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行业财政投入情况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472972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行业财政投入情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兽医行业财政投入情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兽医行业财政投入情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兽医行业财政投入情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兽医行业财政投入情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兽医行业财政投入情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行业财政投入情况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兽医行业财政投入情况报告一、2006 年以来兽医行业的主要财政投入分析(一)年度投入问题和结构2006 年以来,xxx 兽医行业财政投入共计 xx 万元,其中:1、工作运行经费:共计 xx 万元,用于技术指导和培训、行政执法、防疫、检疫、项目实施、办公车辆管理等业务工作运行支出。2、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总投入 xx 万元(其中用于乡镇站建设 xx 万元,冷链项目设备购置 xx 万元,县级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设 xx 万元,村级兽医室建设 xx 万元)。3、村级防疫员补助:总投入 xx 万元(其中用于月固定补助资金共 xx 万元,用于春秋两防强制免疫疫苗补助 xx 万元)。4、动物扑杀和无害

2、化处理补助:总投入 xx 万元(其中用于生猪扑杀补助 xx,山羊扑杀补助 xx 万元)。(二)年度投入资金的来源1、工作运行投入经费 xx 万元,资金来源于本地财政,占总投入经费 xx%。2、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经费 xx 万元,资金来源于中央投资 xx 万元,占 xx%;自治区投资 xx 万元,占 xx%;县级财政2配套 xx 万元,占 xx%;自筹资金 xx 万元,xx%。3、村级防疫员补助 xx 万元,资金来源于自治区财政 xx万元,占 xx%;本地财政 xx 万元,占 xx%。4、动物扑杀和无害化处理补助 xx 万元,资金来源于中央 xx 万元,占 xx%;自治区财政 xx 万元,占 xx

3、%;本地财政xx 万元,xx% 。二、除财政投入以外的其他主体的投入分析(一)年度投入问题和结构(二)年度投入资金的来源三、 全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的落实情况分析(一)建设任务和要求(1)乡镇站建设项目。新(扩)建 xx 个乡镇兽医站,要求新建业务用房建筑面积 xx 平方米,完善配套防疫检疫监督设施设备 xx 台(套),总投资 xx 万元。(2)县级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项目。项目要求采购县级动物疫病临床诊断实验室、生物制品的保藏、运输设施、动物疫情信息采集处理及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等设施设备 xx 台(套),总投资额 xx 万元。(3)xxx 县级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设

4、项目。要求新建业务用房 xx 平方米,购置仪器设备 xx 台(套),实验台柜3xx 延米,采样车 xx 辆。总投资 xx 万元。(4)村级兽医室建设。新建 xx 间村级兽医室,建筑面积共 xx 平方米,每间兽医室配套购置摩托车辆 xx 辆、小冰箱xx 台、冷藏包 xx 只、诊断箱 xx 个、文件资料柜 xx 个、办公桌椅 1 套等业务设备。项目总投资 xx 万元(每间兽医室 xx万元)。(二)到位的资金投入和流向截至 2010 年,纳入规划范围的所有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均已安排投资,累计完成投资 xx 万元,其中中央投资 xx 万元,自治区投资 xx 万元,县级财政配套 xx 万元,自筹资

5、金 xx 万元。资金具体流行如下:(1)乡镇站建设项目:总投资 xx 万元(业务用房建设投入资金 xx 万元;采购防疫检疫监督设备 xx 万元)。资金来源于中央拨款 xx 万元、自治区专款 xx 万元、县级财政配套 xx万元、自筹资金 xx 万元。(2)县级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项目,总投资 xx 万元,全部用于采购冷链设备。资金来源于自治区专款。(3)xxx 县级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 xx 万元(其中,业务用房建设投资 xx 万元,采购仪器设备投资 xx 万元,其他费用 xx 万元),资金来源于中央投资 xx万元,县级财政配套 xx 万元。4(4)村级兽医室建设。总

6、投资 xx 万元(其中,业务用房建设投资 xx 万元,设备购置配套 xx 万元)。资金来源于自治区专款。(三)建设效果分析通过规划实施,xxx 动物防疫体系逐步完善,对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1、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显著增强。xxx 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主要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均达到 90%以上。县、乡疫情监测和报告体系逐步健全,县、乡各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系统逐步完善,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加强。重大动物疫情明显下降,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起数和疫点数明显下降。2、检疫监督执法水平明显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不断加强,2004 年以来,xxx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共检疫动物 万头(只),

7、检疫动物产品 万吨,检出不合格 动物 万头(只)、不合格动物产品 万吨,全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3、兽药行业监管能力不断提升。兽药质量监管和残留监控工作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兽药生产企业和使用环节监控得到加强,兽药经营秩序逐步规范,兽药质量稳步提高,兽药残留超标率显著降低。4、科技支撑体系得到加强。疫苗冷库得到高效运转,科5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在禽流感、亚洲 I 型口蹄疫、猪链球菌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用于兽医的主要补助效益评价(一)村级防疫员补助和效果分析1、经费来源和总量2、落实效果3、存在问题和建议存在问题:1.1 村级动物防疫专业技术人才

8、匮乏,专业技能不高,动物卫生服务水平低 主要原因:一是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能供选择的范围有限,不得不用年龄大,靠有丰富经验的老防疫员;二是工资待遇太低,很多职高和中专毕业生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担任防疫员;三是父子相传或亲友相传,业务素质太低;四是新聘用的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属非专业人员。1.2 村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差,技术手段落后 主要表现在:一是村级动物防疫工作大多数无固定工作用房。全市2071 个行政村、160 个社区村级动物防疫室挂牌的仅占三分之二,而其中 50%仅是临时挂牌;二是设施设备差,防疫资料无法保管,疫苗质量难以保障。多数已挂牌的动物防疫室无资料柜及办公用具,也无消毒锅、电热炉,

