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高端加网提升ctp印刷工艺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726451 上传时间:2018-02-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好高端加网提升ctp印刷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用好高端加网提升ctp印刷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用好高端加网提升ctp印刷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好高端加网提升ctp印刷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好高端加网提升ctp印刷工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的效率和成本纸箱纸盒,而且相比传统 CTF 印刷工艺在质量控制方面有了更多更灵活的手 段,例如:阶调层次的标准化和数据化控制更加精确、色彩还原更加稳定、灰平衡控制更 加准确、清晰度控制更加简便、不同印刷条件颜色实现同貌更加容易、网点还原更加轻松、 高端加网技术应用更加普及等等,可以说工艺技术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虽然 CTP 印刷工艺有种种优势,但是真正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发挥 CTP 技术优势的客 户却不是很多,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对 CTP 工艺特点的深入理解金融危机,有时不加选择, 不加控制的盲目使用,结果是非但没有在印品质量上有所改善,反倒不如传统印刷效果, 使得有些客户对 CTP 技术应用

2、颇有微词。其实出现以上问题根本不能责怪客户覆膜,毕竟新技术新工艺需要更专业的厂商来引 导和培训,因此,笔者感觉作为厂商的的一份子应该有必要为客户分享 CTP 生产中的实战 经验,让用户把 CTP 用好,创造更多的价值!基于篇幅限制过度包装,本文仅以目前 CTP 印刷工艺中最热门的高端加网技术(混合加网和二次调频加网)进行讨论,希望能给同行 有所借鉴。一、混合加网和二次调频加网技术介绍利通1.混合加网技术所谓混合加网技术,即高光和深暗部分的阶调层次采用调频加网方式,而中间调部分 采用调幅加网方式,一般是针对高加网线数而言。如 RFID,方正“点睛网”:商业印刷的 300lpi、340lpi 混合

3、加网等;报业印刷的 160lpi、175lpi 混合加网等。以商务印刷为例:我们知道在传统 CTF 印刷工艺中,高光网点从胶片转移到 PS 版上 受到晒版环节的影响,调幅加网线数越高,网点尺寸越小,网点再现受影响越大。一般情 况下耗材,175lpi 加网在 PS 版上再现 2%-98%的阶调层次不难,而 200lpi 加网则要严格控 制晒版条件,即晒版工艺难度加大。有时晒版勉强还原了 2%-98%的阶调层次,但是由于 后期印刷工艺的影响,如:橡皮布状态、水墨平衡波动等测评,2 %-3%的高光层次印刷到 纸面上可能还会出现还原不完整或甚至绝网,这对于以高光亮调层次丰富的原稿是致命的。 其原因在于

4、同样的网点面积率下,由于加网线数不同,200lpi 理论上网点尺寸要小于 175lp(例如:200lpi 的 2% 理论大小约为 17.9um ,175lpi 的 2%理论大小约为 20.5um)上 海电气,在晒版和印刷过程中网点转移的难易程度不同,网点尺寸大的容易再现,而尺寸 小的再现就差,所以导致了上述结果。由此可见在传统 CTF 印刷工艺中如果想应用更高加 网线数(如:300lpi 等)印刷就得以大量牺牲层次为代价,这样的结果是得不偿失令人无 法接受的色彩管理,所以传统 CTF 工艺不能普及高加网线数印刷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包 装防伪随着 CTP 印刷工艺的兴起,高加网印刷成为可能,原因

5、在于 CTP 工艺是软件以数字 化形式直接控制激光产生网点,一般经过软件线性化控制后,对于诸如 300lpi 之类的调幅 挂网在版材上还原 2%-98% 的阶调层次是可行的(注:版材的分辨率需能再现 2%的尺寸) 。 然而 300lpi 的 2%理论上大小约为 11.9um 投资采购,非常微小,后期印刷却难以还原,因 此即便有 CTP 提升硬件设备水平,但是如果仅采用纯调幅高加网印刷依然不能满足质量要 求。为了满足用户不断的需求,混合加网技术的出现就显而易见了绿色印刷,其设计特点 就是规避纯调幅高挂网的缺陷,引入调频网的优势,改善容易受到制版和印刷工艺影响的 高光和深暗层次。这种网点设计思路是

