22.26%,其中当年安置下 岗职 工 4.5 万人。私营个体吸纳就业合计约有 335 万人,占全市就业总人数的 70%以上。特别是在第三产业

6、中的商业、服 务业,个体私营经济的从业人员达到 90%以上。因此,民营经济是名副其实的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三是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高新技术产业是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个体私营经济充分发挥创造才华、充分展现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领域。 2005 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 517.5 亿元,同比增长 20%,占全市工业 增加值的 29%。全市累计软件企业 2840 户,占全国的 21.7%。软件 产业共实现营业收入 780亿元,同比增长 50%。2005 年,技术合同成交 额 489.59 亿元,同比增长 15.2%,其中专利技术合同 578 项,成交额 18.2 亿元,同

7、比增长 2倍。据市科委初步统计,截止 2005 年底,在全市 18118 户高新技术企业中有 95%以上都是私营 企业。一批自主创 新能力强,具有尖端核心技术、国际知名品牌和先进企业文化的私营高科技企业不断涌现。如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1993 年成立,短短十多年已发展成为中国 IT 业的核心企业,他 们 研发的防盗数码水印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其创立的爱国者品牌已经在国际 IT 市场上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他们还形成了以“六赢”理念为核心的先进企业文化。以华旗、用友等为代表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已经成为首都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生力军。(三)民营经济的实力、竞争力和应变能力显著增强一是民

8、营经济实力增强。截止 2005 年底,全市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累计 3238.5 亿元,比 2000 年增长 212.5%;注册资本(金)在 1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累计 135 户,与上年同比增长达 98.53%,这说明本市私营企业正在迅速做大做强。全市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累计85.88 亿元,比 2000 年增长 221.7%;注册资 金与上年同比增长幅度高出户数同比增长幅度 3.6 个百分点,说明个体工商户的实力也有所提高。二是民营经济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增强。据市商务局初步统计,2005 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实现 2902 多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商 贸主体

9、累 计零售额为 2205 多亿元,占社会零售总额的 76%;私企、个体进出口 总额 27.88 亿美元,同比增长 93.35%,其中出口 12.21 亿美元,同比增 长 152.19%,进口15.67 亿美元,同比增长 63.59%。截止 2005 年底,全市共有进出口企业 1.13 万户,其中私 营企业 6772 户,个体工商户 37 户,占总数的60.12%。三是民营经济在新形势下的自我应变能力增强。北京城市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公布后,民营经济立即在发展布局上随机应变,使之与城市规划相适应。2005 年,定位于功能拓展区的私营企业户数达13.3 万户,同比增长 27.33%,占到私企总户

10、数的 51.25%;定位于发展新区的私营企业数同比增长 15.8%;定位于城市核心区的私营企业数同比增长 13.41%;而定位于生态涵养区的私营企业数则同比下降 14%,形成了根据区域定位,有增有减的梯次发展布局。(四)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基本合理一是“十五”期间,民 营经济始终保持着“ 三、二、一” 的产业发展格局。截止 2005 年底,本市从事第三产业的私营企业逾 22.9 万户,占 88%,其中从事信息咨 询 和计算机应用服 务等新兴第三产业的企业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 13%;从事第二产业 的私营企业超过 3 万户,占 11.5%;从事第一 产业的私 营企业有 1396 户,占 0.5%。从

11、事第三产业的个体工商户逾 62.1 万户,占 95.4%;从事第二 产业的个体工商户近 2.2 万户,占 3.4%;从事第一 产业的个体工商 户 8125 户,占 1.2%。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在北京市各服务行业的网点已逾 20 万个,占全市服务网点的 85%以上。遍布城 乡的超市和上千个集 贸市场,提供了全市粮、油、肉、蛋、菜、果等农副产品供 应量的 80%以上,成为北京市农副产品加工、流通和城市服务业的主渠道。二是农村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由于市委、市政府的政策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全市的农村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据市农委不完全统计, 2005 年 110 月农民创办的个体工商户 8603 户,

12、实际投资303 亿元,从业人员 2 万人;农民兴办和原乡镇企业改制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335 个,固定 资产投入总额 12.2 亿元,户均 364.18 万元,从业人员 1.8 万人,通 过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有近 4 万农民实现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三是民营经济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根据中央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行宏观调控、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首都民营经济从自发到自觉,适时对内部产业结构进行自我调整,减少了对投资较大、资源消耗较多、层次较低、效益不高、以一般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的投入,加大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投入。特别是宏观调控着重导向

13、的第一产业发展速度首次超过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 年新登记注册的个体私营经济主体中,从事第一产业的私营企业数同比增长 30.59%,个体工商 户数同比增长286.6%;从事第三产业的私营企业数同比增长 9.27%,个体工商户数同比增长 24.65%;而从事第二产业的私营企业数同比下降 26.1%,个体工商户数同比下降 55.05%。二、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取得实质性突破党的十五大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方针、政策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在“

14、十五”期 间, 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十五”开局之年,我市在全国率先专门编制了北京市“十五”时期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规划,并纳入全市“ 十五” 规划的框架之内。发展规划首次把民营经济纳入宏观经济范畴,提出“十五” 期间民营经济的发展目标是:环境明显优化,数量快速增长,行业结构合理,总量贡献增加和整体素质提高。 发展规划为引导和促进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 年,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北京市促进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条例,以地方立法的形式保障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开 创了个私经济发展的法制化“高速路” ,促进了其在“ 十五” 期间的跨越式 发 展。因

15、此, 条例是首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极大地调动了从事民营经济活动人士的自主创业的积极性。2004 年,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就现行的 148 项政策、法规进行了检查,对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并带有歧视性、限制性的条款进行了认真清理, 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平等的政策环境。三、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民营经济发展趋势为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市政府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出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京政发20067 号)(以下 简称意见), 意见分为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完善社会服务、 维护合法权

16、益、提高自身素质、营造发展氛围等六大部分共三十四条。其中针对性较强、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的政策要点比较多, 预示着北京市民营经济在“ 十一五” 期间将有更大发展。主要表现在:私营个体经济将继续保持两位数发展速度,占地区生产总值和财税贡献的比重将有较大提高;私营个体经济将主导高新科技产业和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私营个体经济将发挥先锋作用;北京将成为留学归国人员创业热土,会有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来北京创业发展;外省市的一些大型私企进入北京发展,形成全国性乃至走向世界的私营企业集团;私营企业进一步“两极分化” ,少数 “巨人企业” 做大做强;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动态中继续发展;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将产生一批“ 明星”企业,创建出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优秀品牌;私企、个体生命周期仍偏低, “新陈代谢”居高不下,但总数还将保持较快增长;私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将不断规范与完善,人才结构和员工素质进一步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