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窃读记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737187 上传时间:2018-02-28 格式:DOC 页数:119 大小:2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窃读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窃读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窃读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窃读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窃读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窃读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窃读记(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窃读记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窃读记 (板 书)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材策略、教学程序、板 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下面我先来说第一个板块:说教材 窃读记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一组课 文的第一篇课文,作者林海音。这篇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我 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 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 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 的渴望。本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的第一篇课文, 这组课文以“我爱阅读”为主题,训练重点是“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读书的乐趣,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本文在 单元中起着以篇带篇的作用。 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和能力,过程 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 定为:1、认识并掌握本文中的生字,理解文章中的新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 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生动。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 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教学目标涵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 维度。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第

3、一课时的教学重难点确定 为 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语句,体会窃读的滋味,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对知识的渴望。 第二个板块说教学策略: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结合教材特 点和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 特点,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 我采用了“自主读书、合作学习、自己感悟”的教学方法。努力构 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 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在学法上,本课拟引导学生通过读读、划划、议议、想想,合作 探究来读

4、懂课文,让学生眼口手脑并用,自己探究感悟,充分激发 学生的思维。 第三个板块:说教学程序 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一堂新授课,导入的设计至关重要,所谓“万事开头难”嘛。 富有情趣的导入,就像在师生之间架起的沟通的桥梁。通过这座桥 梁,师生的心会更接近。正如俗话所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 的一半。 ” 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谈谈课外阅读给自己所带来的快乐和享受, 之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的作者在课外阅读时的感受与众不同,你想知道是为什么吗”这个看似很简单很随意的聊天,其 实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学生 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之

5、后揭示课题。二、疏通字句,整体感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 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设 计时,引入新课后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一步: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正确, 并且标出自然段。第二步:指名读最吸引自己的那部分内容,随机指导生字读音 及书写,重点是“窃、腋”等几个,理解“窃读”等词语。第三步:默读全文,引导学生交流“窃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 印象?本环节安排了“三读” ,一次有一次的要求,一次有一次的目的。 在读中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在读中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为 后续的研读、感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谓

6、一箭多雕。三、潜心赏读,品文悟情抓住重点,体会是关键,在学生交流“窃读给你留下了怎 样的印象”时,要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 的复杂感受,并重点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 味!”一句。引导学生围绕“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乐和恐惧”展开讨 论。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这尊重学生的个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好的语文教学,就应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交流情况应抓住课文的重点句: 1)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 ” 这句话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和对读书的渴望。同时要体会作者贪 狼一词的“贬词褒用”的精妙。 2) “我有时还要装着

7、皱着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 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的喊着:大些,再大些! ” 这句话通过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的内心对比描写,表现了我对读书 的喜爱。 3) “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 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 就咽了一口唾沫这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 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这种窃 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和智慧。 我们要从这些语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滋味的,体会作者动 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 最后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要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或作者的心 情,最重要的方法就

8、是有感情地朗读了。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能把 体会到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同时又能加深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体 会。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对读书的渴望,对知识的热爱。四、回归整体,拓宽延伸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通过总结,可以促进学生对一堂课的教学进行梳理,储存信息,巩固记忆。在学生读懂课文后,结合生活实际,仔细揣摩 “这时,我总会 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 书长大的。 的深刻含义。让学生明白并受到启发,在黄金年龄进行 阅读,多看书,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样的结尾把学习的触 角向课外拓展延伸,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 力。 第四个板块:说板书设

9、计和教学评价 快乐 惧怕窃读这一板书设计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巧妙。从横向看,两个是 完全相反的词语;纵向看,两个又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因为这是 “窃读”的滋味,点明了主题,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突破难 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 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针对课文的特点和单元训练要求,充分 发挥朗读对理解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加强对学生语 言文字感受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一、说教材 本文为略读课文,是一名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也是学生第一 次接触的一种文体。这一老一小,一个是德高望重学有建树的著名 学者,一个是刚开始求学的

