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说课稿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741580 上传时间:2018-0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春》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春》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春》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春》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春 说 课 稿 张 慧 敏 巩义市北山口镇第一初级中学春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分析 春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向我们展现了春、夏、秋、 冬等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景美,情更美。这个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在有感情的朗读中,积 累语言,品味情感,学会写景的方法。 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 引导我们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春的蓬勃生机和无限希望,字里行间,充满着欣喜、赞美 之情。这篇文章,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读它,可以使人得到美的享受,提高审美情 趣。从听、说、读、写等语文素养的培养来看,它是一个经典的范文,放在单元的首位非 常恰当,对后面几篇课文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

2、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地学习全篇都是写景抒情的文章还是第一 次,他们对于鉴赏理解美文的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的方法和技巧,使 阅读与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 1、扫除生字词,识记文学常识,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及方法: 3、揣摩品味准确生动的语言。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深入细致观察景物、描写 景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5、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赏析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修辞的作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细致

3、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生动地来描写景物。 四、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设计: 1、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比如背景音乐,配乐朗读,春的画面等)营造出自然、 美丽、温馨的春天,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朗读教学法。本篇课文语言简洁明快、质朴优美,字字句句都饱含作者的情感,而 且基调欢快,有很强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在本文的教学中,可采用朗读教学 法,指导学生通顺、流畅、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深入理解和体会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独特的意境,将各种方式的读(范读、研读、精读、品读)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学, 学中悟。 3、示范分析、师生合作探究、讨论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

4、动性,让学生在讨 论中分析、感受作者写作成功的方法。 【设计说明】因为初一学生还不善于通过细致地阅读课文,理解体会散文所描绘的优 美意境,学习高超的写作技法,教师可选取一、两个重点段落作详细讲解分析,引导学生 注意课文细致描绘的地方,如示范分析“春草图”和“春风图” ,其他段落则指导学生自己 阅读分析。这样,教师的讲解就起到了示范作用,启发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培养他们 阅读的能力与习惯。 (二)学法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重 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平等、融洽地交流讨论,互动合作,引导学生自主构建问题、发现 解决问题的途径,并逐步学到合作探究

5、技能。 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强调要加强朗读,学 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 读,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技巧。另外,通过本文的阅读分析,我将指导学生 学以致用,进行片断描写的练习,使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教学过程 (一)情感导入回忆春天 当树叶泛黄、秋风习习的时候,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绿意盎然的春天。 (展示春的幻 灯片)春天是阳光明媚的风景,是婉转动听的鸟韵,是飞来飞去的蝶影,更是稚嫩滴翠的 童声春天,实在是一幅美丽、灵动的画卷。这节课让我们随着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 一起走进春天的画卷。 (板书课题、作者) 【设计说明】唤起学

6、生对春天的美好感受,设置一个好的教学环境,为课文教学作好情 感铺垫。 (二)整体把握感受春天 1.老师配乐范读课文。思考: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关于春天的哪几幅图画? 【设计说明】导语引导着学生回忆春天,现在则是通过声音把学生引入春天的佳境, 这样文质优美的散文,不必象以往一样急着去介绍作者,检查生字词,而应该创设一种教 学环境,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随着音乐,让学生静静聆听,闭目想象,让思绪飞出教 室,飞进春意盎然的大自然,去采撷那一片片美丽诱人的春色。通过讨论,总结: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板书) 2.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朱自清写春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从课文中 找出

7、依据) 【设计说明】 第一段可见盼望春天的情感。中间部分描绘春天的五幅画面,赞美、 热爱之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小草,花儿,柔风,细雨,无 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也撩拨着我们的喜爱之情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最后的 三个比喻句更充分表达了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全文的结构思路,即“盼春绘春赞春” (板书) 。然后讨论探究全文的中心:通过描绘江南春天的美景,表现了作者热爱、赞美春 天和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三)精读品味欣赏春天 1.这五幅春景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反复朗读,体会写景的妙处。 【设计说明】根据抒情散文的特点,本文宜多读少讲,以读代

