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分项工程质量管理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4742899 上传时间:2018-02-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分项工程质量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分项工程质量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分项工程质量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分项工程质量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分项工程质量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分项工程质量管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 工程质量管理 1、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3 -200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982000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9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GJ539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J11988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轻骨料: 浮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不允许含有超过最大粒径两倍的颗粒。级配

2、要求为通过5mm筛孔 不大于90%,通过10mm筛孔为30%70%;通过20mm筛孔不大于10%。空隙率不大于50%,吸水率 1h不大于25%,含泥量不大于2%,松散密度,筒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陶粒:与上述要求相同,并不得混夹杂物或粘土块。 2.1.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C30时,不大于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 大于C30时,不大于3%。 2.1.3水泥:325号、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4外加剂:产品经质量认证,掺量必须通过试验室确定,技术性能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1.5主要机具:搅拌机、吊斗、手推车、等。 2.2作业条件: 2.2.1

3、原材料包括水泥、轻骨料、外加剂等进场时检查出厂合格证,其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必须符合 要求,并应复验轻骨料,每200m3为一批(不足200m3按一批) ,必须检验:松散密度、颗粒级配、 筒压强度、1h吸水率。天然轻骨料检验含泥量,复验不合格,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2.2.2试验室进行试配,确定配含比及坍落度。经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密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2.3轻骨料堆放场地应有排水措施,使用时尽量保持颗粒混合均匀,避免大小颗粒分离,按自然 级配堆放时,其高度不宜超过2m,防止树叶、泥土或其它有害物质混入。 2.2.4模板拼缝应严密,若采用木模时,必须浇水湿润。外墙大模板外模下口圈梁部位应有防止

4、漏 浆的措施。 2.2.5施工前熟悉图纸的设计要求,进行技术交底。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材料计量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 3.2材料计量:骨料、水泥、水和外加剂均按重量计,骨料计量允许偏差应小于±3%,水泥、水和 外加剂计量允许偏差应小于±2%,轻骨料宜在搅拌前预湿,因此根据配合比确定用水量时,还须计 算骨料的含水量(搅拌前应测定骨料含水率) ,做相应的调整,在搅拌过程中应经常抽测,雨天或 坍落度异常应及时测定含水率,调整用水量。水灰比可用总水灰比表示,总用水量应包括配合比有 效用水量和轻骨料1h吸水量两部分。 3.3搅拌: 3.3.1加料顺序:采用自落式搅

5、拌机先加1/2的用水量,然后加入粗细骨料和水泥,搅拌约1min, 再加剩余的水量,继续搅拌不少于2min。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先加细骨料、水泥和粗骨料,搅拌 约1min,再加水继续搅拌不少于2min.。 3.3.2搅拌时间:应比普通混凝土稍长,其搅拌时间约3min。轻骨料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轻骨料 吸收水分,故在施工中宜用坍落度值来控制混凝土的用水量,并控制水灰比,这样更切合实际且便 于掌握。 3.4运输:在初期轻骨料吸水能力很强,所以在施工中应尽量缩短混凝土由搅拌机出口至作业面浇 筑这一过程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45min。宜用吊斗直接由搅拌机出料口吊至作业面浇筑,避免或 减少中途倒运,若导致拌

6、合物和易性差,坍落度变小时,宜在浇筑前人工二次搅拌。 3.5浇筑:应连续施工,不留或少留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应分层进行,对大模板工程,每层浇筑高 度第一层不应超过50cm,以后每次不超过1m,若留施工缝应垂直留在内外墙交接处及流水段分界 处,设铅丝网或堵头模板,继续施工前,必须将接合处清理干净,浇水湿润,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3.6振捣:轻骨料密度轻,故容易造成砂浆下沉,轻骨料上浮。插入式振捣器要快插慢拔,振点要 适当加密,分布均匀,其振捣间距小于普通混凝土间距,不应大于振动作用半径的1倍,插入深度 不应超过浇筑高度。振动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分层离析。混凝土表面用工具将外露轻骨料压入砂浆 中,然后将