10、小学生。他们俩在年龄、阅历、学识上 有着巨大的悬殊,却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就阅读展开了逐步深入的 交流。季老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 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这些不仅使苗苗受益,也使读者受到启发。在两者 的对话中,你能感受到苗苗的稚气与礼貌,更能感受到季老的亲切 幽默、平易近人,还有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与深深关爱。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 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二是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 合性学习活动,为口语交际、习作打好基础,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 习惯。 二、说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11、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 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 综合性学习活动。 三、说教法 1本文作为略读课文,且是对话形式的访谈录,没有复杂的句式、 过多的修辞和深奥的词句,完全口语化,所以更应放手让学生自学, 自读自悟。 2本文是访谈录,通篇都是对话,在反复自读把握主要内容后, 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或模拟采访。在朗读中要把握住人物对话的基 调:苗苗是个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 于言表;而季老毫无名人架子,亲切随和,在幽默的谈吐中善于诱 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教师

12、可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更好 地体会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文中有许多多音字,如水浒传 (zhun)、“绿(l)林好汉”、“一百单八将(jing)”、 济公传(zhun)等要注意读准确。还要注意对话是口语化的, 如“跟前儿”“偏科”“起码”这些北京方言,更是透着亲切,所 以要读得像说话一样自然,毫不做作才好。 3在弄清苗苗同季老交流了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 的问题后,可以在小组内就感兴趣的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自 己的感受。还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然后形成小组意见全班交流,达成一些共识,得到应有的启发,如,要加大课外阅读, 才能促进写作的提高;不要偏科,全面发展;加强古诗文积累

13、,增 强文化底蕴等。 苗苗与季老的对话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可以引 导学生展开辩论,如,季老是主张看闲书的,但在课上和写作业的 时候看可行吗;苗苗的爸爸打她对吗;学生偏科与任课教师有关系 吗;背两百首诗和五十篇古文多不多;我们能成为“三贯通”的人 才吗 4在本文的学习中,要注意从对话中感受到季老谈笑风生中的平 易近人、循循善诱、关心关爱下一代成长的人格魅力。还有在访谈 中如何有礼貌地请教、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对方的表述等,学习 一些采访的技巧,用于指导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就本文还可做 一些拓展,如,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 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等。

14、 5在读书、讨论、交流后,可以品味题目的寓意:表面上与二人 的名字密切相关,“小苗”-苗苗;“大树”-季羡林。实际上 “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 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 根深叶茂的大树。“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 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会成才的内 容。 走遍天下书为侣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本 组课文是以 “我爱读书”为专题的,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能使学生感 受到书能让生活变得轻轻而舒适,让人生变得充实而智慧。 2.教学目标

15、认识“侣、娱”等四个生字,会写“侣、娱”等九个生字; 正确、琉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喜爱的语句,背诵第七 自然段;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将书作为伴侣的原因,感悟读书 方法。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 方法,并受到启发; 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体会文章的表达手法。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刚刚跨入高段学习的时期,了解力、观察分 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正快速发展,加强对学生了解力、观察分析 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说教法 1.读书指导法 通过让学生读书,在读中学习作者反复读

16、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同时,我也会适时地对学生读书加以指导,引导他们对自己在读书 中的方法产生思考。 四、说学法联系生活法 :“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新课标点明 了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中,必须将课堂与生活进行有 效的整合。在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的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联 系实际,从自身经验出发,感受课文内容。我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 读书实际,谈论应该怎样读书,认识到只有将读书与思考相结合, 才会有所收益。 五、说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我一共分三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 扫除生字障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 主要内容;第二课时,我会利用交流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的 过程中,深入品味情感,体会文章的表达手法;第三课时,我会在 解决课后练习的同时,引导学生再次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完成本 课所有的教学目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感知情感 1.我会用这样的导入语: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学习方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