6、首先确定高光和深暗处合适的网点大小,以便在制 版和印刷工艺中能容易再现;其次再通过调频网点的疏密程度拉开高光和深谙的阶调层次; 因为中间调网点大,还原性好承印材料,采用纯调幅网保证均匀性,所以我们称这种加网 技术就是 “(调幅调频)混合加网”技术。 (如:方正商业点睛网:300lpi/2540dpi ,高光 20m,暗调 30m;方正报业点睛网:160lpi/1200dpi ,高光 42m 爱普生,暗调 64m ) 2.二次调频加网技术所谓二次调频加网技术是相对早期的一次调频加网技术而言,一次调频加网技术是通 过网点大小不变而疏密程度变化实现图像阶调层次的再现,而二次调频加网技术则是网点 大小

7、和疏密程度随着阶调层次变化而改变。如方正“祥云网”:商业印刷的 20m/2540dpi 调频加网,高光深暗一般保持在 20m ,而 50% 可以达到 25m 左右等;报业印刷的 52m/1200dpi 调频加网也类似。电子商务我们知道在传统商业 CTF 印刷工艺中印前工艺,由于晒版工艺的影响,微小的调频网 点从胶片转移到 PS 版上受到大大限制,晒版过程中曝光量的变化和均匀程度会造成调频 网点转移时的大量丢失,非常不稳定,虽然调频网技术很早就提出来分色,但在传统 CTF 工艺中却无法得到实质性的生产应用。随着 CTP 印刷工艺的兴起,调频网印刷也成为可能,原因在于 CTP 是软件以数字化 形式

8、直接控制激光产生网点,一般经过软件线性化控制后,对于诸如 20m 之类的调频挂 网能够在版材上还原 2%-98%的阶调层次(注:版材需有再现 20m 尺寸的分辨率) 。然而 20m 的网点太小收纸,如果阶调层次仅依靠网点的疏密程度来体现,那么由于后期印刷 因素的影响,如:橡皮布老化、纸张不平整、水墨平衡波动等,容易造成印刷色彩的不稳 定和平网不均匀等问题,这也说明即便有 CTP 提升硬件设备水平利通,但是一次调频本身 印刷适性不理想,导致印刷控制难度太大,在实际生产中不实用,依然不能满足高质量印 品的要求,所以二次调频加网技术就应运而生了。二次调频加网技术在不同阶调层次对网点的大小和疏密进行调

9、制印后设备,对于不同 阶调特点进行优化处理,高光深暗部分采用能容易再现的网点尺寸,而中间调采用适合印 刷的网点尺寸,共同满足制版和印刷工艺的适性需求。人民币二、混合加网和二次调频网技术应用随着 CTP 印刷工艺的普及,混合加网和二次调频加网技术被广泛应用包装设计,然而 它们都具有高精细的特点,所以相应对印前、制版和印刷工艺也有特定的要求,否则最后 的印品效果难以达到期望值,甚至搞不好的话某些方面还不如传统 200lpi 调幅加网的品质, 因此用户若采用高端加网印刷时设备维护与保养,生产中必须注意如下事项:1.图像的质量质量方面要求图像的阶调层次过渡正常、色彩饱和和清晰度高,一定避免使用信息量

10、不足的低分辨率图像、阶调层次损失和并级严重、色彩和清晰度不正常的的劣质图像等。 因为如果图像质量存在缺陷,混合加网和二次调频加网不仅会把 8 位连续调图像的这些缺 陷半色调化时进行放大,再加上后期制版和印刷过程中可变因素的影响,所以累计误差的 结果导致印品质量更加低劣。 2.图像的精度精度方面要求图像信息量足够金融危机,分辨率为 300dpi 以上就可以保证印刷的精度。 早期的加网技术要求“图像分辨率加网因子加网线数,加网因子1.52,而目前方 正新加网技术对层次进行了独有的优化,因此不需要局限于该公式,即 300lpi 加网不必要 求图像分辨率一定为 450dpi600dpi 。3.图像的类