8、讲,以读导学,让学生在 反复的朗读活动中细细品味本文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使学生如临其境,展开联 想,与作者产生共鸣。 (1)教师先范读并分析春草图:“偷偷地和钻”好在哪里?“一大片一大片满是 的”写出了春草的什么特点?写人的活动有什么作用?总结:抓住春草的特点“悄然而 出、嫩绿、多、生机勃勃”来进行描写,表达了对春草的喜爱之情。 (2)设计问题让学生分析春花图。春花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描写的?采用什么 顺序? (3)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并分析春风图:从哪些角度描写了春风?怎么分层?春风的特 点有哪些?总结:从触觉写春风的柔和,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从听觉写春风的悦耳,把 无形、无味、无色

9、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情有感。 (4)让学生讨论分析春雨图和迎春图。体会春雨的特点和写景顺序以及引用俗语的 作用。 2.赏析语言: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美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你最喜欢那个句子?为什么?(小 组合作、自主学习) 提示语言赏析的切入点: 抓关键词 抓主旨句 抓修辞句 抓感情或含义深刻句 赏析方法:圈点勾画批注格式:我喜欢_句,因为它运用_修辞,(或是从_感官_角度)生动 形象的写出了_景物的_特点或表达了_感情。 【设计说明】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 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设计

10、这一步骤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同时再从独立转向合作、 探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就形成了多方位的交流,有利于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这一过程,同学们抓住重点的字词句,仔细赏析品味,真正 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精美的语言。 3.配乐朗读: 朱自清先生不愧是一位“丹青”高手,他通过细致的观察,运用含情的画笔,描绘了 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他们以鲜明的感情色彩。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把握作者的感 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 (放音乐,学生自由朗读) 【设计说明】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由衷的赞美。 (四)质

11、疑反思理解春天 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设计说明】学生讨论后,可以向老师质疑,也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文章的进一 步学习与探讨。 (五)拓展延伸畅谈春天: 1.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 ,有人说“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 ,还有人说“春天 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以将自己搜集的关 于春天的诗文互相交流一下。 【设计说明】新课标指出中学生应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这一环节就考察了学生在这方面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使课内外结合,丰富了知识,培养了全面的 语文素养,在展

12、示作品过程中,他们也会体会到了成功的欢乐。 2.学以致用歌咏四季: 刚才我们为那一片片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 激动,春天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惊叹这些作家精彩文笔 的同时,你是否也有一些跃跃欲试呢?今天老师给大家一个展示自己文采的平台。 仿写练笔:仿照文中的某一幅图画,以夏、秋、冬为话题,写一段话,字数不限。提示: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运用恰当的修辞,深入细致地来描写景物。 【设计说明】这是学生学习迁移的过程,读写听说关键是要落在写上。写作能力是语文 素养的综合体现,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 事物

13、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一环节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有创意 的进行语言表达。 (六)达标检测巩固春天 1、给下列加粗的词语注音。 酝酿( ) 抖擞 ( ) 披着蓑( ) 戴着笠( ) 嫩嫩的( ) 朗润 ( ) 2、 本文作者是_,字_,江苏省扬州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 _、_、_,他的散文的代表作有_ _等。 3、春是一篇优美的_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_ _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_之情,表达了作者_的情怀。 4、 作者用比喻句赞颂春天,突出了春天_、_ 、_的特点,这三个比喻 句的顺序能互换吗?为什么? (七)结束语 法国雕刻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 发现。春天是美丽的,大自然中美丽的景物比比皆是。希望同学们能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美, 用你的心灵去感受美,用你的笔去描绘美! 四:板书设计 春朱自清盼 春草图 春花图春 绘 春风图 热爱、赞美春天和积极进取精神 春雨图 赞 迎春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学习方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