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反思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736154 上传时间:2018-02-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牡丹江第三高中 吴 宪 新课程标准对于本节的要求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 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 重要应用” 。 金属单质的性质是金属元素性质的反映,是了解金属化合物性质的基础。本 节不像以往教科书按一种金属一节进行描述,而是将钠、铝、铁、铜等几种重要 的金属作为一节进行介绍。本节是在初中介绍的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础上,进一 步加深和提高。是对初三的回忆和复习,同时又高于初三的内容,这样编排有利 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同时联系第二章学过的离子反应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等知 识学习本节内容,既可以巩固前面所

2、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在内容的安排上,将教材内容整合为三部分 金属通性复习部分:通过思考与讨论,归纳提升,承上启下。 钠与氧气的反应部分:通过学生实验,自主合作达到教学目标,侧重学生主体性。 铝与氧气的反应部分:通过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师生互动,体验探究达到教学 目标,侧重教师引导性。 实施课堂教学后,我认为本节课的优点是: 1、体现了新课程科学探究的理念。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联系、 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 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播放学生感兴趣的变形金刚电影片段,在角色扮演 中解决问题,可以激

3、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学生经历对铝与氧气反应两次失败后才成功的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并且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 会和生活问题作出解释,以增强学生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充分体现了学生是主体的地位。把课上的时间还给学生,本节课学生做实验、 讨论的时间达到25分钟。 5、在设计和实施上特别突出了交流、实践、反思和评价,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 现。 6、实验改进效果出色。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一直是让教师头痛的问题,依照教 材所给实验步骤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通过多次实验研究,最终找到了最佳方法。 学生对该实验的现象及原理都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实施课堂教学后,我认为本节课还需修改和补充: 1、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以及高一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的影响,铝与氧气反应的 科学探究还不够充分,以后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注意,尽可能的把更多的 话语权还给学生 2、学生实验前,对一些基本操作强调的不够仔细,同时也说明学生的基本实验 能力还有待加强,这样在平时的教学中需注意强化。 3、对课堂的调控和与学生的交流还有待加强,对学生回答完问题的肯定和鼓励 做的不好 4、有些学生的思维火花没有被深刻地挖掘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