9、更无小型冰箱、保6温瓶,疫苗保管和使用存在隐患,质量难以保证;三是技术条件差,器具消毒不严。由于无消毒锅、电热炉,注射器具难以按要求进行消毒;四是服务物资紧缺。常用的酒精、碘酒、消毒药棉不能常备,注射消毒工作难以开展,特别是免疫救治药品紧缺,不能及时对免疫反应动物进行紧急救治。1.3 农村动物养殖方式落后,组织和补偿经费不到位,基础免疫难度大 我市畜禽养殖模式大多为一家一户散养,养殖规模小,管理粗放,且禽类养殖很大一部份没有笼舍,栖身于住宅周围或放养于农田,本身给动物免疫带来很大难度。加之免疫反应救治迟缓、免疫反应死亡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严重挫伤了农民接受免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甚至公开抵制或

10、阻挠免疫工作的进行,加大了免疫难度。1.4 村级动物防疫员劳动强度大,工作风险大,待遇低,队伍难以稳定。1.4.1 防疫任务重。村级防疫员要完成春、夏和秋季动物的普免工作以及平时的补免、免疫档案建立、疫情普查和动物健康巡查及报告、参与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还要协助动物产地检疫,任务非常繁重。1.4.2 工作风险大。村级动物防疫员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要面临“ 四大风险 ”。一是受人畜共患 传染病感染的风险;二是意外伤害的风险;三是人为伤害的风险;防疫员在从事强制免疫工作中,由于群众的接受程度不一,个别养殖户对7村防疫员无理取闹,甚至还出手伤害村防疫员;四是责任风险大。1.4.3 防疫待遇低。对于

11、从事强制免疫、产地检疫、消毒灭源、疫情观察、无害化处理和防疫工作的村级动物防疫员来说,风险和利益不相符合,工作量和收入不相匹配。特别是部分技术单一、经验尚浅的防疫员,收入更加低下。因此,严重影响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议:2.3 主要措施2.3.1 充分认识村级防疫体系建设在我市动物疫病防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和完善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改善村级动物防疫服务条件,提高村级动物防疫服务能力,对于预防控制重大动物疫病,提高村级公共卫生综合防控水平,保护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各级要高度

12、重视,按照现代畜牧业“ 发展在 规模,成 败在防疫” 的要求,将村 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摆在整个动物防疫长效机制建设特别是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重要位置,将其纳入当地政府的工作目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布置,统一安排,统一考核,切实解决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村级防疫员队伍素质,增强村级动物防疫功能。使其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8民增收、确保动物疫病防控中发挥更大作用。2.3.2 多条腿走路,提高村级防疫员待遇,增加村级防疫员收入,稳定村级防疫队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已成为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公共卫生的基础,各级政府要认真研究村级防疫队伍工作的激励机制。一是将村级防疫员纳入村干部

13、管理序列。将村级动物防疫员纳入村级干部管理序列,从而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政治地位和工作地位,有利于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增加村级防疫员财政补贴预算。各县(区)人民政府在财力增长的情况下,应逐年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待遇;三是增强村防疫员的服务能力。业务主管部门要采取有效手段,使其成为动物健康服务能手,增加服务项目,通过阉割服务、医疗服务、常见动物疫病的预防免疫服务、兽药饲料的经营和配种服务等增加收入;四是开展保险。各地要结合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规定,为村级防疫员买意外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逐步解决村级防疫人员的后顾之忧。2.3.3 多项投入,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改善村级

14、防疫员的工作条件,为村级防疫员提供服务阵地。村级动物防疫室是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基础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增强村民的防疫意识,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将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的投入纳入县(区)动物防疫预算资金。各县(区)将村级动物防9疫室建设列入当年动物防疫财政预算资金,每年从动物防疫预算资金中拿出 10%20%投入到村级动物防疫室的建设上;二是将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纳入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基础是动物防疫,畜牧业发展的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各级要将村防疫室建设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结合,将村防疫室建设纳入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现代畜

15、牧业园区或养殖专业村的设立村级动物防疫室。三是将村级防疫室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动物卫生是世界“三大 卫生” 之一,是公共 卫生的重要 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要将村级防疫室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通过多项投入,在现有基础上,按每年再建15%的进度,在 2010 年前建立起覆盖全市各行政村、基础设施设备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的村级动物防疫室,增强村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2.3.4 多措并举,加强培训,努力提高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素质,增强服务水平。加强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技能素质建设是我市动物饲养方式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要求。针对村级防疫队伍的现状,采取多种形式,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村级防疫队

16、伍进行系统培训:动物防疫员应具备的条件、职责、工作制度、职业道德;兽用疫苗保管、动物免疫接种技能、动物免疫标识使用、动物免疫档案规范化填写;疫情观察和报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程序和要求;动物疫病的诊断知识和诊10断技术、阉割技术;动物产地检疫的技术、要求和结果处理;动物疫病防控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程。采取的形式:一是统一教材和培训师资。按农业部编写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教材,统一培训师资,采取由县(区)统一组织的方式对全市村级防疫人员在每年春秋两次大的防疫工作前进行两次集中培训;二是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为年龄较小、有兽医知识和技能的防疫员,举办专业学习班,使其获得专业技术文凭;三是利用培训项目开展培训。各地要充分利用国家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开展村级动物防疫培训;四是乡镇畜牧兽医站建立季度专题辅导培训制度,组织村级动物防疫员按统一培训要求进行专题培训,指导村级防疫员的学习;五是建立技术职能和职称评定制度。从 2009 年开始开展村级防疫员职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