7、表面用木抹子抹平。 3.7养护:常温下轻骨料混凝土拆模强度应大于1MPa。拆模后及时喷水养护或覆盖薄膜湿润养护, 防止失水出现干缩裂纹。全现浇大模板外墙采用三角托架时,外墙混凝土强度控制不低于 7.5MPa,保证三角托架的安全要求。 3.8冬期施工:按冬施方案执行。 3.8.1不得使用带有冰雪及冻块的骨料。 3.8.2运输混凝土用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 3.8.3冬期轻骨料不可能浇水预湿,当使用自然风干状态的轻骨料时,应调整坍落度控制值,一般 取1214cm,比常温下增大46cm,混凝土出罐后经运输至浇筑地点约降至810cm,即可保证 得到可振捣密实的混凝土,又可控制混凝土不致由于塑性过大,发生

8、粗骨料上浮,而造成离析现象。3.8.4拌制浮石混凝土可采用二次上料,二次搅拌的方法。第一次上料上浮石、掺合料(粉煤灰) 和1/3的水量搅拌1min,第二次上料将水泥、砂、外加剂及其余的水加入进行搅拌,以改善混凝 土的和易性,并避免浮石孔洞吸收外加剂。 3.8.5外墙大模板拆除及挂三角架时,混凝土强度需做同条件试块,强度分别按4MPa及7.5MPa进 行控制。保证掺入防冻剂混凝土的受冻临界强度及挂三角架时安全。 4、质量标准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质量检验标准(I) 项 序 项 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l 水泥进场检验 第721条 检查产品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同一厂 家、等级、品种、批号

9、且连续进场的 水泥,袋装200t,散装500t为一 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2 外加剂质量及应用 第722条 检查产品合格证及复试(按进厂的批 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3 混凝土中氯化物、碱的总 含量控制 第723条 检查原材料试验报告、氯化和碱的总 含量计算书 主 控 项 目 4 配合比设计 第731条 检查配合设计资料 1 矿物掺合料质量及掺量 第724条 检查产品合格证和进场复试报告(按 进厂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 定) 2 粗细骨料的质量 第725条 检查进场复试报告(按进厂的批次和 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3 拌制混凝土用水 第726条 检查水质试验报告(同一水源检查

10、不 少于一次) 4 开盘鉴定 第732条 检查开盘鉴定报告及试件强度试验报 告 般 项 目 5 依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 比 第733条 检查含水率测试报告和施工配合比通 知单(每工作班检查一次) 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 项 序 项 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1 混凝土强度等级及试件 的取样和留置 第741条 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2 混凝土抗渗及试件取样 和留置 第742条 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 3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 第743条 复称(每工作班抽查不少于一次) 主 控 项 目 4 初凝时间控制 第744条 观察及检查施工记录(全数检查) 1 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 第74

11、5条 观察和检查施工记录(全数检查) 2 后浇带的位置和浇筑 第746条 观察和检查施工记录(全数检查) 一 般 项 目 3 混凝土养护 第747条 观察和检查施工记录(全数检查)5、成品保护 5.1浇筑、振捣时保护好洞口、预埋件及水、电预埋管、盒等。 5.2对进场的轻骨料要妥善保管,防止破碎及混入杂物。 5.3混凝土浇筑、振捣及完工后,要保护露出钢筋位置的正确。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混凝土坍落度不稳定:用水量掌握不准,轻骨料的含水率有变化,未及时测定调整用水量。 6.2和易性差:搅拌时间不足,出料过快。 6.3表面轻骨料外露:混凝土振捣收头时,表面未加振捣,亦未进行拍压、抹平。 6.4强度偏低:计量不准确,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好。 6.5接槎不密实:外墙圈梁接槎部位不得漏浆,注意振捣密实。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材料(水泥、砂、轻骨料、外加剂等)出厂合格证明、试验报告。 7.2轻骨料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强度评定。 7.3混凝土施工记录。 7.4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7.5隐检、预检记录。 7.6冬期施工记录。 7.7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7.8其它技术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