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鲁迅 须与文本相宜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736966 上传时间:2018-02-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鲁迅 须与文本相宜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解读鲁迅 须与文本相宜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解读鲁迅 须与文本相宜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解读鲁迅 须与文本相宜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解读鲁迅 须与文本相宜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读鲁迅 须与文本相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鲁迅 须与文本相宜(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读鲁迅 须与文本相宜 陈漱渝 2010 年 12 月 07 日 08:0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开栏的话为什么要读经典?其一,经典是一个民族思想文化的结晶,浓缩 着前人对宇宙和人生的认识与探索, 读经典更能准确地触摸民族心灵, 体悟人生万象;其二,经典是被时间证明了价值的作品,它能使阅读 者省却面对浩瀚书海的徘徊之苦与选择之惑,以节省有涯之生,径直 踏入通往优秀文化的门径;其三, 这也是对一种读书精神的弘扬,即 好的作品,我们不妨视之为师、为友,反复品 读,悉心揣摩。如此,每 一次阅读都不会是浪费时间,都能获得新的发现,子曰“ 温故而知新”, 此之谓也。读书版从本期开始,将不定期推出专家、

2、名家品读经典的文章,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指教,也竭诚欢迎不吝赐稿。重读鲁迅,既不能神化他,也不应弱化或抹杀其革命精神。我们需 要将鲁迅精神融入时代精神之中,使之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我们 解析鲁迅, 应符合鲁迅的文本实际和思想发展历程。何谓“经典”?据我理解,文学经典应该是历代作家作品中长存在 读者记忆中的那一部分,或者说,是作为文化记忆的文学。它垂范后 世,却为数有限;它并非流行,却比流行更 为久远。每次重读,都会感 到历久弥新。判断经典学术价值的是批评家,决定经典流传价值的是 读者。毫无疑义, 经典的构成有其相对稳定的因素,也就是说,判断是 否成为经典有其客观标准,如内容的真善美,形式的不可

3、重复性,思 想的穿透力,对历史进程和文学自身发展的推动作用,等等。但经典 又是流动的。随着时代变迁,观念更新, 长期被视为经典的作品也会 受到质疑挑战和重新审视。在再选择的过程中,伪经典将被淘汰,真 经典经过冲击和磨砺将放射更加耀眼的光芒。阅读经典必然会关注其当代意义。只有跟现实产生互动,正确回应人们普遍关注的迫切问题,不断为当代读者提供意义需求,经典才 能在绵延不绝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中充分体现其自身价值。阅读鲁迅同 样如此。比如, 过去读拿来主义,主要着眼于鲁迅对文化遗产的态度和 文化择取的眼光,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文中还有一段话:“ 虽然有人说, 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

4、几百年之后呢? 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灵魂,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 子孙是在的。 ” 这段过去并不引人注目的议论,在出 现了对资源滥采滥 挖、过度开发的当下,难道不正是对时弊的一种针砭么?又如奔月, 过去一般都停留在对后羿的称颂, 对嫦娥的批判,以及对高长虹的影 射。今天重读,看到后羿把天下动物射杀得精光,害得嫦娥天天吃乌 鸦炸酱面,只好偷服长生不老药逃往月球,自然会联想到人类对生态 环境的破坏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从而养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 念。从这种意义上解读,不也是一种新的视角吗?再如鲁迅由日文翻译的月界旅行,他在中译本序言中说:“人类 是一种有希望能进步的生物,所以永不自

5、满,产生幻想,希望能克服 地心引力,战胜空气阻挠,在宇宙中自由穿行,排除一切障碍。今 后征服星球,到月球旅行,即使是小贩小孩子,也都会视为平常,丝毫 不觉得诧异。作为黄帝的后裔,中国人也会有兴盛的那一天(据文言 译为白话)”。今天“ 嫦娥一号” 探月成功,实现了鲁迅的预言。他九泉之下有知,一定会昂起头来,露出微笑。不过,挖掘 鲁迅经典的当代意义,必须从文本出发。如果脱离了文 本的实际,所 谓“ 新解”必然变成曲解,对经典的发挥也就会变成“过度 阐释”,或者成 为作者的“自说自话” 。比如前一时期,有人为了在鲁迅 研究领域中“去意识形 态化” ,就把 鲁迅韧性战斗精神的内涵单纯概括 为反权力和反

6、暴力,这就背离了鲁迅文本的实际。的确, 鲁迅是讲战斗的,而且讲战术。但 鲁迅首先明确了战斗的目 标,并非像李逵那样,抡起板斧就砍。所 谓权力,是现存社会和政治体 制存在的必要条件。对待权力要问它从何而来,为谁服务,如何行使, 从而采取不同的态度。我们只能反对背离人民利益的权力,只能反对 那种不受任何监督的“绝对权力” ,而不能抽象地反 对一切权力。鲁迅 本人曾担任过校长、教务长、教育部官员一类职务,充分利用他的正 当权力做了不少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事情。所谓暴力,也分为 正义与非正义两种不同的性质。鲁迅作品猛烈抨击过中国封建社会的 酷刑暴政,愤怒揭露过北洋军阀对民众的虐杀和国民党独裁政府对

7、革 命者的摧残迫害,但他又热烈赞颂十月革命的风暴,赞颂北伐战争的 炮声,而且还曾试图创作反映工农红军武装斗争的长篇巨制。主张 “痛打落水狗” 的鲁迅,主张以斗争反抗压迫的鲁迅,还在杂文中批评 过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 义” , 这些都是涂抹不了的历史事实。所以, 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历史上暴力的根源,以及消除暴力的正确途径。 总之,不 论怎样对鲁迅经典进行重读,以下两点是必须注意的:一、 既不能神化、圣化鲁迅,又不应该弱化或抹杀鲁迅的革命精神。重读 鲁迅经典,是为了使鲁迅精神融入时代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发挥 其价值的引导作用、教育作用和规范作用。这是对鲁迅思想精髓的强 化与坚守,而不能在“ 去英雄化” 、 “ 去政治化” 、 “去意识形态化”的口号下 反其道而行之。二、无论怎样对鲁迅经典进行解析,都必须符合鲁迅 的文本实际和思想发展历程。如果得不到相应的文本支持和史实支持, 对鲁迅经典的随意发挥将只能成为瞬间即逝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