11、型混合加网和二次调频加网技术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突出图像的细微层次印前工艺,也就 是说该网点技术在发挥图像细腻性、质感和清晰度方面见长!对于图像颜色方面,混合加 网印刷的色域空间与传统 200dpi 印刷并没有多大差异,二次调频加网印刷色域空间则比传 统 200dpi 色域空间大,不过从印品视觉观察和心理印象评价上来看,二次调频加网在颜色 方面的表现不能引爆观察者的眼球投资采购,冲击力并不十分明显,笔者猜测或许在范围 很窄的特定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这种优势吧,希望在未来的实践中能够发现。至于图像反 差和外貌方面只要在 CTP 印刷工艺中通过色彩管理完全可以实现传统 200lpi 与混合加网印刷保持一

12、致。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混合加网和二次调频加网技术特点,在印刷生产中印前图像类型的 选择需要定位准确,即并不是什么活件都可以采用高端加网印刷富士星光,注意事项如下 所述:印后工艺(1)一般中暗调层次丰富、高光亮调分布均匀的图像最佳。如:衣服、皮鞋和木门等 质感很强的物体;而以高光亮调丰富,又是大面积的平网和渐变居多的原稿则需要慎重使 用,因为混合加网和二次调频加网虽然可以再现出这些图像完整的阶调层次,但是由于后 期制版和印刷因素影响,使得小网点还原不如传统 200dpi 那么容易包装安全,微观上表现 为有些网点还原好,有些网点再现差,有些网点墨色饱满,有些网点墨色不实,最后宏观 上在印品的反映就是

13、平网视觉不均匀印刷厂,粗糙;(2)人物图像(尤其是面部特写) ,需要原图质量较高,特别是阶调层次过渡平滑, 否则由于原稿、制版和印刷过程中的影响可能会造成层次过渡跳变,面部不柔和;(3)风景图像(尤其是天空特写)喷墨印刷,也需要原图阶调层次过渡平滑,否则由 于原稿、制版印刷过程中的影响可能会造成层次过渡跳变,颗粒感重;(4)对于国画、油画、水粉和水彩画原稿,因为一般作者作画于质感突出的粗面纸上, 虽然混合加网和二次调频加网网点小惠普,存在制版和印刷中网点还原不完整的劣势,但 是对于这些原稿并无大碍,甚至有时还成了优势,所以使用混合加网和二次调频加网技术 印刷这类稿子相对比较理想;(5)对于报纸

14、印刷,混合加网和二次调频加网技术在 CTP 印刷工艺中完全可以使用 方正,这些加网方式会使图像细腻性、质感和清晰度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符合报纸印刷的 特点和要求。或许有些用户担心高精细加网相比传统报纸印刷 100120dpi 调幅加网在印 刷时会出现暗调层次并级和发糊等故障,这是可以理解的,的确在 CTF 印刷工艺中存在这 种问题,但是在 CTP 印刷工艺中完全可以通过色彩管理可以解决。色彩管理4.制版工艺混合加网和二次调频加网技术属于高精细加网利通,小网点对于 CTP 工作状态比较敏 感,所以在出版过程中的工艺控制比普通调幅需要更加严格。如果出版不佳的情况下有时 会出现条纹现象,而且网点的均匀

15、性和稳定性波动较大,故对于此类挂网,出版状态需要 严格的调控柯尼卡美能达,否则印品会出现绝网、纹路和粗糙的质量问题。5.印刷工艺混合加网和二次调频加网技术属于高精细加网,小网点对于印刷工作状态也比较敏感, 所以在印刷过程中的工艺控制比普通调幅需要更加严格。如果印刷中的网点墨色虚实和边 缘光洁程度、水墨平衡、橡皮表面和印刷压力情况等等都处于较好和稳定的状态,那么此 类网点印刷时才能保证其再现性和稳定性,否则就会出现渐变过渡不均匀、平网不平服和 颜色波动大等质量问题爱色丽,造成高端加网印刷的效果还不如传统调幅加网印刷。三、总结随着 CTP 大量引进,应用好高端加网技术提高印刷质量成为用户追求的目标和愿望, 笔者认为只要大家深入理解这些特殊加网工艺的特点,做到发挥其优点,避免其缺点的准 备印刷市场,严格执行 “优质质量和精度的图像” 、 “合适的图像类型”以及“良好的出版、 印刷状态”的规范要求,相信就能在印刷效果上与传统印刷拉开距离,从而产生良好的市 场回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