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五 画杨桃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742639 上传时间:2018-0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稿五 画杨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说课稿五 画杨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说课稿五 画杨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说课稿五 画杨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说课稿五 画杨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课稿五 画杨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稿五 画杨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画杨桃说课稿 、一、 说教材 画杨桃是人教版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思考与探索为主题。这是 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 我” 通过细心观察、从实际出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事。“我” 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 告诉我们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同时看问题或做事要实事求是,一切从 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不要轻易下结论。 二、说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但是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与提高;课文蕴涵 的道理还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感悟理解;他们刚开始学写作文,有很多作文基础知识也 可以渗透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而且,我们

2、学校的学生阅读量较少,理解能力较差,这也 是影响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以下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认识 6 个二类生字,会写 9 个生字。正确读写并会结合上下文简单理解“叮嘱、想 当然、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观察杨桃的图片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同时要相或做事要实事

3、求是。2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难点是引导学生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 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 求是;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终生受益。 四、说教法学法 (1) 利用教师准备杨桃的图片等资料和杨桃实物教学手段,这样教得生动,学得轻 松,更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2) 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最终让学生学会学 习。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这节课我引导学生用心看,想象着说,认真读,仔细找。在理解 重点的教学中,我想先运用旧知识导入新课,再用实物吸引学生感官,用不同的朗读方式

4、, 学生间自由的交流等手段,让学生明白道理。对于难点,我想先采用小组讨论、逐句分析 的方法找出每句中的关键词,再反复朗读,联系实际来加以突破。 五、说教学内容和过程 针对本课教学内容叙事性强、含义深刻的特点,我打算从文本的整体性出发,先在学 习字词了解课文梗概后形成了一个阅读话题 如何理解“ 实事求是”?并整合“ 我”的作画态 度、“ 同学们”的心理转变、“ 老师”的言行举动这“ 三大板块” 建立感悟与体验,在充分的阅读 之后逐层挖掘“ 实事求是” 的内涵学会老老实实、学会用“ 实事求是”的眼光去评价别人、 学会实实在在做人做事。 为此我主要安排以下(4)个环节。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5、(2 )、再读课文,形成话题。 (3)、围绕话题,品读课文。(4 )、走出文本,读读演演。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步,引入课文学习。3 通过实物或图片这些直观思维引入本课,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介绍杨桃,拉 近文本和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也进入美术课堂,一起去看看小主人公是怎样画杨桃的。 然后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第二步,要求学生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词。 第三步,教师出示词语:【叮嘱 审视 轮流 和颜悦色 教诲 受用】先要求学生读准 这些词语,再请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其大致意思,最后让学生选用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意图:这一设计首先是想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同时把学习词语

6、放到具体的语境 中去,既使学生理解了词义,又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词语。 2、再读课文,形成话题。 第一步:请同学再读课文,想想我在课堂上是如何画杨桃的。 第二步:从学生找到的(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这句话入手,请学生用结合其中的一个字或一个词来谈谈感受,找出关键词老老实实, 通过理解引导学生形成话题:如何理解“实事求是” 其中的义。 意图:在这部分的设计中,我希望用文章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全文主题 的关键词“老老实实” 来形成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一方面是力图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着力刻画 和描摹的中心点、情感的升华点、主题的凝聚点。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激起

7、学生的课堂 实践兴趣,使学生能够理解文章所承载的情感。 3、围绕话题,品读课文 这部分我重点要突破“ 我作画的态度” 、“同学态度的转变”以及“ 老师的言行举动”这三 大板块,逐层挖掘“ 实事求是” 的内涵。 第一板块“我作画的态度”, 我打算围绕“老老实实” 这个词进行突破。 第一步:教师引导:你是如何理解“我” 这种“老老实实”的作画态度的呢? 预设学生会找出以下:父亲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 你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4 针对此处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读读这句话然后说说父亲的话让你读懂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同时解决对于“想当然” 这个词的理解。让学生明白想当然只能画走 了样。

8、引导理解父亲的严肃和语重心长,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这样学生就能理解我正是老老实实地听从了父亲的叮嘱,才把杨桃画成五角星。 第二板块:同学们态度的转变。这个板块我打算用对比朗读的形式进行突破。 第一步:出示两段对话,学生自由对比读两段对话“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 不 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 五角星。” “好,下一个。” (在此处的教学中,我预设引导学生抓住标点符号来理解同学们的心理。第一段话中 同学们的答句后面都是感叹号,表示想当然不假思索的语气;第二段话语中多了两处省略 号,说明同学们的回答支支吾吾,结结巴巴,

9、迟迟疑疑。) 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预设学生能抓住神态、重点词、标点、语气等进行朗读,同时 说说为什么要这么朗读?学生互相评价,提高朗读能力。 第三板块:“老师的言行举动” 。这一板块我打算用抓关键词句,自主品赏 第一步,请学生围绕“ 面对这个事件是一个怎样的态度” 这一问题自主探究课文,要求: 抓住关键词句,反复品读,写下感受。 预设学生会重点抓住以下几句: 1、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 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2、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 3、课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就自己的研究成果,抓住关键词进行交流。5 第一句重点

10、抓住“ 审视” 这个词语,理解老师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讲 桌上的杨桃的原因。可能是老师对我的图画感到有点惊讶,也想看个究竟。或者是想保护 “ 我” 的自尊心。也许是对同学们的嘲笑感到不满,想考证后教育孩子们。也可能是他是一 个严谨认真的教师,不想当然地评价学生,他要根据事实进行评价等等。 第二句抓住“严肃” 这个词语。理解“严肃”的背后是老师怎样的心理。(对随意嘲笑别 人的孩子的不满,想办法要教育他们)。 第三句抓住“和颜悦色” 这个词语。理解“和颜悦色”。请学生谈谈老师和颜悦色,是因 为(同学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正确的,他们已经知道要去尊重别人作画时的实事 求是了)。 并

11、且结合学生的理解指导朗读。 第二步:出示教师和父亲的话语。读后讨论,教师和父亲的话语那么相似。他们相同 的地方是什么?(要实事求是地表现自己的角度看到的东西。)他们不同之处又是什么呢? (老师的话语中又提到要尊重别人的看法。)再次深化对“ 老老实实” 的理解。 第三步:体会为什么老师没有在审视杨桃后就用这段话语来教育我们?(这是个循循 善诱的好老师,他要创设机会,既保护我幼小的心灵不受伤害,又要让其他学生自己发现 错误,自己教育自己,让学生心悦诚服。) 意图:在这一设计里,我采用多种方式突破难点,目的在于想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 自主探究与文本进行交流,达到加深对课文理解的目的。把外化的情感内化为学生自己的 情感。同时借助、引读、范读、对比朗读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走出文本,读读演演。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并非要求学生进入文本不再出来,那样的话对学生来说永远 只能停留在理解水平上。我们应该“凿通” 文本与学生生活的通道。在本节课的结尾处我以 “ 实事求是”为桥梁过渡,引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归现实,让学生通过读、表演加深对课文 的理解为目的,所以我是这样安排的:揣摩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神态,小组练习, 做好下节课的表演准备。6 六、板书设计 11、画杨桃父亲:不要想当然,看什么样就画什么样。 一生受用 (我) 老师:角度不一,样子不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学习方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