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古汉语的基本句法结构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738769 上传时间:2018-02-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古汉语的基本句法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古汉语的基本句法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古汉语的基本句法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古汉语的基本句法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古汉语的基本句法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古汉语的基本句法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古汉语的基本句法结构(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句法结构 认识并掌握古代汉语的七种基本语法结构,了解这些基本语法结构 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点。认识古代汉语的两种基本结构关系(核心结构 关系和非核心结构关系)。 1、主谓结构:省略主语和暗换主语;名词性成分作谓语。 2、述补结构:介宾结构、名词性成分以及谓词性成分作补语;名词性 成分作补语的述补结构与述宾结构的差异。 3、述宾结构:宾语的位置,宾语前置结构的基本类型;“宾之述、主之 谓、偏之正”三类结构的差异。 4、助词结构:“者”字结构、“所”字结构、“之”字结构、“其”字结构的语 法功能;助词“者”和代词“者”的差异;助词“其”和代词“其”的差异;助词 “之”和连词“之”的差异。 分析古

2、汉语句法结构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注:即确定某种组合结构类型的依据。其中最重要的依据是第二方面。 一、词序: 即各词类在句法结构中的排列顺序。特定的词序排列可以用来表明某种 句法结构。 例如:弗爱 其子 活之 业精 战败 古今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基本相同。用二分法分析下列句子: 1、季氏将伐颛臾。 2、天下之水,莫大於海。二、句法结构直接成分间的结构关系 基本 类型 平列关系(非核心关系) 非平列关系(核心关系) 联 合 结 构 连 谓 偏正结构 状 中 包含 种类 等立、一般性转折(带连 词“而、以”)、选择、 进层 承 接 定 中 条件、因果、让步转折 (带介词“纵、虽”) 述 补 述 宾

3、 主 谓 结构 核心 无,直接成分互不陈述、支 配、修饰、补充 “正”为核心 述语 谓 平(并)列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 1、联合结构:等立(并且、而、既又)、共时(“一边一边”)、 一般性转折(“虽然但是”)、选择(“是还是”)、进层(“不 但而且”、况且)。 2、连谓结构:承接关系。一般不用关联词。三、句法结构的语法性质: 类 型 语 法 性 质 功 能 句 法 位 置 名词性结 构 相当于一个名词 指 称 主语、定语、宾语、状语、判断句或描 写句的谓语、名词性偏正结构的中心语 谓词性结 构 相当于一个动词 或形容词 叙 述 谓语、偏正结构(状中)的中心语、述 补结构和述宾结构的述语 相当于

4、一个名词 指 称 当谓词性结构出现在名词性结构的位置 上时,功能由陈述转为指称。 指称化的谓词性结构的种类 指称化的 谓词性结 构 1.无标志的 2.有形式标记的:助词结构P309 者字结构、所字结构、之字结构、其字结构 古代汉语基本句法结构的类型同现代汉语的主要差异在于: 1、古代汉语句法结构直接成分间的结构关系分为平列关系(非核心关系)、 非平列关系(核心关系)。在古代汉语中由于直接成分间结构关系不同,同 样的词序排列可以实现为多种不同的句法结构。 例如:同一个“动词+动词”组合,可能属于不同句法结构。 偷盗:联合结构; 生得(广):偏正结构; 战罢:主谓结构; 恋战:述宾结构; 挠乱(我

5、同盟):连谓结构第一节 联合结构 一、关系:联合结构各直接成分之间一般是等立关系,互不说明、修 饰或补充。 二、种类: 1、名词性联合结构。例如: 1)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叙述句) 2)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判断句) 3)蟹六跪而二螯。(描写句) 2、谓词性联合结构。例如: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3、转折关系(逆接关系)的谓词性联合结构。例如: 1)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第二节 偏正结构 一、偏正结构的格式:修饰语+中心语 二、偏正结构的类型: 1、定语+中心语: 1)中心语多

6、是名词性成分。作定语的多是名词、代词、形容词或数词。 2)如果动词性成分在定语位置上出现,就指称化了。 (1)谓词性成分转指化成名词。 (2)谓词性成分自指,一般地事物化了。自指化的谓词性成分仍是谓 词性的。 2、状语+中心语: 1)中心语多是谓词性成分。作状语的多是副词、形容词、数词、介宾 结构和名词,动词成分也可以做状语。 2)名词作状语:古代汉语语法的重要特点。 3) 当名词性成分充当判断句或描写句的谓语时,名词性成分也可以带 状语。第三节 主谓结构 要点:1、省略主语和暗换主语;2、名词性成分作谓语。 一、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1、主谓结构只有当加上语调成了句子才会发生谓语前置。否则作为

7、词 组充任句法成分时无此现象。 2、谓语前置的条件:只有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谓语可以前置。 二、省略主语和暗换主语: 1、主语可以承前或蒙后省略。(承前或蒙后的主语、定语、宾语省略) 2、暗换主语:由于经常省略主语,并列或相承的主谓结构常暗中更换 主语。 三、谓词性成分作主语:这时谓词性成分都会不同程度的发生指称化。 四、受事主语:这时的主谓结构表示被动意义,是不带标记的被动句, 形式上与主动句相同,因此不能称为被动句型。有的翻译时要加上“被”, 有的不必。 五、名词性成分作谓语:古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之一第四节 述补结构 述补结构直接成分间是补充关系。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与事对象、工具、 时间、处

