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汇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474718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汇总(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上册分课复习内容安排第一单元第一课一复习生词(以下生词各写三遍)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也没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 绚丽多彩 生字组词:坪:( )、( )坝:( )、( )戴:( )、( )招:( )、( )蝴:( )、( )蝶:( )、( )孔:( )、( )雀:( )、( )舞:( )、( )铜:( )、( )粗:( )、( )尾:( )、( )二背诵最后一段(共两句,最后是省略号)三课文中作者的感情是自豪、赞美,体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四、抄写窗外安静的句子。(读书读得认真)五、字音、字形 傣昌戴(戈)舞()六、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美丽、团结)第

2、二课1、生词(以下生词各写三遍)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生字组词:耍:( )、( )装:( )、( )劲:( )、( )绒:( )、( )假:( )、( )朝:( )、( )些:( )、( )钓:( )、( )察:( )、( )瓣:( )、( )拢:( )、( )掌:( )、( )趣:( )、( )二、课文感情:热爱大自然,大自然给我的们生活带来了乐趣。三、课文写了哪两件事?(第一件: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第二件:我发现了草地会变色及其变色的原因)4、草地为什么会变色?(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

3、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5、一本正经:很庄严,很严肃。引人注目:引起人的注意。第三课1、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生词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 然力量生字组词:爬:( )、( )峰:( )、( )顶:( )、( )似:( )、( )苍:( )、( )仰:( )、( )咱:( )、( )奋:( )、( )辫:( )、( )勇:( )、( )居:( )、( )三、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这段写了什么?(天都峰又高又陡)四、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他们个人的奋斗和努力。)五、多音字SI似乎互相似相SHI 似的相片园地一

4、1、我的发现真假好人发现晃眼 朝阳假 好 发 晃 朝放假 爱好 头发 摇晃 朝向2、背小儿垂钓 三、记住“读读认认”里的生字四、用下面两个词造句 十分:好像:第二单元第五课1、读课文2、写生词 郊外散步胸脯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生字组词:郊:( )、( )散:( )、( )步:( )、( )胸:( )、( )脯:( )、( )渣:( )、( )或:( )、( )者:( )、( )敢:( )、( )惜:( )、( )低:( )、( )诚:( )、( )三、注意易错的字:步胸或低四、把课文描写灰雀的句子背下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非常惹人喜爱)6、列宁是怎样对待小男孩儿的

5、,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列宁尊重、爱护小男孩,小男孩是一个诚实天真的人)第六课一、读课文,读准字音二、会写生词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生字组词:基:( )、( )突:( )、( )按:( )、( )摆:( )、( )弄:( )、( )准:( )、( )备:( )、( )侧:( )、( )胶:( )、( )卷:( )、( )辆:( )、( )秘:( )、( )杂:( )、( )社:( )、( )三、易听写的词:摆弄清准备胶卷杂志社四、高尔基是一个怎样的人?小男是一个怎样的人?(高尔基关心爱护小男孩,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五、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明什么?(从高

6、尔基和小男孩两个方面去回答)六、高尔基的三步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第七课1、熟读课文 2、听写词语 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历史平整推动旅行专门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3、容易错的字:旅 考 遗4、李四光是怎么提问题的?(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坑,可它为什么没得卧进去呢?5、李四光是一个怎样的人?(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好品质)6、课后资料袋 两朵彩云园地二1、引用人物对话的不同形式 2、背五句名言,并增加几条,会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三、我会填

7、读 记 四、闻鸡起舞意思,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第三单元第九课一、背诵、默写两首古诗二、解释萧萧(风声)挑(捉)篱落(篱笆)九月九日(重阳节)山东(华山以东)独(单独) 异(别的,其他的)逢(遇到 碰到) 倍(加 倍)遥(遥远)生字组词:促:( )、( )深:( )、( )忆:( )、( )异:( )、( )逢:( )、( )佳:( )、( )倍:( )、( )遥:( )、( )遍:( )、( )插:( )、( )三、诗句意思(诗人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作者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地思念家乡亲人)第十课1、课文 2、词语 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拉动大惊

8、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生字组词:精:( )、( )希:( )、( )却:( )、( )依:( )、( )拼:( )、( )命:( )、( )奔:( )、( )村:( )、( )抖:( )、( )丧:( )、( )磨:( )、( )坊:( )、( )三、课文的写作顺序(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四、找出课文中描写心情的有关语句(1、我们精心做着2、我们依旧快活3、风稳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4、我们都哭了)5、背课文 40 页第二自然段 六、抄写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第十一课一、读准字音 :匙 缤 扇 频 裳二、词语 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生字组

9、词:扇:( )、( )枚:( )、( )邮:( )、( )爽:( )、( )柿:( )、( )仙:( )、( )梨:( )、( )菠:( )、( )萝:( )、( )粮:( )、( )紧:( )、( )杨:( )、( )3、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秋雨的?(色彩、气味、动植物准备过冬) 4、背第三题的两个比喻句 五、收集描写秋天的词句第十二课振动 歌韵 叮咛 掠过 歌吟 辽阔 音乐厅 绽开 匆匆园地三1、背写表示词语 2、背对对子 3、复习我会填 4、用关联词填空1、( )从早晨玩到下午,( )我们累坏了。2、风筝( )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 )我们依然快活。第四单元第十三课1、字音(凌 绽 灼

10、燥) 2、词语 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留心艳丽苏醒温度密切关系娇嫩适宜适应展示需要昆虫传播植物学家修建陆续大致生字组词:艳:( )、( )内:( )、( )梦:( )、( )醒:( )、( )苏:( )、( )湿:( )、( )娇:( )、( )嫩:( )、( )强:( )、( )适:( )、( )昆:( )、( )播:( )、( )修:( )、( )致:( )、( )三、背课文第 2 自然段四、说说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温度、光照有密切关系,跟昆虫活动的时间关系)五、会填下面的空格牵牛花( ) 睡莲( )蔷薇( )烟草花( )月光花( )昙花( )第十四课1、读准

11、字音: 试 闷 几 陌 2、词语无论试验纸袋证实飞散几乎大概减少阻力遥远推测包括检查迷失准确无误沿途确确实实超常记忆力本能生字组词:论:( )、( )实:( )、( )验:( )、( )袋:( )、( )证:( )、( )概:( )、( )减:( )、( )阻:( )、( )测:( )、( )括:( )、( )确:( )、( )误:( )、( )途:( )、( )超:( )、( )3、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得出了什么结论?(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结论是:我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会有辩认方向的能力)4、作者做试验分几步,哪几步?五、资料袋有关蜜蜂的知识第十五课一、字音: 看(看守 看见)

12、磨(磨面 磨刀) 调(调皮 调转)千里迢迢 2、生词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守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生字组词:堂:( )、( )镜:( )、( )闲:( )、( )待:( )、( )阅:( )、( )腿:( )、( )随:( )、( )调:( )、( )简:( )、( )拜:( )、( )访:( )、( )具:( )、( )三、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做成一架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五、资料袋关于微生物的情况园地四 细微的( )全新的( )伟大 的( )地球上的( )简单的( )艳丽的( )美丽的( )干燥的( )有趣的( )第五单元第十七课1、字音:阜 仆 2、生词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生字组词:闻:( )、( )尘:( )、( )仆:( )、( )纳:( )、( )闷:( )、( )丘:( )、( )迎:( )、( )等:( )、( )止:( )、( )镜:( )、( )授:( )、( )品:( )、( )三、孔子和老子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