8、所、原因、比较对象、施事者。(注意:1、动词后的受事者为宾语。2、述宾结构直接成分间是支配关 系。) 古代汉语里充任补语的成分主要是介宾结构,名词性成分也可以作补语。 谓词性成分作补语是后起的语言现象。 一、介宾结构作补语:与现代汉语相同。 * 二、名词性成分作补语:古代汉语语法特点之一。 区别:现代汉语中动词后的名词性成分一般归入宾语。而古代汉语中则 视为补语。 理由(: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不借助介词直接作补语,就像名词可以不 借助介词直接作状语。 辨析:若译为现代汉语时,动词后的名词性成分必须加上介词充当补语 或状语,则该名词性成分为补语;否则为宾语。 例如:“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

9、蔡,作春秋。”译:从前西伯 被拘禁的时候,推演了周易;孔子在陈、蔡被围困,(后 来)写作了春秋。 古译今时:名词表示处所的,可加介词“于”, 名词表示比较对象的,可加介词“比”, 名词表示工具或凭借的,可加“用、凭借” 三、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作补语:后起的语言现象。与现代汉语相同。第五节 述宾结构 宾语前置结构的基本类型: 一、疑问结构里疑问代词单独作宾语要前置。 注意1:1、前置的三个条件。2、作动词和介词的宾语都要前置。例:1.吾谁欺?欺天乎? 2.为政何患? 3.“悉冠?”“冠素。” 4.又谁敢怨? 5.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6.许子奚为不自织? 7.将何以赡之? 8.吾谁与归? 注意2

10、:如果宾语是一个组合,疑问代词只是其中一个句法成分,那么 宾语不前置。 例:1、此为何名? 2、欲于何所王之? 二、否定结构里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充任的宾语一般要前置。注意:前置的两个条件。 1、否定结构。其中必有否定副词:不、弗、毋(无)、勿、未、非、 微 2、充任宾语的是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 例: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 否定之否定时,代词宾语不前置。 三、用代词“之、是、焉、斯、于”等作标记的宾语要前置。例:1、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2、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3、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固定格式“惟+宾语+是/之+述语”:惟余马首是

11、瞻。四、代词“是”作宾语有时不必标记就可以置于述语前。 * “宾之述、主之谓、偏之正”三类结构的差异: 1、“宾之述”:用代词“之”作标记的宾语前置。 2、“主之谓”:自指化的谓词性结构。“之”:助词,谓词性成分指称化 的形式标记。 3、“偏之正”:之:连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第六节 连谓结构 一、辨析: 1、连谓结构与谓词性偏正结构、联合结构的异同: 异 句法结构 同 结构核心 直接成分间 连谓结构 没有核心 时间上或事理上的承接 关系 谓词性偏正结 构 二者的直接成 分都是谓词性的 “正”为核心 修饰关系 连谓结构 承接关系 联合结构 均属非核心结构关系 等立关系 2、古今汉语连谓结构的区

12、别: 连谓结构两项之间古代汉语往往有连词“则、而、以”,现代汉语一般没 有关联词语。二、连谓结构的类型: 1、表示时间上承接的连谓结构:含先后承接、同时进行两种关系。大 多用连词“而”连接,少数不用连词。 2、表示事理上承接的连谓结构: 1)后项是前项的目的。用“以、而”连接。 2)后项是前项的结果。用连词“则、而”,或不用连词连接。 注意以下二例与现汉结构分析的区别:今为述补结构带宾语(?似应为 动宾结构)。 (1)挠/乱我同盟:古为“挠我同盟,乱我同盟” 的连谓结构。 (2)余姑翦/灭此而朝食:古意为“翦此,灭此” 的连谓结构。第七节 助词结构 共同点:助词与谓词性成分结合。(区别:代词大

13、多与体(名)词性成 分结合。) 一、“者”字结构: 1、格式:动词/形容词/数词+者(助词) 区别:名词/代词+者(复指代词) 2、功能:可以充当主语、状语(表示假设条件,参见P341“复句和单 句”)、定语、名词性偏正结构的中心语。 3、性质类型: 1)转指化:转为名词性成分。 (1)转指施事或主体。 (2)转指原因。 (3)当“者”字结构里的动词是刑罚动词时,转指受事。二、“所”字结构: 1、格式:所+动词性成分 2、语法性质:是转指化的名词性结构。 注:“所”字结构+者,“者”为复指代词。 3、类型: 1)所+及物动词:表示的受事是抽象的。 2)所+介词+动词+(宾语) 3)所+动词+(宾语) 三、“之”字结构: 1、格式:主语+之+谓语 2、语法性质:自指化的谓词性结构。 3、语法功能:经常作主语、宾语、状语,也作定语、谓语,甚至可独 立成句。 四、“其”字结构: 1、格式:其+谓词性成分 一般情况下,助词“其”等于“名词+之”,因此相当于“之”字结构。 2、语法性质:自指化的谓词性结构。 3、语法功能:只能作主语、宾语。 * “其+动词/形容词+者”的分析:应分析为“其+(动词/形容词+者)”。 “其”修饰“者”字结构,“其”是指示代词作定语,不是助词。 * “所+动词+者”的分析:应分析为“(所+动词)+者”。 “者”是指示代词作偏正结构的中心语,不是助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